修仙从高二开始

刘居胥

首页 >> 修仙从高二开始 >> 修仙从高二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都市斩妖人沈浪与苏若雪最新章节更新农门世子妃娇宠日常人在高武,半年成神一年统治宇宙影后的嘴开过光尹素婳莫君夜东宫媚空间农女:彪悍辣媳山里汉温家有娘子极品小农民
修仙从高二开始 刘居胥 - 修仙从高二开始全文阅读 - 修仙从高二开始txt下载 - 修仙从高二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84章 雨巷竹与少年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阿竹的到来,像一滴晨露落进平静的竹盏,让纪念馆里流淌的时光都慢了半拍。往日里总追在林念身后,晃着她的衣袖追问“下一站去哪”的小宇,如今竟摇身成了模样板正的“小老师”。每日清晨,他都会拉着阿竹的小手,趴在展柜前絮絮叨叨——指着那枚铜色怀表讲北极冰原的雪,说雪粒子落在睫毛上会凝成小冰晶,连呼吸都带着白雾;捧着泛黄的林溪日记讲麦田的风,说风里裹着麦芒的痒意,吹得稻草人蓝布衫猎猎作响;就连望星台石印下那片折纸竹叶的来历,都要翻来覆去讲上三遍,每一遍都添些鲜活的细节,比如“当时风把林念姐姐的头发吹得乱飞,像株被风吹乱的小竹子”“石印的光蓝得像小星姐姐冰原上的湖水,连指尖都能沾到凉意”。

阿竹总听得格外入神,小小的身子绷得笔直,小手紧紧攥着颈间的竹形吊坠——那是小宇亲手为她戴上的信物,冰凉的竹纹贴着皮肤,像握着一段未凉的时光。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黑葡萄似的眸子里映着展柜里的旧物,连睫毛上沾着的晨雾水珠都忘了擦。这孩子记性极好,不过两日,便能指着墙上泛黄的纸条,一字一顿念出林溪娟秀的字迹;还会捏着嗓子模仿灯塔老人沙哑的语气,脆生生地说“织网人的竹叶不会枯”,惹得一旁整理旧物的林念总忍不住抬头笑:“小宇,你这徒弟可比你当年机灵多了,我教你认怀表时,你可是连表链都不敢碰呢。”小宇听了,便会红着脸挠挠头,阿竹则抿着嘴笑,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

这天午后,竹语镇下起了小雨。细密的雨丝像牛毛,斜斜地打在纪念馆的竹窗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轻得像竹叶在耳畔轻声絮语。阿竹正趴在桌边,看着小宇用指尖摩挲林溪日记里的竹叶标本,忽然指着窗外的雨巷,猛地拉了拉小宇的衣角:“小宇哥哥,你快看!那片竹叶在跟着雨跑呢!”

小宇连忙凑到窗边,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青石板路的水洼里,一片翠绿的竹叶正顺着水流飘着,叶片上沾着的水珠折射着巷口灯笼的暖光,像拖着一串会发光的小星星。更奇的是,竹叶飘到纪念馆门口时,竟突然停住了,叶尖轻轻敲了敲木门,“嗒嗒”两声,像有人在门外轻轻打招呼。

“是新的‘信号’!”小宇眼睛一亮,拉着阿竹就往外跑,连门都忘了关。林念刚拿起伞追出去,就看见两个孩子踩着水洼,像两只轻快的小鹿,已经追上了那片竹叶——竹叶停在巷尾的老竹下,竹干上刻着一道浅痕,弯弯的叶尖、细细的叶脉,像极了望星台石印上的竹叶纹。阿竹伸手去捡竹叶,指尖刚碰到叶片的瞬间,竹干上的刻痕突然亮起蓝光,淡淡的光晕漫开来,竟把飘落的雨丝都染成了浅蓝色,像一场细碎的蓝雾。

“这是……新的路标吗?”阿竹仰起头,眼里满是好奇。话音刚落,她手里的竹叶突然飘了起来,顺着风朝着镇外的竹林飞去。小宇立刻跟上,阿竹紧紧攥着他的手,两人踩着水洼跑过雨巷,灯笼的光在他们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像两道追着光的小尾巴,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晃来晃去。

林念撑着伞,慢慢走在后面。看着两个小小的身影消失在竹林入口,她忽然想起第一次带小宇去竹海的模样——那时小宇也像阿竹这样,紧紧攥着她的衣角,眼里满是藏不住的好奇与期待,连脚步都带着怯生生的雀跃。雨丝落在伞面上,冰凉的触感却没让她觉得冷,反而心里暖暖的,仿佛看见时光在雨巷里绕了个圈,把当年的画面与此刻重叠,旧的影子与新的身影,在雨雾里渐渐相融。

竹林里的雨更细了,像一层透明的纱。竹叶上的水珠顺着叶尖滴落在泥土里,溅起小小的水花,还冒出淡淡的竹香,清清爽爽的,沁人心脾。小宇和阿竹跟着那片飘飞的竹叶,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竹林里,竹叶上的蓝光像盏小小的灯,为他们指引着方向。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他们终于走到了竹林深处的小溪边。

溪水比平日里涨了些,顺着鹅卵石潺潺流淌,“叮咚”的水声混着竹叶的轻响,像一首温柔的曲子。溪中央的石台上,竟放着一个竹编的小盒子,盒身编着细密的竹叶纹,盒盖上用朱砂刻着“织网人启”四个字,正泛着柔和的光,在雨雾里格外显眼。

“是给我们的吗?”阿竹踮着脚,小手伸得长长的,想够到石台,却差点摔进水里。小宇连忙拦住她,小心翼翼地踩着露出水面的石头走过去,水没过了他的鞋尖,冰凉的触感让他缩了缩脚,但还是稳稳地把竹盒捧了回来。

盒子打开的瞬间,一片干枯的竹叶从里面飘了出来,落在阿竹的掌心。叶片上用墨笔写着一行小字,字迹娟秀:“竹语镇东,老槐树旁,有未拆的信。”墨痕还带着点潮意,边缘微微发卷,像是刚写下不久。

阿竹把干枯的竹叶轻轻夹进林溪的日记里,小心翼翼地按了按,抬头看向小宇:“我们现在就去老槐树那里吗?”小宇重重点头,把竹盒放进背包里,还不忘拉过阿竹的手,用袖子擦了擦她掌心的水渍:“走,我带你去认路,老槐树的树皮可糙了,去年我还在上面刻过一片竹叶呢,就是有点歪歪扭扭的。”

两人踩着湿漉漉的竹叶往回走,阳光不知何时悄悄钻了出来,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点,像撒了一把碎金子。阿竹突然放慢脚步,轻声问:“小宇哥哥,等我们找到那封信,是不是就要当‘守路人’了?就像林念姐姐守着纪念馆那样?”

小宇愣了一下,回头望了望远处的纪念馆——窗子里亮着暖黄的灯,林念的身影正映在窗上,手里拿着一块布,轻轻擦拭着展柜里的怀表,像一尊温柔的剪影。他想了想,重重点头,伸手摸了摸阿竹颈间的竹形吊坠,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林念姐姐说,传承就是把别人的勇气变成自己的等待。以后我们守着纪念馆,守着望星台,就能让更多握着竹叶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阿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攥得更紧了,连指节都有些发白。雨彻底停了,风从竹林深处吹来,带着竹叶的清香,吹得两人的衣角轻轻晃动。两个孩子的笑声在竹林里回荡,清脆得像风铃,手里的竹叶泛着淡淡的微光,像两簇小小的火苗,在时光的雨巷里,照亮了新的旅程。

林念站在竹林入口,看着他们的身影渐渐靠近,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把头发染成了浅金色。她忽然明白——所谓“新生”,从来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旧的牵连长出新的枝芽,是少年人的脚步接过时光的线,把那些未完成的约定、未说尽的心意,继续织进下一段岁月里。

竹语镇的雨停了,巷口的灯笼还亮着,暖黄的光映在青石板上,像铺了一层碎金;纪念馆的窗还暖着,里面摆着旧日记、老怀表,藏着一代又一代织网人的故事;而握着竹叶的少年,正带着新的期待,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向下一个藏着约定的地方。

那些永不熄灭的牵连,就像雨后的竹子,在时光里悄悄拔节,一节一节,向着阳光生长,生生不息。

竹语星声:永不熄灭的牵连(润色合集)

新生篇:雨巷竹与少年行(续)

往镇东去的路,小宇熟得很。雨后的空气里裹着泥土的腥气和槐花香,阿竹一路走一路问,手指着路边冒芽的狗尾草、墙头上探头的牵牛花,连趴在石墩上晒毛的花猫都要停下来看两眼。小宇耐着性子答,偶尔还会指着巷口的老井说:“去年夏天我和林念姐姐在这打水,井水冰得能冻着舌头。”阿竹便睁大眼睛想象,小手不自觉地晃了晃,攥着的林溪日记硌得掌心微微发疼,却舍不得松开——那里面夹着刚找到的干枯竹叶,像藏了个小小的秘密。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老槐树的影子终于撞进视野。树得有两三人合抱粗,树干上爬满了青苔,枝桠歪歪扭扭地伸向天空,刚被雨水洗过的槐叶绿得发亮,细碎的花瓣落在地上,铺了层浅白的绒毯。小宇指着树干西侧:“你看,那就是我刻的竹叶。”阿竹凑过去,果然看见一道浅浅的刻痕,叶尖有点歪,叶脉却刻得认真,旁边还歪歪扭扭刻了个“宇”字。

“在哪找信呀?”阿竹仰着头,目光在树身上扫来扫去。小宇绕着槐树走了两圈,指尖摸着粗糙的树皮,忽然停在一处凸起的树瘤旁——树瘤像个小小的树洞,洞口盖着片完整的槐叶,叶尖压着颗小石子。他小心地移开槐叶,洞里果然放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画了片翠绿的竹叶,和阿竹颈间的吊坠一模一样。

“找到了!”小宇把信封捧出来,阿竹连忙凑过来,两人蹲在槐树下,像捧着件稀世珍宝。信封封得很严实,小宇捏着边角轻轻撕开封口,里面掉出一张叠得整齐的信纸,还有一片新鲜的竹叶——叶片上沾着的水珠还没干,像是刚摘下来的。

阿竹展开信纸,小宇凑过去一起看。字迹是手写的,笔锋温柔,字里行间带着暖意:“致握竹叶而来的织网人:此树为我守了三十年,当年林溪姑娘路过时,曾在这树下给我讲过灯塔的故事,说守着一个约定,就像守着一盏灯。如今我要去寻我的故人,便把这‘守槐人’的担子交给你们。树洞里有我藏的竹种,春天种在纪念馆的窗前,等竹子长起来,风一吹,就像我还在和你们说话。别担心我,我只是去赴另一个约定——就像你们以后,也会赴无数个约定一样。”

信纸末尾没有署名,只画了个小小的槐叶图案。阿竹把信纸叠好放进信封,又小心翼翼地把新鲜竹叶夹进日记,抬头问小宇:“守槐人奶奶是不是也去当织网人了?”小宇点点头,想起灯塔老人说的“守灯人不是孤独的”,忽然觉得心里软软的:“嗯,她去走新的路了,我们来守着她的约定。”

两人刚要起身,阿竹突然指着树洞:“里面还有东西!”小宇伸手一摸,摸出个小小的布包,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把褐色的竹种,颗颗饱满,还带着点泥土的湿气。“是守槐人奶奶说的竹种!”阿竹把竹种捧在手心,像捧着一堆小小的希望。

“我们回去种在纪念馆窗前吧,”小宇拉着阿竹的手,“等竹子长起来,林念姐姐肯定会很高兴。”阿竹重重点头,把布包放进背包,又把信封揣进怀里,仿佛这样就能把守槐人的心意贴得更近。

两人往回走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阳光穿过槐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跳动的光斑。阿竹突然问:“小宇哥哥,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要给下一个织网人留信呀?”小宇想了想,笑着说:“当然啦,就像林溪奶奶给灯塔老人留信,守槐人奶奶给我们留信,我们也要把故事写下来,让下一个人知道,这里有人守过。”

阿竹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纸笔——是小宇之前给她的小本子,封面画着竹叶。她趴在路边的石墩上,一笔一划地写:“今天我和小宇哥哥在老槐树下找到一封信,守槐人奶奶把竹种留给我们了。我会好好守着槐树,也会好好种竹子,等下一个织网人来,我就给她讲槐树的故事。”写完后,她把纸条折成竹叶的形状,塞进了老槐树的树洞里,还学着守槐人的样子,用槐叶和小石子盖好。

“这样,下一个人就能找到了。”阿竹拍了拍手,脸上沾了点泥土,却笑得格外灿烂。小宇看着她的样子,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跟着林念找线索时的模样,那时他也像阿竹这样,对每一个细节都充满好奇,对每一个约定都满心敬畏。

两人回到镇口时,远远就看见林念站在纪念馆门口等他们。她手里拿着两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放着刚蒸好的竹叶糕,热气裹着竹叶的清香,飘得老远。“找到信了?”林念笑着迎上来,伸手擦了擦阿竹脸上的泥土。阿竹连忙把信封递过去,像献宝似的:“林念姐姐,你看!守槐人奶奶留的信,还有竹种呢!”

林念接过信,细细读了一遍,眼眶微微发热。她抬头看向老槐树的方向,仿佛能看见那个守了三十年槐树的老人,正背着行囊,朝着某个藏着约定的地方走去。“我们现在就去种竹种吧。”林念牵着两个孩子的手走进纪念馆,从屋里拿出小铲子,在窗前的空地上挖了个小坑。

阿竹小心翼翼地把竹种放进坑里,小宇帮着填土,林念则在旁边浇水。竹种埋进土里的瞬间,阿竹忽然指着坑边的泥土说:“你们看!有光!”两人低头看去,泥土里竟透出淡淡的绿光,像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发芽。林念忽然明白,这不是普通的竹种,是守槐人用心意滋养的“约定之种”,只要有人记得,就会生根发芽。

种完竹种,三人坐在纪念馆的竹椅上吃竹叶糕。阿竹咬了一口,甜丝丝的竹叶香在嘴里散开,她忽然说:“林念姐姐,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守着纪念馆,给来的人讲林溪奶奶、灯塔老人和守槐人奶奶的故事。”林念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又看了看身边的小宇——小宇正把竹叶糕的碎屑喂给窗台上的麻雀,眼神温柔,早已没了当年的懵懂。

午后的阳光透过竹窗,洒在展柜里的怀表、日记和信封上,暖得让人犯困。阿竹趴在桌上,翻着林溪的日记,手指轻轻拂过夹在里面的竹叶;小宇则在留言墙上写着什么,字迹比之前工整了许多;林念坐在窗边,看着刚种下的竹种,泥土里的绿光还在隐隐闪烁,像一颗小小的星星。

忽然,阿竹颈间的竹形吊坠亮了起来,和窗台上的竹种、展柜里的竹叶相互呼应,三道绿光在屋里连成一道线。阿竹惊喜地叫起来:“小宇哥哥,林念姐姐,你们看!”林念抬头,看见那道绿光顺着窗户飘出去,朝着竹海的方向飞去,像在指引新的方向。

小宇放下笔,走到窗边,目光追着那道绿光:“是新的信号吗?”林念摇摇头,笑着说:“不是,是守槐人奶奶的心意,在和我们说‘再见’呢。她知道,我们会好好守着这里。”

阿竹似懂非懂地点头,把脸贴在冰凉的竹窗上,看着外面的阳光。她忽然觉得,掌心的竹叶、颈间的吊坠、窗前的竹种,都像是有生命的,它们藏着无数人的心意,也藏着无数个约定,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把所有织网人都连在一起。

夕阳西下时,纪念馆的灯又亮了起来。巷口的灯笼也一盏盏亮起,暖黄的光映在青石板上,和纪念馆的灯光连成一片。阿竹趴在展柜前,指着怀表对小宇说:“等竹子长起来,我们就把今天的事写进日记里,好不好?”小宇点头:“还要画上周的雨巷,还有老槐树的样子。”

林念站在门口,看着两个孩子的身影,忽然想起守护者说的“下一站”。她知道,属于她和小宇的旅程或许告一段落,但属于阿竹、属于下一个织网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那些藏在竹叶里的约定,那些刻在时光里的牵连,会像窗前的竹种一样,在每一个愿意相信的人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的竹子。

晚风从竹海吹来,带着竹叶的清香,吹得纪念馆的灯笼轻轻晃动。灯下,阿竹的笑声、小宇的絮语,还有林溪日记里的故事,都在时光里轻轻流淌,像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歌——歌里唱着灯塔的光,麦田的风,老槐树的约定,还有那些握着竹叶的少年,在雨巷里、在竹林间、在时光的每一个角落,把永不熄灭的牵连,轻轻传递下去。

竹语星声:永不熄灭的牵连(润色合集)

新生篇:雨巷竹与少年行(再续)

竹种种下的第三日清晨,阿竹是被窗棂上的微光闹醒的。天刚蒙蒙亮,纪念馆的竹窗还沾着晨露,她揉着眼睛爬起来,第一眼就往窗台外望——昨日埋下竹种的地方,竟冒出了三株嫩白的芽尖,芽尖裹着浅绿的鞘,像裹着三层薄纱,顶端还沾着颗晨露,在微光里闪着细碎的光。

“小宇哥哥!竹种发芽啦!”阿竹鞋都没穿稳,就往小宇的房间跑。小宇刚叠好被子,闻言趿着鞋就往窗边冲,连额前的碎发都翘了起来。林念端着刚煮好的竹叶茶走过来,看见两双凑在窗前的小脑袋,笑着把茶碗放在桌上:“别急,这竹种是守槐人用心意养的,长得快着呢。”

阿竹蹲在土坑边,指尖轻轻碰了碰芽尖,软乎乎的触感让她忍不住笑:“它会不会长到天上去呀?”小宇蹲在她旁边,学着林念之前的样子,用指尖量了量芽尖的高度:“林念姐姐说,竹子长得再高,根也会扎在土里,就像我们不管走多远,都记得纪念馆的路。”

正说着,阿竹颈间的竹形吊坠突然亮了,淡淡的绿光落在竹芽上。芽尖的晨露顺着鞘片滑下来,滴在泥土里,竟在土面上晕开一道浅绿的纹路——不是杂乱的痕迹,而是一片迷你的竹叶图案,叶尖朝着镇西的方向,像个小小的箭头。

“是路标!”小宇眼睛一亮,“之前老槐树下的竹叶指的是槐树,这次竹芽的纹路,肯定是指新的地方!”阿竹连忙摸出林溪的日记,翻到夹着守槐人竹叶的那页,果然看见页面边缘也泛着浅绿,和竹芽的纹路一模一样。

林念走过来,看着土面上的竹叶纹,轻声说:“镇西有座竹桥,是当年林溪常去的地方,或许线索在那里。”她从抽屉里拿出两个竹编的小斗笠,递给两个孩子:“晨露重,戴上这个去。”

阿竹接过斗笠,帽檐上编着小小的竹叶纹,她连忙戴在头上,跟着小宇往镇西跑。晨雾还没散,巷子里的灯笼刚灭,青石板路湿滑,两人踩着露水跑,斗笠上沾着的水珠滴下来,落在衣领里,凉丝丝的。

竹桥离镇子不远,走了一刻钟就到了。桥是用老竹搭的,桥身爬着青藤,桥栏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竹叶,有的已经模糊,有的还很清晰,像是不同年代的人刻下的。桥下的溪水很清,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溪边的芦苇上沾着晨雾,像披了层白纱。

“竹芽的纹路指的就是这里吧?”阿竹站在桥中央,环顾四周。小宇绕着桥栏走了一圈,指尖摸着刻痕,忽然停在桥尾的一根竹柱旁——柱身上刻着一片完整的竹叶,叶心处有个小小的凹槽,凹槽里嵌着个竹编的哨子,哨身上也刻着“织网人”三个字。

小宇小心地把哨子取下来,哨子很轻,吹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嘀嘀”声,像竹叶在风里的轻响。哨子刚响,溪边的芦苇突然晃动起来,一片翠绿的竹叶从芦苇丛里飘出来,落在阿竹的斗笠上。

阿竹拿起竹叶,发现叶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是用针刻的,很细:“吹哨三声,桥底有信。”她连忙把竹叶递给小宇,小宇对着桥底吹了三声哨子——第一声惊飞了溪边的蜻蜓,第二声引得水里的小鱼探出头,第三声刚落,桥底传来“嗒”的一声轻响,一个牛皮纸包从桥缝里掉了下来,落在水面的芦苇叶上。

小宇趴在桥边,伸手把纸包捞上来,纸包外面裹着防水的油纸,里面是一封折叠的信纸,还有一块竹牌。阿竹凑过来,两人坐在桥边的石头上,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

字迹比守槐人的更硬朗些,带着点风的气息:“致持哨而来的织网人:我是守桥人,守这桥二十年,送过无数人过河——有去竹海寻竹叶的,有去灯塔赴约定的,也有像你们这样,带着信物找线索的。如今我要去河对岸的竹村,找当年和我一起刻桥栏的人,这哨子和竹牌就交给你们。哨子能唤来引路的竹叶,竹牌是守桥人的凭证,以后你们过桥时,吹三声哨,就当是和我打个招呼。”

信纸末尾画着一座小竹屋,旁边写着“竹村第三户”。阿竹拿起竹牌,牌上刻着桥的图案,背面是一片竹叶,和她的吊坠纹路一样。“守桥人爷爷也去赴约定了呀。”阿竹把竹牌挂在腰间,像挂了个小小的勋章。

小宇把信纸折好放进油纸包,忽然指着桥栏上的刻痕说:“你看,这些刻痕有的新有的旧,肯定是每一代守桥人刻的。”阿竹凑过去,果然看见有的刻痕还泛着竹青,有的已经变成褐色,最旧的一道刻痕旁边,竟刻着“溪”字——是林溪的名字。

“是林溪奶奶刻的!”阿竹惊喜地叫起来,指尖轻轻摸着“溪”字,“她当年肯定也来过这里,和守桥人爷爷聊过天。”小宇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小刀——是林念给他的,用来刻竹叶做标记的。他在“溪”字旁边,小心翼翼地刻下“宇”和“竹”两个字,刻得歪歪扭扭,却很认真。

“这样,以后来的人就知道,我们也守过这座桥。”小宇收起小刀,阿竹连忙凑过去,用指尖摸了摸两个新刻的字,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两人往回走时,晨雾已经散了,阳光洒在竹桥上,把桥栏的刻痕照得清清楚楚。阿竹忽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掏出小本子,趴在桥边写下:“今天我和小宇哥哥在竹桥找到守桥人爷爷的信,他给了我们哨子和竹牌。我们在桥栏上刻了名字,和林溪奶奶的字放在一起。以后我会好好守着桥,也会用哨子唤竹叶,帮找路的人引路。”写完后,她把纸条折成小船,放进溪水里,看着小船顺着水流漂向远方,像把心意寄给了守桥人。

回到纪念馆时,林念正在窗前浇水——那三株竹芽又长高了些,浅绿的鞘片张开一点,露出里面嫩黄的竹叶尖。“找到线索了?”林念笑着问,接过小宇递来的信纸。

阿竹把哨子和竹牌放在展柜里,和怀表、日记放在一起,轻声说:“林念姐姐,以后我和小宇哥哥守着纪念馆、望星台、老槐树还有竹桥,好不好?”林念摸了摸她的头,又看了看小宇,小宇重重点头:“我们会把所有的故事都记下来,等下一个织网人来,就讲给她听。”

午后,阳光透过竹窗,洒在展柜里的信物上——怀表的表盘泛着微光,日记里的竹叶相互呼应,哨子和竹牌闪着竹青的光,还有窗台上的竹芽,正悄悄舒展叶片。阿竹趴在桌边,画着竹桥的样子;小宇在留言墙上写着今日的经历;林念坐在窗边,翻着林溪的日记,忽然看见夹在里面的一张旧照片——是林溪年轻时在竹桥边拍的,身后的桥栏上,刚刻好的竹叶还泛着青。

照片里的林溪笑着,和此刻阿竹的笑容,慢慢重叠在一起。

晚风又起,吹得窗前的竹芽轻轻晃动,吹得展柜里的竹叶沙沙作响,吹得巷口的灯笼晃出暖黄的光。纪念馆的灯亮着,里面藏着无数个约定,无数段牵连;握着竹叶的少年,正把新的故事写进时光里,像当年的林溪,像后来的小星妈妈,像守灯塔的老人、守槐树的奶奶、守竹桥的爷爷一样——

把自己的心意,变成别人的光;把别人的约定,变成自己的牵连。

而那些藏在竹叶里、刻在桥栏上、种在泥土里的秘密,会像竹语镇的竹子一样,在每一个清晨发芽,在每一个黄昏生长,在时光的长河里,永不熄灭,生生不息。

《修仙从高二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修仙从高二开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修仙从高二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国:东归志!猎谍神权之上极品妖孽兵王大清之祸害大唐:吃货将军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剑道至尊剑无双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凌天狂婿颜语最新小说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糜汉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悍明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嫚嫚长途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七零位面小军嫂
经典收藏惊!暴君的团宠崽崽是天道亲闺女聿先生,结婚吧!我成了女生宿舍一只猫我的愿望就是你!军门辣妻最佳女配特工医妃她不讲武德震惊:这个植物系领主太妖孽风水神医开局被迫做大佬醉夜沉欢:一吻缠情穿成恶毒女配和反派he民国鞋王极品大少在都市陆总头条见师兄别闹我有钱刚会五雷正法,整蛊主播上门打假都市修仙,杀到天地无颜色都市田园人家重生之影后的宠夫日常
最近更新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大小姐挺孕肚随军,被家属院团宠我在古代养学霸桃花劫穿成替身女配,女主鱼塘被我炸了太子妃为何不侍寝佞娇谁说华夏无神?外神亦是神!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夺回空间!大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狂龙战枭情劫夫人她医术无双白月光太颠,所有人都慌了万界大佬都是我徒弟长公主要造反权势巅峰:从省纪委秘书开始生长新歌引朱鸾汴京手作娘
修仙从高二开始 刘居胥 - 修仙从高二开始txt下载 - 修仙从高二开始最新章节 - 修仙从高二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