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看了几个小时后。
大先生和诸位首长们终于合上厚重的书卷,在夜色中返回住处休憩。
翌日清晨,林枫便精神抖擞地带领着大先生和首长们继续视察红山根据地。
今日的重点,是考察根据地蓬勃发展的工业体系。
放眼望去,红山根据地内工厂林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些工厂大多是在\"五小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特别有了几个月前从太原鬼子手中抢运出来的那批珍贵机床设备。
为根据地的工业发展大大加速。
还有林枫在历次战役中系统奖励的人才。
尤其是那些四星级的机械专家和军工技术骨干的加持下。
红山根据地的机械制造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短短一两个月内。
就成功研制出多条自主生产线,涵盖民用和军用多个领域。
比如之前成功仿制了数条56式半自动步枪生产线还有107火箭炮生产线。
这些大大提升了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水平。
如今,红山根据地已成为八路军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承担着全军90%以上的物资生产任务。
这些宝贵的战略物资,通过红山根据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大战区。
如今的红山根据地已建立起立体化的运输体系。
除了日益成熟的空中运输通道外,陆路运输网络也在不断完善。
在太原解放前,所有陆路运输都只能在隐蔽状态下艰难进行。
而随着太原的解放,铁路运输线终于得以全面启用。
物资输送效率获得了质的飞跃。
以鲁小班为首的红山根据地工程队。
在承担山体工厂建设重任的同时。
已经开始着手规划一项更为宏大的工程——修建连接平安县城的铁路线。
这条铁路一旦建成。
将实现红山根据地直通太原,进而连接后方根据地的战略构想。
铁路建设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作为四星级工程专家,鲁小班与其他师傅密切配合。
日夜钻研铁路建设技术,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
为此,他们特别向林枫提出申请。
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优秀工程设计师,为未来的铁路建设储备人才。
不过,考虑到当前红山根据地的钢铁产能主要优先保障兵工厂需求。
铁路建设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预计至少要等到战局基本稳定后,也就是两三年之后。
这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才能真正提上日程。
其实当时林枫审阅这份规划文件时,也不禁为之一震。
他万万没想到。
红山根据地的建筑工程队竟在短短时间内发展到如此规模。
更展现出这般宏大的建设蓝图。
这份震惊很快化作欣慰的笑容,他暗自感叹:\"不愧是'基建狂魔'啊!\"
要知道,在系统30%建设速度的加持下。
由鲁小班率领的红山根据地工程基建队,其建设效率简直堪称恐怖!
林枫陪同大先生前往视察红山根据地的纺织工业。
这里的纺织产业已形成完整体系。
其中一座是专为八路军服务的军服被服厂。
目前承担着全军过半的军装供应任务。
另一座则是面向民用的纺织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各类布匹。
更令人欣喜的是,围绕这两座核心工厂。
红山根据地已培育出完整的服装产业链。
这里有根据地直营的大型制衣厂,也有星罗棋布的中小制衣作坊。
他们生产的汉服早已突破私人定制的局限,发展出丰富的产品线。
从平民百姓的日常劳作服,到端庄大气的日常便服。
再到精美华丽的礼服,应有尽有。
如今的红色根据地,其民用纺织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
纺织厂和制衣厂不仅完全满足了红山根据地自身的需求。
更将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特战师所辖的整个根据地范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特战师根据地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惊人的扩张。
辖区人口已突破300万大关。
这个数字放在整个山西的背景下更显惊人。
要知道,整个山西省在战前巅峰时期的人口也不过一千二三百万人。
而特战师根据地凭借其独特的吸引力。
已经聚集了相当于全省四分之一的人口规模。
这种人口集聚现象的背后。
是特战师根据地实施的惠民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
土地改革让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蓬勃发展的工业体系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稳定的社会环境,不再受日寇侵扰。
这些优势不仅留住了本地居民。
更吸引了山西其他地区乃至周边省份的百姓纷纷迁入。
人口红利带来了显着的发展优势。
正如古语所云\"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
在充足劳动力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双重加持下。
特战师根据地的工业发展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态势。
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新的变化,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这种良性循环,使得根据地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
其实当红山根据地的人口突破300万大关时。
林枫也是收到系统奖励的。
但是系统奖励让他既惊喜又有些哭笑不得。
要知道,在解放太原的系列战役中。
从阳泉到榆次,再到太原城下的浴血奋战。
系统始终保持着沉默,没有触发任何任务,更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奖励。
然而就在人口达到这一关键节点时,系统才送出厚礼。
五名可自由分配的四星级专业人才,以及十名三星级人才。
当时面对这份\"迟来的惊喜\"
林枫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进行人才配置。
在四星级人才的分配上,他采取了\"军民兼顾\"的策略。
三位分别分配给军工制造、机械工程和坦克设计领域。
确保根据地的军事工业持续发展。
另外两位则投入到民用产业,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注入新动力。
至于十名三星级人才,他全部投入到民用领域,重点加强轻工业和技术研发。
对于系统这样的奖励,林枫感到十分满意。
在他看来,相比直接获得武器装备,人才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有了这些专业人才的加入。
根据地不仅能够自主研制各类生产设备。
更能不断升级武器装备,这种\"授人以渔\"的奖励方式,显然更具长远价值。
正如那句话:\"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有了人才,就拥有无限可能\"
特别是随着特战师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和管理的严格。
林枫对以往那种凭空获取系统武器装备的方式已经不合适。
在数十万双眼睛的注视下,还有严格的分工。
任何凭空出现的先进武器都难以找到合理的解释。
虽然早期尚能通过一些借口搪塞过去。
但在当前规模下,这种操作已然变得不切实际。
喜欢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