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之道法自然

少出无门

首页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天青之道法自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护花大国士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明第一臣雄霸三国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神级英雄生子当如孙仲谋十龙夺嫡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
天青之道法自然 少出无门 - 天青之道法自然全文阅读 - 天青之道法自然txt下载 - 天青之道法自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章 病在上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上回书说到。龟厌险些跌下吊桥,却无意间想到了吊桥运物进城的方法。

一时间,城外医者纷纷将那草药、粮食送到那吊桥之下。

随那签办一声:

“众儿郎,速去城门搬运,今晚饭食管饱!”

城上那早就已经饿的眼睛发蓝的军士,一听得今晚有的饱饭,便是齐声高呼,欢天喜地的打开城门,蜂拥至那吊桥之下,奋力搬那堆积如山的麻包。

这边兴高采烈,城下龟厌且是看那城内城外的热闹,却是一个眉头紧锁。

这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怎的心烦?

倒是眼下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然,自己这波人多是医者、各大药铺伙计,以及各寺院道观的出家人。随身携带物资本就不多,与那城中上万人的断粮断药,那就好比漏水的水笼头拿牙签去堵啊。

索性到的最后,那些个城下之人,只得将身上带的干粮、酒水一并随那吊桥起落送进城去。

见那是一番来来往往的搬货到城下热闹,然,对于一城之百姓的生死来说,就这点草药粮食,也是个杯水车薪尔。

却在龟厌愁容满面之时,便听的身后递次高呼之声。细听来,却是有人高喊:

“官兵来矣!”

只此一呼便是引来众人百应,声可断河撼山。

龟厌听罢欣喜,心道:城内有救矣!

遂寻声望去,见远处锦旗招展,瞄眼细看了,且是那内东头的旗号!

于是乎,又是一个心下疑惑。

遂,低头思之:怎是内东头的来人,这朝廷赈灾的粮船却未先到?

心下想罢,却又是一个释然。却笑了自家,城中缺粮,这粮草到了便罢,怎的还去计较一个先来后到?

想罢便放下心来,催促众人前去接应。

说这内东头本是皇家私产,怎的比那三司的镇粮来的还要快?

还是那句话,谋略千言,决断者一人!

有一个人说话算数,这事干的也爽快些。

京中,三司与那太常寺就盖谁的印信,几方都想抢来功劳,相互揪扯了纠缠不清之时,那杨戬倒是个手快。

得了官家手诏便是举了一路喊了手下采粮买药。

以至于,那内廷司库大钱未到,撒了下人手,在那汴京城中连赊带骗的让人到得那药铺、米店。拿了黄绫往那麻包上一盖,遂,喊上一句“皇家采办”留下字据与那店家,找那内廷司库要账,这事就算起活!

这些个药品粮秣也不过手,随即,让那米行,药店运至祥符码头,遣人押运了一路官船直奔姑苏。

说这朝廷赈灾的粮草,怎会如此的慢麽?

慢,且不是一般的慢。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说。

首先,这赈灾钱粮需“三司”审议,再放“讲义司”先行审核。

然后,再交与“度支司”拨发各有司,各有司再行着员采买赈灾物资。

物资采办完毕后,封包押印,再送到转运司。

因为那会管漕运的转运司有“纲运簿记”制度。而且是“每纲配备”。

再由转运司点清了物资,见了各个部门的签章,这才能委派人员押运。

这些夯里琅珰的一通操作下来,这粮船才能出京。

不过,只是正常情况下。

那不正常的呢?

别的不说,就这最后一个环节,“漕运”而言。

朝廷设转运使总领漕务。主管官员多为六部侍郎兼任。

各路,又分设转运判官,具体督办漕粮收储。

漕运所经州县,设押纲官,专司漕船押运与途中稽查。

这赈灾粮虽是出京,其中,但凡哪个环节出了闪失,别说赈灾了,船能不能到都成问题。

咦?怎的还能出闪失?

太能了!里又多了去了。签押不照,扣!重量不符,扣!标注货物不符,扣!包装不符合标准,扣!即便是人看着不顺眼,也扣!

虽说只是个暂扣,也是让你不得一个清爽。而且,是照章办事,你也说不出来他的错处。

这关系好的倒是好说,关系不好的,经常作对的,或者是不同属一个党的,能给你个爽快那才是个圈套!

而且,漕司又分为“四司”,其中倒是一个两党争夺的焦点。基本上不是一个部门能说了算。任凭你跑断腿亦是于事无补。

逼急了便是赏下一句“事务繁多,上吊且也是容我先喘口气吧!”

但是,这种正常或不正常的情况且不止一个漕司,整个朝廷各部都这幅德行。

如此倒是没地方说理去。那就上书弹劾了他!

这话说的,大家都有嘴,都有直接向官家呈笺上报的权利,且不是你自己打小报告就能讨来便宜的。

说这中间没有人协调麽?

有,宰相便是。不过宋没有宰相一职,只有“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宰相之权。但是,又是个二府的制度。“左仆射”只能协调中书省下六部。

调兵赈灾?那是枢密院的事。而且枢密院只管发兵。具体统兵权?那的归三衙。

所以,这宰相之位的“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看似个位极人臣,其实的地位也是蛮尴尬的。

有没有能力好的宰相协调此类事情?

倒是有,需有这三司、刑判、枢密、三衙经历之人从中协调。也就是这三个部门都熟悉。比如哲宗朝的章惇章子厚,此人便是独相一个也。

处理天灾这般的突发事件,且是需要强大的前瞻性、预知性,和异于常人的组织、策划、执行能力。

而且,能行得仗义,做得小人。亦也知道,这钱从哪来,到哪里去。

各司条例,管辖如何,能做到烂熟于心,且有能知人善任,通晓物资钱粮统筹规划。

什么事找什么人,可用之人在哪?手里有没有人才储备?这人能干什么样的事?需要什么样的支援?

有了这些个条件之后,还要熟读律法,知道如何惩治奸小,宽严并济。

又能识得轻重缓急,熟知各地状况。各路节度使、安抚使、指挥使的人脉关系。才能做到一个协调。因为军队各地都有屯军备粮、军粮储备。一旦灾情形成,各地驻军倒是赈灾方便且最直接有效。

如此,没个几十年官场历练,和军政一体,强大到变态的人脉关系,断不可为之。

且,如此行事倒是容易引起那检察部门的注意,如这御史台定会派员进行监察。

一旦有人弹劾,这“大臣擅权”自那宋太祖之时,便是一个为人臣之大忌!

别说什么“忠臣”因为赵匡胤这货原本就是个后周的“忠臣”,最后被部下“硬”给了一个“黄袍加身”。

都是别人玩剩下的,再玩?就不是很礼貌了。

等你赈完别人的灾了,你的灾难,便也是一个接踵而至。运气极好的,也得一个致仕。于野下,过那诗酒田园。

但凡能在这些规则,和潜规则中生存下来,并且,还能有余力以民为重者,方可称为良相。

且不是没事干处理几个贪官,审理几个冤案让百姓称之为“某某青天”了账。

况且,这官员贪渎,百姓民、刑,均有各司审理案件。小点的有各地刑狱提刑,大点的还有开封府,大理寺。

官员犯罪,有谏院、御史台。宗室作恶,有宗正寺。

“上打昏君,下斩谗臣”这事,也只有戏文里面有。那玩意儿,跟现在的爽文差不多。哄一下脑子坏掉的人还行,暂时麻醉一下也不是不可。看多了,那叫一个毁人心智!

而且北宋斩人犯,地方且是不能擅权。别说北宋,死刑这事,到现在地方也说了不算,必须经过最高法。

需刑部下派提刑官到各地勘察无误后勾签,也叫勾决。

而且,不是罪案罪大恶极者,不能就地问斩当时就给砍了。得等到秋后,给罪犯一个上诉的机会。

遇到“临刑喊冤者不可斩”,还要发还地方重审。

而这王公犯法自有宗正寺查办,官员贪腐且得有谏院收集证据,然后,交由御史台查办。

那龙、虎、狗三口铡刀历史上有没有姑且不说。

但凡从有法律开始,无论任何王朝那都是绝对的杜绝专权私刑。

因为死刑也是有规定的,按律为之。

恰恰是无论任何时候的律法首先是杜绝私刑的,因为私刑专权为法之大患也。

即便是执法者再不要脸面,也得有所顾忌。且不敢如此明目张胆明火执仗的弄出个私刑杀人。

话不多说,书归正传。

此时那吕维倒是一个头两个大。

那熟读的《罗织经》《度心术》在此倒是不太管用。

那玩意儿在和平时期耍个心计斗个心眼,算计个谁,争权夺利还能有些个用处。

但,在这灾、疫、战、乱之时且是一点用都全无啊!

你去罗织敌人的罪行?不用你罗织便是一大堆。人家刀都砍到脖子了,你且去度他心下如何去想?

开玩笑。倒是不用去猜,砍了你取了首级邀功!他看你的首级便是金钱,便是美女,便是封妻荫子。和你能从那圣贤之书中看到颜如玉、黄金屋一个道理,仅此而已。

天灾?别说是你,现在的科学家绑在一起,都不能参透这天地到底是个什么脾气。

那这诸如《罗织经》《度心术》此类之书便是糟粕?

也不算吧?

首先,我不承认文化有什么糟粕,只不过是人们对它的用处有了误解。

读圣贤书,听孔孟之言倒是能让人道貌岸然,但丝毫不会妨碍他心下的那些男盗女娼。

如此便是圣人之言教化不灵,大贤之书误人子弟乎?

这话会说的,哲学的两面性不能强加到文化上吧?

这是两码事。

过去听过一个老“教授”的讲座,其间,此翁有言“儒家所倡之‘仁义礼智信’全是糟粕,是奴役人民的学说。应唾弃”。

听到这里,我就想对那厮说:您老还真敢开牙!且不用全部唾弃,您能把前三项让我给唾弃了,我就能把你打的连你亲妈都不认识,你拜别不信?

殴打年长之人为不知“仁”,持强凌弱为不知“义”,不敬长者为不知“礼”!

也别说什么五常全不要了,少了前三个你这个满嘴喷粪的老不死且活不到现在!

所以说,糟粕就如同是人渣,你就是那样的人,读什么书读多少书也改变不了人渣的基本属性。你读书的目的,就是让你人渣本性隐藏的更深而已。

然后开始批判文化都是糟粕,来推销自己外表华丽的私货。

不过西方的说法倒是直接,武器无罪,犯罪的是错误使用武器的人。

周树人先生所写《故园》中有句名言“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幼时初读,觉得这货是不是穷疯了,这也能写得出来凑字骗钱?不过后来读得一首他弟弟周作人作为大汉奸于受审途中写的诗,云:

东望渐江白日斜,

故园虽好已无家。

贪痴灭尽余嗔在,

卖却黄牛入若耶。

同是“故园”,见此便觉那两棵枣树之深意,也感鲁迅先生之心。唉,只叹那作人,卿,本佳人也!

闲话少说,讲故事就讲故事麽,且又乱说什么?省的被人把我当糟粕批判。

得嘞,咱们书归正传。

说这朝廷二府三司,枢密三衙呜呜泱泱理不出来个清爽且是百年积习。

没建功倒是一帮人想着抢功。

政出多门,且不是一个皇城司勾当出身的吕维所能对付的。

吕维倒是想尽心尽快办理此事,但各种缘由并不是熟读了几本《罗织经》《度心术》所能解决。

倒是费尽心思,然却作出来一个焦头烂额,且眼下又是烂账一本。

这误了疫情倒是不怕杀头麽?

不怕,宋制,“不得杀上书言事人”犯了事的士大夫能不能杀,我不知道。但是,言事的,即便是上书骂你,你也得腆着脸,好好好,行行行,唾沫不能擦。

而且,你也太小看朋党了,那可是朝中百官互有倚仗,结党交朋倒是团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阵势。即便是皇帝,拿他们亦是一个毫无办法。

是为“法不一则奸伪起,政不一则朋党生”。

这本就是国家政策和法制的问题,且不是一个人能阻止得了的。

便是将那《罗织经》翻烂,也奈何不得他们毫分。出了闪失便拉出几个替死的,而后,再群起而攻之,判下个渎职罢官了账。

谁做替死鬼?那就看跟谁关系不好,或者跟两党关系都不那么紧密的。实在不行,殿上坐的那位也不是不可以。

人都是一大片树林抱团取暖共抗风暴呢,一看你,喝!这还有一个光棍一根的。

得嘞,就您了。

如那“舞智御人”的蔡京,如那为人持中的天觉先生,更如现下这位,借一个胡诌出来的“真龙案”发家,十三不靠,焦头烂额之人。

事情办不办,问题解决不解决无关大局。关键是找了人让官家撒气,让百姓平息愤怒,转移一下斗争大方向,倒也能得来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安无事。

便又养足了精神,再来一个涛声依旧。继续咱们的猫有鱼,狗有肉,奥特曼要有小怪兽的幸福生活。

若将此状,比做人之病患,此乃病在上焦。

若病于国家,则为病在上层。不是高层,而是整个上层。

说这吕维倒是惫懒,你且拿出那罗织“真龙案”的手段,使出恶人的嘴脸,将那小人做到底。耍得一个泼皮的胆色,无赖的行径强行要了百官听命也罢。

然却,这货现在倒是要顾及脸皮,做一个好人。

然,此时却是无奈?这好人做不来,坏人又做不彻底,着实是个妥妥的鸡肋。如此,便是真真的有个神仙来了也帮不得他一点。

如此,倒是朝廷官船一舟未发。

这内东头的船只且是手快,一路快船顺风,终是到得那姑苏城下。

先前到达的医者槽船见了官船来至便是欢呼雀跃。那内东头的押船中官又是个省事的。一路上金旗招展,击鼓鸣锣彰显天恩。

龟厌见了自是欢喜,心下道:这姑苏一城百姓倒是有望也!

且在欣喜之时,却见人群中有一中官且是一个勤快。看那人服色,也是个内六品的中官。

见那中官,掖了官袍下襟,光了个脚扛了个麻包,拐呀拐的吭哧前行。

中官见了龟厌便是一个点头而过。然只在匆匆一瞥,便令那中官愣愣的站住。又转回身来,拿眼上下打量了龟厌几个来回。

那龟厌也是个奇怪。你扛你的包,老看我干嘛?

且在愣神,却见那中官大叫一声,便扔下麻包,上前一把将他攀住。

左右看了,遂,便“噗通”一下跪在泥地,面上欣喜了道:

“爷爷!怎的是你!”

喜欢天青之道法自然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天青之道法自然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第一臣大清之祸害旧金山往事颜语最新小说恶鬼训练营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太子妃必须骄养大神驾到极品妖孽兵王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一世之尊一品侍卫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肌肉影帝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
经典收藏春秋发明家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吕布有扇穿越门我在水浒开了个挂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终极潜伏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人在三国也修真浪子列国历险记
最近更新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寒门状元路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岂独无故水浒之往事随风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大唐躺平王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衣冠谋冢高门庶子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大乾风云起苍穹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道藏辑要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天青之道法自然 少出无门 - 天青之道法自然txt下载 - 天青之道法自然最新章节 - 天青之道法自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