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雨急催农忙,布载匠心赴新约
芒种的清晨,雨是带着性子来的。前夜的雷阵雨把桃坞的田垄浇得透湿,泥土翻涌着腥甜,新插的稻秧在雨里直起腰,嫩绿的叶尖挑着雨珠,风过时“簌簌”作响,像在赶趟儿;荷塘的荷叶已铺得密不透风,粉红的荷花顶着雨开得正艳,花瓣被打落几片,漂在水面,像撒了把碎胭脂;只有染坊的竹架被雨布盖得严实,掀开一角,新染的“芒种布”透着水润的亮——是用栀子与茜草调的橙红,布面上用白蜡点着稻穗,雨珠落在布上,晕开的水痕像稻浪在涨。
林羽扛着锄头往稻田走,蓑衣是“芒种布”缝的,橙红的布面被雨水浸得发深,却挡得住潮气。他裤脚卷到膝盖,小腿沾着泥,每一步踩在田埂上,都陷下半个脚印——芒种要抢种,张婶说晚一天插秧,秋粮就少一成,女学子们自告奋勇要来帮忙,林婉儿早早煮了姜茶,说淋雨了要趁热喝。
“林羽哥,你看这秧苗!”小安举着捆刚拔的秧苗跑过来,秧根带着湿泥,甩得他满身都是,他穿着件“芒种布”做的雨披,橙红的布面上,林婉儿绣的稻穗沉甸甸的,跑起来时,雨披下摆扫过积水,溅起的水花打在林羽的蓑衣上,像撒了把碎玉,“绿衫姐姐说中都的学堂没有稻田,她们插秧时手忙脚乱,把秧苗都弄折了,婉儿姐姐正教她们呢!”
林羽放下锄头,往水田里插了株秧,指尖触到微凉的泥水,带着股醒人的鲜。“比去年的秧壮实。”他笑着往田埂上摆了捆秧,“去告诉婉儿姐姐,把姜茶端到田边来,插完这垄就歇会儿——女学子们细皮嫩肉的,别淋坏了。”
“早备着呢!”小安颠颠地往田埂那头跑,雨靴踩在积水里“咕叽咕叽”响,惊得水田边的青蛙“呱呱”跳进水里,搅得刚插的秧苗晃了晃,像在打招呼。
李逸尘挑着两桶肥料从粪池那边过来,扁担压得“咯吱”响,他粗布短褂的领口敞开着,雨水顺着脖颈往下淌,却掩不住眼里的亮:“绿衫刚才跟我比谁插得快,结果踩进深泥里,差点摔了!我拉她的时候,她抓着我的胳膊不放,手劲比射箭还大!”他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她偷偷说,等收了稻子,想跟婉儿姐姐学染‘芒种布’,做件橙红的箭袖,说穿在身上,像捧着把火。”
林羽往水田里匀了匀秧苗,间距排得整整齐齐:“你少分心,肥料撒匀点,不然秧苗长不齐。”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往田埂那头瞟——林婉儿正站在水田里,手把手教青禾插秧,橙红的“芒种布”围裙沾了泥水,像开在田里的花,她弯腰时,发梢扫过水面,惊起圈涟漪,把倒映的荷花都晃碎了。
“林羽哥!李逸尘哥!”阿依举着个陶碗从厨房跑出来,银饰被雨水打得更亮,发间别着朵荷叶,雨珠顺着叶尖往下滴,“苏先生让你们喝姜茶,说这雨带着寒气,别落下病根!木叔说苗寨的芒种要唱插秧歌,我教大家唱好不好?”她往田埂上一站,碗往石墩上一放,“‘芒种雨,贵如油,插下秧,盼丰收’——你们听,顺不顺口?”
林婉儿跟着青禾走过来,手里攥着块“芒种布”帕子,正擦脸上的雨水,帕子上的稻穗被打湿,颜色更深了。她往陶碗里倒了些姜茶,姜香混着雨气漫开来:“张婶在茶里放了红糖,暖得很,你们快喝。”她的目光落在林羽沾着泥的手背上,“插秧咋不戴袖套?我给你缝的麻布袖套呢?”
“戴着不得劲,”林羽接过碗,仰头喝了口,姜的辣混着糖的甜,从喉咙暖到肚子里,“你教青禾的法子真管用,她插的秧比刚才直多了,不像李逸尘,插得歪歪扭扭,像他射偏的箭。”
李逸尘在旁边撒肥料,闻言“哼”了声:“歪有歪的好!风吹不倒!”话虽如此,却悄悄把自己插的那垄秧又扶了扶,溅得满身泥点,逗得绿衫姑娘直笑。
苏长风披着件旧蓑衣,站在田埂的柳树下,手里拄着拐杖,看着田里忙碌的身影,拐杖头在泥地上点得“笃笃”响。他见林羽他们过来,笑着指了指天边的云:“这雨下不长,等会儿晴了,日头一晒,秧苗就扎根了。玄清老友以前总说,芒种的忙,是为了秋的闲,你看这田里的人,手忙着,心里却亮堂,因为知道忙完有盼头。”
绿衫姑娘插完一垄秧,直起身捶着腰,橙红的“芒种布”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被泥水溅脏的小臂,却笑得比荷花还艳:“原来插秧比射箭累多了!但看着这绿油油的田,心里竟比赢了比赛还舒坦——这就是你们说的‘踏实’吗?”
“是。”林婉儿递给她块帕子,“等秋天稻子黄了,你再来,看这田变成金海,比中都的绸缎还好看。”
午后的雨果然停了,太阳从云里钻出来,把水田照得像面大镜子,映着天上的云,映着田里的人,映着岸边的荷花,亮得晃眼。众人坐在田埂上歇脚,张婶端来的玉米饼还冒着热气,粗瓷碗里的姜茶续了又续,暖得人浑身发懒。
林羽望着眼前的水田,新插的秧苗在阳光下泛着绿,像片刚铺的锦缎。他忽然觉得,芒种的好,不在“忙”字,而在这“忙”里的盼——就像这秧苗,插进泥里,是为了秋天的金黄;就像这染布,浸在水里,是为了更艳的颜色;就像这院里的人,汗流进泥里,是为了把日子过成沉甸甸的稻穗。
林婉儿坐在他身边,用“芒种布”帕子擦着他溅在脸颊的泥点,动作轻得像在绣布:“苏先生说,周先生要在中都开个染坊,让咱们秋天送批新布过去,教他们染‘芒种布’,说要让中都的人也瞧瞧,田埂上的颜色,比绸缎还鲜活。”
“那得把方子再改良改良,”林羽往她手里塞了块玉米饼,“让他们知道,桃坞的布,不止好看,还藏着种地人的实在。”
李逸尘和绿衫姑娘在田边比谁扔石子远,石子落在水田里,溅起的水花惊飞了几只蜻蜓,红绸箭囊在绿衫腰间晃,像团跳动的火。青禾和阿依在学唱插秧歌,调子混着蝉鸣,像支热闹的夏曲。
傍晚的霞光把水田染成了金红,荷花的香混着泥土的腥气漫了满院。张婶端出的泥鳅豆腐汤在砂锅里“咕嘟”响,嫩白的豆腐浮在乳白的汤里,撒着的葱花绿得像秧苗;还有刚蒸的南瓜,黄得像“芒种布”的底色,甜得能把舌头化了。
众人围坐在石桌旁,苏长风给每个人碗里都舀了些泥鳅,说“芒种吃泥鳅,力气大如牛”。林婉儿给林羽挑了条最大的,说“多吃点,下午插了那么多秧,该补补”,指尖碰到他的碗沿,像被汤烫了似的缩回去;李逸尘给绿衫姑娘讲怎么抓泥鳅,说得手舞足蹈,逗得姑娘们直笑;木叔和阿依比赛谁剥的玉米快,玉米粒蹦得满地都是,像撒了把金豆子。
林羽望着这满桌的烟火,望着天边渐暗的霞光,望着染坊竹架上晾着的“芒种布”,忽然觉得,芒种的雨,原是为了让这“忙”更有滋味。就像这泥土,越湿越肥;就像这人情,越共过苦越暖;就像这布上的稻穗,越经风雨越饱满。等到来年芒种再插秧,这些藏在汗里的甜,这些浸在泥里的暖,定会续成更丰的年景。
夜色漫上来时,蛙鸣在水田里此起彼伏,像支庆功的歌。廊下的灯笼亮了,暖黄的光落在“芒种布”上,橙红的布面映着稻穗纹,像无数个跳动的念想。林羽知道,这芒种的忙,会跟着夏走,催着秧长,等着穗满,醉了人心,等秋天镰刀响,冬天雪落时,再回头看,这满田的希望,原是从这一场雨开始,把辛勤的汗水,酿成了最甘甜的收获。
远处的望海镇传来几声犬吠,混着断续的蛙鸣,在风里漫开。灶房的灯还亮着,张婶在给明天的秧苗浇水,木勺碰撞的“当当”声格外安心。灯笼的光落在水田的秧苗上,绿苗在光里轻轻颤,像无数个藏在夏里的约定——等稻抽穗,等布成匹,等来年芒种,把这暖,续得更长,更久。
《传奇捕快李逸尘》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传奇捕快李逸尘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传奇捕快李逸尘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