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宇轩八岁的时候,就已经算得上一个优秀的少年郎了。
三岁读书,四岁认字,五岁拿笔,六岁学武,多年的卷王生活,让他把时间安排得很是合理,什么都想学一学,整个人像陀螺一样,根本就停不下来。
墨兰有时候都在想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突变了,她跟梁晗两人都是比较顺遇而安的性子,也没有像他这样啊,难道负负得正。
墨兰有的时候跟三晶调侃的时候,就说这孩子要是在现代社会的话,肯定比较适应。
不过孩子好学,做父母肯定支持,吴大娘子为了他学骑马,更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匹宝马送给他。
而且他还有着,父母传给他的俊美的外貌,谁看了,不说一声,这孩子一表人才。
学武后的身板让别人从背影看着就挺拔,整个人站在那里,就气度不凡。
在他五岁的时候,母子二人一块去山庄玩风筝。
风筝飞得太高,就挂在树上拿不下来了。
还没等下人拿来梯子,就看到母亲双脚用力一跳。
她在中间又蹬了几下,借了几步力道,就飞到了挂着风筝的地方,拿着风筝就从好几米高的树上飞下来。
那是他第一次知道母亲会那种,传说中的那种武功。
哪个孩子没有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的梦想呢,他当时拉着墨兰叽叽喳喳的夸个不停,后面非要跟着一块学。
孩子愿意学,墨兰就愿意教,只是她没想到这孩子,不仅在文学上的成绩不错,在学武这一块,根骨也算可以。
墨兰问他往那个方面发展的时候,他就说了希望自己以后做一个能文能武的大将军。
好吧,当儿子有志气,当娘的也高兴,只是后面梁晗跟伯爷给他规划了科举的线路。
本朝重文轻武,就算想要当将军,也要在科举中,考出一番成绩了才可以。
旻哥儿听到父亲跟祖父的话,也答应下来。
不过他在学文的空闲时间,也开始了扎马步的日子。
墨兰害怕孩子的身体,就给他做药膳补一补,药膳加上墨兰给的内功心法,孩子的身体越来越结实。
旻哥儿从自己开始练武后,就隔三差五的吃到母亲给自己做得药膳。
有的时候是母亲送,有的时候是露种姑姑送。
姑姑顺道来看望一下顺子叔,不知道两口子都成亲好几年了,还那么的黏黏糊糊,看着就忍不住想踹两脚。
这是父亲说的,父亲平等的嫉妒每一个,脸上带有笑容的人。
就连自己这个小孩,他都不放过,每次自己吃药膳的时候,父亲就会出现在自己边上,脸上的嫉妒都快藏不住了。
虽然不知道母亲为什么区别对待他们父子两人,但是这份带有母亲关爱的美食,在父亲幽怨的目光下,显得格外美味。
每次看到吃得津津有味的儿子,梁晗就忍不住咬牙切齿,但还是厚着脸皮上去分一杯羹。
主要是墨兰做的药膳效果不错,自己吃过几次,感觉以前有些乏力的身体,都好了很多。
整个梁府,就母亲跟旻哥儿得到这种待遇。
现在母亲看着依然神采飞扬,跟父亲两人站在一块,看着就相差十来岁的样子。
墨兰也不是小气的人,人家也把药方给拿出来。
但是别人做出来的味道跟效果,就是不如墨兰亲手做出来的好。
伯爷看到墨兰都愿意拿出药方了,只是别人没能耐,怪谁呢。
他再厚脸皮,也不好意思让墨兰动手啊,他要是张口,吴大娘子肯定会把他骂得抬不起头。
这不,梁晗有的时候就会跟着儿子,蹭吃蹭喝的。
墨兰也是知道的,毕竟她每次做都多做一些,儿子那里分点给他爹,吴大娘子那里分点给梁伯爷。
毕竟他给得有点多,两个带有温泉的,郊外山庄地契,还在儿子的房间里的小箱子中安静的躺着呢。
这可是万氏盯了好久的东西啊,老伯爷说送就送,他都那么大方了,墨兰不得给他点甜头尝一尝啊。
吴大娘子也是这样想的,能捞一点是一点,总比给别人的好,那个嫌弃自己的钱多呢。
再一个,现在伯爷可没有以前那样偏心了。
他也许是看见了旻哥儿的聪明,知道梁家的未来压在旻哥儿身上了,对孩子不错,可能也是见面的次数多了,跟孩子比较亲。
墨兰猜测的差不多,孩子从小就跟在吴大娘子身边长大。
伯爷见得多了,见面三分情,自然而然的就多疼爱几分。
还有一个,这这孩子是读书的料,不管什么书,他仔细的读过几遍,就能倒背如流了,还能举一反三的说出里面的各种不同看法。
这让梁伯爷高兴得恨不得开坛好酒庆祝一下,家里出了个会读书的好孙子。
不仅田地庄子,旻哥儿的文房四宝,书房里面的古董瓷器,都是伯爷库房里出来的好东西。
这两天,天气不错,母女两人过一阵子就去郊外的山庄别苑住一段时间。
墨兰想着旻哥都八岁了,可以带着他去拜访庄学究。
在很早之前,墨兰知道孩子是个卷王的时候,就已经跟庄学究打好关系了的。
她有两个店面弄成了点心铺子,庄学究喜欢吃甜食,但是为了他的身体着想,庄师母就控制着他的饮食。
墨兰就做了好几种不怎么甜的点心,给庄学究送了几次,两人本来就有在盛家几年的师生情谊,这不就搭上线了。
师母喜欢刺绣,墨兰就亲手绣了一幅观音像送给师母,两口子都不落下。
墨兰每次去的时候,还把旻哥儿也带上。
聪明伶俐的小孩总是讨人喜欢,特别是做老师的。
庄学究看着灵气逼人的小家伙,还会时不时的考察一下小家伙的功课,这是一个教育者的通病。
看着在自己面前不卑不亢,回答问题逻辑清晰、表达简洁,并保持礼貌与自信?的孩子。
庄学究摸了摸自己胡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孩子聪明,学识的底子不错,家里面的人也没有拔苗助长。
启蒙开始的时候是梁晗教的,后面他开始上班后,就是墨兰教的。
梁晗中举后,就开始托关系找个班上了,几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个六品官员,还算不错了。
他是在孩子两岁的时候,跟长枫一块科考的,一个是二榜的第七名,另一个是第十名。
知道梁晗中榜的时候,吴大娘子的嘴都合不拢了。
富婆的快乐,就是给别人撒钱,让别人感受到她的快乐。
这一天,整个梁府的下人拿到了半年的月例,热闹得跟节一样,上上下下都快乐得不行,除了大房的两口子。
还给墨兰送去了一个马场,觉得这一切都是儿媳妇的功劳。
梁晗知道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说了,熬夜苦读的是自己,怎么收好处的反而是墨兰了。
但是这句话他不敢说出了,就怕看见墨兰的白眼,跟母亲的怒骂。
现在他在母亲的眼里,是越来越没什么地位了。
墨兰知道的时候,还对这个别样的纨绔,挺刮目相看的,后面受到婆母的好处后。
她也不谦虚,自己虽然没有帮忙做什么,但也送了好几次补品呢,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开始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他能坚持下来,不过考上也知道他私底下付出了不少,墨兰鼓励两句。
他上班了也好,总比他出去鬼混强。
吴大娘子跟墨兰两人的兴趣爱好差不多,都喜欢看热闹,还喜欢玩。
旻哥儿就跟着祖母跟母亲在马球场上长大的,两人教出来的孩子,才十岁不到的人,骑着马的那架势,看着就厉害,更别说还有功夫底子在身,上马的姿势看着就利索好看。
每次吴大娘子带孩子出门,那个不是夸了又夸。
伯爷也喜欢带着孙子出门会友,毕竟孩子优秀,自己脸上有光。
喜欢综影视配角不配合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综影视配角不配合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