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贰臣逍遥侯大唐:吃货将军骗了康熙器焰嚣张春回大明朝华夏先祖屹巅峰明末:乱世崛起扛着AK闯大明崇祯聊天群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6章 刘裕失穆急东归 勃勃暗谋关中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刘裕灭掉后秦后,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可是好景不长,有人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司马休之那帮人逃跑了!”

原来,司马休之、鲁宗之、韩颜之早年投奔了后秦。

晋军灭后秦的时候,鲁宗之已经死了,司马休之等人就趁机溜了。

刘裕一听,气坏了,马上下令去追捕他们。

可惜他们已经投奔了北魏,还被北魏皇帝封了官,参与国家大事。

司马休之没多久也死了,他的儿子司马文思和鲁轨等人,就成了魏国的臣子。

刘裕派人到处找,但始终没找到,只好作罢。

这时候,晋朝朝廷已经派琅琊王司马德文和司空王恢之先后去洛阳,祭拜祖先的陵墓。

刘裕本来想上书请求把都城迁到洛阳,振兴国家,但王仲德劝他说:“我们远征这么久,士兵们都想家了,迁都的事情不能太急。”

刘裕觉得有道理,就把迁都的事情先放下了。

晋朝朝廷越来越看重刘裕,已经提拔他做了相国,掌管朝廷大权,还赏给他十个郡作为封地,封他为宋公,并准备了九锡之礼,表示对他的尊敬。

但刘裕却假装推辞,不肯接受。

朝廷后来又封他为王,还多赏了十个郡,刘裕还是上书拒绝。

虽然爵位已经很高了,但刘裕心里还不满足,他打算继续向西北进军,统一全国。

可是,就在这关键时刻,京城突然送来急报:“前将军刘穆之得病去世了!”

刘裕一听,像挨了一棒,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刘穆之是刘裕的得力助手和心腹大臣。

自从刘裕西征以来,刘穆之在朝廷里管政务,在外面负责军需,处理事情又快又好,从不拖延。

下属们抱着一堆堆文件进来报告,屋子里都挤满了人,但刘穆之看看、听听、批批、说说,一会儿就把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

他平时喜欢和名士交朋友,家里常常宾客满座,谈笑风生,从不疲倦。

生活也很奢侈,每顿饭都要吃很多菜,从不一个人吃饭。

他曾对刘裕说:“我出身贫贱,家里缺这少那的。

多亏您赏识我,才让我过上了好日子。

但现在我吃穿用度都太丰盛了,除了这些,我一点都不敢辜负您的厚意!”

刘裕听了,当然笑着答应,一直都很信任他。

每当出征时,无论国事家事,都交给刘穆之处理。

刘穆之也尽心尽力,报答刘裕的知遇之恩。

可是,当九锡诏书下来的时候,刘穆之却没参与谋划。

他听说行营长史王弘奉刘裕密旨,来劝自己接受九锡之礼,心里觉得很惭愧。

他觉得刘裕这样做有些不妥当。

于是又愧又怕,竟然因此生病了,最后去世了。

他的为人和才能,和荀彧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刘裕失去了这么好的帮手,心里难过极了。

他担心没人能接替刘穆之的工作,决定回建康去。

但在走之前,必须安排好关中的防守。

于是,他留下次子义真做安西将军,负责雍、梁、秦三州的军事,镇守关中。

义真才十三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刘裕心里虽然有些担心,但也没办法。

他只能希望义真能在将领们的帮助下,守住关中这块重要的地方。

这天,刘裕把众将召集起来商量关中防务,沉痛地说:“穆之走了,我心里像失了魂一样。现在我要回去了,关中的事情就全靠你们了。”

众将一听,都纷纷表态:“我们誓死效忠,一定守住关中,不让敌人进来半步。”

刘裕听了,心里稍微安慰了一些。

这时,有人提出疑问:“安西将军年纪太小,恐怕难以担当重任。

要不要再派一位有经验的将领辅佐他?”

刘裕想了想,摇头说:“我怎么不知道义真年少呢?

但现在关中没人能守,只能让他试试。

况且,我身边也需要有人帮忙,不能把所有精兵强将都留在关中。”

众将听了,也不再多说什么。

他们知道刘裕的决定难以改变,而且关中的事情也确实紧迫。

于是,都表示会竭尽全力辅佐义真,守住关中。

刘裕看众将都这么表态,心里稍微宽慰了一些。

他站起来,环顾众将,严肃地说:“各位,关中是我们朝廷的根本。

如果关中有失,我们朝廷就危险了。希望你们努力去做,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众将齐声回答:“遵命!”

刘裕点了点头,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

他知道义真年少无知,恐怕难以应对关中的复杂局面。

但他也没办法,只能希望义真能在将领们的帮助下逐渐成长起来。

义真知道自己要被留在关中后,既兴奋又紧张。

他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但也担心自己做不到。

于是,他找到父亲刘裕,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刘裕看着义真,语重心长地说:“义真,你虽然年少,但也是我们刘家的子孙。

我们刘家的子孙哪有怯懦的?

你放心去守关中,有众将辅佐你,一定能守住这片地方。

而且,这也是你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义真听了父亲的话,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他点了点头,坚定地说:“父亲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守住关中,不负您的期望。”

刘裕听了,心里很欣慰。他拍了拍义真的肩膀说:“好儿子,有志气!

我相信你一定能胜任这个职务。

去吧,去准备准备,明天就出发去关中。”

义真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安排好关中防务后,刘裕就开始准备东归的事情。

他把众将和官员们都召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嘱咐他们要好好辅佐义真守住关中。

众将和官员们都表示遵命。

他们知道刘裕的决定难以改变,而且也都希望刘裕能顺利东归,重振朝纲。

在众将和官员们的簇拥下,刘裕踏上了东归的路程。

他心里虽然有些不舍,但也知道这是自己必须做出的选择。

义真则在众将的辅佐下留在了关中。

他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心里既感到孤独又感到坚定。

他知道自己责任重大,也知道自己必须成长起来,才能守住这片地方。

关中是个重要的地方,刘裕却偏偏留下年幼的义真来守,众人都心里疑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些好事的人私下里议论纷纷,但也不敢明说。

刘裕心里自有打算,他让咨议将军王修做长史,王镇恶做司马,沈田子、毛德祖、傅弘之做参军从事,一起留下辅佐义真。

自己则带着各军东归,准备回朝处理政务。

这天,三秦的百姓们听说刘裕要走了,都纷纷来到军门,哭着请求说:“我们都是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很久都没沾到王化的恩泽了,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今天终于又能看到汉家的礼仪了,大家都互相庆贺,真是三生有幸啊。

长安的十陵是我们公家的祖墓所在;

咸阳的宫阙是我们公家的旧宅基地。您要是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呢?”

刘裕听了心里也很难过,他安慰大家说:“我受命于朝廷,不能擅自留下。

你们的心意我很感激,我现在留下次子义真和文武贤才一起守这里,你们安心居住,不会有意外变动的。

我如果有空,一定会再来看望你们的。”

大家听了刘裕的话,心里稍微安心了一些,就纷纷离去了。

却说沈田子一直嫉妒王镇恶的功劳,多次说王镇恶家在关中,不可靠。

这天,他又和傅弘之一起去见刘裕,再次提起这件事。

刘裕笑着说:“猛兽还不如一群狐狸呢,这是古人的名言。

现在我留下你们文武十多人,统兵一万多,难道还怕一个王镇恶吗?

你们只要同心协力,共守这里,我就可以放心东去了。”

沈田子、傅弘之听了心里虽然不高兴,但也不敢再说了。

他们知道刘裕心意已决,再多说也没用。

刘裕看出军将们之间有些忌讳和矛盾,心里也有所察觉。

但他现在已经没空管这些了,只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共守关中。

于是说完就出发了,从洛阳进入黄河,开通汴渠回去了。

在后秦的西北部,有一座城叫统万城,是夏主赫连勃勃的大本营。

赫连勃勃本来姓刘,他父亲叫卫辰,以前也是一方霸主。

但后来卫辰被北魏给灭了,赫连勃勃就逃到了后秦,后秦皇帝看他挺有本事,就封他做了个安北将军,让他镇守北方。

后秦和北魏和好之后,赫连勃勃却心生反意,自己称王,还改了姓叫赫连,经常带兵去骚扰后秦的边境。

他早就想拿下关中这块宝地,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所以一直忍着没动手。

有一天,赫连勃勃听说刘裕带兵进了后秦,心里乐开了花。

他跟手下的大臣们说:“刘裕这次来,关中肯定是他的囊中之物。

但他不能长待,要是留下些子弟和将领守关中,那可不是我的对手。

我拿下关中,就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大臣们一听,都跟着欢呼起来。

赫连勃勃看大家这么高兴,心里更得意了。

他马上整顿军队,占领了安定,还收服了岭北的好几个郡县。

一时间,夏军的威名大震,关中地区的人都吓得不行。

刘裕在回东边的路上,曾经给赫连勃勃写了封信,想跟他结为兄弟。

赫连勃勃收到信后,却含含糊糊地回了句,没明确表态。

他心里盘算着:“刘裕现在虽然厉害,但他顾不上西边。

我要是现在出兵拿下关中,他肯定来不及管。这可是上天给我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于是,赫连勃勃就派他儿子璝带着两万兵马,往长安方向去了。

又让前将军赫连昌出潼关,长史王买德出青泥,他自己则带着大军在后面接应。

一时间,夏军三路大军一起出发,声势浩大。

关中地区这下可乱了套了,到处都是战火。

义真年纪小不懂事,突然遇到这种变故,吓得不知所措。

王修、王镇恶等将领虽然勇敢,但也觉得压力山大。

他们知道这一战关系到关中的存亡,一点都不敢马虎。

再说沈田子,他一直跟王镇恶不对付。

现在看到夏军来势汹汹,他更怕王镇恶抢了他的风头。

于是他就暗地里跟王买德勾结在一起,约定好里应外合,一起对付王镇恶。

王镇恶虽然有所察觉,但现在他顾不上这些了。

他只知道,自己一定要守住关中,不能辜负刘裕的信任。

关中地区的风云变幻莫测。

刘裕虽然已经回东边了,但他心里一直挂着关中。

他知道这一战有多重要,也知道义真他们压力有多大。

但他现在顾不上西边了,只能希望他们能团结一心,共同度过这个难关。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兰亭雅集剑道至尊剑无双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弃婿归来小说二次元日常物语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魔法史记苏泽列传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诸天无限基地大神驾到我靠穿书拯救世界大唐:吃货将军嫚嫚长途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网游之最强房东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
经典收藏镇国二公子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生子当如孙仲谋岭南宗师我在大明割韭菜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骑砍三国之御寇蛇蝎女配绝对荣誉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大明群英传从伍千里开始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人在三国也修真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在古代逃荒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绝色冷妃
最近更新穿越大宋:逆转靖康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明1914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太子无敌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堪破三千世相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汴京风云录十七世纪富二代大乾贵公子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