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首页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护花大国士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扛着AK闯大明调教大宋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将军好凶猛铁血宏图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8章 隋师浩荡趋江左 伐陈檄文动乾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先是隋主杨坚有意吞并陈国。

一日,他召来心腹高颎商议对策。

高颎胸有成竹,缓缓说道:“江北气候寒冷,庄稼收成晚。

江南水田却早熟。

若趁他们收割时,假装出兵袭扰,陈国必会调兵防守,荒废农时。”

杨坚点头:“此计甚妙。”

高颎继续道:“待他们集结军队,我军便撤兵。

反复几次,陈人必以为我军虚张声势,不足为惧。”

“然后呢?”

杨坚追问。

“待其松懈,我军突然渡江,直捣建康!”

高颎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彼时他们懈怠,我军士气正盛,必能一举攻破。”

杨坚连连称善。

高颎又补充道:“还有一计。江南房屋多用竹木,粮储不藏地窖。

可暗中派人乘风纵火,烧毁他们的粮草。

没了储备,军心必乱。”

杨坚抚掌大笑:“好!就照此计行事!”

隋军依计骚扰陈国边境。陈国疲于应对,国力渐衰。

后来,陈国接纳了萧岩等降将。

杨坚大怒,对高颎道:“朕为天下父母,岂能因一条长江,坐视江南百姓受苦?”

高颎深知时机已到,拱手道:“陛下,灭陈之日,便在眼前!”

杨坚目光一凛:“好,立刻准备,择日发兵!”

隋主一声令下,江边顿时热闹起来。

工匠们叮叮当当造着战船,木屑飞扬。

这架势,明眼人都知道要打仗了。

“陛下,这么大的动静,怕是会打草惊蛇。”

有大臣小心翼翼地劝道。

隋主把手中的船桨往江心一抛,溅起好大一片水花。

“怕什么?”

他眯眼看着东流的江水,“我这是替天行道,正大光明!”

那桨随波逐流,转眼就漂远了。

看着目瞪口呆的群臣,隋主摆摆手:“要是陈朝知道害怕,主动认错,我反倒省事了。”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倒像是真要当个仁义之师。

此时的陈朝皇宫里,丝竹声日夜不断。

陈叔宝搂着张丽华,醉眼朦胧地问:“爱妃,朕今日这诗作得如何?”

“陛下文采风流,连李杜都要自愧不如呢!”

张丽华娇笑着往他嘴里塞了颗葡萄。

中书舍人傅縡实在看不过眼,硬着头皮劝谏:“皇上!

隋军正在江对岸......”

“扫兴!”

陈叔宝摔了酒杯,“拖出去斩了!”

转头又对江总说:“还是爱卿会说话,来,接着喝!”

到了至德五年元旦,宫人慌慌张张跑来报喜:“皇上大喜!

院里降了甘露,还长出了灵芝!”

陈叔宝乐得直拍大腿:“天降祥瑞啊!

改年号,就叫祯明元年!”

诏书刚发出去,地面突然晃了几下。

“地、地震了!”

宫人们吓得面如土色。

孔范眼珠一转,立刻跪拜:“恭喜皇上!

这是阳气振动,万物复苏的吉兆啊!”

没过几天,边境传来急报:萧岩、萧瓛带着人马渡江投降了。

“看见没?”

陈叔宝得意洋洋地对百官说,“朕以德服人,连敌国将军都来投奔!”

当即大笔一挥,封萧岩为平东将军,萧瓛为安东将军。

江总赶紧凑上来:“陛下圣明!

这真是近悦远来,四海归心啊!”

陈叔宝被捧得飘飘然,全然不知江对岸的隋军已经磨好了刀枪。

太子胤从未听说有什么失德之处。

这天,他正在太学讲解《孝经》,讲得格外认真。

“孝之为德,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他放下书卷,对在座的学生们说,“我每日派人进宫向母后问安,正是践行此理。”

学生们纷纷点头。

谁都知道,太子仁孝,每月必定派人去探望母后沈氏。

而此时的后宫,却是另一番景象。

“娘娘,”孔贵嫔凑到张贵妃跟前,压低声音道,“我听说太子又在太学讲《孝经》呢。

这不明摆着在收买人心吗?\"

张贵妃冷笑一声:“他越是这样,越是可疑。”

她抚摸着自己儿子的头发,“深儿才该是太子。”

没过几日,张贵妃便向皇帝进言:“陛下,臣妾听闻太子与皇后密谋,恐有不轨之心。”

“胡说!”

皇帝皱眉,“太子素来仁孝。”

“陛下若不信,”孔范立即上前,“臣可以作证。

太子确实常遣心腹入宫,与皇后密议。”

皇帝本就偏爱张贵妃,加上沈皇后多年无宠,竟听信了谗言。

一纸诏书,太子胤被废为吴兴王。

张贵妃的儿子深,如愿当上了太子。

然而怪事接踵而至。

这天夜里,郢州的百姓被雷声惊醒。

“快看!”

有人指着天空惊呼,“那是什么?”

只见一道赤红色的光芒划破夜空,伴随着隆隆巨响,坠落在东冶的铸铁场。

“轰——”

铁汁四溅,围墙倒塌,附近的民房顿时陷入火海。

“天啊!”

人们四处奔逃,“这是天罚啊!”

更离奇的是,堵塞多年的临平湖,竟在一夜之间湖水奔涌,蔓草枯死。

朝堂上,大臣们面面相觑。

“陛下,”一位老臣颤声道,“天象示警,恐非吉兆啊。”

街头巷尾,百姓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

太子被废,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嘘,小声点。

这话可不能乱说。”

一时间,种种异象传遍朝野,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朝野上下,都把这当作奇事,议论不休。

叔宝听闻民间传言,心中一惊。

他向来信鬼神之说,便想了个法子:卖身佛寺,自愿为奴,以求驱邪避祸。

张贵妃本就崇信佛法,见叔宝如此,更加得意。

她常在宫中设坛祭祀,召来巫婆神汉,装神弄鬼。

“陛下,此乃天意,须诚心供奉,方可消灾。”

张贵妃柔声劝道。

叔宝点头,立即下旨修建大皇寺,寺内筑七级佛塔。

可塔未建成,竟遭大火焚毁。

“怎会如此?”叔宝脸色发白。

张贵妃安抚道:“怕是鬼神未息怒,需再行大祭。”

叔宝信以为真,从此更沉迷祭祀,连祭天告庙的国礼都荒废了。

几年过去,他再未踏足祖庙。

朝中有个叫章华的大市令,满腹才学,却因直言被排挤。

他见国事日颓,终于忍不住上书劝谏。

“陛下!”

章华跪伏在地,声音沉重,“昔日高祖南征北战,世祖平定四方,高宗拓土千里。

三位先帝创业何等艰难?

如今隋军压境,疆土日蹙,陛下却沉溺酒色,疏远老臣,亲近小人。

长此以往,只怕姑苏台上,又要见麋鹿漫游了!”

这奏本递交上去,立刻激怒了皇帝。

陈叔宝气得猛拍桌子,笔墨都被震翻了:“放肆!

你竟敢这样讽刺朕?”

侍从们吓得跪在地上,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拉出去砍了!”

陈叔宝怒吼道。

宫门前溅满了鲜血,可这暴君转眼就搂着张贵妃调笑起来。

这昏君杀人就像割草一样随意,转身就能沉浸在酒色之中。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又到了春天柳絮纷飞的时节,陈叔宝召来亲信吩咐:“袁雅,你去一趟隋朝,就说我愿意和他们结为姻亲。”

袁雅刚领命退下。

他又叫住周罗:“你带兵去峡口,给我把隋朝的峡州打下来。”

周罗犹豫道:“陛下,我们刚派了使臣,现在又动兵......”

陈叔宝醉醺醺地晃着酒杯笑道:“你懂什么?

这叫表面和亲暗中用兵,是朕的妙计!”

他没想到,此时隋文帝杨坚正在大殿上接见陈国使臣程尚贤。

突然传来紧急军报:“报告!

陈国军队进犯峡州!”

程尚贤手上的国书“啪”地掉在地上。

杨坚冷笑道:“好个口蜜腹剑的陈叔宝!”

他猛然起身,铠甲铿锵作响:“传朕旨意!”

侍从慌忙捧来诏书用的绢帛。

杨坚提笔蘸墨,每个字都像刀子一样锋利。

诏书传遍天下,上面写着:从前有苗不服,唐尧征讨;

孙皓暴虐,晋武帝诛灭。

陈国窃据江南,违逆天理,残害百姓。

朕刚登基时,陈顼尚存,收留叛贼,侵扰边境。

朕曾率军讨伐,陈顼畏惧求和,不久身亡。

朕怜悯其祸,下令撤军。

陈叔宝继位后表面归顺,却心怀不轨,残害忠良,奢靡无度,民不聊生。

天怒人怨,百姓苦不堪言。

近闻秋收时节,天现神龙指引,助我军威。

现命水陆大军东进,剿灭昏君,永清江南。

具体部署按诏令执行。

布告天下,咸使知悉!

敕书一发,隋文帝立即命人抄录三十万份,快马送往江南各地。

一时间,长江北岸战云密布。

“陛下,陈国又派许善心来求和了。”

内侍小心翼翼地将奏报呈上。

隋文帝冷笑一声:“把人扣下。”

他手指敲着龙椅扶手,“传旨,在寿春设淮南行省。”

大殿上群臣面面相觑。

高颎忍不住劝道:“陛下,是否再给陈国一次机会?”

“机会?”

隋文帝猛地站起,将一卷竹简掷在地上,“陈叔宝荒淫无道,这二十条罪状条条属实!”

此时晋王杨广正在府中擦拭佩剑。

侍从来报:“殿下,陛下命您为行军元帅!”

杨广眼睛一亮,却又故作镇定:“知道了。”

他转身时,嘴角却勾起一抹笑意。

很快,九十位总管率领五十一万大军集结完毕。

战船相连,旌旗蔽日,从六合到广陵,江面上尽是隋军战船。

“高大人,这次行军路线......”

王韶展开地图。

高颎捋须道:“晋王为主帅,但实际调度还得靠我们。”

他压低声音,“陛下这次可是下了血本。”

江陵城外,刘仁恩正在训话:“都打起精神!

这次要让陈国看看大隋的厉害!”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震四野。

而在庐州,韩擒虎已经磨刀霍霍:“传令下去,三日后渡江!”

最热闹的要数广陵。

贺若弼大笑着对副将说:“老夫等这一天等了十年!”

隋文帝站在太庙前,亲手将钺授予杨广。

“儿臣定不负所托!”

杨广跪拜时,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一旁的太监小声嘀咕:“二殿下这次可算出尽风头了。”

“闭嘴!”

年长的太监呵斥道,“这也是你能议论的?”

隋主带着人马来到了江边。

高颎心里琢磨着这次攻打江东的事儿,就把郎中薛道衡叫了过来,问他:“你说说,咱这次能攻下江东不?”

薛道衡心里早有盘算,马上就说:“这事儿肯定能成!

我跟你说啊,晋朝的郭璞曾经说过,江东会分出来称王三百年,然后再和中原统一。

现在这三百年差不多到数了,这是第一个能取胜的理由。”

高颎听着,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薛道衡又接着讲:“咱主上节俭又勤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可那陈叔宝呢,整天荒淫无度,骄奢放纵,这是第二个能赢的原因。”

高颎皱着眉头想了想,又问:“还有啥理由?”

薛道衡眼睛一亮,说道:“国家的安危,全靠将相。

他们让江总做丞相,那江总就知道喝酒写诗,啥正事儿不干。

萧摩诃、任蛮奴那俩大将,也就有点匹夫之勇,咋能跟咱们的军队对抗呢?

这是第三个能拿下江东的理由。”

高颎摸着下巴,思考着薛道衡的话,然后又催他:“接着说。”

薛道衡一拍手,说道:“咱这是有道之师,国家又强大。他们没德行,国家还小。

他们的士兵也就十万,从西边的巫峡到东边的大海,这么长的防线。

要是分散防守,力量就太弱了;

要是集中兵力,顾了这儿就顾不了那儿,这是第四个能成功的理由。

有这四个机会,拿下江东那还不是小菜一碟,你就别多疑了。”

高颎听了薛道衡这一番话,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地说:“听你这么一说,这事儿成不成已经很清楚了。

我一直知道你有才华,今天更让我佩服了。”

薛道衡谦虚地说:“我也就是把心里想的说说,还得靠大家一起努力。”

高颎大手一挥,说:“行了,别谦虚了。

咱们赶紧进军。”

于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前开去。

一路上,尘土飞扬,士兵们精神抖擞,准备去攻打江东。

眼看着大军离江东越来越近,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将领们都在各自的营帐里,检查着武器和装备,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士兵们也在小声地议论着,有的憧憬着胜利后的美好生活,有的则有点担心战斗的残酷。

不过,大家都相信,有这么多取胜的理由,这次攻打江东肯定能成功。

就在这紧张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中,大军继续朝着江东前进。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大唐:吃货将军大明第一臣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不是,让你跟校花分手,你真分?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甜宠贴身辣妻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离婚女人图鉴极品妖孽兵王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拔魔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悟性逆天:我,果实掠夺者一觉醒来我隐婚了大神驾到奶爸搬运工
经典收藏三国纵横之凉州辞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贤王传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老子就是要战争穿越三国,匡扶汉室!汉朝至上从伍千里开始绝色冷妃大明,我以族谱变法我在大明割韭菜朱门华章录大明群英传秦时韩公子青铜甲蛇蝎女配人在三国也修真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初唐峥嵘
最近更新玄桢记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水煮大明穿越宋末,海上发家乱世红颜之凤临三国逍遥王传说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暗涌:血绣春刀录王伦逆天改命称帝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谁主噬心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远古人皇纪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txt下载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最新章节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