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仙身为截教之仙,为何不助商,而助我东夷?”
“夷有三,莱夷、淮夷、方夷!
三夷助商汤灭夏,居功至伟。
炎黄古训,入华夏,则华夏之,出华夏,则夷狄之!
莱、方之国,早已不是野国。
商王以天下为私,勾连截教外门散流作乱,引得我门风不正,乱象频发,让世人以为我截教仙都是残忍弑杀之辈,可恶至极!”
听到李海益的话,莱王心想:
“难道不是?”
不过此时,他当然不敢说出口。
李海益继续道:
“如今阐教仙入西岐,商亡有日,但,这天下,有德者居之!周王善阴谋,自古亶父之时,就有反心,若是让周成了天下共主,天下各方国,岂有出头之日!”
“可是,周大势已成?”
莱王,显然没什么信心。
李海益却道:
“又不是让你现在举事!周亶父能隐忍数百年,你忍不得?”
莱王眼睛一亮,明白了李海益的意思。
李海益继续说,给出了更为详细的方针。
“如今天下三分,西有西岐,约占天下四成熟地!商占五成,但内忧外患,根基不稳。
三夷在东南,更有虎方、蜀等在野!周虽强,也无灭天下之力,定然分封安抚人心!你若去投,周王必定礼遇!需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李海益出的主意,成功率很高。
如今,商王还有部分军力,在与东夷鏖战。
此时若东夷暗中与西岐联合,必然得从龙之功。
保国安方,想来不是问题!
周时,东有三夷,西有戎羌,北有诸狄,南有吴越。
还有虎方、蜀等地。
半是野民,半是方国。
古有训,说入则华夏,出则夷狄,说的就是是否遵中央王朝为共主。
是否按照中央共主的风化礼仪行事。
李海益孤身入东夷,劝东夷入华夏。
此是功非过。
点明东夷助商灭夏之功,保商汤而不保商朝,这是做出切割,明正善恶功过!
因势利导,劝告东夷避锋芒,结盟友,这是有的放矢。
联商灭夏,东夷安定。
联周灭商,东夷,说不定能去了夷狄之名,成为华夏正朔之一!
莱王闻言大喜,心道:
“是啊!诸夏诸夏,我莱国未必不能成为诸夏之一!”
虽然,此时的莱王依旧狼狈,食不饱腹,衣不蔽体。
身上的王位,也是前任莱王死后,仓促所得。
但忽然,好像就有了奔头一般。
“这串联三夷,联络虎方,西和蜀地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去给你寻几个帮手来!”
李海益既然决定动手,就不会顾首顾尾,踌躇不决。
回了金鳌岛,就寻到了三霄一云!
“什么?帮助三夷,不行不行,三夷是商之敌,我们怎么能和金灵师姐的徒弟对着干呢?”
李海益却道:
“我这正是为他截一线生机啊!商王势败,又与三夷为敌,西有西岐,若不留后路,退都无处可退!”
说着,李海益用云气点出了一个地图,显示出了如今天下的局势。
中央,商朝占据了天下五分地盘。
东南方,为三夷,西方,西周占据天下四分,大势已成。
北方,零零散散有些小诸侯国,南方,有虎方等势力虎视眈眈。
局面,对于商而言,实在不怎么乐观!
赵公明皱眉,道:
“商王帝辛仁勇有谋,西岐虽多谋,胜负仍然难料。”
“大师兄,天下大势,以奇胜,以正合!
帝辛确实仁勇有谋,但其根基不稳,内臣有二心,外敌却团结一致,圣名在西,而乱名在商,此一败也!
商立朝五百载,内部腐化,朝堂之上,鱼龙混杂,宛若百足虫有千颗心,虽未僵,实则早死!若不跳出残躯,必无宁日!此二败也!
昆仑玉虚宫在西,近助西岐,东伐中商,我们金鳌岛在东,助之路远,此三败也!”
赵公明天资聪颖,但却在外门,与通天圣人,道似而不同,不滞于形,实际走的是入世再超脱之道。
入世时,是截,超脱时,却近人教教义。
因此,这位赵公明,才需要阐教副教主亲自对付。
如今,李海益给截教一条新路,这打开了赵公明的眼界。
再配合李海益与他之前的情分,赵公明犹豫了一下,道:
“也罢,商失其鼎,天下共逐之!你想我出山助莱,需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大师兄请讲!”
“东莱,需承截教为国教!”
“好说!”
李海益毫不犹豫的代莱王答应了下来:
“三夷东连东海,与我东海金鳌岛截教,本就与我截教仙亲近,既然大师兄答应了,那我就去安排了!”
说服了赵公明,三霄自然跟着赵公明,选择一同下山。
但,只有这样,可不够。
截教万仙之中,还有几位,李海益需要争取过来。
十天君,是截教万仙之中,擅通阵法的十位佼佼者。
李海益的三云岛,内蕴三才之妙,阵合阴阳玄机。
这十位向来好阵,曾经来三云岛,与李海益论道。
关系尚可。
李海益上门来请,这十位,碍于李海益的面子,有些动摇,但师命在身,本不乐意。
可是,李海益搬出了赵公明和三霄,他们瞬间变了态度。
“原来师兄已然得了大师兄和三位师姐的首肯,如此,当然没问题!”
十天君,就此答应了李海益的邀请。
没几日,赵公明、三霄,十天君,一起离开金鳌岛,入了凡尘。
阐教如临大敌,以为他们是来助商。
结果过了许久,也没见到踪影。
掐算之后,发现这十四位大麻烦,居然去了东夷。
这让阐教众仙,摸不着头脑。
“东夷?周兴商灭,已成定局,大势所趋,或逆或顺,或阐或截,总要入一方,才能斗个高低。这几位截教仙友,莫不是昏了头,去帮一帮野民?”
姜子牙也暗中揣测:
“莫不是帝辛在东夷,有什么准备?”
帝辛毕竟在位三十年,功绩不小,屠灭的小方国,不在少数。
姜子牙明面上骂纣王无道,可实际上,还是十分重视帝辛的反应的。
可不能,阴沟翻了船啊!
喜欢西游之方寸山二师兄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西游之方寸山二师兄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