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正色,拱手一拜,
“咱谨记。”
朱允熥打了一个酒嗝,“咱还是有些不明白。”
林豪:......
这坑货喝多了,是真不懂事,
早前盘算后路,抗争囚徒命运的那股聪明劲,
全让这莺莺燕燕的景象给迷糊光了,
这么多人在,
我又不能直接挑明了骂。
柳如烟正色说道,“朱三少,请恕奴家多言。”
“林爷写这曲,是在借景象,抒发内心的担忧,”
“曲中写的金陵盛景、大宴宾客,指的不就是眼下我红袖坊一派欣欣向荣的情形吗?”
“可当落败来临的时候,”
“只有残梦来追忆了。”
“林爷做出此曲,意在想提醒您,世事无常、物极必反,没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
“即使眼下您身居高位,有贵人庇佑,顺风顺水,也得时刻不忘居安思危之心。”
说着,
柳如烟美眸蕴光,直勾勾地盯着林豪,娇声道,“这是奴家拜读林爷大作之后的一点浅薄的心得,”
“实在忍不住,一吐为快。”
“还请见谅。”
林豪眉头微挑,微微点着头,
阅读理解满分!
秋娘果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花瓶!
虽然有些偏差,
但至少能领会出此曲其中一重意思,
只可惜她太小了。
“善哉!秋娘不愧是才学绝顶的花魁,”
“能读懂我曲中的含义,”
“也对,就是因为红袖坊来来往往的贵客众多,能见证到他们的起起落落,你有那么深刻的心得。”
柳如烟得到夸赞心中欣喜,“林爷谬赞,”
“常言道,文由心生,主要还是林爷深邃缜密的心绪,带出了曲中那些立意深远的文字,引发了奴家的共鸣。”
朱允熥面露明悟之色,
柳如烟短短的几句解读,让他自觉懂得了林夫子的苦心。
比起林夫子,还是花魁娘子说得更清晰透彻,
孤知道自己的缺点,
大多数时候过于随性,
一有享乐的机会,
就把危机感抛到了脑后,
夫子一个劲地告诫孤不要沉迷美色,纵情享乐,
是想着孤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祸患时,
能多一分警惕。
正是这等心态,才让林夫子能经历过朝堂无休止攻讦和考验而不倒,还从一个小小的言官,蜕变成大权臣。
朱允熥拱手道,“多谢柳娘子解析,咱明白了。”
说着,
他又朝林豪拱了拱手,“多谢林爷教诲,”
“这曲的核心思想,才是咱应该学习您的地方。”
朱高炽也跟着说道,“咱也要感谢柳娘子,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咱也悟得了曲中的道理,”
“也多谢林爷的教诲。”
林豪嘴角微微扯动,
这俩没良心的混小子,
特别是朱允熥,
我又是苦口婆心的劝导,又是喝酒写曲的,
反倒不如花魁娘子几句话效果来的好,
但好在结果向好。
“你们能懂就好,”
“说句直白点的,”
“你们在这里能众星拱月,大家都阿谀奉承你们,就是因为你们的身份,我亦然是如此。”
说着,
林豪抬手指向围看着自己的红袖坊众人,“抛开身份带来的钱和权,”
“你们什么都没有,他们凭什么要围着你?”
“张辅和常志吃饱了撑着,要去护你们的周全?与生俱来的忠诚?那也得靠实打实的利益去维系。”
“我没有了职权傍身,你们有必要敬待我?”
“秋娘她堂堂花魁,凭什么要优先守着我?就凭我的容貌和会写诗词曲吗?”
“做人要保持清醒,”
“知道自己是什么东西!”
“须知,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林豪带着醉意,说出了人与人相处的血淋淋事实——利益至上。
全场顿时,陷入了寂静。
围观的红袖坊众人,低垂下了头,
价码么?
我等存在的价码就是给贵客们赔笑,获取赏银,
他们很想离开现场,回避贵客的谈话,
但还未来得及讨得赏银,就这样离开属实不甘心。
贴坐在林豪身侧的柳如烟,羞愧地低下了头,
原来林爷比奴家想象的还要清醒,
他说的不错!
要是他没有眼下的权势,根本无法庇佑住奴家,
奴家一定不会那么费尽心机,想着有朝一日能赎身服侍他左右,
但他权势以外的——外貌和才学方面“价码”,
还是有一些的,
短暂的春风几度,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张辅、常志二人,也有些不敢看各自的主子,
他们深知自己今日的一切,就是卖给主子们给的“价码”,也愿意为主家付出忠诚。
可主家若只要他们平白付出忠诚和牺牲,不作嘉奖,
他们自问也无法忠诚到底。
朱高炽也明白林豪说的是事实,
他们这些天家人,就是靠利益去维系底下人的忠诚,
即使是死士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价码,没有给足够或者超出的好处,谈何其他的?
朱允熥更是联想到了兄弟关系的层面,
都是皇爷爷的孙子,血浓于水,
但自古天家骨肉情,薄如纸,
唯有发挥自己的“价码”,靠利益或者相互之间的把柄去维持关系,来得更实际一些,
同父的二哥,孤得好好周旋,
面前的四堂哥,孤和他也算有同逛烟花之地的把柄,也得好好利用起来。
兄弟二人各怀心思地互看了一眼,端起酒杯,朝着林豪敬道,“我二人谨受教!”
“敬林爷。”
“干!”林豪端起酒杯一口饮尽,旋即放下酒杯,轻呼一口气道,“道理都说够了。”
“该来点实际的了,”
“刚才献艺的人都列好队,逐一行赏。”
“还有,”
“我做的这首散曲,就叫它《哀江南》吧,秋娘就给你来唱了。”
众人最终各得所需,万分欣喜,
林爷从不让人失望。
雅间内,再度陷入了热烈的氛围。
今日之后,
以悲怆着称的《哀江南》尾曲,
因为其超绝的文学价值,
很快在京城中传唱起来。
也因此,红袖坊根本无法帮“原作者”林豪遮掩身份,
于是,
此曲成了林豪的代表作,随着他的“价码论”四处传播,
也引起了朝堂上关于官员私德和价值的大论战。
这场在红袖坊的宴请,
也引起了后世情况的异变,
只是洪武朝,除了朱元璋,
谁也不知道。
喜欢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