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平和

一口海苔

首页 >> 它的平和 >> 它的平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甜妻请签收山一程水一程塞外江南悠然山村军婚100分:重生校园女王赵东苏菲都市潜龙免费阅读从卖鱼摆摊开始的幸福生活农家福宝有空间亡国公主穿成王府寡妇:二嫁王妃我在异界有座城
它的平和 一口海苔 - 它的平和全文阅读 - 它的平和txt下载 - 它的平和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025章 年8月28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老周每天都是凌晨四点五十准时醒,不用闹钟,几十年的生物钟比什么都准。他摸黑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动作轻得像怕吵醒枕头边的老伴秀兰。厨房的灯拉亮时,暖黄色的光刚好罩住灶台,他先烧上一壶水,然后从米缸里舀出两碗米,淘洗的时候手指在水里轻轻搓,米粒碰撞的声音沙沙响,像小时候在田埂上踩碎的草叶声。秀兰这时候会翻个身,嘟囔一句“路上慢点”,老周应一声“知道了”,声音里带着刚醒的沙哑,却透着熟稔的安稳。

水开了,他把水壶灌满,塞进自行车后座的网兜里,又拎起墙角的空菜篮——这篮子是秀兰结婚那年编的,竹条都泛着深褐色的光,边缘处被磨得光滑。推自行车出门时,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亮起,他脚步放轻,生怕吵醒三楼的小娃娃,那孩子才刚上幼儿园,每天早上都要哭着不肯起。小区门口的早餐摊还没支起来,只有卖豆浆的老李推着三轮车刚到,看见老周就喊:“老周,今天要两袋甜豆浆?”老周点头,掏出两块钱递过去,豆浆袋捏在手里温乎,他塞进怀里,想着等会儿给秀兰留一袋,她早上总爱就着油条喝。

菜市场这时候已经热闹起来,电动车的喇叭声、摊贩的吆喝声、老太太们砍价的声音裹在一起,像一锅沸腾的粥。老周熟门熟路往东边走,王师傅的菜摊就在那儿,专卖本地菜。“王师傅,你这西红柿今儿个看着不赖啊。”老周蹲下来,拿起一个西红柿捏了捏,软硬度刚好,表皮上还沾着点土。王师傅咧嘴笑,露出两颗镶的假牙:“那可不,刚从地里摘的,给你算便宜点,三块五一斤。”老周没砍价,他知道王师傅实在,不会多要。称了五斤西红柿,又挑了一捆菠菜、一把小葱,最后买了块五花肉——秀兰爱吃红烧肉,今天中午炖上。

往回走的时候,太阳刚冒头,金色的光洒在马路上,自行车轮碾过路面的影子忽长忽短。老周想起二十年前,他还是骑着这辆自行车,每天载着刚满三岁的女儿周萌去幼儿园,那时候女儿总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小手抓着车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儿歌。现在周萌都上大学了,放假回来总说爸爸的自行车该换了,老周却舍不得,这车陪了他快三十年,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可骑起来稳当,就像他这日子,看着普通,却踏实。

回到家时,秀兰已经起来了,正在擦桌子。“菜买回来了?”她接过菜篮,把西红柿放进盆里泡着,“刚才张大爷来电话,说今天还来吃炸酱面,让你多和点面。”老周应着,把面粉袋子拖到案板旁,舀出三斤面粉,中间挖个坑,打进两个鸡蛋,慢慢加水。揉面的时候,他胳膊上的肌肉线条跟着动,手背的青筋微微鼓起来——年轻的时候他在粮站上班,后来粮站改制,他就开了这家小面馆,叫“老周面馆”,一开就是十五年。面馆就在小区对面,十几平米的地方,摆着四张桌子,墙上贴满了老照片,有他和秀兰的结婚照,有周萌小时候的照片,还有好些老顾客的合影。

七点半,面馆准时开门。第一个来的果然是张大爷,他拄着拐杖,慢慢挪进来,“老周,早啊,今儿个天儿不错。”老周笑着迎上去,“张大爷,您坐,炸酱面马上就好。”张大爷今年八十二了,儿女都在外地,就他一个人住,几乎每天都来面馆吃早餐,有时候是炸酱面,有时候是馄饨,吃完了还会跟老周唠会儿嗑,说他年轻时候当老师的事儿。老周一边煮面,一边听着,偶尔应两句,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响,面条下进去,很快就浮了起来,捞出来过凉水,拌上炸酱,撒点黄瓜丝、豆芽,一碗喷香的炸酱面就好了。

张大爷吃得慢,每一口都嚼得仔细,老周又给他倒了杯热水。这时候,几个学生模样的孩子进来了,为首的女孩叫林晓,是附近高中的学生,总爱带着同学来吃牛肉面。“周叔,四碗牛肉面,多加辣!”林晓嗓门亮,一进来就把面馆的气氛搅得更热了。老周应着,往锅里下面,秀兰在旁边切牛肉,薄片切得均匀,码在盘子里。“晓丫头,快考试了吧?”秀兰问。林晓点点头,“下礼拜月考,考完就能放两天假了。”老周笑着说:“考完了叔给你们加个蛋。”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声音脆生生的,让老周想起自己女儿上学的时候。

忙到十点多,面馆才稍微清闲点。老周刚想坐下来喝口茶,手机突然响了,是老家堂弟打来的。“哥,不好了,咱妈刚才在家摔了一跤,现在在医院呢!”堂弟的声音带着急,老周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他母亲今年八十七了,一直住在老家,平时身体还算硬朗,怎么突然就摔了?“严重不严重?在哪家医院?”老周的声音都有些发颤。“在县医院,医生说可能骨折了,让赶紧过去呢。”老周挂了电话,手都有点抖,秀兰一看他脸色不对,赶紧问:“咋了?出啥事儿了?”“妈摔了,在县医院,我得赶紧回去。”老周说着就去拿外套。秀兰也急了,“那你快去吧,面馆我先看着,你路上小心点,到了给我打电话。”

老周骑着自行车往汽车站赶,心里乱糟糟的,脑子里全是母亲的样子。上次回老家还是春节,母亲拉着他的手,说自己身体好,让他别惦记,还给他装了满满一袋子土鸡蛋。现在想想,母亲那时候可能就有点腿脚不利索了,只是没说。汽车站人多,老周排队买票,前面的人磨磨蹭蹭,他心里急,却又没办法,只能耐着性子等。买好票,还有半小时才发车,他给堂弟打了个电话,问母亲现在怎么样了,堂弟说医生正在检查,让他别太着急。

汽车开的时候,老周靠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的景色一点点往后退。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来喂猪、做饭,然后送他去上学。有一次他淋雨发烧,母亲背着他走了十几里路去看病,一路上都在给他擦汗,嘴里念叨着“快点好起来”。那时候母亲的背还很直,现在却驼了,头发也全白了。老周想着想着,眼睛就有点湿,他掏出手机给秀兰发了条信息,说车开了,让她别担心,面馆忙不过来就早点关。

到县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堂弟在门口等着他。“哥,医生说妈是股骨颈骨折,得做手术,但是妈年纪大了,手术有风险,让咱们家属商量。”老周跟着堂弟去病房,母亲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看见他进来,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周啊,你咋来了,不耽误你做生意啊?”老周走到床边,握住母亲的手,母亲的手很凉,他心里更难受了,“妈,啥生意也没您重要,您放心,医生说能做手术,咱就做。”

医生过来跟老周详细说了手术的风险,比如麻醉意外、术后感染之类的,老周听得心怦怦跳,但他知道,不做手术母亲就只能躺在床上,以后更难恢复。他咬了咬牙,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签完字,他给秀兰打了个电话,说了母亲的情况,秀兰在电话里说:“你别慌,我这边安排好了就过去陪你,面馆我让隔壁的小王帮着看两天,他之前在咱这儿打过工,会煮面。”老周嗯了一声,心里踏实了点——有秀兰在,他总觉得再难的事儿都能过去。

下午的时候,周萌也打电话来了,她听秀兰说了奶奶的事儿,声音里带着哭腔:“爸,奶奶怎么样了?我想回去看看。”老周赶紧安慰她:“萌萌,你别着急,奶奶要做手术,你现在回来也帮不上啥忙,好好上课,等周末再回来。”周萌还是不放心,反复叮嘱老周一定要照顾好奶奶,老周都应着,挂了电话,他深吸了口气,觉得鼻子酸酸的。

晚上,老周在医院陪床。母亲睡着了,呼吸很轻,他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看着母亲的脸,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开面馆的第一年,生意不好,每天都赔本,他都想放弃了,是母亲打电话来,跟他说“做事儿不能半途而废,慢慢来,总会好的”。后来他调整了口味,多做了几种家常面,老顾客慢慢多了起来,生意才好了。那时候他就想,等以后不忙了,就多陪陪母亲,可这“以后”总也等不到,每天都是面馆的事儿,家里的事儿,不知不觉母亲就老了。

半夜的时候,母亲醒了,说口渴,老周赶紧倒了杯温水,用勺子一点点喂她。“周啊,你累不累?要不你躺会儿?”母亲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心疼。老周摇摇头,“不累,妈,您再睡会儿,明天还要做手术呢。”母亲点点头,闭上眼睛,很快又睡着了。老周却没了睡意,他掏出手机,翻着相册里的照片,有母亲和周萌的合影,有他和秀兰在面馆门口的照片,还有张大爷和老顾客们的合影。这些照片里的人,这些平常的日子,就像电影一样在他脑子里过,他突然想起以前听人说的一句话:“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现场直播。”以前他没太在意,现在觉得这话太对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今天早上他还在面馆煮面,中午就跑到了县医院,就像母亲前几天还好好的,突然就摔了。

第二天早上,秀兰来了,还带来了熬好的小米粥。“我跟小王交代好了,面馆这几天就先卖些简单的面,等咱们回去再说。”秀兰把粥递给老周,“你昨天肯定没吃好,快喝点。”老周接过粥,喝了一口,温热的粥滑进胃里,舒服多了。这时候,医生过来了,说手术安排在上午十点,让他们做好准备。老周和秀兰一起把母亲推到手术室门口,母亲紧紧抓着老周的手,“周啊,我不怕,就是怕耽误你事儿。”老周眼眶红了,“妈,您别想这些,好好做手术,等您好了,我接您去城里住,天天给您做您爱吃的红烧肉。”

手术室的灯亮起来,老周和秀兰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心里都揪着。秀兰握着老周的手,“别担心,妈身体好,肯定能挺过去的。”老周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想,万一手术出点意外怎么办?他不敢往下想,只能一遍遍告诉自己,会好的,会好的。时间过得很慢,每一分钟都像一个小时那么长。中间医生出来过一次,说手术很顺利,老周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了点。

直到下午一点多,手术室的灯才灭了,母亲被推了出来,还在昏迷中。医生说手术很成功,接下来就是术后恢复了。老周和秀兰跟着护士把母亲推回病房,看着母亲身上插着的管子,心里既心疼又庆幸。接下来的几天,老周和秀兰轮流照顾母亲,喂饭、擦身、帮母亲翻身,虽然累,但看着母亲一天天好起来,心里也踏实。周萌周末也回来了,一进病房就扑到床边,“奶奶,您怎么样了?”母亲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着呢,萌萌都长这么高了。”

母亲出院那天,堂弟也来了,帮着把母亲送上车。老周开车,秀兰坐在副驾驶,母亲和周萌坐在后座。车子开在回家的路上,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暖暖的。母亲看着外面的景色,说:“还是城里好,热闹。”周萌笑着说:“奶奶,以后您就住这儿,我天天陪您说话。”老周从后视镜里看着母亲的笑脸,心里觉得特别满足。

回到家,老周先把母亲安置在卧室里,秀兰去做饭,周萌陪着母亲说话。老周想着去面馆看看,毕竟好几天没去了,不知道小王把面馆打理得怎么样。走到面馆门口,就看见张大爷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旁边还有几个老顾客。“老周,你可回来了!”张大爷看见他,赶紧站起来,“这几天小王煮的面也好吃,就是没你煮的那个味儿。”老周笑了,“让您惦记了,我妈没事了,今天刚出院。”“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张大爷连连点头。

走进面馆,小王正在煮面,看见老周就说:“周叔,您回来了,这几天生意还行,就是好多老顾客都问您啥时候回来。”老周拍了拍小王的肩膀,“辛苦你了,今天我来煮吧。”他走到灶台前,拿起勺子,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水开了,下面,捞面,拌酱,动作一气呵成。一碗炸酱面端到张大爷面前,张大爷尝了一口,点点头,“对,就是这个味儿!”

晚上,一家人坐在家里吃饭,桌上有红烧肉、炒青菜,还有母亲爱吃的豆腐。母亲吃了两块红烧肉,说:“还是秀兰做的好吃。”秀兰笑着说:“您爱吃,我天天给您做。”周萌给母亲夹了块豆腐,“奶奶,您多吃点,补补身体。”老周看着眼前的一家人,心里暖暖的。他想起这几天的事儿,从母亲摔伤到手术,再到出院,虽然慌乱,虽然累,但一家人在一起,再难的事儿也扛过来了。

夜深了,母亲和周萌都睡了,老周和秀兰坐在客厅里,喝着茶。“这几天可把你累坏了。”秀兰说。老周摇摇头,“不累,妈没事就好。”他看着窗外的路灯,灯光昏黄,却很温暖。“以前总觉得日子就该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现在才知道,哪有什么按部就班啊,说不定哪天就出点事儿,就像你说的,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秀兰点点头,“可不是嘛,不过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啥事儿都不怕。”

老周笑了,他想起明天早上还要去菜市场买菜,还要给老顾客煮面,还要陪母亲说话,这些平常的小事,凑在一起,就是他的生活。虽然没有彩排,虽然会有意外,但只要认真过好每一天,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身边的人照顾好,这直播就不算白播。

第二天早上,老周还是四点五十醒的,他摸黑穿上工装,厨房里的灯又亮了起来。烧水壶滋滋响,米粒在水里沙沙转,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却又不一样——母亲在卧室里睡着,秀兰在旁边打哈欠,窗外的天慢慢亮起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它的平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它的平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它的平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我的神通有技术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七零位面小军嫂妖妃其实是药引一觉醒来我隐婚了丹道仙途锦衣御明永恒剑主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小鲜肉从军记凌天狂婿一品侍卫大明第一臣颜语最新小说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
经典收藏盛世田园:拐个将军,忙种田!诡异:开局觉醒鬼医瞳双城:开局和蔚做狱友盛嫁之田园贵夫我医武双绝,体内还有一条龙三年之约之风云再起腹黑王爷的小毒妃我真的不想要系统哇和离前我重生了1号宠婚:军少追妻忙重生空间之七零陆总头条见我成了女生宿舍一只猫开局被迫做大佬娱乐:我这么帅你们竟然叫我狗贼重生归来的她们最佳女配蛇夫总裁的小狼犬摄政王怀里的团宠美人娇又软官道天下
最近更新重回1960:渔猎白山松水重回1991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从不空军的钓场!钓鱼圈彻底失控了谁说华夏无神?外神亦是神!夺回家产,留洋大小姐退婚下乡了踏出SSS女子监狱,我医武双绝小人参三岁半,警局破案当团宠随母改嫁旺新家,重生嫡女嘎嘎乱杀掌家婢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重生09:我为财富之王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种田逃荒,秦香莲的养娃人生带着超市回古代问鼎:重生后我权势滔天权势巅峰:从省纪委秘书开始生长新歌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庶女被贬妾?挺孕肚嫁权臣灭侯府
它的平和 一口海苔 - 它的平和txt下载 - 它的平和最新章节 - 它的平和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