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唐极品帝婿锦衣御明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三岁无敌小皇孙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去大明扶贫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3章 七月十五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戊寅,立秋,中元节。

中元节是华夏最古老的节日之一,至少可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

礼经曰: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

立秋草木开始凋零,是曰“秋主肃杀”。礼经说人间的活动要顺应天时,所以七月十五,周天子率百官迎接刑杀之神,宜处决、征伐。

七月到来,嘉靖与朝臣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嘉靖七月十三日宣布开始罢朝,并遵道家道收之礼,每日不食荤酒,不居内寝,日日夜夜只在文华殿斋戒,以对抗朝臣硬逼着皇帝认孝宗为父。

诏令一宣布,激起朝臣汹涌澎湃的愤怒。

七月十五日,数百朝臣自发走过金水桥来到承天门下,要求嘉靖大朝会,但被承天门太监拒绝入内。

吏部为外朝之首,此时吏部尚书空缺,群臣的目光便投向代理天官的吏部左侍郎何孟春。

何孟春出生于湖广湖南道郴州府,自小便是听别人读一篇文章就可以背诵下来的神童。他入仕之后辗转各地,于军事、政务两方面均有建树,才能卓着又为官正直清廉,所以威望非常高。

去年首辅杨廷和看中何孟春的议礼立场与自己一致,便僭越将何孟春、林俊调入中枢,这是嘉靖面斥杨廷和无人臣之礼的原因之一。

在反对张璁、桂萼二奸的重臣中,何孟春的理论基础最扎实,他曾经上疏数千言,痛骂“少数一两个小人,假托顺应陛下尽孝的名义,勾引个别不三不四不学无术厚颜无耻之人,使陛下的心智遭到迷惑,陛下为什么不反思自己有失道之处”,其言论直指嘉靖失道,要求嘉靖反思,言人之不敢言,真是大快人心。

见众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何孟春稍一思索,高声道:“成化年间,成化宪宗皇帝的生母孝肃周皇后,不愿意与孝庄钱皇后合葬,当时群臣哗然,聚集左顺门请愿,迫使宪宗皇帝、孝肃周皇后改变主意,这是我们大明先贤的往事啊!诸君居然忘记了么?”

当年英宗睿皇帝宾天后,他的嫡妻孝庄钱皇后无子,于是周贵妃之子即位,是为宪宗皇帝,周贵妃随即升位为后。

按太祖制订的礼法,只有嫡后才能与皇帝合葬,而且孝庄钱皇后为人可称万世典范,不次于马皇后和徐皇后。于是英宗遗诏只与钱皇后合葬。

但孝肃周皇后这么一闹,群臣跑左顺门这么一抗议,反而改了祖宗之制。从孝肃周皇后始,大明嗣君的生母即使不是嫡母,亦得以与先帝合葬。

总之大明王朝的礼法实践起来非常神奇,似乎是没有对错,纯纯的闹中取胜,谁不屈不挠闹到最后谁就有理。

众大臣回想一下前朝旧事,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心太软,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才使皇帝对我们蹬鼻子上脸!

不能再迁就这个十八岁的娃娃天子了!他已经怕了!他躲着不见我们,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你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今天就是十五!

翰林院编修王元正、六科给事中张罛等十几名少壮官员挺身而出,站在金水桥南边把路一封,高声喝道:“今天在场诸君,哪位敢不努力争取正义,我们大家就一起当场打死他!”

众大臣一起看向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兵部尚书金献民、大理寺少卿徐文华,此三人皆是御史出身,为人耿直,于在场大臣中的级别最高,正是众人的主心骨。

何孟春久历庶务,见识才能比翰林、给事中这些不接地气的官员高太多,遂大声喝道:“无组织无纪律,成何体统!我们是大明精英,岂能如大同乱兵一样乱哄哄,比流寇都不如!

大家按部门排好队,统计清点人数,整齐有序去左顺门抗议!”

不能在承天门前闹,有失国体;左顺门是大臣入宫、受诏之门,适合闹事。

众大臣不禁羞惭,依令而行,分别按翰林院、六部、科道、寺监司的地位档次排好队伍,各部门推举一名领头队长。

翰林院逼格最高自然排第一,翰林以杨慎为队长。何孟春数了一下翰林,除了个别学士外全部到齐,便问道:“怎么苏州名士衡山先生没有来?他若是来了,以他在江南道的名望,可以为此行壮声色不少!”

徐阶排翰林最末,答复道:“衡山先生胳膊跌伤尚未痊愈,不能面君。”

众大臣经清点共计二百二十九人,按部门排列之后,气势一下就上来了,人人威武,队队雄壮。何孟春喝一声令向右转,各部门官员沿着紫禁城城墙,齐齐整整向东边的左顺门而去。杨慎身为翰林队长,走在二百二十九人的最前头。

此时正是巳时。

大同围城的辽营、朔州营、应州营,分别自大同城西、南、东三个方向,呐喊着向大同发起进攻。

大同镇下朔州营、应州营的指挥使对大同城防门儿清:大同守军哪怕把城门大开都不能贸然冲进去,否则十成十在瓮城里就会被关门打狗。随便几名守军向瓮城丢万人敌,拿着霰弹炮向下打放,那就是有进无出的修罗场!

朔州兵、应州兵均心中有数,气势如虹地在城外到处燃放发烟之物,搞得大同城南、城东上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他们又吹孛罗又打击牛皮大鼓又大声呐喊,甚是壮观。

城西的辽将李贤是行家,见到山西兵的声势,啐一口道:“瞧他们的尿性,虎了巴唧尽整虚的,还得是我们辽兵老实本分,有事是真上!”

大明打仗的规矩,为将必须要带着护卫第一批冲锋陷阵。李贤策马向前,喝令一声,辽军推着十辆攻城车,敲着步鼓,吹着喇叭,迎着城墙上射来的铳子,缓缓向前。

就在攻城车距城墙十多步之外时,翰林院侍讲学士兼大同巡抚挂佥都御史衔领王命旗牌便宜行事杨植大喝一声道:“诸君,本院要身先士卒,亲自登城!”

根据太祖的军制,为将为帅不能距前线太远,必须要让第一线的士兵看得到。所以山西左参议韩邦奇、工部王郎中、户部员外郎、监军太监武忠、宣大战区派来听记的锦衣卫指挥使,连同杨植均是身着三重甲立于西门之下。

听到杨植的喝声,众人不明所以,监军太监武忠疑惑问道:“大中丞,为何定要亲自登城?”

杨植冷冷扫视一圈众人:“?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本院受上峰误解,以为对大同民众坐视不管!为表心意,今日本院定要第一个去爬云梯!”

大明文官打仗的作风都是如此,不仅领兵挂帅的巡抚,就是王阳明带着江西乡兵平朱宸濠时,江西的知县、知府都是顶盔掼甲各自领着征来的乡兵带头冲锋。

韩邦奇见识过杨植亲自下田的作派,礼节性劝道:“大中丞,大明未有学士冲阵的!苦差事是我等二三甲干的!”

杨植哼一声:“学士的头衔不仅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它时刻提醒着我牢记天上仙的身份!

本院在此下令:若本院殁于大同城下,由韩参议接替指挥!只准进不准退,只准活着打下去,不准活着退下来!”

众人还是觉得杨植读书读呆了:文官带头冲锋陷阵不假,但那都是在大平原上,文官身边有护军的,你这是爬云梯,谁能护着你?

杨植更不多言,把面甲拉下,举起牛尾刀,大声呐喊出时代的最强音: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取义成仁,正在今日!”

看到已有云梯靠在大同城墙上,杨植一拍身披铁甲的胯下马,飒如流星来到一辆攻城车边,跳下战马,登上攻城车攀上云梯,大喝一声:“我乃大同巡抚杨植,跟我上!”

只见杨植右手举刀,左手扶梯沿,踩着云梯快速地向城头爬上去!

有句老话说的好:出头的椽子先烂!

一名辽兵在另一架云梯上刚略微超过杨植,就被城头的弓箭、火铳集火,他又没有三重甲和面甲,被一箭射中肩膀,摔下云梯。

趁着这个功夫,杨植快速爬上云梯顶部,抓住跺口,跳上大同城头。

在上千人的见证下,杨植立下先登之功!

李贤哪敢怠慢,赶紧登上云梯,大声催着其他云梯上的辽兵跟进。

果然大同的乱兵是乌合之众,李贤与其他的辽兵随之登上城头后,惊讶地发现杨军门威风凛凛地站在城墙上,用刀指着十几名跪倒的乱兵,那些乱兵不住叩头求饶:“杨爷爷,杨青天,我们要反戈一击,弃暗投明!”

杨植令辽兵在城头上结阵,问乱兵道:“叫我怎么相信你们?”

那些乱兵早有准备,从口袋里掏出红布扎在左胳膊上。

杨植对李贤命令道:“你让辽兵各小队,由一名反正义兵为向导,向城内杀进去!”

辽兵有甘州平乱的经验,知道只要能登上城头与乱兵短兵相接,一盘散沙的乱兵都会溃散,个别脑子不清楚的蠢货都会死于辽兵小团队的刀枪铳炮下。

杨植见辽兵源源不断地登上大同,松了口气,站起来在墙边不断向武太监、韩参议王郎中等人挥手,然后在辽兵小队的保护下,沿着城墙向南门走去。

左顺门的值守太监、锦衣卫、禁军眼见二百多神色悲愤双目喷火的大臣向这边走来,知道大事不妙,太监连连尖叫道:“快,快关上大门!”

锦衣卫、禁军急忙退入左顺门内紧闭大门落下门栓。朝臣们并没有冲门的打算,他们在门前台阶下跪倒,痛哭起来,口中高喊:“太祖高皇帝!孝宗敬皇帝!”

左顺门在紫禁城东,文华殿也在紫禁城东。左顺门外传来的哭喊声打断了文华殿中嘉靖的打坐玄修。

嘉靖皱着眉刚站起来,司礼监值守太监便进来报告朝臣的抗议行动。

嘉靖没有任何谋士可以问计。宪宗实录上有记载过类似的事件,嘉靖快速回想一下,对司礼监太监道:“你去左顺门,好言劝那些大臣回去!”

哭喊的大臣们不一会见左顺门重新打开,一名太监出来下到台阶,拱手作了一个罗圈揖,道:“各位先生,且不要哭喊,请听咱家一言!”

司礼监与内阁对等,这名太监是秉笔太监中的一员,地位介于阁老与尚书之间。朝臣给了太监面子,大家停止哭喊,想听他说什么。

“圣上劝诸位先生今日先退去,有什么事上奏疏说。”

嘉靖真是可笑,想用这种小儿辈办法劝退我们!

朝臣依然跪着不起身:“请老公代我等回禀圣上,我们要圣上的谕旨!”

朝臣想要嘉靖给一个正式的、能归档的旨意。司礼监太监明白这些,便没有再说什么,退入左顺门。

过了几刻,司礼监太监又出来了,正式对朝臣宣谕旨道:“传谕旨:兴献皇帝的神主牌已经做好,册封文、祝文也已经撰写完毕,你们姑且退散。”

这个谕旨非常敷衍,模棱两可。谁知道兴献皇帝的神主牌上有没有加“本生”二字?圣上不敢说是不是?你怕什么?

分明皇上心中有鬼!幼稚可笑!

群臣不再哭喊,但仍然跪伏在地,沉默不语。

司礼监太监慌了,这种无声的反对,其寓意不言而喻。

众臣拒绝接旨让太监没有办法,他摇摇头,退回左顺门。

时光流逝接近午时,一名锦衣卫指挥使带着一队随从自左顺门出来,厉声喝道:“你们以谁为首?有种站出来!”

翰林侍讲学士丰熙、给事中张翀等八人勇敢地站起来,对群臣喊道:“我等自愿站出来领罪,请诸君坚持下去!”

锦衣卫指挥使一挥手,道:“抓他们下诏狱拷打!”便见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抹肩头拢二臂,从人群中拖了丰熙等八人而走。

鹰犬爪牙走了,左顺门又关上了。再也没有人出面,只剩下依然跪在地上的朝臣们。

不少人膝盖麻木,年龄大一点的官员已经支撑不住,倒在地上。

杨慎出离了愤怒:这前后兄弟两个皇帝,没有一个是好东西!都是亘古未有之昏君!

大明王朝就要败在这对难兄难弟手上!

杨慎猛地一个踉跄站起来,走到左顺门的台阶上,面对群臣张开双臂,用力喊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还能站起来的朝臣纷纷跟着摇摇晃晃站起来,急不可耐问道:“用修,我等如何死义?”

杨慎一咬牙,道:“谁敢跟我来撼左顺门?”

说着杨慎转身,高举双手,就要向左顺门拍过去。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觉醒来我隐婚了嫚嫚长途万界永仙大神驾到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和离后王爷真香了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朝阳警事锦衣御明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妖妃其实是药引快穿:总裁攻略手册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魔法史记苏泽列传二次元日常物语肌肉影帝大清之祸害
经典收藏战国野心家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枌榆草木长人在三国也修真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大唐房二湛湛露斯卿老子就是要战争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绝色冷妃春秋发明家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凤霸天下女皇威武
最近更新万浪孤舟,沧海一粟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铜镜约冰临谷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衣冠谋冢大周第一婿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高门庶子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唐代秘史北宋第一狠人明朝的名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