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明朝当国公大明第一臣三国:东归志!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大清之祸害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崇祯聊天群谍海孤雁春回大明朝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9章 舌战群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世人津津乐道斩将夺旗陷阵先登四大军功,并把历代武将的传奇写入小说、话本,由说书人在酒肆茶馆讲得口沫飞溅,其实这些武将无非是匹夫之勇。

别说匹夫之勇,在高层看来哪怕是开疆拓土也比不过救驾、拥立、从龙之功。因为天子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是天下道统的象征。天子即使是一个白痴呆子,只要他坐在龙椅上,那万民的内心就踏实,有行得正走得端的底气,人间就有秩序。

所以张璁桂萼等人与朝臣为敌,于重重围攻之中为嘉靖夺回父母,这个功勋实在与天同高。杨植没有任何心理不平衡之感,他很有自知之明。

“杨植,你没有自知之明吗?”东朝房里,前南京国子监祭酒、现吏部侍郎汪伟凭着老师的身份大喝一声,打断了杨植的自省。

自乔宇辞职后,吏部尚书这个位子就成了烫手山芋,嘉靖先后任命南京的尚书杨旦、廖纪接替乔宇,都被两人拒绝,汪伟不得已,以吏部侍郎的身份主持廷推。

“四品以上官员和科道才能参与廷推,你的资格还不够!”

尽管与杨植有旧,但众目睽睽之下杨植施施然踏入东朝房,汪伟不能不严明纲纪。

杨植毫不拘束地看了一圈东朝房里的官员,一拱手道:“汪老师,罗掌院告假,由弟子代其参加廷推!”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充分,何况翰林对外朝人事变动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大家只觉得是罗钦顺让弟子来见世面旁听,便由得杨植腆着脸一个人站一队。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汪伟咳嗽一声道:“诸君!当今三边动荡,有必要重设三边总制一职,今日廷推。

吏部经过甄选,提出三名候选人,分别是杨一清、彭泽、王阳明,请诸君畅所欲言!”

因为三边总制只能从尚书级别的官员中挑选军功卓着者,范围极其有限。所以只有这三人够资格。

彭泽当过兵部尚书,军功虽然很高,但三人中身份最低而且犯过错误,很快出局。

王阳明也很快出局,朝臣都是理学人士,一向讨厌心学理论;打过仗的朝臣很多人认为王阳明的军功纯纯的捡了个便宜,是张文锦坚守安庆,李充嗣率水师大败伪宁军才使王阳明在南昌城北擒获朱宸濠。以王阳明平内贼的战绩在塞外与来去如风、抢一把就跑的鞑子作战,恐怕凶多吉少。

杨一清十四岁时以神童秀才的身份入过翰林院,三边总制这个差遣就是在成化年间专门为他设立的,本人有太子少傅加衔,资历、军功完全超配,总之也是一个喜欢在边关打仗的翰林。

杨一清众望所归地被推举再做冯妇,只待朝廷下诏书到镇江起复他了。

众人了结三边总制人选事项,便一起看向杨植。

汪伟见杨植一脸无辜不懂事的样子,出言提醒说:“杨侍讲学士,下面要廷议你的功劳,你应该回避。”

杨植诧异道:“为什么罗掌院要回避?就因为罗掌院是我的老师?朝臣之间哪个没有师生、同乡、同门、父子兄弟关系,廷推廷议时从来不用回避的!”

众人一时没有明白过来,杨植见大家的神色,解释道:“站在诸君面前的,并不是我,而是罗掌院!我的意见就是罗掌院的意见!”

“啊?”众人从未听过如此清新可人的说辞,一时哑然。

汪伟当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已熟知杨植的风格,想起日本土特产,杨植又是朝堂新人,便耐心劝道:“廷议叙功之时,当事人往往会被大家用放大镜来审视,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当事人恐怕受不了!何况你在场,大家拉不下脸来,不能畅所欲言!”

杨植一拱手道:“在下区区一个后辈,新晋侍讲学士,第一次参加廷推廷议,是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来的!

请各位前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吝赐教!在下并无所谓。”

朝臣中有南京调过来的,讥讽道:“当年南京朝廷廷议东征日本,你不是以南京锦衣卫的身份在廷议时听记过吗?”

杨植毫不脸红:“那根本是两回事!前辈不要在这上面吹毛求疵!”

汪伟没有办法,说道:“行,既然你愿意旁听,那我们就开始了!现在给杨植议功,请诸君发表意见!”

也不怪嘉靖让朝臣给杨植议功,因为嘉靖也很难办。

翰林的通常升迁,是考满九年合格才能升一级。即七品编修升到从六品修撰需要熬九年,往上升到正六品侍讲侍读还需九年,这就十八年过去了。再升到从五品侍讲侍读学士,就要靠机缘了。

当然,如果翰林有殊遇,比如说应答之间、写诗词上贺表中了皇帝的意,或者参加了编书,一两年编成后,是可以提前七八年升级的。

嘉靖几个月前不但让杨慎提前升为侍讲学士,还让杨慎参加武宗实录编写工作,可谓给足了杨慎好处,可惜杨慎不领情。

杨植靠军功、修订宪宗实录比别人提前十七年升到从五品侍讲学士,但如果让杨植升到五品翰林学士就很让嘉靖为难了。

太祖定下编制,翰林的最高级别是五品翰林学士,掌院则是四品掌院学士。后面为了提升翰林学士的级别,就给翰林学士兼职,加衔。

只要是五品翰林学士,必兼吏、户、礼、兵任一部侍郎的虚职,级别提升至三品;一旦五品翰林学士的资历、年限足够,皇帝想让他入阁,则再加殿阁大学士衔并兼吏、户、礼、兵任一部尚书的虚职成为阁老。

如果杨植再升就是五品翰林学士兼三品礼部侍郎虚职,达到局委级别,这太过分了。本来翰林升降由皇帝一言而决,但嘉靖不想再升杨植,干脆丢给朝臣廷议。

一位御史说道:“杨侍讲学士年龄太小,历练不够,不足委以重任!”

由杨植代言的罗钦顺反驳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历朝历代,年纪轻轻即身居高位的英雄豪杰不知几许!大家都是读书人,不用举例子了!”

好,这样玩是吧?撕破脸皮谁怕谁!你一个朝堂新人敢这样跳梁!

又有一位官员站出来说:“杨植所谓的平兵乱,思之令人发笑!那大同乱兵心向朝廷,只想推举代王出头向圣上求一赦令,军无斗志,随便去一个朝廷官员,乱兵必跪舔!

在场的官员,有几个不是军功赫赫?不说别人,当年老夫在湖北大败刘六刘七,不照样按年限考满升级?”

远在翰林院的罗钦顺又借杨植之口反驳道:“那能一样吗?斩将夺旗先登陷阵,一向是评书、话本的四大热门话题!先登可激励民心鼓舞士气,是大明王朝的标志性事件!”

一名侍郎再也听不下去了,怒喝一声:“我们乃是万里挑一的精英中的精英,站在大明的最高峰俯视芸芸众生,为什么要与山谷里的草民一般见识?市井之徒的街谈巷议,多听一个字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在场的官员,冲锋陷阵打爆敌手的不知道有多少,你有什么可豪横的?我本人就有三次带队陷阵直斩敌酋的记录,我骄傲了吗?我有公开宣扬吗?没有,我从来没有!”

罗钦顺借杨植的脸冷笑一下道:“哼!先登与陷阵截然不同!你们都是身边二十名亲军保护着冲锋,先登哪有这种条件?

你们有去过大同城的,有去过宣化城的,应该知道立先登之功是最难的,所谓的护军起不到任何作用,一切全靠个人对大明的赤胆忠心,直面生死的勇气和千锤百炼的武力!

站在数丈高的大同城墙下,乱军箭如雨下,铳子横飞,滚木擂石无穷无尽地落下,只听到身边的将士愤怒的喊声和受伤时的呻吟!

怀着出不入兮往不返之决心,提三尺秋水雁翎刀,奋不顾身攀上云梯,前面的士兵、左右两边的士兵被射成刺猬一样,惨叫着纷纷坠落下来,像树上摇落的果实,那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今天几个所谓精英人士的阴险的论调,尤使人觉得悲哀!

对先登之功不以为然者,下次就让他第一个去爬云梯!”

翰林院早有传言说不要跟杨植辩论,你说他一句,他顶你十句,句句戳你肺管子。今天算是见识了。

东朝房里冷下来,只有蹲墙角听记的锦衣卫刷刷刷记录的声音。

八月丙寅日,上一科进士张璁与桂萼连同席书在左顺门前与朝臣大辩经,只张璁一人舌灿莲花,辩才无碍,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张璁把嘉靖和父母亲的身份安排得明明白白,最后全体朝臣不得不认栽,在张璁执笔的数千言廷议奏疏上集体署名,承认张璁的观点“一遵祖训,允合圣经,追复三代数千年来未明之典礼,尽洗汉宋悖经违礼之陋习”。

今天杨植不遑多让!

嘉靖强势、张璁专横、杨植霸道,老臣们这一辈子没想到大明朝廷至嘉靖画风突变!

可一可二不可三,一定要把杨植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一名南京调来的御史站出来喝道:“杨树人!你出道之日无下限跪舔太监,为之敛财跑前跑后,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如此没有气节之人,怎可委以重任!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我认为朝廷尚需对你考察,才能放心使用!”

御史有风闻奏事权,其职责就是挑毛病,这话说出来,在场众人精神为之一振:从来就是人身攻击最刺激!

那杨植好似早有准备,面不改色坦然说道:“要忠于圣上,首先要忠于上官;要忠于朝廷,首先要忠于职守!

难道那些被吏部分配去东厂、锦衣卫的举人进士,应该不听上官指挥,事事与上官做对吗?

树人不才,呕心沥血为皇明龙兴之地凤阳寻找奔小康致富之路,何错之有?

在场诸前辈,有不少是几年前从南京调来的!当年见南京守备太监刘琅莫不唯唯诺诺,点头哈腰!只有杨树人一眼洞悉其奸,把南京人民从悬崖边上拉回来,使南京的诸位大人君子不曾有附逆的机会!

是不是你怀恨在心,日夜思念宸逆琅逆?今天终于找到由头,跳将出来为宸逆琅逆报仇?”

正德到南京后抓了不少南北两京官员下狱,他死后,杨廷和给其中大部分官员平反昭雪,官复原职,那名御史就是其中之一。

在场官员有人恍恍惚惚觉得杨植的话术非常像自己家里的母老虎,听说杨植的一个妻子是川渝暴龙?

没有人敢再挑刺了,大家知道杨植跟户部尚书孙交打得火热,便一起向大司农看过去。

孙交咳嗽一下道:“杨树人,实话实说,想升级是不可能的,五年内不可能的!

大明到今天已经成熟了!你不要拿秦汉唐明的幼年期来相提并论!”

冷冰冰的话使东朝房沉静下来。杨植四十五度角仰望屋顶,一滴泪水从眼角缓缓流下。

“我错了,我不应该轻信朝廷的大人君子!

想当年前吉安知府伍文定擒获贼酋朱宸濠,被嫉贤妒能的官员打小报告而遭下狱拷打!

我早应该料到我有今日的窘迫,立下先登之功却被指责先登很容易,先登之人品行不端!

我错了,我不应该轻信朝廷的大人君子!”

大宗伯席书于心不忍,喝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们斟酌一下合理性,可行性!在场都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官员,一言一行乃万民表率,莫要作儿女态!”

“好!”杨植擦擦眼泪。“我想把礼部的主客司、太常寺的四夷馆、鸿胪寺的司宾署调整到一起,单独成立一个理藩院,由我提督,定为从四品!”

礼部的主客司为五品,鸿胪寺的司宾署为九品,两部门都是跟外藩打交道的。

谁愿意跟一身狐臭的夷狄打交道?这都是没人愿沾的部门。

那四夷馆早年是翰林院的一个附属机构,从事汉夷文字翻译工作,但没有任何一个翰林愿意管这事,于是甩给了管祭祀的太常寺,搞得不伦不类的。

这个四夷馆,更是连品级都没有!

在场很多人知道杨植出道时去过一次洋山岛、双屿岛后,便对朝鲜、琉球、日本、南洋有极大的兴趣。

去年杨植还在殿试策论中说什么安南有两大平原,作物一年三熟;老挝有矿可使作物饱满。给嘉靖献计曰北守南攻,开拓海外;最近又拉了岳丈搞寒带水稻,扬言把水稻、大豆种到黑龙江去。

杨植心心念念,今天来真的了!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青灯鬼语皇道将军不容易大神驾到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我成了六零后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宋成祖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锦衣御明原配宝典极品妖孽兵王和离后王爷真香了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诸天无限基地快穿之绑定生娃续命系统后我的神通有技术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
经典收藏护国驸马爷大宋第一太子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帝国联盟终极潜伏染谷君的异常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白话历史兴衰演义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汉朝至上老子就是要战争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大明匹夫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三国之黄巾天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绝对荣誉
最近更新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大周第一婿铜镜约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万浪孤舟,沧海一粟清宫秘史十二章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唐代秘史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大唐躺平王英烈传奇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