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大唐双龙传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抗日之兵魂传说神话版三国铁血宏图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器焰嚣张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1章 我拿泥巴种荷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根据华夏士大夫的语言艺术,姚涞与徐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的意思是如果杨植需要利用他们,请不要犹豫。

姚涞长相憨厚稳重,本人对官场门儿清。他出身宁波军户官籍武学,五代都是官员,而且姚涞的父亲姚镆与姚涞都是身材魁梧、膀大腰圆、非常能打的进士。

正德五年,汀州玳瑁山的山贼攻打武平县城,震惊福建,姚涞的老爸姚镆时任福建兵备使,紧急征召乡兵前去救援,当时姚涞正跟着父亲在福建读书,负弓佩刀从父出征,父子俩连战连捷,把山贼赶到江西去了。

玳瑁山的山贼跑到江西后,一路翻山越岭从赣东转战数百里所向披靡,连下南丰、新淦、乐安好几个县城打到赣中,其组织力和战斗力并非易与之辈。

总之,姚涞与大明很多进士一样,能打,喜欢论兵。他在七月半那天参加哭门被嘉靖下诏狱打了廷杖,不过挨的打并不重。

大明的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除非被嘉靖认为是逆子的杨慎、丰熙等人,官员被君父责罚后不影响考满升级,被信任重用。

姚涞不知道自己的长相、身材、声音、年龄是受嘉靖青睐的类型,但杨植知道。

杨植笑呵呵挟了一枝秋葵放进嘴里,乜着眼睛觑看对面两位同年三鼎甲,含糊不清说道:“哎哟喂!果然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咱哥仨不谋而合!在下目前接了一个大活,要不,我带兄弟一块发达?”

姚涞、徐阶精神一振,放下筷子对看一眼,徐阶赞道:“树人兄交关意思!”

姚涞补充道:“树人兄放心,我等不是要钿呒郎!但是树人兄可否告知在下,是什么大活?”

杨植朝门外看了看,低声道:“写书!”

这下姚、徐真的肃然起敬了。尽管官员都是进士,靠文章立身,但大部分人写文章仅就事论事,没有成体系阐述抽象理论的能力,官员们最多集结自己的诗词、奏疏、短文印刷出来,赠给朋友。

姚涞本经是《尚书》,徐阶本经是《春秋》,不是易经、礼经这种思辨性的经书。两人知道杨植擅长策论,大明三大学术大家之一的罗钦顺把光大气学的希望全寄托在杨植身上,平日里处处哄着杨植,浑无师道尊严,便不自信道:“树人兄好结棍,我们能行吗?”

“别价,说啥呢,您这话,我这可就不爱听!咱三鼎甲,到哪里不得称个爷,写个书还不是手拿把掐?

哎,小徐,你这饺子,是不是又一块煮的?”

徐阶茫然道:“那不一块煮还怎么煮?”

“你们这就不懂了。咱老北京人煮饺子,得五个五个煮。吃完五个,你再煮,吃完五个,你再煮,老吃热的!你们瞅瞅,嘿,这都坨了!

得嘞,甭说了,你们松江、宁波人,不知道咱地道老北京吃的是啥,赶明儿,我带你们见识一下!”

姚涞迷惑道:“但是你说话怎么是丰润县的乡下腔,还有卷舌胡音?大明老北京九成是来自江淮、浙江的军户民户匠户,说的是南京官话,不卷舌,最多有点吴韵!”

“这不重要!你们要是不听我的,赶明儿个,老北京人说话就会变成我这样的,嘴里像含个球一样!”

第二天休沐日,杨植赶来一辆马车,把姚涞徐阶接上,出了西便门,直奔郊外玉渊潭。

北京成为都城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燕山下一马平川,水系丰富,遍地草原。玉渊潭至莲花池一带到处是湖泊,草桥往南是御马监的百里草场,里面有些地方草比人高,生活着很多野兽,甚至于有老虎出没。

“维东兄,吃过饭,趁着现在大冬天,咱们上草桥纵马射猎去!”

姚涞看着窗外寒风呼啸的荒原,向往说道:“家父去年巡抚延绥,于寒冬腊月在塞外大破胡虏,可惜我未能像十五年前那样,随父上阵!”

杨植眼睛一亮,笑着说:“维东兄,想不想去陕甘宁打仗,去姚侍郎战斗过的地方,打一场比令尊打过的更大的仗,立一个比令尊更大的功?”

姚涞的父亲姚镆在姚涞中状元的次日已经因军功升为工部侍郎,父子俩连续两日各自上殿谢恩,诚为佳话,这也是琼花宴上,杨植酸溜溜地与姚涞别苗头的原因。姚镆也在北京,最近即将升到兵部任侍郎。

姚涞大喜过望,热切说道:“啊?真的可以吗?”

杨植看看徐阶,意味深长道:“人,是要经历考验才能成长的!只要维东兄有心,就有机会。”

不多时,马车来到玉渊潭边,只见湖面上一艘画舫,从船上下来一位富贵员外打扮的人,只见他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浑身逼气,正是朝廷中炙手可热的武定侯郭勋。

郭侯爷哈哈大笑道:“适才老夫听闻喜鹊叫,掐指一算,便知有文曲星到来!”

郭侯爷是有名的文艺中年,惯常结交文人,自己也能写点东西。想必是看姚涞徐阶是杨植的同年兄弟,今日做个东。

士大夫对于文化水平高的武勋、太监以圈内人看待。姚徐二人不敢怠慢,连忙以晚辈身份见礼,几人互相携手上船,只听郭侯爷道:“世人皆知,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南京!今天老夫请大家吃正宗的南京烤鸭!”

徐阶见船舱中一个熊熊的碳炉,几名满脸横肉,皮笑肉不笑的家丁手里拎着寒光闪闪剔骨切刀看向自己,感到莫明地不踏实。来不及了,欸乃一声,画舫划开薄冰碾过残荷,驶向湖中心。

几人站在栏杆边看湖上风景,却只见环湖一片一片枯树林,哪来的喜鹊?唯有几只乌鸦在寒风中时不时嘎嘎叫两声,从画舫上掠过。

郭侯爷叹道:“今年北京秋旱,冬天也不下雪,湖水浅了好多。不然雪中游湖,平添风味。”

船来到湖心停住,仆役张上帷幕挡住寒风,舫内顿时热起来,四人脱下狐裘、棉外套坐下,家丁端上烤鸭,给大家细细地切片。

北京的鸭子来自白洋淀,远比南方鸭子肥美,四人很快就饱了,喝着荷叶茶解腻。

郭侯爷见嘉靖二年三鼎甲神态自若地议论北国风味,咳嗽一声道:“姚状元,徐探花,两位平时在翰林院干嘛呢?”

姚、徐知道这是话引子,答道:“自然是遍览翰林院的藏书,读累了就去柯亭聊天,互相交流,以彼之长补己之缺,杨植管那叫头脑风暴。”

郭勋赞道:“果然是翰苑风流!既然两位读了那么多书,可曾写过什么书没有?”

那话儿来了!姚、徐两人老实答道:“我等写下厚厚几本的,都是读书劄记,却没有自己写书。”

“哦,老夫这里有本书,杨植写了三分之一,希望二位能完成剩下的三分之二,你们看看怎么样?”

华夏历史上写书的人纯纯因为爱而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没有一点为钱的心思,看到自己的书被人传抄、印刷得越多越高兴。所以杨树人说“杨朱无爱,杨朱无书”。

郭侯爷组织编写的《绣像英烈传》一书风靡大明,一定是杨植想光大气学,借上郭勋的名声、拉来姚涞、徐阶,以一科三鼎甲合着一书的噱头,吸引士人。杨植的脑子真活泛,独辟蹊径!

一定是这样的!

文人自然要谦虚几句,三辞三让:“郭侯爷,吾等只恐学问不精,误了大事。”

“呵呵,客气客气,两位大才与杨植不相上下,那杨植能写,二位不在话下的。”

话说到这里,不好再推脱了。徐阶问道:“可否请郭侯爷把树人兄写的,借我等一观?”

郭勋早有准备,从怀中拿出一摞书稿,说道:“书的大纲,每一章的梗概都有。前面十章是杨植写的,烦请二位大才各自续写十章。”

姚涞看看杨植,看不出来端倪,便接过书稿,与徐阶共同翻看起来。

书的题目听起来像是说理文,又像是纪实文,两人心中疑惑,翻开大纲与杨植写的前十章,细细读了起来。

看了大纲及前几章后,姚涞失声叫道:“树人兄,你怎么会写这种东西?”

郭侯爷脸色一变,冷笑道:“写了又待如何?杨植做得,你们就做不得?”

徐阶刚才喝的酒都变成汗水流出来:“树人兄是侯爷的子侄,自然应唯命是从。但维东兄与在下,实在做不出这等勾当!”

郭侯爷却面目狰狞,一拍桌子喝道:“已经由不得你们了!你们既然已经看了大纲与前十章,今天若不应承下来,恐怕不好说话!”

姚涞武力值颇高,动了翻脸的心思,他偷眼观察舫中动静,却见身后的郭家家丁拿着明晃晃的片刀。

“郭侯爷,莫要为难吾等!”

“杨植曾经跟我说,宁波人惯于在松江府的黄浦江里种荷花。没想到这条船上居然凑齐宁波人与松江人,岂不是天意?

你们两位,不要逼我在玉渊潭种荷花!”

姚涞徐阶两人对郭侯所说之事闻所未闻,颤声问道:“敢问何谓黄浦江里种荷花?”

郭侯爷比划一下道:“就是把人绑上捆进麻布袋,再头朝下按进黄浦江的泥巴里,雅称种荷花。”

我们宁波人怎么会这么恶毒?那杨植学春秋诸子,平日里惯于编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翰林都习惯了,想不到郭侯爷居然信以为真!

“郭侯爷,若我等做下此事,一世功名毁于一旦,生不如死!我等宁死不从!”

只见郭勋换上一副嘴脸,嘿嘿笑道:“老夫岂是莽撞人?书的作者自然用笔名,当今大明流行的笔名有射阳洞主、金陵狂生等等,你们放心,这本书只会署名秦岭山人,前十章多用关中方言,任凭谁都猜不出是你们三鼎甲联手写的!”

一直不说话的杨植此时开口道:“维东兄,那子升兄已经经历了考验,日后必飞黄腾达!只要维东兄应承下来,就到理藩院兼一个郎中,我们两人十二月跟杨一清去三边打仗立功,在下打包票,包两位提前数年晋级!

重要的话说三遍:放心,任谁都发现不了这书是我们写的!”

“这本书是谁写的,查出来没有?”

此刻的文华殿上,嘉靖翻着一本书,脸色不悦问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安。

骆安恭敬答道:“有人将此书四处投递,目前锦衣卫正在查。从书的纸张来看,不是北京印刷的,应该是南京那边过来的。”

嘉靖点点头:“既然你报了上来,就说明快有结果了。退下吧,尽快找出他来!”

骆安还没出殿,司礼监太监捧着几份奏疏进来,嘉靖一看,仍然有头铁的官员说嘉靖杖毙官员不对,张璁、桂萼、方献夫三人说的话虽然对,但人不对,为幸进之徒。

张璁、桂萼、方献夫也上了奏疏,表达了激流勇退之意。

锦衣卫交上来的禁书乃无名氏所着,把大议礼前后的事情讲了一遍,内容很不客观,歪曲事实,攻击嘉靖。

此书被人带了若干份到北京城,在一些官员手里流传。锦衣卫从纸张、雕板分析,已经锁定禁书是从南京传来的。

大明的政治正确是言论、出版自由,出书是没人管的,朝廷从来不禁书,除了地方官员热衷禁毁一些败坏风俗的淫秽小说,但也没听过哪个人写淫秽小说被抓。紫禁城边的皇家印刷工坊只要有人下订单,白莲教经书都给印。

幸好这书不是在北京印刷的。第二天,锦衣卫很快找到了事主。禁书是南京礼部主事侯廷训撰刻的,他把这书偷偷寄到京师。

嘉靖下令把侯廷训抓到诏狱让镇抚使拷打,看看他后面有没有主谋,结果侯廷训的十三岁儿子上疏朝廷为父亲鸣冤,嘉靖不想闹大,把侯廷训扔给大理寺去议罪。

锦衣卫又查出光禄寺的两位少卿传播禁书,这两位少卿被分别贬谪到南直、江西任知州。

侯廷训被扔给大理寺后,马上就有大理寺一名官员韦商臣上疏指责嘉靖堵塞言路,箝制天下之口。嘉靖批复“卖直沽名,率意渎奏”,把韦商臣降二级到地方为官。

嘉靖前段时间把议礼各方的奏疏编成上下两卷出版发行,希望读者明辨是非。但显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读者已有成见。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世之尊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青灯鬼语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诸天无限基地雷裂苍穹肌肉影帝英雄联盟:我的时代离婚女人图鉴原配宝典嫚嫚长途太子妃必须骄养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二次元日常物语一品侍卫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
经典收藏初唐峥嵘我于历史中长生帝国联盟贤王传郭嘉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三国之献帝兴汉战国野心家枌榆草木长七十年代那场战争大明,我以族谱变法大宋第一太子我在古代逃荒特种兵之一夫当关岭南宗师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糜汉大明群英传贞观第一婿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
最近更新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高门庶子浴血山河大周第一婿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穿越古代异界争霸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明朝的名义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史上最强县令三藏还俗大楚武信君笔架叉将军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