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神话版三国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夏第一皇子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挽清:同治盛世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7章 兰州老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明管抛弃家庭,全身心侍奉神灵的出家人都叫作僧,无论这个僧侣信的是释迦牟尼,还是马自达或爷火华。

大明的西北有少部分蒙元时滞留中原的色目人信回教,太祖规定色目人不得自相嫁娶,不得穿西域服饰说西域语言,到现在不少信回教的人也考秀才举人进士,每年拜孔子后分食冷猪肉。

甘肃巡抚陈九畴对回教有所认知,知道信回教的人从不出家,所以他认为鲁迷番僧的信仰、来历、目的都非常可疑。

杨植借了兰州的县衙门接见番僧,当他看到番僧的胸前挂了一个十字架,顿时了然于胸:这是一个基督教僧侣,只是不知道属于哪个教派的,西域地区信基督的人有很多教派,没有像欧罗巴那样,有统一的教会整合他们。

“《大明会典》中有两百多个藩属国,从未有鲁迷之国。

很多外藩商人,知道大明柔远能迩,便随口编一个国家的名字,冒充使者来大明求贡!他们被朝廷察觉后,也不过是被赶走而已,并无损失。”

华夏的西域都是半游牧半定居,在隋唐时,西域有一个突厥政权,被大唐灭其社稷,将其残部赶到波斯之西。但是这个突厥政权在西域的文化影响力很大,直到大明末期,从欧罗巴至黑龙江这一大片广阔的地方,各个部落的语言都有突厥语的痕迹,包括欧罗巴的佛郎机、沙漠里的阿拉伯、草原上的鞑子、辽东的女直。

这次理藩院来西北,特地从主客司带了两名突厥语通事。

番僧跪在台阶下听通事说毕,看看身边的随从,他身边带了懂突厥语和汉语的吐鲁番人,吐鲁番人向番僧点点头。

番僧叩首道:“好叫大人得知,鲁迷者,乃罗马也!我们罗马国王久慕天朝是地上天国,大明天子代上天以牧万民,派小僧前来乞求大明天子册封吾国国王,允许吾国向大明朝贡通商。”

杨植本来摆着官员胸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的嘴脸,听到这话,突然笑了起来。

在杨植的前世,出于某种政治正确的原因,把华夏王朝与域外的邦国歪曲成一种平等交往的关系,从来不说自夏商周以来,华夏的天下观就已经形成。即华夏之外的地方都是蛮夷,必须要事华夏君主为天子,自认藩属,向华夏君主进贡,受华夏君主的册封后才有与中原贸易的资格。

郑和以天使的身份下西洋,身上带着几百份封书,所到之处,各地的国王莫不三拜九叩接受了郑和的册封,从欧罗巴、沙特阿拉伯到安南莫不是如此。

“我华夏五千年以来,历朝历代之西域记,诸番志,从来没有记录过有一个叫罗马的国家,你解释一下,这个罗马国是怎么回事?

我大汉甘英率军西征,大唐建有西域都护府、波斯都护府,自汉晋北魏、隋唐宋至大明,西域番国生生灭灭来来往往不计其数,从西域来的商人比天上的星辰都多,华夏也不知道有多少军民去过波斯以西的地方,为什么一千五百年来没有人说过罗马国?”

那番僧听到杨植这么一说,不由得呆若木鸡,脸上冒出油汗,急急道:“好叫大人得知,我们的主在四千年前创造天地,二千年前才创造人类,怎么大人一说就是五千年前?”

杨植知道欧罗巴至西域的人群历来都是时不时有陌生种族杀过来,强奸其女人,屠杀其高于车轮的男人,各种群的血统杂七杂八,人人都是被强奸的产物,没有记录下来的史书,找不到自己的祖宗从哪里来的。于是也懒得与番僧掰扯此事,笑着说:“好,口说无凭,你说你们信仰的造物主是四千年前创造天地,那拿你们的经书来看看,造物主怎么跟你们说的,我好录入西域志!”

番僧没料到大明管外藩的官员如此较真,张口结舌,想了一下诚实地说:“我们现在只有口口相传的故事,还没有书,正在编,再过个十年大概就能编好。”

反正番人都是活在当下,也不在乎历史,看现实需要现编而已,杨植有些不耐烦了,问道:“你们是突厥人吧?那你说说看,你们鲁迷国什么时候建立的?”

番僧精神头来了,郎声道:“造物主爷火华在两千年前创造了我们突厥人,我们世世代代生长在波斯以西,我们是造物主的奴隶……”

“停,我告诉你们,你们怎么来的!你们原来生长在这里,就在华夏的疆域中。大唐时期,汉人消灭了突厥的政权,突厥西部的一支被汉人不断驱赶,直到波斯以西,从此你们就成为天方人的奴隶,雇佣军。

那天方人的经书就是我们汉人写的,有三十本共三千六百卷,书体有篆草楷三种。

但是时间一久,你们咸鱼翻身,反推天方,于佛郎国之北重建突厥国。

那佛郎国,华夏古称拂林,本来信奉佛教,所铸金银币皆有弥勒佛像。中有一城名儒德亚,即西域所称耶路撒冷。你们吞并佛郎后即冒称鲁迷国前来朝贡!”

杨植在前世学过欧洲及中东史,但他进入翰林院后,从史记汉书看到宋史元史,乃至皇明的《西域土地人物志》、《大明一统志》等等,里面提到从地中海到阿富汗的人种、风俗文化、宗教、地理、各个国家的名称等,与前世教材写的完全不一样,也不知道前世的教材是根据什么渊源写出来的,于是今天根据国史馆的史料先刹一刹番僧的胡言乱语。

不料番僧无所谓道:“大人怎么说都行!我们怎么来的,我们的祖宗是谁,我们本来就不关心这个,只知道都是主创造出来的,但是这不影响吾国成为大明天朝的藩国!还请大人将吾国纳入《职贡会典》,允许吾国与天朝朝贡贸易。”

杨植在双屿岛见过佛郎机人,只谈到了生意,没有说别的。今天杨植才发现华夏思维的出发点与他们完全不一样,不由得深思起来。

台下的番僧、吐鲁番人也不敢动,半支香功夫杨植回过神来,让番僧诸人先起身,和蔼可亲道:“贵国的要求,本提督会考虑的,你们先去馆驿休息吧!”

番僧走后,姚涞道:“这种蕞尔小邦,大明有两百多个,有甚值得关注的?你问东问西,似乎另有所图!”

杨植回道:“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趁着现在西域、欧罗巴的文化宗教还处于幼年期,大明应该尽早去给他们洗脑!”

姚涞哑然失笑:“杨掌院学士,你好像过度焦虑了!我大明天下无敌,所谓的鞑虏回贼,不过是成群结队的马匪,疥癣之疾!我们不愿意尽全力打他们,只是因为打死他们不划算而已!”

杨植喝道:“大明早晚死于不能居安思危!你看看史书,佛郎机人本来也生活在天山至甘肃,就在我们这里!自商朝开始,他们一波一波地被不断向西赶去,直到欧罗巴的西海!

几十年前他们到达扶桑大陆,现在又在东南不断收集华夏书籍,未来一百年,番鬼的人口将会增长数倍,必成华夏之大患!”

姚涞对宁波双屿岛了解颇深,不以为然道:“你似乎有受迫害狂,怕这怕那!佛郎机番鬼早就臣服大明,列入职贡会典,十分恭顺!照你这么说,那丁口不过两万的辽东女直,连播州杨氏,田州岑氏的零头也比不上,你也怕了?”

杨植哼一声道:“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我做事无须对任何人解释,你身为我的下属,对于上官的命令,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姚涞疑惑问道:“那你要我执行什么?”

杨植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命令道:“本掌院学士这里有一本经书,唤作圣经,你拿回去好好看看,给我编出一本传!”

华夏的经书都有传、注、疏,即对经书的解释、考证、辩析。姚涞自小不知道读过多少此类着作。他接过书一看,书名口气很大,写着《圣经》。

圣经这个词在士大夫嘴里是四书五经的统称。姚涞翻了翻,失声叫道:“这书哪里是什么造物主的代言,简直就是失心疯的呓语,还不如白莲教经书能自圆其说呢!你叫我怎么给它做注解?”

杨植冷哼一声道:“你对信教的人一无所知,不要以己度人!随便你怎么给它写传,越天马行空越不合常理越前后矛盾,他们越信!你不要绞尽脑汁,想怎么胡说八道就怎么写!

限你三天内写好,到城里找个书局印刷出来!不然京察之日,我给你考评打中下!莫谓我言之不预也!”

姚涞骂一句娘希匹回公馆去了。杨植继续在兰州城里寻找灵感,却见两名武官迎面而来,为首之人口中道:“相请不如偶遇!杨先登学士,下官有礼了!”

杨植见来人正是杭雄,不敢怠慢,一拱手道:“都督抬爱了,在下承受不请!杭先登都督,请问这位将军是?”

杭雄是绥德卫的军官世家,祖传总旗。他十六岁承袭总旗后,在鞑子身上刷了很多人头,而且屡次立下先登首功,从总旗一直升到平虏大将军兼右军府都督。

杭雄把身边的将官拉过来介绍道:“我来介绍一下,此乃凉州副总兵周尚文也。周将军,这位是侍讲学士兼提督理藩院,杨植杨树人也!”

那周尚文年过半百,目光如鹰。他也是陕西将门世家,十六岁承袭指挥同知,因功升到都指挥同知,现在的差遣是凉州副总兵。

周尚文笑容可掬主动一拱手道:“学士是先登,都督也先登,借问两老登,可否携吾登?”

这首诗是典型的老干部体,杨植吃惊道:“周老将军果然有文采!此诗信口拈来,很有汉晋吾汝歌之风!”

三人一见如故,当即到兰州的太白酒楼要了一间雅座,边吃边聊。

杨植见两位武夫席间拘束,手足无措,便开口道:“两位老将名震西北,恐怕不是偶遇在下,敢问有何赐教?”

杭雄身份较高,回道:“金大司马临行之前,对在下谆谆教导,说杨掌院学士有莫名气运,总能出现在能立功的地方,是史书中程咬金、牛皋之类的福将!所以,我们两人今天在馆驿商量了一下,决定来找杨掌院,任凭学士驱使!”

马屁拍得很生硬,那兵部尚书金献民怎么会拿评书来夸奖翰林院侍讲学士!

杨植很大度地不与粗人一般见识,勉强收下恭维,嘬着牙花道:“这事不好办呀!现在谁知道套虏会不会南下?两位都是陕北生陕北长,平生功业都在大西北,你们的判断呢?”

杭雄任京官有些年头,对当前陕北局势不是很熟悉,便推一下周尚文:“老周,你来说说!”

只听周尚文道:“以在下判断,吉囊可能在秋天草长马肥时才会南下!这次恐怕杨老相公和杨掌院学士要无功而返了!”

杨植皱着眉回想一下:周尚文是对的!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假设吉囊春荒南下,他最有可能怎么进军?”

周尚文蘸了点酒水,在桌上画出陕甘宁的防线,指着图形道:“如果我是套虏,今年不会打陕北的!去年春季吉囊打过一次,损失惨重,差点被合围关内,今年延绥镇肯定多加防备!

鞑子没有争城夺地之心,想的是能抢则抢,抢一把就跑,而且一定要能跑得了!所以以在下判断,套虏首选是从西套沿贺兰山南下攻击宁夏中卫;其次是穿越古浪卫,来到海西!

海西、甘南这一带的草原盐池,条件远胜东套西套,那里的土蕃部落半耕半牧,一向不能打,与明军相处较融洽。所以不排除套虏出其不意,南下海西抢土蕃去!”

那古浪正是凉州的辖区,杨植盯着地图,高深莫测地沉吟不语。

“两位老登!在下没有什么想法,愿为附骥之蝇,挣得些许微功。”

“周老将军,老登这个词不好听,你还是不要再说了!”

次日,杨一清召集甘肃镇的游击以上将领点名,甘肃巡抚陈九畴、提督理藩院兼兵部郎中杨植列席参加,坐在杨一清的帅案两边给杨一清充场面。

“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老夫来总制三边,不是教你们龟守的,而是来带你们打仗的!

两个方向:一是西出瓜州打回贼,彻底打服吐鲁番,消灭其有生力量;二是甘、宁联手,分别沿亦不剌山和贺兰山东西对进,对西套鞑虏关门打狗!

诸位!两个方向只能选一个,你们评估下,打哪边比较好?”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猎谍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颜语最新小说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大唐:吃货将军大仙官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和离后王爷真香了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我家娘子在修仙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错嫁成婚:总裁的私宠甜妻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魔法史记苏泽列传英雄联盟:我的时代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
经典收藏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盛世第一妾万界之我是演员镇国二公子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吕布有扇穿越门贤王传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穿越三国,匡扶汉室!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绝对荣誉湛湛露斯卿三国第一狠人郭嘉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
最近更新玉符传奇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大唐躺平王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笔架叉将军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英烈传奇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寒门状元路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