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崛起1892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神级英雄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我的姑父叫朱棣大明第一臣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大唐双龙传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9章 阻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因为金献民带京营回去了,甘肃镇的将领认为先打回贼的话,后防空虚容易被套虏抄家。经历了两天的高干讨论会,一致同意甘、宁出兵先平定西套,但是要等到立夏麦收之后。

会议结束后,杭雄收到了调令,他的新差遣是宁夏镇总兵佩征西将军印。

杨植向杨一清汇报说想利用番僧的吐鲁番随从摸清吐鲁番各部落的情况,以便征调其中柔顺的部落为王前驱,以夷制夷,杨一清立刻同意,让杨植一行人离开兰州跟着肃州、凉州来参会的武官向西而去。

从兰州向西走过庄浪卫后是分水岭,分水岭即现在的冷龙岭与乌鞘岭之间的一个坳口,坳口之南沿着冷龙岭折向西北,再穿过达坂山与冷龙岭之间坳口就到了青海湖,分水岭坳口向北过了古浪所就到了凉州城。

杨植在分水岭下若有所思,对周尚文道:“这里如果设伏,似乎很有用。”

这些嘴上没毛的进士只知道纸上谈兵,以为设伏很容易!

“杨掌院学士,明军几乎没有设伏的,总是被敌人设伏!即使是大明皇帝也免不了在家门口被极少数敌人伏击!”

杨植喝道:“那为什么不能向敌人学习?敌人做得,你就做不得?”

“杨学士,里面的奥秘无穷,千变万化,那得有内应,得知道什么时候敌人来,我们学不来的!”

吉囊与俺答在白亭海边分手,分别向西南和东南行进。游牧民族一年四季在寻找水草的路上,兄弟三人都习惯了一年见不了几面。

达延汗留下的三大部落号称三万户,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吉囊自领的鄂尔多斯部最大,约有八千多户,十四至四十岁的成年丁口三万多人。鞑子与匈奴一样,贵壮健,贱老弱。北方的水又硬,加上一贯的营养不良,大多数底层鞑子到五十岁,牙齿、头发就掉光了,然后被赶出部落。

这次南下是抢劫而不是转场,吉囊吸取去年的教训,不敢在河西走廊停留太久。整个甘肃镇的机动主力兵力不过四万余,分驻肃州、凉州、甘州、兰州等几个大城,不可能对吉囊形成合围,但是不排除有胆大的总兵抽空捡便宜。

吉囊部二万精锐沿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南下,甘肃镇的边墙多有破损,鞑子熟悉每个边墙缺口,历年横穿河西走廊如无人之境。

趁着夜色,第一批从不同边墙缺口进入关内的上百个探马前进几十里,没有发现异常。吉囊部于是分成五个纵队,每个纵队各由一名千户领队从五个缺口进入到河西走廊,吉囊所在的纵队居中路调度,按惯例走在最前面。

进入边墙往南走,一个半时辰到了古浪河。沿河谷分布着耕地。鞑子们兴奋起来,嗷嗷叫着打马四面八方寻找村庄洗劫。

中路的吉囊纵队稳如泰山,依然向前行进,前面就是古浪所。

古浪所是一个千户所,堡垒建筑在路边的高坡上,居高临下卡住路口,古浪所里了望台上的卫兵早就发现了鞑子,在烽火台上燃起了狼烟。

鞑子也看到了狼烟,如果发力冲过去,鄂尔多斯部是可以一天内横穿河西走廊到达青海湖的。既然撒出去的探马没有发现方圆几十里有大队明军,吉囊决定让其他纵队在古浪河周边烧杀抢掠一番,中路则继续沿着古浪河向上游而去。

分水岭这个名字是因为乌鞘岭发源的水如古浪河、杂木河、黄羊河向北流向凉州,冷龙岭起源的水向南流入庄浪,两座山岭之间就是古浪所。

古浪所建在一个高坡之上,没有重火炮、没有攻城器材,打下古浪所是不可能的。中路纵队在弓箭、火炮射程的范围外监视着古浪所。

吉囊一方面继续派出探马,一方面给其他四个纵队下令:中路纵队在坳口停留等待他们至中午,大家抢完后会合休息一下,再继续前行。

对于鞑子来说,粮食很重要,但是汉人的衣服、布匹、针线、碗盆、茶叶、锄头、镰刀、锤子等日用品同样重要,一根铁针在草原上都是传家宝。

大明的村镇个个都是堡垒一样,特别是甘肃边区村镇尤其如此,居民都是当年太祖从淮河两岸迁移来的军户,并不好打。大明王朝遭遇过很多次大规模的流贼内乱,这使得官府更加发力组织乡兵,下发铳炮刀枪弓箭,教乡兵战阵,让民众有自保能力。

很快从远处传来沉闷的铳炮之声,不消说,抢劫的鞑子遭到了抵抗,村镇个个都建在高地之上,没有火炮的鞑子抢劫村镇颇为吃力。

吉囊不慌不忙地居中传令,他们都是打老了仗的,攻破小村庄也有一些自己的办法。

很快就看到远方有几处冒出来浓烟,应该是鞑子们前赴后继抵近村镇,向村镇射入火箭。

一个时辰后,陆续有塘马来汇报说拿下了四、五个村庄,村民有的跑到山上居高临下继续抵抗,剩下的都被杀死,已方也有不少伤亡。

吉囊看看日头,决定再等等,看看能不能多抢劫点东西,他指示道:“攻下的村庄好好搜刮一下,跑出去的汉民不必理他们,我们是来抢东西的!”

就在各路探马、塘马来来往往报告的时候,吉囊注意到派去前面探路的斥候现在还未有音讯,他警惕起来,又向坳口前方派出几名探马。

过了一会,派出的人急匆匆回来了,报告道:“大汗,前面有明军!”

吉囊眯起眼睛,厉声问道:“有多少人?”

“一个营的兵力,两千多人,他们在路口扎营,挡住了道路!”

两千多明军守在路口,凭吉囊亲率的中军八千兵力可以吃下,吉囊令塘马向其他纵队通报敌情,让距离最近的一个纵队收拢起来,留在千户所附近,自已带领中军向前行过去。

向前走了二十里路,路上看到不少明军的斥候,明军斥候见到吉囊中军打马就往回走,估计吉囊派去前面探路的人都被明军斥候杀了。

在一个比较狭隘的路口果然有大群的明军,他们正在用石头堆胸墙,堵住了道路。胸墙共有三层,每道胸墙中间都留了供马军出击的豁口。

明鞑双方打了一百五十年,吉囊对明军的编制非常熟悉,胸墙后面树立一杆副总兵大旗,旗上没有加别的东西,只写了一个周字,应该是一名副总兵带着奇兵营来堵路了。

周尚文在旗下,看看左右两边的杨植和姚涞,说道:“两位翰林,鞑子上来了!”

杨植对之前平大同兵乱先登的资历心中有数。就连姚涞都有率军野战的历练,而自己是平生第一次见识明军野战,便谦虚道:“周老将军,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一切悉听尊便,决不指手画脚!”

周尚文对身后的凉州分守太监、凉州锦衣卫指挥使一拱手道:“请二位在后面镇守,待老夫前去会一会鞑子!”

随着一声苍凉的孛罗号,周尚文带着五百人从胸墙后走出来,面对吉囊列阵,正在堆胸墙的明军匆匆忙忙放上最后一块石头,转入胸墙之后。

吉囊轻蔑地看了明军一眼,刚才探马登上高峰,已经确定了当面之敌只有这一个凉州营。

兰州卫离这里有五百多里地,即使他们收到烽火信息再整队出击也要明天才能出发,而且最多只能出一两个营跟在自己后面礼送出境,今天有足够的时间击溃当面之敌。他指定一名百户道:“你带两百人去试试官军的成色!”

杨植等骑马立在胸墙后的高地之上。他看得清清楚楚,当面的鞑子冲出来数百骑,人人站起身立在马蹬上,口中嗷嗷怪叫,向这边慢慢地行过来。

越走越近时,鞑子开始加速并摘下弓箭,当目测距离差不多时,鞑子千户喝令一声,有人吹响牛角号,随着号声鞑子向明军抛射出轻箭。

前排的明军举起盾牌低下头,轻箭落在盾牌、明盔上,发出啪啪的声音,有人间或沉闷地哼一声。

鞑子开始提速,很快越过了路边横放的一棵树,明军这边一声喇叭,从胸墙后也抛射出数百支轻箭。

两边赶紧各自射完两轮轻箭,鞑子已经约只有一百步的距离。又是一声喇叭声,明军的一窝蜂火箭从最后一排胸墙后呼啸掠过天空。

依靠匠作技术,明军多射了一轮箭,一共给鞑骑造成十几人的伤亡。这点小损失影响不大,鞑子不为所动,从马鞍桥边摘下刀枪,已经距明军不到五十步,两个呼吸间就可以接战了。

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唢呐声响起,前排的明军身形一闪,让出身后的轻炮。十多门大小不一的将军炮、碗口炮、虎尾炮、连珠炮、飞炮、神枪齐发,各种霰弹成扇面向前扫过去。

明军惯用封路的行营炮小的几十斤,大的一百多斤,用熟铁锻打而成,外用铁箍坚固,比前装的重炮轻便易移动,射程最远可以有二里。如果用单个炮子打放,即便打中了,也不过打死一两个人,明军往往把敌人放近至几十步打发霰弹。

这些名字、外型各不相同的轻炮是明军的至爱。明将认为“凡大炮装药甚难,不可轻放,必待贼将近,可以一放成功,否则贼未至,炮先鸣,后无以继,即抬炮、鸟铳亦然,五放则炮身通红,不能入药,故点放不可不慎。”而且野战中重炮移动不便,很容易落入敌手,上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丢了。

在霰弹的打击下,跑最前面的鞑子被清扫一空,约有一半多人马摔在地上,后面的鞑骑刹不住马被尸体绊倒。

明军阵前白雾腾腾,在阵地的最右边,一名明军小校呐喊一声,带着十多名骑兵冲出阵地,向鞑子扑过去。杨植惊讶地看到,那名小校,手上挥舞一柄只在《绣像三国演义》中才有的关刀。

鞑子的带队百户见此次进攻已经失效,口中大喊“以热、以热”,众鞑骑纷纷掉转马头,准备撤退。

明军小校盯着鞑子百户冲过去,举起关刀向下一砍,鞑子百户一拔马一转身,轻巧地躲过一击,打马回去了。小校追之不及,喝令一声,骑兵跳下马来,开始割地上伤亡鞑子的首级。

姚涞见状叹息道:“家父云巡抚延绥时,常有边将看《三国演义》评话入迷,打造丈八蛇矛、青龙偃月刀上阵,而且喜欢斗将。今日观之,果然如此!”

说完意犹未尽,又阴阳怪气补充道:“可见小说祸害人间,总有不明事理的愚夫会上当!如果不是大明规定不得堵塞言路,有的小说就应该查禁!”

杨植喝道:“一样米养百样人!为什么有的野人读了《三国演义》就学会用间,学会用连环计,学会计毒莫过于断粮,而你们大明的精英士大夫就蠢得次次上当?”

姚涞知道杨植惯于无中生有,编一些子虚乌有的蠢事、坏事强加在大明官员身上,哼一声根本不愿意接话。

杨植见状笑一声道:“我早就说过无论什么书,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已经过时的书,拿在手里随便翻翻,增加一点无用的知识也好,指不定什么时候用得上!”

吉囊见第一次试探进攻的结果出来,心中有了底:明军只能放两轮箭,一窝蜂及火铳、火炮打放之后不是一时半会能再次装填弹药的,只要连续几个波次冲击过去,歼灭当面明军没有什么问题,还可以收获一批甲胄、铁器。

吉囊喝一声,令鞑骑按百户开始整队。就在这时,从明军阵里冲出七、八骑,跑到中间的安全距离,向着鞑子这边射出箭来,然后飞快地转身归阵。

箭上绑着纸卷,飞不太远,歪歪扭扭地落在地上。

明军要干什么?莫不是想谈和,让我们留下几个老弱病残给他们送人头,放我们过去?

吉囊身边的几名侍卫打马出去,从地上捡起箭来,拆下上面的纸,回身向吉囊禀报。

吉囊身边的文书接过那几张纸,来到吉囊身边打开纸一看,是用回鹘式蒙古文写的书信。

那些纸张没有编号,文书理了一下信的顺序,开始给吉囊读起来:“尊贵的鞑子太师首领,大明凉州副总兵周尚文向你致以崇高的问候,愿长生天庇佑你,愿你财富如泉涌,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这封信前面的敬语非常长,说尽好话,文书正读到第四页时,探马就看到明军那边的山腰上火光闪动,白烟升起,随即传来惊天动地的轰鸣声。

四五个通红的大铁球从左右两边先后划过半空,落到鞑子的阵地前,又弹跳起来,像犁一样划开鞑子的马阵。

铁球所到之处,鞑子的人马连哼一声都来不及,就被打得粉身碎骨,铁球的动能不见衰退,继续向前穿过去。

吉囊眼睁睁看着一个铁球穿过人群,将文书的头颅打得粉碎,鲜血从文书的躯干喷射出来。

接着又有几个铁球穿过侍卫向吉囊奔来,铁球仿佛速度很慢,但就是无法躲避。其中一个铁球重重地打在吉囊的胸口,吉囊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动能,被铁球撕得四分五裂。

明军阵地吹起了两声孛罗号,周尚文一马当先领着马队,向鞑子发起了进攻。

鞑子的中路纵队来不及收拾吉囊的东一块西一块的遗体,人人魂飞魄散,如潮水般向后打马狂奔。

杨植笑着对姚涞说:“你看,随便翻翻有用吧!我考考你,第一个用此计的将领是谁?”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重生90:辣妻要翻天一世之尊我靠穿书拯救世界猎谍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我的神通有技术凌天狂婿九十年代小奋斗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锦衣御明太子妃必须骄养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极品妖孽兵王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
经典收藏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大明匹夫终极潜伏帝国联盟歃血吕布有扇穿越门三国之献帝兴汉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特种兵之一夫当关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三国:一切从大秦传承开始生子当如孙仲谋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贞观第一婿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三国第一狠人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最近更新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唐代秘史道藏辑要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北宋第一狠人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穿越古代异界争霸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水浒之往事随风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清宫秘史十二章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