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张一疯

首页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我只打硬仗郭嘉大唐第一全能纨绔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将军好凶猛挽清:同治盛世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天下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张一疯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全文阅读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txt下载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9章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回目背景与整体概述

《红楼梦》成书于清朝,彼时封建社会已步入晚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封建礼教森严,等级制度分明,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利益纠葛与社会大环境相互交织。贾府作为四大家族之一,表面上钟鸣鼎食、繁华富贵,实则内部已危机四伏。

上一回中,宫里的“老太妃”去世,这一事件在封建等级社会中是极为重大的。贾母、王夫人等贾府重要人物,按照封建礼制,每天都得起早贪黑地“入朝随班,按爵守制”。送灵的日子临近,她们忙着打点使用物品,查点随行人员。五更时分,贾母等人坐上轿、车,由贾珍骑马率领众家丁护卫着,浩浩荡荡出发。

荣府这边,总管家赖大特别安排加强了护卫,将两处厅院关闭,出入人等都走两边小角门。贾府中,只剩下仍在病中的凤姐和不大管事的尤氏,各层级的管理力量明显削弱。这种管理上的松弛,为第五十九回中底层人员之间矛盾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贾府的主子们高高在上,享受着荣华富贵,而丫鬟、婆子们则处于社会底层,为了生存和一点微薄的利益而奔波。老太妃的去世,使得贾府的主要管理者无暇顾及府内的一些琐事,原本被压制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

同时,贾府内部推行的“承包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各承包区域的婆子们为了自身利益,对所负责的区域看管得极为严格,生怕有人侵犯自己的利益。这种利益的纷争和矛盾,在管理力量削弱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冲突。

本回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情节衔接下展开,通过莺儿编篮、春燕与婆子的冲突等一系列事件,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

1.回目大意与整体情节

回目“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高度概括了本回的核心情节。“柳叶渚边嗔莺咤燕”描绘了在柳叶渚这个地方,莺儿因折柳编篮之事引发了婆子们的不满,进而对春燕进行斥责的场景。“嗔莺”体现了婆子们对莺儿折柳行为的恼怒,“咤燕”则是指婆子们将怒气发泄在春燕身上。“绛云轩里召将飞符”则讲述了春燕被打骂后跑到绛云轩(宝玉住处)求救,麝月派人去请平儿来处理此事,平儿以“飞符”(传过话来)的形式下达了对闹事婆子的处置命令。

本回的主要情节围绕着莺儿编篮展开。一日,宝钗早起开窗,见外面下了点点春雨,叫醒了贪睡的湘云一起梳妆。湘云称两腮发痒,怕是又犯了杏癍癣,便跟宝钗要蔷薇硝擦脸。宝钗说前儿把剩的都给了妹子,正要去黛玉那里要点儿,于是命莺儿去取。蕊官也要跟着去,顺便看看藕官。

两个女孩子走过柳叶渚,看到垂下的绿柳丝,擅长编织的莺儿便“技痒”起来,摘柳编花,很快编了一个漂亮的小花篮送给黛玉。黛玉见了很是喜欢,还说要同薛姨妈一起到宝钗那边吃饭。莺儿拿了硝,带着蕊官及藕官顺着柳堤回来,又采了好多柳枝,坐在石头上继续编。

这时,宝玉屋里的小丫头春燕走来。春燕告知莺儿,这一带地上的东西由她姑妈管着,自从得了这个差事,姑妈比得了永久的基业还上心,每日逼着她们照看,一根草也不许人动。莺儿却认为自己掐一点儿无妨,因为她们承包的任务中有每天送花草的要求,可宝钗一直没要。

正说着,春燕的姑妈拄着拐杖走来,心疼柳枝,却不好直接说莺儿,便找茬儿斥责春燕。春燕不服,与姑妈理论。恰好春燕娘也找来,姑妈添油加醋地告状,春燕娘不容分说,上来就打春燕,还骂出许多不堪入耳的脏话。

春燕哭着往怡红院跑去,她娘怕别人问缘由,赶紧追过来。春燕的吵闹搅乱了绛云轩的和谐氛围,宝玉听了春燕的诉说很是着急,认为她们得罪了亲戚(宝钗)。袭人无奈,派人去二奶奶那里“召将”平儿前来处理。

平儿问明情况后,采取“飞符”的形式传过话来,要将春燕娘撵出去打四十板子。婆子一听害怕了,泪流满面地到处央求。袭人有点儿心软,晴雯态度坚决。后来平儿亲自过来,秉持“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原则,最终“法外开恩”,给予了断。平儿还提到,这几日府里大小出了八九件事,春燕这里还算小的,还有大的可气可笑之事。

二、人物形象分析

1.莺儿:心灵手巧与率性天真

莺儿在《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展现出了鲜明的性格特点,心灵手巧与率性天真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莺儿的心灵手巧首先体现在她精湛的编织技艺上。当她和蕊官走过柳叶渚,看到嫩绿的柳丝,便立刻来了兴致。她伸手挽翠披金,采了许多嫩条,一边走一边熟练地编起花篮。她的动作行云流水,不一会儿就编出一个玲珑过梁的篮子,枝上翠叶满布,再配上采来的鲜花,显得别致有趣。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她心灵手巧的特质,她对编织的热爱和熟练程度可见一斑。而且她编花篮并非为了炫耀,只是出于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想要创造出美好的事物。她将编好的第一个花篮送给黛玉,这份心意也体现了她的善良和真诚。

莺儿的率性天真在她与他人的交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当春燕提醒她这一带的花草由姑妈管理,不能随意折掐时,莺儿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别人乱折乱掐使不得,但自己却可以,因为她们承包的任务中有给各房送花草的要求,而宝钗她们从未要过。她的这种想法和表达直接而坦率,没有丝毫的做作和虚伪。她不懂得世故圆滑,只是按照自己的认知和逻辑来行事,展现出了率性天真的一面。

在与黛玉的交流中,莺儿也表现得自然大方。她笑着告诉黛玉花篮是自己编的,当黛玉夸赞她手巧时,她也没有过多的谦虚和扭捏,而是坦然接受。这种率真的态度让她与黛玉之间的交流轻松愉快,也体现了她内心的纯净和无邪。

莺儿还具有孩子般的活泼和贪玩。她编完一个花篮后,还想着再多采些柳条编几个大家一起玩,这种对生活充满乐趣的态度正是她率性天真的体现。她不会被繁琐的规矩和礼仪所束缚,尽情地享受着当下的快乐。

莺儿的心灵手巧和率性天真使她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中独树一帜。她的存在为大观园增添了一份清新和活力,也让读者看到了人性中最纯真美好的一面。然而,在复杂的贾府环境中,她的这种性格也可能会给她带来一些麻烦,比如与婆子们的冲突,但这也更加凸显了她的真实和可爱。

2.春燕:聪慧懂事与无奈处境

在《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春燕这一人物形象鲜明,她既聪慧懂事,又深陷家庭和贾府环境的无奈处境之中。

春燕的聪慧懂事首先体现在她对周围人物关系和事情本质的清晰认知上。她向藕官等人讲述姨妈和母亲的行为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她们的问题。她提到姨妈和母亲原本抱怨没差使、没进益,进入园子后生活宽裕了却依旧无厌。她转述宝玉“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 宝珠 ,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这段话,说明她对母亲和姨妈性格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用恰当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现出超越她年龄的聪慧。

在处理事情方面,春燕也表现得十分懂事。当母亲让她借芳官买东西的光洗头时,她经过思考拒绝了。她觉得自己有钱,即便没钱,向袭人、晴雯、麝月等人说一声也容易解决,没必要借这个光,这种想法体现了她的自尊和懂事。她明白在贾府中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原则,不贪图小便宜,这在众多丫鬟中是难能可贵的。

然而,春燕在家庭和贾府环境中却有着深深的无奈。她的母亲和姨妈贪婪蛮横、功利心重,这让她在家庭中处于尴尬的境地。母亲为了一点小事就与芳官争吵,还迁怒于她,对她又打又骂。姨妈也不理解她,在看到莺儿折柳编篮时,不直接指责莺儿,却拿她出气。春燕面对母亲和姨妈的行为,虽然心中不满,但却无法改变她们,只能默默忍受,这种家庭环境让她感到无奈和痛苦。

在贾府中,春燕同样面临着无奈。她所在的园子实行“承包制”,姑妈负责管理这一带的花草,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姑妈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每天逼着她们照看,生怕有人糟蹋。春燕虽然知道莺儿折柳并无恶意,但姑妈和母亲的态度让她不得不提醒莺儿,以免引发冲突。她在维护莺儿和遵循姑妈规定之间左右为难,这体现了她在贾府复杂环境中的无奈。

春燕的聪慧懂事使她能够看清周围的人和事,但她在家庭和贾府环境中的无奈处境又让她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她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虽然有着自由的灵魂,却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压力。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小人物的悲哀和无奈。

3.婆子们:贪婪蛮横与功利心态

在《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春燕的母亲、姑妈、姨妈等婆子们展现出了贪婪蛮横与功利的心态,她们的行为不仅引发了与莺儿、春燕等人的冲突,也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一些问题。

婆子们的贪婪心态在多个情节中都有体现。春燕提到,母亲和姨妈原本抱怨没差使、没进益,进入园子后生活宽裕了却依旧无厌。她们负责管理园子中的事务,本已从中获利不少,但仍然对钱财有着无尽的渴望。例如,在管理花草的过程中,她们把这当成了获取利益的途径,比得了永久的基业还上心,每日早起晚睡,逼着春燕等人照看,生怕有人侵犯自己的利益。这种对钱财的过度追求,使得她们变得自私自利,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蛮横也是婆子们的显着特点。春燕的姑妈看到莺儿折柳编篮,心疼柳枝却不敢直接对莺儿发作,转而找茬儿斥责春燕。春燕不服与她理论,她却不讲道理。而春燕的母亲更是蛮横无理,在姑妈添油加醋地告状后,不容春燕分说,上来就打耳刮子,嘴里还骂出许多不堪入耳的脏话。她们凭借着自己在贾府中的一点地位,肆意发泄自己的怒气,完全不考虑事情的是非曲直,也不尊重他人的尊严。

婆子们的功利心态则体现在她们对权力和利益的追逐上。在贾府推行“承包制”后,她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差事和利益,不择手段。她们对所负责的区域看管得极为严格,一根草也不许人动,生怕影响到自己的收入。这种功利心态使得她们变得狭隘和短视,只关注自己的小团体利益,而忽视了整个贾府的和谐与稳定。

婆子们这种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底层人民为了生存和一点微薄的利益,不得不拼命争夺。婆子们处于贾府的底层,她们的生活并不稳定,只有通过抓住手中的权力和利益,才能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因此,她们对钱财和权力的渴望变得异常强烈,从而表现出贪婪蛮横与功利的心态。

她们的行为也反映出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问题。等级制度的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残酷,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互相争斗。同时,经济分配的不合理也加剧了这种矛盾,婆子们为了一点利益就可以不择手段,这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的悬殊。此外,封建礼教的束缚也使得人们的思想变得僵化和保守,婆子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她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合理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婆子们的贪婪蛮横与功利心态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她们的行为不仅给周围的人带来了痛苦和伤害,也反映出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通过对这些婆子们的描写,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4.宝玉:善良多情与无力改变

在《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宝玉的形象鲜明地展现出善良多情与面对贾府内部矛盾时的无力感。

宝玉的善良多情在他对春燕的态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春燕哭着跑到绛云轩,向他诉说被母亲和姑妈打骂的遭遇时,宝玉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关切。他深知春燕在家庭中所受的委屈,也明白她在贾府复杂环境中的无奈处境。他对春燕的遭遇感同身受,内心充满了同情。这种同情并非是高高在上的怜悯,而是源自他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苦难的共情。他把春燕当作平等的个体,关心她的喜怒哀乐,体现了他善良多情的本质。

宝玉对春燕的关心还体现在他对事件的反应上。当他听到春燕说母亲和姑妈得罪了宝钗时,他十分着急。他深知宝钗在贾府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白亲戚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他担心这件事会引发更大的矛盾,影响到贾府的和谐氛围。他的着急并非是为了维护家族的面子,而是出于对身边人的关爱。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一个和谐、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不希望看到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然而,尽管宝玉善良多情,但在面对贾府内部的矛盾时,他却显得无能为力。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搅乱了原本和谐的氛围,宝玉虽然心急如焚,但却无法直接解决问题。他没有足够的权力去制止春燕母亲的行为,也无法改变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等级制度。他只能无奈地看着矛盾升级,却束手无策。

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等级制度森严,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宝玉虽然是贾府的公子,但他的权力和影响力却十分有限。他无法改变婆子们贪婪蛮横的性格,也无法解决“承包制”带来的利益纷争。他的善良和多情在这些根深蒂固的矛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宝玉的无力感还体现在他对整个贾府命运的担忧上。他深知贾府表面上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内部的矛盾和纷争不断。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维护贾府的和谐,但却总是力不从心。他的无力感不仅仅是对春燕事件的无奈,更是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无奈。

宝玉在本回中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他善良多情的一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在面对贾府内部矛盾时的无力感。他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善良之人的悲哀,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不可救药。

5.平儿:精明能干与宽严相济

在《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平儿的人物形象鲜明地展现出精明能干与宽严相济的处事风格,这在她处理春燕母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平儿的精明能干首先体现在她对事情的迅速判断和准确把握上。当麝月派人来请她处理春燕母亲闹事一事时,她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先问明情况。她详细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包括莺儿折柳编篮、婆子们的争吵以及春燕被打骂等细节。通过这些信息,她迅速理清了事件的本质,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丫鬟与婆子之间的冲突,还涉及到贾府内部的管理问题和人际关系。这种对事情的敏锐洞察力和准确判断力,使她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展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

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平儿展现出了宽严相济的处事风格。一开始,她采取“飞符”的形式传过话来,要将春燕母亲撵出去打四十板子。这一决定体现了她的“严”,表明她对违反贾府规矩、扰乱秩序的行为绝不姑息。她深知如果对这种行为不加以严厉惩处,将会导致更多类似事件的发生,影响贾府的稳定和管理。然而,当婆子泪流满面地到处央求时,平儿并没有一味地坚持原判。她考虑到婆子的可怜处境,也考虑到贾府内部的人际关系和管理的灵活性。袭人有点儿心软,晴雯态度坚决,平儿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后,最终“法外开恩”,给予了断。这体现了她的“宽”,她明白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只讲原则,还要考虑到人情世故,做到宽严适度。

平儿的宽严相济还体现在她对事件的后续处理上。她提到这几日府里大小出了八九件事,春燕这里还算小的,还有大的可气可笑之事。这表明她对贾府内部的整体情况有着清晰的了解,知道不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影响到整个管理秩序。她在处理春燕母亲事件时,既维护了贾府的规矩和尊严,又避免了过度惩罚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到了既严肃处理问题,又不激化矛盾。

平儿的精明能干和宽严相济的处事风格,使她成为贾府中一位不可或缺的管理人才。她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管理问题中找到平衡点,既保证了贾府的正常运转,又维护了各方的利益。她的形象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优秀管理者的智慧和品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在困境中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的女性形象。

三、情节冲突与矛盾揭示

1.柳叶渚边的冲突根源

莺儿编篮引发的冲突并非偶然,其根源涉及贾府的“承包制”带来的经济矛盾、婆子们的功利心态和丫鬟们的自由天性之间的冲突等多方面因素。

贾府实行的“承包制”是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节省开支,贾府将园子的各个区域承包给婆子们管理。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婆子们的积极性,她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对所负责的区域看管得极为严格。在柳叶渚,春燕的姑妈负责管理花草,她把这当成了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比得了永久的基业还上心。莺儿折柳编篮的行为,在她看来是对自己利益的侵犯。因为每一根柳枝都可能带来潜在的经济价值,莺儿随意折取,就意味着她可能会损失一部分收入。这种“承包制”使得婆子们与其他丫鬟之间形成了一种经济上的对立关系,一旦有人触动了她们的利益,冲突便不可避免。

婆子们的功利心态也是导致冲突的关键因素。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婆子们处于贾府的底层,生活并不稳定。为了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她们对钱财和权力有着强烈的渴望。春燕的母亲和姑妈原本抱怨没差使、没进益,进入园子后生活宽裕了却依旧无厌。她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莺儿折柳编篮,在她们眼中不是一种对美的创造和享受,而是对自己利益的损害。她们的功利心态使得她们变得自私自利、蛮横无理,一旦遇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就会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引发与他人的冲突。

丫鬟们的自由天性与婆子们的严格管束之间的冲突,也是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莺儿、春燕等丫鬟们正值青春年少,她们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莺儿看到嫩绿的柳丝,便忍不住折柳编篮,这是她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她不懂得世故圆滑,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行事。然而,婆子们的严格管束却限制了她们的自由。春燕虽然知道莺儿折柳并无恶意,但姑妈和母亲的态度让她不得不提醒莺儿,以免引发冲突。丫鬟们的自由天性与婆子们的功利心态和严格管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冲突在柳叶渚边最终爆发。

莺儿编篮引发的冲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贾府的“承包制”带来的经济矛盾、婆子们的功利心态和丫鬟们的自由天性之间的冲突,使得柳叶渚边的这场冲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下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2.绛云轩里的矛盾升级

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这一情节,使得原本在柳叶渚边的冲突进一步升级,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且对贾府产生了诸多影响。

婆子的蛮横无理是矛盾升级的直接原因。春燕母亲在姑妈添油加醋的告状后,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对春燕又打又骂。她完全不顾及春燕的感受,也不考虑事情的是非曲直,只凭借着自己的怒气行事。当春燕哭着跑到绛云轩求救时,她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追了过来,继续大闹。她的这种蛮横无理的行为,使得矛盾迅速激化。在绛云轩这个相对和谐的环境中,她的吵闹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她的行为也让宝玉等人感到十分无奈和愤怒,原本可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的问题,因为她的蛮横而变得更加复杂。

贾府管理的漏洞也是矛盾升级的重要因素。老太妃去世后,贾母、王夫人等重要管理者忙于宫中事务,贾府的管理力量明显削弱。各层级的管理出现了松弛,这使得底层人员之间的矛盾更容易爆发。在这种情况下,婆子们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时,并没有人能够及时有效地制止她。如果贾府的管理严格有序,在冲突发生的初期,就应该有相关人员进行调解和处理,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然而,由于管理的漏洞,使得矛盾不断恶化,最终闹得不可开交。

此外,婆子们的功利心态和等级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矛盾的升级。春燕母亲认为自己作为长辈,有权力管教女儿,而且她觉得在贾府中自己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可以为所欲为。她不把宝玉等人放在眼里,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这种功利心态和等级观念使得她在大闹绛云轩时更加肆无忌惮,进一步激化了与宝玉等人的矛盾。

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这一事件对贾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内部关系来看,它破坏了贾府的和谐氛围。绛云轩是宝玉等人生活的地方,原本是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但这次事件使得这里变得混乱不堪,宝玉等人的心情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管理层面来看,它暴露了贾府管理的漏洞,引起了平儿等管理者的重视。平儿在处理这件事时,也意识到了贾府内部存在的问题,开始思考如何加强管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从人物关系来看,它加深了婆子们与宝玉等人之间的矛盾,使得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张。

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这一情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了婆子们的蛮横无理和功利心态,也暴露了贾府管理的漏洞。这一事件对贾府的内部关系、管理和人物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3.冲突背后的社会问题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莺儿编篮引发的冲突以及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等情节,背后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诸多问题。

等级制度的森严是冲突背后的重要社会问题。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等级分明,主子高高在上,丫鬟、婆子们处于不同的底层等级。主子们享受着荣华富贵,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而丫鬟和婆子们则必须严格遵守各种规矩和礼仪,稍有不慎就会受到惩罚。例如,春燕的母亲和姑妈作为婆子,虽然处于底层,但在管理园子事务时,却仗着自己的一点权力,对春燕等丫鬟肆意打骂。而春燕等丫鬟面对婆子的无理行为,只能默默忍受,不敢反抗。这种等级制度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残酷,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互相争斗,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人际关系的复杂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显着问题。在贾府中,各种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主子与主子之间、主子与丫鬟之间、丫鬟与婆子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和矛盾。莺儿折柳编篮引发的冲突,表面上是莺儿与婆子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涉及到了宝钗、宝玉等众多人物的关系。春燕的母亲大闹绛云轩,不仅破坏了宝玉住处的和谐氛围,也让袭人、晴雯等丫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平儿需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关系,既要维护贾府的规矩,又不能得罪任何人。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人们在生活中不得不小心翼翼,处处提防,生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别人,给自己带来麻烦。

经济分配的不合理也是冲突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贾府实行的“承包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婆子们的劳动积极性,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婆子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对所负责的区域看管得极为严格,甚至不惜与他人发生冲突。莺儿折柳编篮的行为,在婆子们看来是对自己利益的侵犯,因为每一根柳枝都可能带来潜在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分配的不合理,使得底层人民为了一点微薄的利益而互相争斗,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矛盾。

封建礼教的束缚也是导致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封建社会,礼教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春燕的母亲和姑妈在处理问题时,往往遵循着封建礼教的观念,认为自己作为长辈有权力管教晚辈,而不考虑事情的是非曲直。这种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得人们的思想变得僵化和保守,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的冲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人际关系的复杂、经济分配的不合理以及封建礼教的束缚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不可救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描写,作者曹雪芹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自由的向往。

四、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1.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多组人物之间的鲜明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人物性格,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莺儿的天真与婆子的功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莺儿看到嫩绿的柳丝,便满心欢喜地折柳编篮,她的行为纯粹是出于对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好奇,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她不懂得世故圆滑,当春燕提醒她这一带的花草由姑妈管理时,她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折柳并无不妥。而婆子们则截然不同,她们将管理花草视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对每一根柳枝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莺儿折柳的行为在她们眼中是对自己利益的侵犯,因此她们表现出了极度的不满和愤怒。这种对比突出了莺儿的天真无邪和婆子们的功利自私,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春燕的懂事与母亲的蛮横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春燕聪慧懂事,她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着清晰的认知,能够理解母亲和姨妈的行为,但也对她们的贪婪和蛮横感到无奈。她在处理事情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贪图小便宜,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理智。而她的母亲则完全相反,她蛮横无理,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春燕,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面子,不考虑事情的是非曲直。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春燕的善良和懂事,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家庭关系的扭曲和人性的丑恶。

宝玉的善良多情与婆子们的冷漠自私也形成了对比。宝玉对春燕的遭遇感同身受,他关心春燕的喜怒哀乐,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一个和谐、温暖的环境中生活。他的善良和多情源自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美好的追求。而婆子们则冷漠自私,她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视而不见。这种对比凸显了宝玉的高尚品质和婆子们的低俗丑陋,进一步深化了小说对人性的思考。

平儿的精明能干与婆子们的愚昧无知也形成了对比。平儿在处理春燕母亲闹事一事时,表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和处事智慧。她能够迅速判断事情的本质,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做到了宽严相济。而婆子们则愚昧无知,她们不懂得如何处理问题,只会用蛮横和暴力来解决矛盾。这种对比突出了平儿的聪明才智和婆子们的愚蠢无能,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不同阶层人物的差异。

通过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成功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同时,这些对比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人际关系、经济分配等方面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自由的向往。

2.象征意义的体现

在《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柳叶、花篮等事物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对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

柳叶在本回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首先,柳叶象征着青春与美好。春天里嫩绿的柳丝随风摇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与莺儿、春燕等丫鬟们的青春年少相呼应。莺儿看到柳叶便忍不住折柳编篮,她对柳叶的喜爱和亲近,体现了她对青春和美好的向往。柳叶的鲜嫩和柔弱,也暗示了青春的脆弱和易逝,就像这些丫鬟们在复杂的贾府环境中,虽然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但也面临着诸多的无奈和挑战。

其次,柳叶象征着自由与天性。莺儿折柳编篮的行为是她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她不受世俗规矩的束缚,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美好。而婆子们对柳叶的严格看管,则象征着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对自由的限制。婆子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允许莺儿随意折柳,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受到各种规矩和约束,自由和天性被压抑。

花篮同样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花篮是莺儿心灵手巧的体现,它象征着美好和艺术。莺儿用柳叶和鲜花精心编织的花篮,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充满了创意和艺术感。这个花篮代表了莺儿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也体现了她内心的纯净和善良。同时,花篮也象征着友情和关爱。莺儿将编好的第一个花篮送给黛玉,这份礼物不仅仅是一个物品,更是她对黛玉的一份心意和友情的表达。

在情节发展方面,柳叶和花篮起到了推动作用。莺儿折柳编篮的行为引发了与婆子们的冲突,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果没有莺儿对柳叶的喜爱和编篮的举动,就不会有后续的矛盾和冲突。而花篮则成为了莺儿与黛玉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加深了她们之间的关系。

在主题表达方面,柳叶和花篮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它们象征着青春、美好、自由和友情,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功利心态和礼教束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柳叶和花篮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的珍惜,对自由和人性的向往,以及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中的柳叶和花篮等事物,不仅仅是简单的描写对象,它们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对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小说更加富有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3.语言风格与文学价值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的语言风格独具特色,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本回语言生动形象,在人物描写和场景描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对莺儿折柳编篮的描写十分细腻,“伸手挽翠披金,采了许多嫩条,一边走一边编花篮”,“挽翠披金”一词将莺儿在嫩绿柳丝间采摘的动作描绘得极具画面感,仿佛让读者亲眼看到了莺儿灵巧的双手在柳丝中穿梭。而对花篮的描写“枝上翠叶满布,再配上采来的鲜花,显得别致有趣”,更是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花篮的精美。在描写春燕母亲打骂春燕时,“不容分说,上来就打耳刮子,嘴里还骂出许多不堪入耳的脏话”,生动地展现了婆子的蛮横无理,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现场的紧张和混乱。

幽默风趣也是本回语言的一大特色。春燕向藕官等人讲述姨妈和母亲的行为时,转述宝玉“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 宝珠 ,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这段话,充满了幽默和讽刺。通过这种幽默的表达,既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随着年龄和婚姻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的性格转变,又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判。

本回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人物塑造来看,通过生动的语言,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莺儿的心灵手巧、率性天真,春燕的聪慧懂事、无奈处境,婆子们的贪婪蛮横、功利心态,宝玉的善良多情、无力改变,平儿的精明能干、宽严相济,都在人物的对话和行为描写中展现得栩栩如生。读者可以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深入了解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在情节构建上,语言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莺儿与春燕的对话,引出了婆子们对花草的管理和利益纷争,从而引发了后续的冲突。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的场景描写,使情节进一步升级,让读者的情绪也随之紧张起来。这种通过语言来构建情节的方式,使故事更加紧凑、连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本回的艺术感染力也十分强大。作者运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青春的活力,又能体会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语言的魅力让读者能够深入地融入到故事中,与人物同喜同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的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它通过精彩的人物对话和细腻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对封建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主题思想与现实意义

1.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通过诸多情节,深刻体现了对封建社会多方面的批判,尤其是在封建等级制度、礼教束缚和人性扭曲等方面。

封建等级制度在本回中展现出了其森严与不合理。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里,主子与奴仆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主子们高高在上,享受着荣华富贵,而丫鬟、婆子们则处于社会底层,为了生存和一点微薄的利益而奔波。春燕的母亲和姑妈作为婆子,虽然处于底层,但在管理园子事务时,却仗着自己的一点权力,对春燕等丫鬟肆意打骂。春燕面对母亲和姑妈的无理行为,只能默默忍受,不敢反抗。这种等级制度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残酷,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互相争斗,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矛盾。莺儿作为宝钗的丫鬟,虽然身份也不高,但在婆子们眼中,她折柳编篮的行为侵犯了她们的利益,便对她和春燕进行斥责打骂。这反映出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即使是同为奴仆,也存在着不同的地位和待遇,等级的划分无处不在,严重束缚了人们的自由和平等。

礼教束缚也是本回批判的重点。封建礼教是封建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春燕的母亲和姑妈在处理问题时,往往遵循着封建礼教的观念,认为自己作为长辈有权力管教晚辈,而不考虑事情的是非曲直。当莺儿折柳编篮引发冲突时,春燕的姑妈不敢直接对莺儿发作,而是找茬儿斥责春燕,这种行为看似遵循了礼教中对长辈和主子的尊重,但实际上是一种迂腐和懦弱的表现。同时,封建礼教也限制了丫鬟们的自由和天性。莺儿折柳编篮是她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但婆子们的严格管束却让她的行为受到了限制。这表明封建礼教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整个社会,让人们失去了自我和自由。

人性扭曲在本回中也有明显体现。婆子们原本生活并不宽裕,进入园子后生活有所改善,但她们却变得贪婪蛮横、功利心重。春燕提到母亲和姨妈原本抱怨没差使、没进益,进入园子后却依旧无厌。她们为了一点利益,不惜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对自己的亲人也毫不留情。春燕的母亲在姑妈添油加醋的告状后,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春燕,完全不顾及母女之情。这种人性的扭曲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等级制度和功利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心灵变得扭曲,失去了善良和温情。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通过对封建等级制度、礼教束缚和人性扭曲等方面的批判,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不可救药,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性自由的向往。

2.对青春与美好的珍惜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洋溢着对青春与美好的珍惜之情,通过莺儿、春燕等丫鬟们的言行,展现出她们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在小说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莺儿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她对青春与美好的珍惜。春天里,大观园的柳树吐出嫩绿的新芽,微风拂过,柳条轻摆。莺儿看到垂下的绿柳丝,便“技痒”起来,伸手挽翠披金,采了许多嫩条,一边走一边熟练地编起花篮。她的动作轻盈而灵动,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感知。她编花篮并非为了完成任务或获取利益,只是出于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对春天的赞美。她将编好的第一个花篮送给黛玉,这份心意不仅是对友情的表达,更是对美好事物的分享。莺儿在春天里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她的天真无邪和率性而为,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活力和美好。

春燕同样对青春与美好有着深刻的感受。她虽然身处复杂的家庭和贾府环境中,但内心依然保留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她向藕官等人讲述姨妈和母亲的行为时,表达了对她们贪婪和蛮横的不满。她转述宝玉“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 宝珠 ,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这段话,说明她对青春的珍贵有着清醒的认识。她渴望在青春的时光里,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封建礼教和功利思想的束缚。然而,现实却让她无奈,母亲和姑妈的行为让她在家庭中备受折磨,贾府的等级制度和管理规定也限制了她的自由。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在内心深处珍惜着青春的美好,渴望有一天能够摆脱这些束缚,过上自由快乐的生活。

这种对青春与美好的珍惜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与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青春的珍贵和美好事物的难得。莺儿、春燕等丫鬟们的青春活力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纯真和善良,也让我们对封建社会的压抑和束缚感到愤慨。同时,这种珍惜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青春和美好的赞美,以及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在《红楼梦》中,青春和美好往往是短暂的,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容易凋谢。作者通过对莺儿、春燕等人物的描写,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追求自由和美好,不要被封建社会的种种规矩和束缚所磨灭。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通过莺儿、春燕等丫鬟们的故事,深刻地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的珍惜之情,这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活的美好。

3.现实启示与借鉴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所反映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有着诸多启示和借鉴意义,尤其在人际关系处理和社会制度完善方面。

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本回呈现出的复杂关系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深刻教训。婆子们的贪婪蛮横与功利心态,导致她们与莺儿、春燕等人冲突不断,这警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他人感受。在人际交往中,应摒弃功利主义,以真诚和善良对待他人。例如在工作场合,同事之间若为了个人利益而互相算计、争抢功劳,不仅会破坏团队和谐,还会影响工作效率。相反,若能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春燕在家庭和贾府环境中的无奈处境,也提醒我们要重视家庭关系的处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良好的家庭关系能给予人温暖和支持。在家庭中,长辈应以身作则,为晚辈树立良好的榜样,避免因自身的不良行为给孩子带来伤害。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遇到问题时要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打骂。

从社会制度完善的角度来看,贾府的“承包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但也带来了经济矛盾和利益纷争。这启示我们在制定和实施社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制度还是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应该以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避免因制度漏洞而引发社会矛盾。例如,在分配制度上,要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避免贫富差距过大,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此外,本回中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冷漠,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要倡导平等、公正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平等对待,不论其身份、地位如何。在教育、就业、医疗等各个领域,都要消除歧视和偏见,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还让我们看到了自由和天性的重要性。莺儿折柳编篮的行为是她自由天性的自然流露,却受到婆子们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自由,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育领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所反映的问题对现实生活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在人际关系处理和社会制度完善等方面不断改进,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公平、自由的社会环境。

六、与前后回目的关联及在全书中的地位

1.与前一回目的情节关联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与上一回情节紧密相连,在人物延续和事件发展上呈现出清晰的连贯性,对推动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人物延续来看,上一回中提到芳官答应宝玉今后不在园子里烧纸,而本回中藕官也参与到情节中,藕官正是之前烧纸事件的主角之一。藕官与蕊官的互动,以及她和春燕等人的交流,使得人物关系在本回中进一步展开。同时,上一回里贾母、王夫人等重要人物因老太妃去世“入朝随班,按爵守制”,这一情节在本回中得以延续。贾母等人的离开导致贾府管理力量削弱,为第五十九回中底层人员之间矛盾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在本回中,我们看到贾府内部的管理出现松弛,各层级的秩序受到影响,这与上一回的情节紧密相关。

在事件发展方面,上一回着重描述了老太妃去世后贾府的一系列安排,如打点使用物品、查点随行人员等。而本回则围绕着贾府内部的一些琐事展开,这些琐事的发生正是在贾府管理力量薄弱的背景下产生的。例如,莺儿折柳编篮引发的冲突,就是因为贾府实行“承包制”,婆子们为了自身利益对所负责区域看管严格,而这种“承包制”在上一回中虽未详细提及,但贾府的整体管理情况为其实施提供了背景。本回中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这一情节,也是上一回贾府管理松弛的结果。由于贾母、王夫人等不在府中,底层人员之间的矛盾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调解,从而导致矛盾不断升级。

这种情节的连贯性使得《红楼梦》的故事发展更加自然流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故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贾府世界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延续,作者巧妙地将各个情节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这种连贯性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例如,春燕在本回中的无奈处境,与上一回贾府的整体环境以及她家庭的情况密切相关,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春燕这一人物形象。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与上一回在人物延续和事件发展上的紧密关联,为整个故事的情节连贯性奠定了基础。它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贾府的生活和人物的命运,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对情节架构的精心设计。

2.对后续情节的铺垫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在小说整体情节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尤其是蔷薇硝引发的新矛盾以及本回中展现的各种冲突和问题,都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蔷薇硝在本回中首次出现,湘云犯杏癍癣,宝钗让莺儿去黛玉那里要硝,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情节,却为后续的矛盾冲突埋下了种子。参考资料中提到“接下来,在下一回,由这小小的蔷薇硝,又将引起一波新的、令人棘手的矛盾冲突”。蔷薇硝作为一种物品,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很可能成为各方利益争夺和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不同人物对蔷薇硝的需求和态度,可能会引发新的纷争,进一步展现出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利益的纠葛。

本回中莺儿编篮引发的冲突,以及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等情节,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冲突反映了贾府内部管理的漏洞和人际关系的紧张。在后续情节中,贾府的管理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暴露,导致更多的矛盾和混乱。例如,平儿在处理春燕母亲事件时提到“三四天的工夫,一共大小出了八九件了,你这里是极小的,算不起数来,还有大的可气可笑之事”,这暗示着贾府内部隐藏着更多的问题,后续可能会有更大的冲突爆发。

春燕、莺儿等人物在本回中的经历和表现,也会影响他们在后续情节中的发展。春燕在家庭和贾府环境中的无奈处境,可能会使她在后续情节中更加坚定地追求自由和尊严,或者陷入更深的困境。莺儿的率性天真可能会让她在后续的矛盾中再次成为焦点,引发更多的故事。

此外,本回中展现的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如等级制度的森严、人际关系的复杂、经济分配的不合理等,将在后续情节中持续发酵。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影响贾府的命运和人物的结局,使得故事更加曲折和深刻。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通过蔷薇硝引发的新矛盾以及各种冲突和问题,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垫。它在小说整体情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推动了故事的前进,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让读者更加期待后续情节的发展。

3.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在全书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对展现贾府内部矛盾、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等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展现贾府内部矛盾方面,本回起到了揭示和激化的作用。贾府实行“承包制”,婆子们为了自身利益对所负责区域严格看管,莺儿折柳编篮便引发了与婆子们的冲突。这一冲突背后,是经济利益的纷争和管理漏洞的暴露。春燕母亲大闹绛云轩,进一步凸显了贾府内部管理的松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这些矛盾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全书所描绘的贾府衰败趋势紧密相连。它们如同冰山一角,暗示着贾府内部早已千疮百孔,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为贾府的最终衰败埋下了伏笔。通过本回的情节,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贾府内部矛盾的多样性和尖锐性,感受到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的动荡不安。

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本回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莺儿的心灵手巧、率性天真,春燕的聪慧懂事、无奈处境,婆子们的贪婪蛮横、功利心态,宝玉的善良多情、无力改变,平儿的精明能干、宽严相济,都在本回中得到了生动展现。这些人物形象并非单一平面的,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性格。例如,莺儿的天真无邪在与婆子们的冲突中,既展现出她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也暗示了她在复杂环境中的单纯和脆弱。春燕在家庭和贾府的双重压力下,她的懂事和无奈让人深感同情。这些人物形象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卷,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命运轨迹。

在深化主题思想方面,本回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深刻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礼教束缚和人性扭曲。封建等级制度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残酷,婆子们仗着一点权力对丫鬟肆意打骂,而丫鬟们只能默默忍受。礼教束缚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天性,莺儿折柳编篮的自由行为受到婆子们的严格管束。人性扭曲在婆子们的贪婪和蛮横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们为了一点利益不惜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对亲人也毫不留情。同时,本回也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的珍惜,莺儿、春燕等丫鬟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封建社会的黑暗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主题思想贯穿全书,本回通过具体的情节和人物,进一步深化了读者对这些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它通过展现贾府内部矛盾、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复杂深刻的封建世界,是《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喜欢【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惊我居然能看见鬼团宠三岁半,全宗门最会御兽的崽离婚后,我的绝世战神大老婆后悔了我靠穿书拯救世界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远东王庭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盗墓:无副作用长生了解一下最强万岁爷周翦秦怀柔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都市之最强狂兵完整版最新章创造与魔法:我的魔晶能提现东宫媚二次元日常物语仙农宗沈浪与苏若雪最新章节更新凡人修仙,从法体双修开始军婚100分:重生校园女王东北出马往事
经典收藏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老子就是要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南唐晚来风贞观第一婿吕布有扇穿越门岭南宗师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大明匹夫人在大唐本想低调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三国之黄巾天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蛇蝎女配大宋祖王爷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青铜甲七十年代那场战争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最近更新合鸣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寒光剑气天命逍遥王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烛影迷局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心相之天界唐史穿越大唐重整山河哎!天道推着你发展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农家那小子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张一疯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txt下载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最新章节 -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