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接过赵阿婆怀里的菊花,指尖触到花瓣上微凉的晨露,像握住了一捧细碎的星光。“阿婆快坐,我刚泡了桂花乌龙,您尝尝。”她扶着赵阿婆在靠窗的藤椅上坐下,小宇已经熟门熟路地跑到柜台后,踮着脚摸墙上挂着的怀表,指尖轻轻碰了碰表盘上“晨光”二字,又飞快缩回来,生怕碰坏了这宝贝。
苏曼正好抱着相机从里屋出来,看见满桌的菊花眼睛一亮,立刻举起相机对焦:“阿婆,您往花旁边凑凑,这颜色配您的蓝布衫正好。”赵阿婆笑着拢了拢衣襟,小宇趁机凑到她身边,伸手搂住一朵最大的黄菊,镜头里瞬间装满了祖孙俩的笑意,连空气里都飘着甜甜的桂花香。
“对了阿婆,”林小满端来茶杯时想起件事,“下周社区要办‘老物件展’,张启明说想把您那座老座钟拿去参展,还说要给大家讲您和座钟的故事呢。”赵阿婆捧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眼底泛起温柔的光:“那座钟啊,是我嫁过来时陪嫁的物件,当年陈老先生还帮我修过两次。拿去参展也好,让年轻人看看过去的东西,听听过去的故事。”
正说着,张启明背着修表箱走进来,听见这话立刻接话:“阿婆您放心,我肯定把座钟擦得锃亮,再给它上足发条,保证展览时还能‘铛铛’响。”他放下箱子,从里面掏出个小布包,打开是几块磨得光滑的铜片:“这是我前几天找老伙计要的,打算给怀表补补漆,让‘晨光’二字更显眼些。”林小满连忙把怀表取下来递给他,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怀表上,银质表壳泛着温润的光,像是在回应这份细心。
接下来的几天,书店里满是筹备老物件展的热闹。苏曼翻出之前拍的老照片,有陈老先生年轻时站在书店门口的黑白照,有赵阿婆抱着婴儿时的旧照,还有张启明刚学修表时的青涩模样,她把这些照片一一过塑,贴在硬纸板上做成展板。夏晓则放学就来书店,趴在长桌上画老物件的插画,座钟的齿轮、怀表的表链、赵阿婆的旧针线盒,每一笔都画得格外认真,连针线盒里的顶针都清晰可见。
老周也没闲着,他从家里翻出一个旧搪瓷缸,缸身上印着“劳动最光荣”的红字,边缘虽有些磕碰,却洗得干干净净。“这是我年轻时当工人时发的,跟着我几十年了,也拿去参展,凑个热闹。”他把搪瓷缸放在柜台上,又转身进后厨,说要煮些栗子羹,等展览那天给大家当点心。
开展那天,社区活动室里挤满了人。张启明把老座钟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刚上好发条,“铛——”的一声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赵阿婆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身边围满了听故事的孩子,她指着座钟说:“当年我儿子小时候,每天都是听着这钟声起床上学;后来他去外地工作,我也是听着钟声等他回信。这钟声啊,记着我们家一辈子的事。”
林小满则站在怀表展板前,给大家讲“晨光书屋”的由来:“陈老先生当年开这家书店时,希望能给街坊们带来‘晨光般的温暖’,后来我接手书店,改名叫‘拾光’,就是想拾起这些温暖的时光。这块怀表是陈老先生留下的,现在它不仅是老物件,更是我们和过去的约定。”
夏晓的插画成了展会上的亮点,不少人蹲在画前细细看,还有人拿出手机拍照。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拉着夏晓的手问:“你能教我画画吗?我也想把我们家的老物件画下来。”夏晓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周末你去书店找我,咱们一起画。”
老周的栗子羹刚端出来就被抢空了,大家捧着搪瓷碗,一边吃一边聊老物件的故事。有人说家里有台老收音机,能收到几十年前的电台;有人说有本旧日记本,记着小时候的趣事;还有人说有件妈妈织的毛衣,穿了十几年还舍不得扔。林小满把这些故事都记在本子上,打算回去整理好,贴在书店的故事笔记本里。
展览结束后,社区主任找到林小满,递过来一张红色的证书:“你们书店为社区做了这么多事,还帮大家留住了这么多珍贵的回忆,这‘社区温暖使者’的证书,你们当之无愧。”林小满接过证书,心里暖暖的,转头看向身边的苏曼、张启明和夏晓,大家眼里都闪着光——这不是她一个人的荣誉,是属于拾光书店所有人的。
回到书店,林小满把证书挂在怀表旁边,正好和夏晓的获奖证书并排。苏曼把展览时拍的照片贴在时光表册里,特意在扉页写了“老物件里的旧时光”。张启明则坐在柜台后,仔细给怀表补漆,阳光落在他的手上,连同表壳上的“晨光”二字,都显得格外温柔。
没过几天,之前来送《小王子》的姑娘又来书店了,这次她带了一本厚厚的相册。“我回老家整理东西,发现了这本相册,里面全是我小时候在书店看书的照片,想带来给你们看看。”姑娘翻开相册,里面有她坐在小板凳上看书的样子,有她和书店老板的合影,还有她在书店门口种下的小树苗的照片。“当年那家书店后来关门了,我一直很遗憾,直到遇到你们的拾光书店,才又找回了小时候的感觉。”
林小满接过相册,慢慢翻看着,心里满是感动。她把相册放在书架旁的展示架上,旁边摆上那本《小王子》,还贴了张便签:“来自远方的童年记忆,愿这份温暖永远传递。”姑娘喝着老周泡的桂花茶,在书店里逛了很久,临走时说:“下次我要带爸爸妈妈来,让他们也看看这么温暖的地方。”
秋天的日子总是过得格外快,巷口的桂花落了一地,踩上去软软的,满是香气。赵阿婆又带着小宇来了,这次小宇手里拿着一张画,画的是拾光书店,门口摆满了菊花,怀表和证书挂在墙上,连窗边的藤椅都画得一模一样。“这是我画的,送给小满姐。”小宇把画递过来,小脸上满是骄傲。林小满连忙接过,小心地贴在故事笔记本的第一页,说要把它当成书店的“镇店之宝”。
苏曼最近在忙着整理书店的照片,打算做一本“拾光回忆录”,从她第一次来书店拍的照片开始,到夏晓的连环画、老物件展、小鸟的夏天,每一个重要的瞬间都收录进去。“等明年书店周年庆,咱们就把回忆录印出来,每人发一本,再送给常来的客人。”她一边说一边翻照片,偶尔看到有趣的场景,还会忍不住笑出声。
张启明的修表生意越来越好了,不仅有老街坊来修表,还有不少从外地来的人,专门来找他修老怀表、老座钟。“他们都说,现在能认真修老物件的人少了,听朋友说我修得好,就特意过来。”张启明笑着说,手里还在打磨一块旧表的表壳,“我打算在书店里辟个小角落,专门展示修好的老物件,让大家看看这些‘老伙计’重新发光的样子。”
老周则在秋天里研究起了新的点心,桂花糕、栗子酥、菊花饼,每天都换着花样做,放在书店门口的盘子里,路过的人都能尝一块。有个放学的孩子每天都来,每次都先尝一块桂花糕,再坐在书架旁看会儿书。老周每次都笑着说:“慢点吃,不够还有。”孩子也不客气,吃完就会帮老周整理书架,小小的身影在书架间穿梭,成了书店里一道可爱的风景。
有一天,社区里来了个拍纪录片的团队,听说了拾光书店的故事,特意来采访。摄像机对着林小满时,她有些紧张,想了想还是认真地说:“其实我们没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把大家的温暖都收集起来,再传递给更多人。这里不只是一家书店,更是大家的‘第二个家’,只要有人需要这份温暖,我们就会一直在这里。”
采访过程中,苏曼拍下了很多珍贵的瞬间:赵阿婆给摄像机前的人讲座钟的故事,夏晓在画板上画书店的样子,张启明给大家展示修好的老怀表,老周给工作人员递上刚做好的栗子酥。这些画面后来都成了纪录片里最温暖的片段,播出后,有更多人知道了拾光书店,还有人特意从外地赶来,就为了看看这家充满温暖的书店。
冬天来的时候,巷口下起了第一场雪,小小的雪花飘落在桂花树上,像是给树枝裹上了一层白纱。林小满在书店门口挂了盏红灯笼,苏曼则在窗户上贴了窗花,有小兔子、小雪花,还有拾光书店的图案。夏晓放学来书店时,手里拿着一幅画,画的是雪中的书店,红灯笼在雪地里格外显眼,门口还有几个孩子在堆雪人。“这是冬天的书店,我把它贴在‘四季’那组画旁边。”夏晓说着,小心地把画贴在墙上,瞬间给书店添了几分冬日的暖意。
老周煮了热腾腾的红薯汤,放在保温桶里,谁来书店都能喝一碗。张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几双自己织的毛线袜,分给大家:“天凉了,穿暖点才好。”张启明则把老座钟的发条上得更足了,钟声在雪天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在提醒大家,即使天冷,这里也永远有温暖等着。
有个下雪的傍晚,书店里来了一对老夫妻,他们拄着拐杖,慢慢走进来。“我们听说这里有个能让人想起过去的书店,就想来看看。”老爷爷笑着说,目光落在墙上的老物件照片上,“你看那座座钟,和我们家以前的一模一样,当年我就是听着这样的钟声,向老太婆求婚的。”老奶奶笑着拍了拍他的手,眼里满是温柔。林小满给他们端来红薯汤,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直到天黑,老夫妻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临走时说:“以后我们每个月都来,给你们讲更多过去的故事。”
日子就这样在四季轮回中慢慢过着,拾光书店里的故事越来越多,时光表册也越来越厚。墙上的证书换了一本又一本,书架上的书添了一本又一本,来书店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可不变的,是这里永远的温暖。
林小满偶尔会站在窗边,看着巷口的桂花树,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心里满是踏实。她想起刚接手书店时的忐忑,想起大家一起为书店努力的日子,想起每一个温暖的瞬间,忽然明白,拾光书店之所以温暖,不是因为它有多特别,而是因为这里装满了大家的爱与回忆,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就像那座老座钟,无论时光如何流逝,都会准时敲响;就像那本《小王子》,无论书页如何泛黄,都会传递温暖;就像拾光书店,无论春夏秋冬,都会在这里,等着每一个需要温暖的人,等着每一个想要分享故事的人。
窗外的雪还在下,红灯笼在雪地里轻轻摇晃,书店里的灯光温暖明亮,怀表的“咔嗒”声和座钟的“铛铛”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诉说着: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这里的温暖,永远不会停。
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巷口的桂花树裹着厚厚的雪,像缀满了的圣诞树。林小满推开书店门时,脚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她刚要弯腰扫雪,就看见巷口跑来两个小小的身影——是王乐乐和同班的陈朵朵,两人手里各拎着一把小扫帚,呼着白气喊:“小满姐,我们来帮你扫雪啦!”
林小满笑着把他们迎进店里,刚沏好的姜茶还冒着热气。王乐乐捧着杯子,小脸蛋红扑扑的:“小满姐,我们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书店的纪录片啦!我爸妈说,以后每个周末都带我来帮忙。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