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首页 >> 大宋河山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清之祸害调教大宋史上最贪崇祯郭嘉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锦衣御明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谍海孤雁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 大宋河山全文阅读 - 大宋河山txt下载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1章 太平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苏轼见多识广,自是晓得“百家杂谈”的奥妙所在。若是报纸卖的好了,这一版的名家推荐栏看的人多,所推荐的美食也好娱乐场也罢,自是随着水涨船高,收益增加是显而易见的。

时下并无“广告”之说,但却是有人知晓广告效应的,如济南就有刘家功夫针铺所打造的铜板广告,也是最早的铜板印刷模板广告。

这版广告当中是“白兔捣药图”,可谓是历史上最早的商标,白兔的形象先入为主,让人想到或看到白兔都能联想到刘家功夫针铺。在这个年代,女性大多不识字,但针铺的主要目标受众就是女性,白兔图生动形象,更容易让女性识别记忆。

在铜板的最上方刻着“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在商标的左右刻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让人能够清楚的知道店铺位置和店铺品牌。铜板下方的广告文案“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谓记白。”更为详细的介绍了产品的原材料,产品特性,服务对象,其中的“别有加饶”更是一种鼓励批量购买的促销策略,“谓记白”突出强调了品牌的独有性。就是在现在看来这则广告也是极具创意的,它包含了广告设计所必需的要素。

但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是新鲜事,如那位美食家为“谪仙居”撰写的软广告效应尚未凸显,倒是未引起太大的重视。

王棣却是知道广告威力的,一份“东京时报”售价六十文,刨去人工、纸张等成本及支付的稿费,利润几乎为零,行商无利所为何来?

他办报的初衷不可为外人知,之所以不计成本,乃是想在短时间内让“东京时报”走进千家万户,以汴京为中心向天下幅射开去,直至此报成为舆论导向,在特定时间能成为喉舌。

而广告则是支撑报纸运转甚至盈利的重要手段。他相信,假以时日,不需要太久,这京中商家一旦发觉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效果,一定会蜂拥而至,到那时可别怪大刀向鬼子……咳,吃大户,劫富济贫呗。

没有更多的宣传,“东京时报”几乎是静静的在京中推出。这也是无奈之举,“水云间”开业,可用的人手全用在了这上头,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不过,虽然时报的创刊号发行量并不大,影响力却不小。

是日,包括尚书右丞苏辙、礼部尚书苏轼、枢密院承旨刘安世、国子监丞舒亶、司业赵明诚、主薄周邦彦、太学正李格非等京中一众清流高官案头皆摆了一份油墨清香的“东京时报”。待得空闲时,便有属官见这些主官津津有味的翻阅,时不时赞一声“不错”。“东京时报”?京中何时有这样的报纸了?却不知说了些啥。那些个属官心下嘀咕,少不得吩咐书吏仆从去刊印此报的“染墨轩”买来一探究竟。

这样的场景在各部衙均有发生,好在发展迅猛在京中已开了数家分店的“染墨轩”有所准备,创刊号印足了一万份,当天核算下来只剩了七百多份。

第一天便有这样的销量,称得上是打响了第一炮。当然,这近万份报纸可非是全数售出,送出了大约五百份,大抵是京中的亲朋故旧。

这也是一种营销策略,像苏轼、苏辙这等高官自不消说,不管哪个时代都不乏揣摩上意之人,要紧跟领导的步伐嘛,只做个稀里糊涂的应声虫,完全领悟不到上司的用意何在,这种僚属要来何用?后世每家单位都有机关报,这便是政治考量。而僚属下面还有驱驰使唤之人,金字塔尖层层往下,可是基数庞大呢。是以,单是“领导效应”这一块,便可消化数千份报纸。

再者,“水云间”因为特色鲜明且有崭新的运作模式,在京中瞬间引发风潮,风头隐隐盖过成名已久的正店酒楼。这些天,但凡到“水云间”消费的客人都会这么一则消息——“东京时报”将于xx日首发,采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播四海风云、采五洲气象,引领知行合一、求索守正出新,敬请期待云云。

到得那一日,“水云间”大门处有一名曰“报童”的半大小子在免费散发报纸。对于新鲜事物,京中人向来敢于接受并尝试,便有不少人拿了份“东京时报”一睹为快。

不多会,“谪仙居”内有读书人满饮杯中酒:“好文章,正可佐酒哉。”乃拍案而起,高声吟哦:“子列子,行御风。风起蓬蓬,朝发于东海之上,夕散于西海之中。其徐泠然,其怒勃然。冲击隙穴,震荡宇宙,披拂草木,奋厉江海,强者必折,弱者必从……”

邻座亦是士人,闻之心喜,诧然问曰:“此词赋超然绝妙、高奇豪迈,浩浩汤汤,直若海河奔流焉!却不知是哪位高贤手笔?”

读报那人作高山仰止状,嗟叹折服:“乃小苏学士新作,名为‘东轩记’是也。”

“小苏学士”当然便是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父兄影响,以散文着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苏氏兄弟情深,引为一时佳话。自古以来,兄弟阋墙、文人相轻者数不胜数。苏轼苏辙兄弟却能在诗词唱和中相知相伴,在宦海沉浮中同进同退,在患难困顿中友爱弥笃。“与君世世为兄弟”,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悌”字之意全在这里了!

妙的是二人都是龙图阁学士,时人便以大苏、小苏名之。

听得是苏辙新作,另一人心痒难耐,讷讷道:“这位兄台,不知可否借与小弟一读?”

那人扬了扬报纸,大声说道:“门口便有售卖的,原价六十钱,头三天半价,只需三十钱。”

另一人拱了拱手,匆匆离席,显然是去买报了。

对于读书人而言,诗文可以佐酒,更可以当饭吃。这不,酒楼中又有十数位读书人纷纷离席。

这一幕若是放在后世,何其眼熟也,只要是推销商品的,免不了要安排几个托儿。营销手段罢了,关键是商品本身质量要过硬,否则便成一锤子买卖了。

“东京时报”显然是值得期待和信赖的,第一天下来便引发了热议。这份报纸上到军国大事,下到市井奇谈,几乎涵盖了各方面,无论是高官巨宦还是平民百姓,士农工商还是艺匠市井,总有某方面是你所关注的。

到得第二天,销量便达到一万五千份,第三天是两万三千份。

前三天以半价出售,自然是亏本的。对此王棣早早的下了断言,他对许五先如是说,办报一事,仅凭售卖当然没法盈利,关键是要扩大影响力。东京人口基数庞大,依照他推断,大致要每期印发五到六万份才算饱和。这是保守估计,想想京中有多少达官显贵,又有多少巨贾豪商,且有多少读书人,这三部分是主要受众。况且京中人生活富足,一份报纸售价六十文完全可以接受。只要“东京时报”说的话题足够有吸引力,就不愁没有市场。而盈利最终要落在广告费上,到那一步就需要许老板发挥所长,与那般富商好生讨价还价了。

这许氏还真是做生意的好手,去年跟随着一路进京,沿途开了十来家“染墨轩”分店,不到一年时间京中便开了五家分店,在本行业异军突起甚至有一家独大之势,殊为难得。

据说许三多有意将“染墨轩”总店迁来东京,王棣笑着说,这就不必了,总店迁与不迁无关大局,将京中分店换名叫“旗舰一店”“旗舰二店”即可。

许氏虽不懂“旗舰”何意,却也从善如流。

合作的基础是信任,王棣深谙其中要诀,很是爽快的将“谪仙居”交与那叫做许富贵的打理。当然,“水云间”是王棣的产业,他有意要藉此打造商业帝国,但王家人是不大好直接参与的,恰好许五先知晓此事,来不及与兄长商议,当即表态愿入股。显然,他的商业头脑很发达,事后许三多也大为嘉赏。

“水云间”的启动昭示着一个庞大商业帝国的起步,其时却是无人预知。

关键在于这家娱乐会所的运营模式几乎不可复制,就拿“古今传奇”话剧社来说,其火爆程度令人瞠目结舌,但其他说书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十一引爆全程,在本行业一骑绝尘。

说书这门行当也无什么秘诀,想要出头有两大要素,话本和嘴皮子。嘴皮子功夫不消说,但凡做这行的都精于此道,想要分高下,还是得要引人入胜的话本。

此时的说书也有分门别类,有讲史与说小说之分,讲史也有细分,如霍四究说三分、尹常卖五代史。

张十一也算是讲史的,但无有特别所专,在京中不如霍四究、尹常名气大。但“水云间”开业后,喜爱听书的惊奇的发现,张十一摇身一变,成了“张社长”。

这些日子,张社长那才叫一个春风得意马蹄疾啊。

喜欢大宋河山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宋河山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神剑无敌系统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颜语最新小说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旧金山往事一世之尊十龙夺嫡九州我为王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一觉醒来我隐婚了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我家娘子在修仙糜汉纯情校医三国:东归志!从公里外的桃花坞开始
经典收藏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人在大唐本想低调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生子当如孙仲谋护国驸马爷终极潜伏歃血朱门华章录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我在水浒开了个挂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绝色冷妃春秋发明家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
最近更新最后的一位将军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这就是你的宿命杀手崇祯蓝鸮之恋隋唐:家兄程咬金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明末改革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在大唐苟活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边塞枭龙穿越之边疆崛起吴三桂称帝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谋杀三国精编版铸运天秦
大宋河山 品涩居士 - 大宋河山txt下载 - 大宋河山最新章节 - 大宋河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