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诗看古今

111永恒的不死鸟1

首页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护花大国士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糜汉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极品妖孽兵王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武神主宰生子当如孙仲谋春回大明朝
嘻哈史诗看古今 111永恒的不死鸟1 - 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文阅读 - 嘻哈史诗看古今txt下载 - 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6章 赵光义真弑兄夺位?史官翻案,揭开烛影斧声真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元丰五年冬,汴京史馆的阁楼里,寒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吹得书页“哗啦”响。史官李焘蹲在书堆里,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太祖实录》,指尖在“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那行字上反复摩挲——这一天,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次日,弟弟赵光义登基,也就是宋太宗。

“李史官,又在查‘烛影斧声’的事啊?”同事王史官端着一碗热茶走进来,把茶放在李焘身边的木桌上,“这事儿都过去一百多年了,民间都说赵光义是弑兄夺位,骂声就没停过,你就算查遍史料,也未必能翻案。”

李焘没抬头,依旧盯着书页:“民间传言归传言,正史里的记载含糊不清,既没说太祖是被弑,也没说太宗是正常继位,咱们做史官的,总得把真相找出来,不能让太宗平白背了千年的锅。”

王史官叹了口气,在李焘身边坐下:“可你看《宋史》里的记载,就一句‘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连太祖驾崩的细节都没写。倒是民间的话本里,写得有模有样,说太祖和太宗在万岁殿喝酒,殿里烛影晃动,还传出‘斧声’,第二天太祖就死了,这不就是明着说太宗杀了太祖吗?”

“话本为了吸引人,难免添油加醋。”李焘放下《太祖实录》,端起热茶喝了一口,“我这几天查了不少史料,除了《太祖实录》,还有当时宫女、太监的回忆录,还有太祖晚年的起居记录,发现不少细节,能证明民间传言站不住脚。”

他说着,从书堆里翻出另一本册子,是《太祖起居注》的抄本:“你们看,开宝九年十月,太祖身体就不好,十月十八日,还特意召太医入宫诊治,太医说太祖是常年征战,积劳成疾,加上年纪大了,身子虚得很。十月二十日那天,太祖召太宗入宫喝酒,其实是想跟太宗交代后事,不是什么突发的‘弑兄’。”

王史官凑过去,看着册子上的文字:“可民间说的‘烛影斧声’,又是怎么回事?要是只是交代后事,怎么会有烛影和斧声?”

“烛影好解释。”李焘指着册子上的记载,“当时是冬天,万岁殿里点着十几根蜡烛,光线暗,两个人坐着说话,身影映在窗纸上,看起来就像是‘烛影晃动’。至于斧声,根本不是杀人的斧头,而是太祖手里的‘玉斧’——那是太祖平时把玩的东西,玉做的,用来批阅奏折时压纸,或者用来指点江山,根本砍不了人。”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还找到了当时在万岁殿外伺候的宫女张氏的回忆录,里面写着,那天晚上,她在殿外听到太祖和太宗说话,声音很平和,没有争吵,后来还听到太祖说‘汝当善理朝政,护我大宋百姓’,之后就没了声音。直到第二天清晨,太宗出来,说太祖已经驾崩,让她去通知大臣。”

王史官皱了皱眉:“就算这些是真,那太宗为什么不早点把这些细节写进正史?反而让记载含糊不清,给了民间传言的机会?”

“因为太祖去世得突然,太宗刚继位时,朝局不稳。”李焘又翻出一本《太宗实录》,“当时太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都还在,不少大臣支持皇子继位,对太宗继位有意见。太宗要是把太祖交代后事的细节写得太详细,反而会被人说‘伪造遗诏’;要是不写,又会让人猜疑。权衡之下,只能先简化记载,等朝局稳定了再补,可后来忙着重整朝政、统一南方,这事就被耽搁了,没想到民间的传言越来越离谱。”

为了验证这些细节,李焘还特意去了一趟开封府,找到了张氏的后人。张氏的孙子张二郎,手里还留着张氏当年写的回忆录手稿,上面的字迹和李焘在史馆看到的抄本一模一样,还多了一些细节——那天晚上,张氏给太祖和太宗送过一次茶,进殿时看到太祖靠在椅背上,脸色苍白,太宗坐在旁边,手里拿着太祖递过来的玉斧,正在听太祖说话,两人神色都很凝重,没有丝毫剑拔弩张的样子。

“我奶奶说,太祖驾崩后,太宗在殿里哭了很久,才出来通知大臣。”张二郎把回忆录手稿递给李焘,“民间说太宗弑兄,我奶奶生前一直不认可,说那是有人故意抹黑太宗,想挑拨朝局。”

李焘拿着手稿,心里更有底了。他回到史馆后,把查到的史料、宫女回忆录、张氏后人的证词整理在一起,开始撰写《续资治通鉴长编》,专门用一个章节,详细记载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前后的事,还原“烛影斧声”的真相。

可书稿刚写了一半,就有人找上门来——开封府的推官王彦,是太祖旧臣的后代,听说李焘在为赵光义翻案,气得拍着史馆的桌子:“李焘!你好大的胆子!赵光义弑兄夺位,是满城百姓都知道的事,你居然敢篡改史料,为他翻案,你对得起太祖吗?”

李焘很平静,把整理好的史料放在王彦面前:“王推官,你先看看这些史料,再骂也不迟。这是《太祖起居注》,记载了太祖晚年的病情;这是宫女张氏的回忆录,写了那天晚上殿里的情况;这是张氏后人的证词,能证明回忆录是真的。这些都不是我篡改的,都是当时的真实记载,你要是不信,可以自己核对。”

王彦起初不肯看,可架不住李焘的坚持,还是拿起史料,逐字逐句地读起来。越读,他的脸色越难看,手里的史料也开始发抖——这些记载,和他从小听的“弑兄”传言完全不一样,可每一份史料都有出处,每一个细节都能相互印证,根本不是伪造的。

“就算这些是真,那太祖的儿子为什么没继位?反而让弟弟继位了?”王彦还是不肯认输,声音却低了不少。

“因为太祖晚年,大宋还没统一,北方有契丹,南方有吴越、北汉,朝局不稳。”李焘解释道,“太祖的儿子赵德昭当时才二十多岁,赵德芳才十几岁,都没经历过战乱,也没处理过朝政。而太宗跟着太祖征战多年,平定过李重进、北汉,处理朝政也很有经验。太祖知道,要是让年幼的皇子继位,很可能会引发内乱,甚至让大宋亡国,所以才决定传位给太宗,让他稳住朝局,完成统一大业。”

他指着《太祖实录》里的一段记载:“你看这里,开宝八年,太祖就跟宰相赵普说过,‘朕子年幼,恐不能承大业,光义素有才干,可托社稷’。这说明,传位给太宗,是太祖早就有的想法,不是太宗临时弑兄夺位。”

王彦看着那段记载,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他沉默了很久,才叹了口气:“我从小就听祖父说,太宗是弑兄夺位,所以一直恨他,没想到……竟是这么回事。是我错了,不该没查清楚就骂太宗,还阻止你翻案。”

“没事,你也是被民间传言误导了。”李焘笑了笑,“不光是你,很多百姓、甚至不少官员,都被传言误导了,这也是我要查清楚真相的原因——不能让太宗背了这么久的骂名,也不能让后人误解这段历史。”

后来,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完成,里面详细记载了“烛影斧声”的真相,还附上了所有史料的出处。书稿呈给宋神宗后,宋神宗看了很感慨,下旨让史馆把书稿印刷成册,发放到各州府,让百姓和官员都能看到真相。

消息传到民间,不少人都去州府的衙门里看书稿。有人看完后,不好意思地说:“我骂了太宗这么多年,原来骂错了!没想到太宗是太祖亲自选定的继承人,还为大宋统一做了这么多事,真是冤枉他了!”

还有人说:“以前听人说‘烛影斧声’,觉得太宗特别坏,现在看了史料才知道,都是传言瞎编的。以后可不能随便相信传言,得看正经的史书,不然又会冤枉好人。”

喜欢嘻哈史诗看古今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嘻哈史诗看古今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颜语最新小说斗破后宫,废后凶猛肌肉影帝旧金山往事悍明神权之上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猎谍十龙夺嫡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魔法史记苏泽列传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生子当如孙仲谋丹道仙途剑道至尊剑无双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七零位面小军嫂
经典收藏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初唐峥嵘吕布有扇穿越门枌榆草木长春秋发明家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镇国二公子绝对荣誉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糜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战国野心家大明,我以族谱变法隋唐八卦史【精华版】老子就是要战争
最近更新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明朝的名义笔架叉将军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英烈传奇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道藏辑要铜镜约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穿越之原始之路大乾风云起苍穹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三藏还俗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嘻哈史诗看古今 111永恒的不死鸟1 - 嘻哈史诗看古今txt下载 - 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 - 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