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首页 >> 明风再起 >> 明风再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崇祯聊天群神级英雄骗了康熙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唐:吃货将军抗日之兵魂传说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大明第一臣
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 明风再起全文阅读 - 明风再起txt下载 - 明风再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1章 风陵渡血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黄河在这里拐了个急弯,浑浊的河水裹挟着碎冰,咆哮着向东奔去。风陵渡地势险要,北岸陡峭,南岸稍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张二狗趴在雪地里,冻得牙齿打颤。他所在的连队作为先锋,已于前日深夜悄悄渡河,此刻正埋伏在北岸的一片桦树林中,等待总攻信号。

“班长,这鬼天气,枪栓都冻住了。”一个新兵低声抱怨着,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霜花。

张二狗检查了自己的步枪,确认机件活动自如:“用体温焐着击发机构,别让雪进去。”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这一仗关乎全军渡河,大都督在后面看着呢。”

远处渡口方向,隐约可见清军修筑的工事。木栅栏、壕沟、土垒一应俱全,几面破旧的龙旗在寒风中无力飘动。据侦察,这里驻守着大约两千清军,是多尔衮留下阻滞追兵的钉子。

王小虎的炮兵连隐藏在更后面的山坳里。十二门山炮已经校准射界,炮口对准了对岸工事。王小虎亲自检查每一门炮的仰角,手指冻得发紫,却丝毫不影响他的专注。

“装定诸元完毕!炮弹预备!”他低声传令,炮兵们将黄铜炮弹从保温箱中取出,小心地放在炮位旁。在这种严寒中,金属变得脆硬,稍有不慎就会损坏。

赵大柱的机枪班占据了侧翼一个制高点。三挺新式重机枪架在雪堆后,枪管用白色布条缠绕伪装。作为经历过台湾剿匪战斗的老兵,赵大柱深知机枪在防御战中的价值。但今天,他们要打的是进攻。

“注意保暖枪机,雪进到导气管里就麻烦了。”他逐个检查士兵的装备,看到一个新兵的手套破了个洞,立即把自己的脱下来递过去,“换上!”

新兵犹豫着:“班长,那你...”

“执行命令!”赵大柱不容分说,赤裸的双手很快冻得通红。他想起在河南老家的那个冬天,小妹的手也冻成这样,他把自己唯一的一副破手套给了她...

突然,三发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

“开火!”王小虎的声音撕破寂静。

炮兵阵地上顿时轰鸣震天。炮弹呼啸着划过黄河,精准地落在清军工事上。木栅栏被炸成碎片,土垒崩塌,雪地上绽开一朵朵黑黄色的花。

对岸清军显然没料到炮火如此猛烈,顿时陷入混乱。但很快,他们就组织起反击,几门老式红衣大炮开始还击,炮弹落在河中,激起巨大水柱。

“步兵,前进!”

张二狗一跃而起:“全班跟上!保持散兵线!”

深红色军服在雪地上格外显眼,士兵们呈战斗队形快速向前推进。子弹开始呼啸而来,有人中弹倒地,但队伍毫不迟疑地继续前进。

黄河冰面上,主力部队开始强渡。数以百计的船只同时离岸,船头架着的机枪向对岸倾泻火力。

张二狗的小队最先接近敌军壕沟。一阵排枪打来,他身边的两个士兵应声倒地。

“掩护!”他大喊着卧倒还击。新式步枪的射速优势立刻显现,压制得清军抬不起头。

突然,清军阵后响起奇特的号角声。大群骑兵从侧翼杀出,直扑渡河部队!

“蒙古马队!”有人惊呼。

这些蒙古骑兵极其悍勇,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正在渡河的船只。不断有人马中弹倒下,但后面的继续冲锋。

一艘运兵船被骑兵突入,顿时血光四溅。渡河部队被迫放缓速度,用船上的火力阻击骑兵。

赵大柱的机枪班立即调整射界:“全火力,覆盖河滩!”

重机枪喷出火舌,形成交叉火力网。冲在前面的蒙古骑兵连人带马被打成筛子,后面的被迫转向。

但就这一耽搁,清军得以重整阵线。更多士兵从后方工事中涌出,火力骤然增强。

张二狗的小队被压制在一处洼地,抬不起头。子弹噗噗地打入周围的雪地,溅起一片片雪雾。

“班长,小山东不行了!”一个士兵喊道。

张二狗匍匐过去,只见那个爱说笑的山东兵胸口汩汩冒血,眼睛已经失去神采。他记得这个兵才十八岁,家里是登州的渔民,总说等打完仗要请全班吃最肥的海蟹...

“操!”张二狗红着眼睛,猛地起身连续射击,直到打空弹仓。

对岸观战的李长风放下望远镜,面色凝重:“蒙古骑兵比预想的要多。命令飞艇部队投入战斗!”

不多时,巨大的阴影笼罩战场。三艘飞艇缓缓驶来,舱底打开,黑色的炸弹如雨点般落下。

爆炸声震耳欲聋,清军工事陷入一片火海。蒙古战马受惊,四处狂奔,反而冲乱了自家阵形。

渡河部队趁势加强攻势,更多船只靠上北岸,士兵们呐喊着冲上滩头。

张二狗的小队也跃出洼地,与清军展开白刃战。刺刀见红,雪地被鲜血染得斑驳陆离。

一个清军将领模样的壮汉挥舞长刀,连续砍倒两个士兵。张二狗举枪射击,却只听到撞针空响——没子弹了!

壮汉狞笑着冲来,长刀劈下。张二狗勉强用枪架住,震得虎口发麻。两人在雪地上翻滚搏斗,都是拼命的架势。

最终,张二狗摸到腰间的匕首,狠狠刺入对方咽喉。温热的血喷了他一脸,壮汉瞪大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会死在一个小兵手里。

“为小山东报仇!”张二狗嘶吼着拔出匕首,继续向前冲去。

战局开始向一边倾斜。在绝对的火力优势下,清军节节败退。许多士兵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就在胜利在望时,意外发生了。

一阵突如其来的大风刮过战场,飞艇剧烈摇晃,被迫升高撤离。同时,黄河上的浮冰越来越多,渡河速度明显减慢。

残余的清军见状,发起疯狂反扑。特别是那些蒙古骑兵,似乎知道投降无望,拼死冲击炮兵阵地。

王小虎的炮兵连被迫转入防御。炮弹已经打光,炮兵们拿起步枪和工兵铲,与冲进来的骑兵搏斗。

一个骑兵挥刀砍向王小虎,他勉强闪开,步枪却被砍成两段。眼看第二刀就要劈下,赵大柱的机枪及时响起,将骑兵连人带马扫倒。

“谢了!”王小虎捡起阵亡战友的枪,继续射击。

赵大柱的机枪班此时也陷入苦战。机枪枪管过热,不得不更换。就在这间隙,一股清军突袭到位。

“保护机枪!”赵大柱大喊着,用身体挡在机枪前,步枪刺刀捅穿第一个冲上来的清兵。

惨烈的肉搏战在冰天雪地中展开。不断有人倒下,鲜血融化了积雪,又很快冻结成红色的冰。

张二狗的小队终于突破到最后一道工事,却发现这里躲藏着许多平民百姓。清军竟然用老百姓做肉盾!

“不要开枪!都是汉人!”一个老者颤巍巍地举着白布。

士兵们迟疑了。就在这瞬间,藏在人群中的清军突然开火,好几个士兵中弹倒地。

“卑鄙!”张二狗目眦欲裂,却无法向百姓开枪。

混乱中,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突然冲向清军枪手,抱住他的腿:“不要杀兵爷!他们是好人!”

枪手一脚踢开女孩,举枪欲射。张二狗来不及思考,飞身扑去,与枪手扭打在一起。

枪响了,子弹打穿张二狗的肩膀,他也趁机割断了对方的喉咙。

“班长!”士兵们冲过来。

张二狗捂着伤口,看向那个小女孩:“没事吧?”

女孩约莫十岁年纪,面黄肌瘦,却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她怯生生地摇头,突然指着远处:“兵爷小心!”

一个装死的清军正举枪瞄准。女孩毫不犹豫地挡在张二狗身前。

枪声响起,女孩瘦小的身体一震,缓缓倒下。

“不!”张二狗抱住女孩,手忙脚乱地想堵住她胸口的枪眼,但鲜血汩汩涌出,很快染红了他的军装。

女孩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闭上了眼睛。

张二狗仰天长啸,声音凄厉如狼。他轻轻放下女孩的尸体,捡起步枪,冲向那个开枪的清军,完全不顾自己也在流血。

战斗在这一刻变得异常残酷。士兵们被女孩的牺牲激怒,发起了最后的冲锋。残存的清军终于崩溃,纷纷投降。

当太阳西斜时,风陵渡终于完全被占领。雪地上到处是尸体和残骸,黄河水染成了淡红色。

王小虎一瘸一拐地巡视炮兵阵地,半数炮手阵亡,所有大炮都需要维修。赵大柱的机枪班只剩三人,两挺机枪彻底损坏。

张二狗呆坐在女孩的尸体旁,一言不发。军医想为他包扎伤口,被他推开。

李长风渡过河来,巡视战场。看到平民伤亡时,他脸色铁青。

“大都督,清军利用百姓做掩护,我们...”指挥官试图解释。

李长风摆手打断:“不是你们的错。”他走到女孩尸体前,缓缓脱下军帽,“厚葬所有遇难百姓,立碑纪念。阵亡将士的名字都要记录下来,他们的家人将得到终身抚恤。”

他看向呆滞的张二狗:“你叫什么名字?部队番号?”

旁边士兵连忙回答:“报告大都督,这是一连三班班长张二狗,辽东人。他今天表现英勇,还救了几个百姓...”

李长风点点头:“张二狗,从现在起,你就是中尉连副。我要你记住今天的感受,记住我们为什么而战。”

他转向众将士,提高声音:“我们都看到了,敌人有多么残忍无耻!但他们越是这样,就越说明他们害怕了!害怕我们带来的新秩序,害怕失去他们欺压百姓的特权!”

士兵们聚集过来,虽然疲惫不堪,但眼神坚定。

“风陵渡已经拿下,通往西安的大门打开了!接下来,我们要让多尔衮知道,华夏大地再也不容他们蹂躏!我们要让所有欺压百姓的人付出代价!”

“大都督万岁!”呼喊声再次响起,比以往更加坚定。

张二狗缓缓站起身,向李长风敬了个军礼,然后小心地抱起女孩的尸体,向临时设立的墓地走去。

夜幕降临,北风又起。黄河的咆哮声中,似乎夹杂着无数冤魂的哭泣。

但在彼岸,更多的部队正在渡河。无数的火把组成长龙,向着西方,向着那个必将到来的黎明前进。

赵大柱在营地巡视时,发现那个早上还犹豫的蒙古新兵正在细心擦拭机枪零件。年轻人的脸上多了一道伤疤,眼神却更加坚毅。

“班长,我想通了。”新兵抬起头,“不管蒙人汉人,重要的是让这孩子般的悲剧不再重演。”他指着远处正在下葬的女孩棺材。

王小虎则在给马尼拉的家人写信:“...今日苦战,儿幸无恙。大都督说,此战之后,将派舰队,惩戒残存的西班牙人。届时,故乡亲人可永享太平矣...”

寒夜中,张二狗独自站在新坟前。墓碑上简单刻着“无名小英雄之墓”。

“我会记住的。”他轻声说,不知是对女孩,还是对自己,“一定会建立一个让孩子不再枉死的世界。”

黄河在黑暗中奔腾不息,如同这个古老民族不屈的魂魄,历经磨难,终将奔向光明。

黄河解冻的轰鸣声如同万马奔腾,巨大的冰块相互撞击,在浑浊的河水中沉浮。风陵渡一战后,黄河航道被打通,但渡河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张二狗站在南岸高地上,望着滔滔黄河,肩膀上的伤还在隐隐作痛。军医说他运气好,子弹穿肉而过,未伤筋骨,半月就能活动如常。但他心里明白,那道看不见的伤,恐怕永远无法痊愈。

“二狗哥,看那边!”王小虎指着下游方向。

只见远处河岸上,黑压压的人群正在向渡口聚集。起初士兵们还紧张地拿起武器,以为又是敌军来袭。但很快发现,来的都是普通百姓——扶老携幼,推车挑担,如同赶集一般。

“他们来做什么?”赵大柱皱眉,手下意识按在枪柄上。

很快,答案揭晓了。百姓们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来帮忙的。

“军爷!俺们带了麻绳和木板!”

“俺家有船!虽然破旧,但能载人!”

“刚蒸的馍馍,军爷们先垫垫肚子!”

呼喊声此起彼伏,百姓们自发地开始协助工兵搭建浮桥。年轻人跳进刺骨的河水中固定木桩,老人和妇女则在岸上编织绳缆,孩子们跑来跑去传递工具。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到张二狗面前,颤巍巍地奉上一篮热腾腾的杂面馍馍:“军爷,收下吧。听说你们打了胜仗,把那些天杀的清兵赶跑了...”

张二狗一时不知所措。在他的记忆里,军队与百姓从来都是对立的一在辽东,清军抢粮抓丁无恶不作;后来听说闯军也好不到哪去,甚至明军也常常扰民。

“老伯,我们有军粮,这些您留着自己吃吧。”他婉拒道。

老者却执意要塞给他:“不一样!这是俺们的心意!你不知道,前几天清兵过河,把俺们村的粮食抢光了,还把老王家的闺女糟蹋了跳了河...”老人抹着眼泪,“你们是替天行道的王师啊!”

张二狗接过馍馍,感觉手心滚烫。他想起那个为他挡枪的女孩,眼眶发热。

“全体注意!”忽然传来上级的命令,“大都督有令:百姓所赠食物,必须按市价付钱!帮助搭建浮桥的百姓,登记造册,日后补偿!”

士兵们立即行动起来,有的掏出铜钱硬塞给百姓,有的拿出军粮与百姓分享。几个军纪官来回巡视,严禁任何士兵白拿百姓东西。

王小虎的炮兵连正在艰难地拖拽大炮上船,一群百姓自发过来帮忙推车。一个中年汉子边推边问:“军爷,你们这铁疙瘩真厉害,几炮就把清兵的工事轰平了!”

王小虎笑道:“老哥好眼力,这是新式山炮,能打五六里远呢!”

“太好了!轰死那些狗日的清兵!”汉子咬牙切齿,“俺弟弟被他们抓去沈阳做苦力,至今生死不明...”

类似的情景在整个渡口上演。赵大柱的机枪班在休息时,被一群孩子围住,好奇地摸着重机枪。

“军爷,这个能打多远?”

“能打穿城墙吗?”

“清兵怕不怕这个?”

赵大柱难得地露出笑容,耐心解答。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忽然问:“军爷,我长大了能当兵吗?像你们一样打清兵!”

“只要你好好读书识字,将来不仅能当兵,还能当军官呢。”赵大柱摸摸孩子的头,想起自己早夭的弟弟。

渡口边,李长风在刘铭枢陪同下巡视渡河进度。看到军民融洽的场景,他满意地点头。

“与一个月前我们渡江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刘铭枢感慨道。

李长风目光深远:“这就是民心所向。记得《荀子》所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我们不是君,但道理相通。”

这时,一个老秀才模样的长者被百姓簇拥着走来,向着李长风深深一揖:“大都督仁德之师,老朽代表风陵渡百姓,叩谢大军救命之恩!”

李长风急忙扶起:“老人家言重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本就是我辈职责。”

老秀才激动道:“老朽活了七十有六,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弘光五朝,见过的军队数不胜数。从未有一支军队如大都督麾下这般纪律严明,待民如子!”

他转过身,对围观的百姓高声道:“乡亲们!老朽记得清清楚楚!崇祯十五年,闯军过河,抢粮抓丁,烧杀掳掠!去年清兵过河,更是如同蝗虫过境!唯有今日,我们见到了真正的王师!”

百姓们纷纷附和:

“是啊!那些军爷还帮俺修了屋顶!”

“他们吃饭都给钱,一个子儿不少!”

“有个小军爷还教俺娃认字呢!”

张二狗在不远处听着,心中澎湃。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辽东,最怕的就是过路的军队——不管是明军、清军还是闯军,对百姓而言都是灾祸。

一个老太太挎着一篮子鸡蛋,硬要塞给士兵们:“拿着拿着!你们不吃饱,怎么打鞑子!”

士兵们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但偷偷在老太太的篮子里放了一小块碎银。

王小虎那边,百姓们帮他把最后一批火炮运上渡船。一个老船工看着新式的浮桥设计,啧啧称奇:“这桥搭得巧!比当年戚家军的浮桥还结实!”

“老伯知道戚家军?”王小虎好奇地问。

“怎么不知道!”老船工自豪地说,“俺祖上还帮戚继光将军搭过浮桥呢!可惜啊,后来的军队,再没有戚家军那样的纪律了...直到你们出现。”

赵大柱则被一群老人围住,听他们讲述这些年的苦难。

“崇祯末年,官军过河,把俺们村最后一点种子粮都抢走了...”

“闯军来的时候,说是均田免粮,结果比官军还凶...”

“最可恶的是清兵,根本不把汉人当人看...”

一个老人拉着赵大柱的手:“军爷,你们一定要赢啊!咱们汉人的江山,不能再让蛮夷糟蹋了!”

赵大柱郑重承诺:“老人家放心,我们一定会赢!”

夕阳西下时,浮桥终于搭建完成。大军开始有序渡河,百姓们站在两岸挥手相送。许多人家自发点燃火把,为军队照明。

几个孩子唱起了新学的歌谣,据说是从山东传来的:

“李长风,本领强,新式火器打豺狼...

均田亩,免苛捐,老百姓呀把家安...”

歌声在黄河上空飘荡,与波涛声相应和。

张二狗站在船头,回望南岸。点点火把如同星河,照亮了整个河岸。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大都督坚持要军队纪律严明,为什么不允许士兵拿百姓一针一线。

“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喃喃自语,想起了那个逝去的小女孩。若她能看到今日场景,该有多好。

王小虎在另一条船上,正与帮忙的百姓告别。一个年轻人塞给他一包东西:“军爷,这是俺娘做的酱菜,带着路上吃!”

“这怎么好意思...”王小虎推辞着。

年轻人却道:“军爷不必客气!俺们商量好了,等大军西征,我们就组织运输队,给你们送粮草!”

赵大柱的船已经驶到河中,他望着两岸如繁星般的火把,忽然对部下说:“记住今天。我们打仗,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这些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对岸,李长风在亲兵护卫下最后一批渡河。刘铭枢低声道:“大都督,探马来报,多尔衮正在潼关加固工事,似乎想在那里与我们决战。”

李长风微微一笑:“他守不住潼关,就像他守不住民心。”转身望向身后的万家灯火,“有了这些支持,我们必将无敌于天下。”

黄河水浩浩东去,千百年来见证了多少王朝更迭,多少军队过往。但这一次,不同了。

一支军队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刀枪锋利,而在于民心所向。李长风深深明白这个道理,而他的对手们,至今还在梦中。

渡船抵岸,李长风踏上北岸土地。前方,通往西安的道路已经打开,通往新时代的道路也已经打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这民心似水,终将涤荡一切污浊,还华夏一个朗朗乾坤。

《明风再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风再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嫚嫚长途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覆手十龙夺嫡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旧金山往事仙农宗我成了六零后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浴火焚神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一世之尊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我家娘子在修仙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太子妃必须骄养
经典收藏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明,我以族谱变法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凤霸天下女皇威武大明匹夫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特种兵之一夫当关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大唐房二极品妖孽兵王湛湛露斯卿南唐晚来风终极潜伏三国第一狠人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春秋发明家
最近更新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历史中的酒馆史上最强县令唐代秘史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玉符传奇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明朝的名义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笔架叉将军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三藏还俗铜镜约
明风再起 浮世蒹葭 - 明风再起txt下载 - 明风再起最新章节 - 明风再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