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郭嘉大夏第一皇子我是正统我怕谁将军好凶猛明日传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极品妖孽兵王抗日之兵魂传说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章 巡查使赴倭 监督履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的朱雀大街上,一队车马正缓缓驶出皇城。为首的马车挂着“大唐巡查使”的旗号,车帘掀开一角,露出裴炎清癯的面容。他手里捏着李承乾亲笔写的谕令,上面“查倭国履约事,务使盟约无亏”十二个字,笔力遒劲,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人,船队已在登州港备妥,三十艘楼船,五千精兵,随时可发。”随行的兵部郎中低声禀报,语气里带着几分谨慎,“倭国虽已称藩,但苏我氏余党未清,怕有不测。”

裴炎放下谕令,目光扫过车窗外的市井。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笑声混在一起,透着长安特有的繁华。“陛下说了,巡查不是去打仗,是去‘验约’。”他淡淡道,“楼船是威慑,精兵是后盾,但真正管用的,是盟约上的字,是倭国对大唐的敬畏。”

此次赴倭,裴炎身负三项使命:一是核查倭国沿海驻军是否按约撤回内地,博多湾等五处军港是否移交大唐监使;二是清查参与过袭扰大唐的海盗头目,按唐律处置;三是监督“班田收授法”推行情况,确保新政不流于形式。出发前,李承乾特意嘱咐:“恩威并施,既要让他们知惧,也要让他们知感。”

船队在海东的碧波上航行半月,抵达博多湾时,孝德天皇已派中臣镰足带着百官在港口等候。码头上铺着崭新的红毡,倭国官员穿着模仿唐制的朝服,却总在细节处透着生涩——有人的袍角太长,有人的玉带系歪了,还有人对着裴炎的船队直咂舌,显然被楼船的宏伟震慑。

“裴大人远道而来,辛苦辛苦!”中臣镰足快步上前,拱手行礼,汉语说得比上次见面流利了许多,“陛下已在奈良城备下宴席,为大人接风洗尘。”

裴炎回礼,目光却越过他,落在港湾里的战船——那里停着不过十艘旧船,甲板上的士兵稀稀拉拉,显然是按约裁撤过的。“中臣大人客气了。”他语气平和,“公务要紧,宴席不急。先烦请带我去看看军港的移交情况吧。”

中臣镰足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点头:“理应如此,大人请。”

博多湾的军港果然已移交。大唐监使张诚带着裴炎查看营房,指着墙上的名册道:“大人,倭国驻军已全部撤回,现有五十名大唐巡检在此驻守,每日巡逻三次,海图和哨卡记录都在这里。”

裴炎翻看名册,每一页都有张诚和倭国地方官的共同签字,日期清晰,无可挑剔。他走到港口高处,望着远处的海面,只见几艘大唐的巡逻船正在游弋,帆上的“唐”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张监使做得不错。”裴炎赞许道,“守住这里,就守住了海东的门户。”

离开博多湾,裴炎的车队驶向奈良。沿途的景象让他暗暗点头:田地里的农夫在用唐式曲辕犁,路边的驿站挂着“均田令”的布告,甚至有孩童追着马车喊“大唐”,显然新政已初见成效。

可到了奈良城外的一处山谷,裴炎却皱起了眉。那里藏着数十间简陋的营房,几个穿着盔甲的武士正鬼鬼祟祟地搬运兵器。“那是什么地方?”裴炎指着山谷问。

中臣镰足脸色微变,支吾道:“是……是负责护卫皇陵的杂役,大人误会了。”

裴炎没说话,直接命人上前搜查。武士们想反抗,却被随行的大唐精兵按住。营房里搜出的兵器堆得像小山,还有一份花名册,上面赫然写着“苏我氏旧部三百人”。

“中臣大人,”裴炎的声音冷了下来,“盟约规定,苏我氏余党须全部解散,为何还私藏武装?”

中臣镰足额头冒汗,连忙跪下:“是臣监管不力!这些人是前几日才聚集的,陛下并不知情,臣这就去办,即刻遣散!”

裴炎看着他,缓缓道:“不是遣散,是按唐律处置。参与过袭扰大唐的,就地关押;胁从者,杖二十,编入班田,不得再执兵器。”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天皇,这是规矩,谁也不能破。”

孝德天皇在皇宫设宴时,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紧张。宴席上的菜肴全是唐式做法,连酒壶都是仿长安的银壶,可他频频举杯的手,却总在微微颤抖。

“陛下不必拘谨。”裴炎放下酒杯,“大唐与倭国已为藩属,理应守望相助。只是盟约如山,既已定下,便要遵守。”他取出海盗名册,“这上面的二十三人,都是当年袭扰莱州的头目,按约当斩,还请陛下交人。”

名册上的名字,有几个是孝德天皇想保的地方豪强。他张了张嘴,想说“可否从轻发落”,却在看到裴炎平静的目光时把话咽了回去。那目光里没有怒意,却透着“不容置喙”的威严——就像大唐的楼船,无需咆哮,也能压垮惊涛。

“依大人之意。”天皇最终点头,声音干涩,“来人,按名册抓人,明日午时问斩,首级传示沿海。”

次日午时,奈良城的刑场围满了百姓。当二十三颗海盗首级落地时,人群里爆发出稀稀拉拉的欢呼。这些海盗往日在沿海劫掠,百姓早已恨之入骨,只是敢怒不敢言。如今大唐巡查使下令严惩,倒让他们觉得解气。

裴炎站在刑场高处,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中臣镰足说:“民心如镜,善恶分明。倭国要安稳,就得先除害。这些人,既是大唐的仇敌,也是倭国的毒瘤。”

中臣镰足躬身道:“大人教诲,臣铭记在心。”

接下来的几日,裴炎核查了班田制的推行情况。他随机抽查了十户农家,见他们都领到了田契,上面用汉倭两种文字写着田亩数量,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在太学,他听了博士讲授《论语》,见倭国学子能用汉语背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由得点头称赞。

临行前,裴炎向孝德天皇辞行,留下三件东西:一是大唐最新修订的《均田令》详解,二是五十柄精制的曲辕犁,三是一道李承乾的手谕,允倭国明年再派三十名留学生入唐。

“陛下,”裴炎看着天皇,语气诚恳,“大唐不求倭国岁岁进贡,只求海东太平,百姓安康。只要按盟约行事,大唐永远是倭国的后盾。”

孝德天皇捧着那道手谕,忽然深深一揖:“臣……谢陛下天恩,谢裴大人教诲。”这一次,他的叩拜发自内心——他终于明白,大唐的巡查不是羞辱,而是在帮他稳固政权。清除海盗,裁撤旧部,推行新政,每一件都是在为倭国除弊。

船队驶离博多湾时,裴炎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倭国海岸。张诚带着巡检们在港口送行,码头上,几个倭国孩童举着小唐旗,跟着船影奔跑。

“大人,您说倭国能守住盟约吗?”兵部郎中问道。

裴炎望着海东的朝阳,笑道:“路是他们自己选的。班田制让百姓有了田,唐律让社会有了规矩,留学生学的是治国之道。只要这些事能成,盟约就稳如泰山。”

长安的消息比船队先到。李承乾看着裴炎的奏报,上面写着“倭国履约甚谨,海盗已清,驻军已撤,新政初行”,不由得对裴炎的处置颇为满意。他对身边的侍臣道:“派人告诉薛仁贵,白江口的水师可以撤一部分回莱州了。海东的风浪,该由他们自己平息了。”

而在奈良,孝德天皇将裴炎留下的《均田令》详解摆在案头,旁边放着中大兄皇子从长安寄来的信。信里说:“长安的春天很美,国子监的花都开了,儿子在这里学得越多,越觉得倭国的改革走对了路。”

天皇望着窗外,太学的方向传来学子们的读书声,清朗而坚定。他知道,裴炎的巡查像一把尺子,量出了倭国与大唐的差距,也量出了未来的方向。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海东的太平,或许真的不再是梦。

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大唐储君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一键修炼在线变强我家娘子在修仙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小时候救的校花,长大后她倒追我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一品侍卫二次元日常物语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丹道仙途九州我为王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纯情校医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兵锋王座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极品妖孽兵王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
经典收藏糜汉生子当如孙仲谋郭嘉汉朝至上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秦时韩公子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三国第一狠人人在大唐本想低调穿越三国,匡扶汉室!浪子列国历险记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白话历史兴衰演义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绝色冷妃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
最近更新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历史中的酒馆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铜镜约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唐代秘史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