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将军,若是府中没有别的事情,那我就先回去了,免得家父惦记。”
程德玄摆了摆手,谢绝了进屋喝茶的邀请,目光却还带着几分不舍,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抬头看向杨骏,眼里闪着期待的光:“对了杨将军,您这趟回了京城,之前写的《三国演义》也早完本了,往后您还会有新作吗?我身边的同窗好有可都盼着您再写些故事呢!”
杨骏闻言朗声一笑,指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药包,见少年满眼急切的模样,故意卖了个关子,语气带着几分幽默:“哈哈,这可就得保密了。不过你放心,若是往后军中与府中事务不忙,有了空闲时间,应该会再写些新东西……”
程德玄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连忙拱手道:“那我可就盼着将军的新作了!时候不早,我先回去了,将军您多保重!”
杨骏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转身拎着药包往屋内走——没成想今日竟还收获了这样热忱的读者,倒也算一桩趣事。
杨骏很快将煮好的安胎汤药端到床头,看着周娥皇喝完药、沉沉睡去,才轻手轻脚吹灭烛火,转身带上门。
廊下的积雪已停,月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庭院铺了层薄霜,寂静得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他刚走到前院,就见铁柱捧着个信封快步走来,神色带着几分警惕:“将军,方才有人把这个塞在府门外,没留姓名,只说务必亲手交给您。”
杨骏心头一动,接过信封——没有落款,封口也只用浆糊简单粘了下。他借着廊下的月光拆开,里面只有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用炭笔写着一行字,字迹潦草却力道十足:“明日早朝小心李相!”
“李相?”
杨骏捏着纸条的手指猛地收紧,李谷?自己好像跟他没有什么交恶之处吧!
夜风掠过庭院,卷起地上的雪沫,寒意顺着衣领钻进来。杨骏抬头望向天边的残月,眉头紧紧蹙起,旋即他就回到房间内,将纸条凑到烛火边点燃,看着纸灰在风中飘散,眼底的放松彻底褪去,只剩下沉沉的警惕:无论这消息是真是假,明日早朝,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
次日崇元殿内!
相比前些日子的冷清,今日殿内倒是多了几分雀跃——满朝文武都知晓,此番南征夺取南唐江北十四州,官家今日定会论功行赏。
殿中群臣按品级列立,不少人悄悄攥紧了朝笏,眼底藏着期待,连呼吸都比平日轻快些,摩拳擦掌盼着圣谕。
郭荣端坐龙椅,目光扫过阶下众臣,最后落在身旁的王朴身上。王朴心领神会,立即出列躬身,声音洪亮:“启奏官家,臣有本奏。此番南征,南平王高保融主动率兵协助我大周攻打南唐,大军直抵鄂州,为我军牵制南唐兵力;战后更主动上书,愿向大周称臣。此事关乎藩属格局,还请官家定夺!”
郭荣微微颔首,指尖轻叩龙椅扶手,语气沉稳公允:“高保融虽无破城夺地之功,却有出兵助战之劳,也算识时务。传朕旨意,令南平军队即刻返回本国,另赐绢帛一万匹,其南平王封号及一应待遇,照旧不变。”
“喏!”王朴躬身领旨,退回班列。
郭荣话锋一转,目光多了几分探究:“朕还听闻,此前朕下令将俘虏的蜀军送还后蜀,孟昶也遣人将俘虏的周将送回京城,期间还曾写信与朕。诸位爱卿以为,他此举可有归降大周之意?”
话音刚落,大学生范质立即出列回话,语气带着几分凝重:“官家,臣近日听闻一事——南平王高保融曾修书劝孟昶归周,可孟昶在回信中慷慨陈词,明确拒绝了劝降,言语间仍有固守之意。此事如何应对,还请官家定夺!”
殿内瞬间静了几分,群臣目光皆聚向龙椅,等着郭荣的决断——西蜀态度不明,无疑是大周西南边境的一道隐忧。
郭荣的目光扫过阶下,最终落在武将列中的李重进身上,沉声道:“李重进,此番征伐南唐你是主帅,若是此刻讨伐西蜀的话,说说你的看法?”
李重进立即出列,甲胄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语气带着南征大胜后的激昂:“启奏陛下!末将以为,我大周此番征南夺下江北十四州,军心士气正盛,举国上下气势如虹!反观西蜀,孟昶偏安一隅多年,境内军民居安已久,军备废弛。此时若举兵西进,定能趁其不备,一战而胜,将西蜀纳入大周版图!”
郭荣微微颔首,指尖仍轻叩龙椅扶手,似在斟酌,随即转向另一侧的杨骏,语气多了几分熟稔:“骏哥儿?你也刚从南征前线回来,对藩属态势更清楚,你的意思呢?”
杨骏上前一步,没有多余的铺垫,只抬眼看向龙椅上的郭荣,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陛下,臣以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短短一句话,却像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殿内瞬间静了几分。郭荣听到这话,眼底闪过一丝赞许,缓缓坐直了身子,显然被这直白的表态所触动。
“好!好一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郭荣猛地一拍龙椅扶手,语气里满是振奋,连眼神都亮了几分:“李将军勇武,杨将军通透,你们所言皆在理!如今我大周南征大胜,士气如虹,正该乘势而为,一鼓作气拿下西蜀,扫清西南屏障!”
话音未落,他目光扫过文官列,高声传唤:“三司使张美何在?”
“臣在!”列中的张美立即出列躬身,手中朝笏紧握,静待圣谕。
郭荣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掷地有声:“朕命你,全力筹备征讨西蜀所需的衣物、粮食与军需物资,务必赶在年后开春前备齐,不得有误!”
“臣遵旨!定当尽心筹备,绝不让大军因物资短缺误了军机!”
张美沉声领旨,声音铿锵有力,躬身退回班列时,脚步都带着几分急促——此事关乎伐蜀大局,容不得半分拖延。
喜欢十国风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十国风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