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闻鼓一响,上京震动,消息旋即传遍京外,牵动天下人心。
毕竟,永宁侯府这一连串变故,实在太过惊人。
怕是连话本写手,也不敢这般肆意编排。
如此曲折,如此惨烈。
永宁侯纵容早在大婚前便已暗通款曲的庄氏算计发妻萧氏,亲手为自己戴上了绿冠。发妻遭休弃后,更假借“供养”之名行囚禁之实。
一朝有孕,终成死劫。
萧氏于生产之时无人施救,最终血崩,香消玉殒。
堪堪呱呱坠地的亲女被庄氏换出,这桩借债埋下十四年后“真假千金”这场荒唐戏码的祸根。
永宁侯更趁着淮南水患、瘟疫横行,人心惶惶之际,一手策划了那场令世人痛心疾首,更因瘟疫失控,酿成无数家破人亡的民乱,只为以此为契机亲手除掉萧氏所出的嫡长子。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这世间素来不乏痛打落水狗之事。
在百姓的口耳相传间,裴临慕私欲作祟,嫉妒之下毒杀裴谨澄一事的罪魁祸首顺理成章地变成了永宁侯。
但凡提及此事,百姓无不先啐一声,骂句“上梁不正下梁歪”,随即摇头点评“养不教,父之过”,他的儿子们能有今日兄弟相残的惨剧,全是他这老子的家风给带坏的!归根结底,祸根就在永宁侯身上。
人人不齿其行。
那些笃信因果轮回的百姓则是在慨叹,真真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永宁侯与庄氏昔日造下的孽障,如今悉数报应于后辈之身,以致子息凋零,无一善终。
到头来,只留了一个被下堂的萧氏在别庄生下,又流落在外多年的裴桑枝。
民声鼎沸,众目所集。主审官员皆感压力悬于眉睫,无一人敢有半分懈怠,连日秉烛达旦,恨不能以衙门为家。
更何况,坐镇此处的周域,资历深、能力卓绝,更有铁打的骨头和一张不饶人的利嘴。有他压阵,调查得以排除万难,强势推进。
更让官员们头疼的是,荣妄几乎把衙门当成了第二个家。他一天来回三趟,追问、察看、催促,步步紧逼,那架势仿佛在说:若案子不破,他便要搬来衙门同吃同住了。
谁不知道,荣妄是元和帝的心头宝。
荣妄在此,就说明元和帝的耳目亦在此。
查案的进度如被无数眼睛寸寸检视,这差事办得人喘不过气,仿佛头顶始终悬着一柄利剑。
一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正在埋头查案的三司官员们便心头一紧,无需通传也知晓,定是荣国公大驾光临。
然而,凡事有弊亦有利。
荣国公每次前来,总会带上云霄楼的精致点心和清香提神的佳茗,倒也稍稍抚慰了众人焦灼的心绪。
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荣国公将带来的茶点轻轻置于一旁空桌,并无言语,以免惊扰官员思绪。他如同此前每一次那样,轻车熟路的落座于周域身侧的雕花大椅上,手臂闲闲地搭着扶手,目光缓缓掠过堂间碌碌一众官员。
待官员们忙罢手头公务,稍得清闲,荣妄方会出言,与周域攀谈几句,询问一番案子的进程。
周域慢条斯理地啜了口茶,眼风淡淡扫向荣妄,打趣道:“当初遴选重审裴惊鹤一案的官员时,我本就有意将你从御史台调出。偏你当时百般推脱,一口一个避嫌,生怕落人口实。如今倒好,一天三趟地往这儿跑,雷打不动,怕是只差将那铺盖卷搬来了吧?”
“既然这般放心不下,干脆这主审官的位子,由你来坐如何?”
荣妄笑着为周域续上茶,方耐心解释道:“世人皆知我倾慕桑枝,情有独钟,非卿不娶。前番谢宁华之事虽已搪塞过去,然明眼人皆洞悉,是我回绝于她,而非杨家儿郎。有此前提,我若参与重审此案,即便自问公私分明,也难敌瓜田李下之嫌,众口铄金之危。”
“桑枝她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易。”
“登闻鼓敲响,天下人皆侧目,随随便便一点儿小疏漏,都会被无限的放大,继而被人紧咬着不放。”
“我被几条疯狗撕咬无妨,但绝不能因此,毁了桑枝的清名与前程。”
“如今朝堂上风声鹤唳,百官无不夹紧尾巴,谨言慎行,恨不得能凭空消失。如此一来,御史台倒是清闲了不少。”
“故而,我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回跑。”
周域:“有我把关,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我查案的手段,你家老夫人最是清楚。”
荣妄笑道:“有您老人家在此,我岂有不信之理。实不相瞒,我今日是专程为表叔父交代的差事而来。”
周域心知肚明:“是为了那块祥瑞之石的铸造工艺而来?”
荣妄:“周老大人果然深知圣意。陛下吩咐时便说,只需提及他,您便一切明了。”
周域闻言,暗自腹诽,当年的荣后好比散财童子,天女散花般挥洒银票,走不通的路,就用银票来铺通。怎的到了她独子陛下这儿,就变得如此见钱眼开了?
非但贪财吝啬,更是杞人忧天,恨不得将府库塞得满满当当,去防备那不知来不来、何时来的灾祸。
罢了,这也算不得什么坏事。
陛下继位后,远离奢靡,躬行节俭,既不沉湎酒色,亦不兴修宫室,更将税赋取之于民用回于民,夙夜在公,一心践行仁政的明君。
他思忖着,或许是当年荣后带领大乾百姓度过那场漫长严冬的经历太过艰难,刻骨之寒在陛下心中了留下深重烙印,这才驱使陛下如今未雨绸缪,以抵御任何可能降临的灾祸。
“早已备下。”
“原就打算,待裴惊鹤一案真相大白之日,好事成双,再将此法详陈于密奏,禀报陛下。”
自他决定借献瑞重返朝堂、主审裴惊鹤旧案的那一刻起,他便清清楚楚,以陛下的眼界、见识与务实作风,绝不会相信所谓的天降祥瑞。
但他更清楚,陛下是对神乎其神的祥瑞不感兴趣,却绝不会放过一个绝妙的生财之道,尤其是一个能令天下人信服、又能让天下人心甘情愿献出银子的法子。
陛下龙心大悦,对他所请之事,自是无不应允。
喜欢妄折春枝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妄折春枝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