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林祖辉洗漱完毕,才从卧室走出来。
卧室门口,两个保镖正守在那儿站岗。
客厅里,跟他同住一个套房的四眼已经起了床。
见他出来,四眼连忙站起身打招呼:“老板早,早餐和报纸都送上来了。”
林祖辉走过去坐下,目光扫过桌面。
东西确实挺齐全,摆的全是港式早茶的经典菜色。
“嗯,你先坐。” 他淡淡应了一句。
四眼这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将杯子里的豆浆一饮而尽,便起身准备去找倪永孝和霍生。
半小时后要出行,得确认他们都起了床。
林祖辉则继续翻着报纸,心里暗忖酒店准备得确实周到。
这里靠近关口,两地销量高的报刊几乎都齐了。
报纸上没什么太劲爆的消息,偶尔能看到自己的名字,却都跟头条沾不上边。
大多是些采访,尤其是娱乐明星相关的内容。
不少人都不约而同聊到西方演员工会,虽说港岛想搞工会不太现实,但成立个松散性质的协会倒是很有必要。
显然,这是在为演员协会成立造势,那帮娱乐业大亨已经开始行动了。
林祖辉正一页页翻着报纸,四眼却忙得脚不沾地。
这次出行,他全权充当 “大管家” 的角色。
离开套房后,他第一时间找上石队长和沈队长,通知他们可以开始准备。
预计8点准时出发,上午要去永辉产业园考察。
接着又跟林祖辉的保镖交代,派两个人在关口等王冬,让他们接到人后直接领去产业园。
把这些事安排妥当,他才去敲倪永孝的房门,确认对方醒了。
又转身去通知霍生,见霍生也在吃早餐,这才算告一段落。
至于蓝博文和林成虎?
今天要去的本就是他们负责的地方考察。
昨晚两人得知消息后,连夜就赶回去布置了,哪敢留在酒店睡觉?
等这些事全搞定,四眼准备回套房通知林祖辉随时可以出发。
却在走廊上正好碰到了倪永孝。
此时倪永孝脸色极差,估计是昨晚没睡好。
更显眼的是,他头顶还翘着一撮呆毛。
四眼本不想多管闲事,可实在没忍住,还是叫住了他:
“阿孝,聊两句。”
倪永孝正准备去见林祖辉,听见是四眼的声音,立刻停下脚步,客气地问:
“张总,有事吗?”
四眼走到他身边,没绕什么弯子,直接提醒道:
“阿孝,你可能在这边待习惯了,但我得跟你说一句——”
“老板对自己要求高,对我们这些手下的要求,也一样高。”
“他就算再忙,哪怕一晚只睡三四个小时,着装、发型也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
“我以前也被他提醒过,他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连自己的形象都管不好,还怎么管好公司、管好几千上万的员工?”
倪永孝听了,脸上顿时露出一些羞愧之色——他确实疏忽了。
昨晚他有点过于兴奋,翻来覆去一夜都没睡着,刚眯了没一会,就被四眼敲门叫醒。
干脆胡乱抹了把脸,就急着准备出发。
“张总,是我疏忽了,我现在回去整理一下,最多十分钟。”
“要是你们着急,就先出发,我到时候再赶上来。”
四眼朝他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他知道倪永孝接下来要去管理电器集团,这会儿提醒一句,不过是想结个善缘。
等倪永孝急匆匆跑回自己房间,四眼才转身回套房,找林祖辉汇报情况。
----
十分钟后,一行人总算凑齐,一起下楼。
其实倪永孝根本不用这么赶——因为林祖辉被霍生叫去了他的车上聊天。
他只能跟四眼一起坐在银刺里,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张总,霍生好像很看重老板啊?” 倪永孝忍不住问。
“昨天聊到深夜,今天一早又拉着老板聊,他儿子有没有这待遇啊?”
这事四眼当然不清楚,但丝毫不影响他 “吹水”:“这不是很正常吗?”
“老板这种人,最讨这帮大亨喜欢了。你长期待在这边,可能不清楚。”
“事实上,看重他的可不止霍生一个。”
“要不是王冬下注早,我怀疑港岛一群大亨,能为他要做谁女婿这件事打起来!”
倪永孝顿时愣住了——
他来这边接手发电厂研发工作之前,林祖辉不还是个社团大哥吗?
这才半年时间,就硬生生挤入上流社会了?
他爸爸倪坤当了那么多年社团大哥,也没听说跟哪个大亨关系好啊!
两人就着 “林祖辉最近在港岛的人脉圈”,又聊了好一会儿。
----
此时的林祖辉,压根不知道手下两个高管在背后聊自己。
他坐在霍生的车上,正跟对方聊电器项目的事。
其实也没太多可聊的——整个方案简单直白到了极点。
越是大生意,往往越没什么花里胡哨的技巧,核心就一个:
砸钱,拼命砸钱。
眼下这边的科研工作者薪水低得离谱,教授、研究员的收入跟工厂工人差不了多少。
这完全不符合生产规律——按理说,一百个、甚至一千个工人,都未必有一个教授重要。
要知道,这里可是有一群能研究出火箭、卫星、弹道导弹、核武器、核电站的顶级人才。
眼下这边并不缺尖端技术,缺的是高端的民用技术。
为什么能追上世界顶尖的战略技术,却搞不好高端民用技术?
答案其实很简单:“集中力量办大事” 的思路太集中了。
资源全往战略武器研究上倾斜,没人关注民用技术的发展。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 “把集中的力量分一点到民用领域”——只要肯砸钱,一样能办成大事。
就他了解到的情况,现在一个大学教授月薪不过200块。
就算是北大的顶级教授,薪水也没超过2000块。
只要政府允许高校教授在他这儿兼职,他愿意付十倍于主职的薪水。
第一步,先在全国各大顶级高校所在的城市建研究所;
第二步,给每个研究所分配具体任务,再把研究目标拆解细化;
第三步,每个节点安排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最终拿制造出原型机;
第四步,再找专家评估量产的可行性。
当然,也可以先采购日、韩的落后生产线,在落后技术的基础上反复迭代升级。
霍生对他这个想法没什么意见——做生意本就如此。
发现有市场,就砸钱研究产品;别人能做出来的,只要肯烧钱,自己没理由做不出来。
聊到最后,霍生抛出了一个核心问题:
“阿辉,这项目初期投资就10亿,目标是做成能跟三星、东芝、日立比肩的大型集团,你想好给集团起什么名字了吗?”
林祖辉还真没空想过这事,眼下被问起,只能临时琢磨。
脑子里闪过一个个大牌名字,甚至动过 “抢注” 的念头,但很快又放弃了——真这么做,也太没意思了。
“我们要做全品类产品,到时候一堆产品都要命名,我倒想到个有意思的办法。”
他顿了顿,说出想法:“叫‘山海集团’怎么样?”
“各类产品可以用《山海经》里的异兽命名,连产品LoGo都不用费心思重新设计。”
“比如电视,我们可以用‘浊龙’命名——‘视为昼,瞑为夜’,这不正好跟电视的功能配得上吗?”
喜欢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