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路,被凯旋唐军的马蹄踏得震颤。甲胄在日光下泛着冷冽的银辉,如同流动的星河,马蹄扬起的尘土里,混着漠北的风沙与胜利的气息,漫过临街的酒肆茶坊,连檐角的铜铃都在唱着欢歌。
囚车碾过石板的声响格外刺耳,颉利可汗被粗重的铁链锁着双肩,昔日在漠北草原上纵马扬鞭、号称“狼主”的枭雄,此刻只能佝偻着背跪在囚车中。他的狼皮帽早已歪斜,脸上的皱纹里积着尘土,曾经睥睨天下的眼神,如今只剩晦暗与颓丧。沿街百姓挤在道旁,孩童们举着刚买的糖人,踮脚望着囚车,大人们则捋着胡须拍手称快,不少人将家中备好的花瓣、彩纸抛向空中,粉白的桃花瓣、大红的剪纸落在囚车顶上,像给这败亡的可汗盖了层讽刺的锦被。
“这就是颉利?当年不是说要打到长安来吗?”
“多亏了李将军和苏将军!咱们大唐的兵,就是厉害!”
“听说苏将军二百骑就端了他的牙帐,真是天神下凡!”
议论声里,夹杂着酒楼里传来的击节叫好声,连卖炊饼的老汉都停了吆喝,朝着唐军行进的方向拱手——这场北伐突厥的大胜,不仅扬了国威,更让长安百姓心里多了份踏实的安稳。
太极殿内,檀香袅袅。李世民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御座之上,十二章纹在烛火下流转着威严的光泽。他的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众将,带着几分赞许,几分欣慰。
李靖站在最前列,银须在胸前飘动,一身青色官袍衬得他气度沉稳,虽未披甲,却自有股久经沙场的凛然;苏定方则依旧是那身银甲,甲叶上还沾着些许未擦拭干净的漠北尘土,方天画戟斜倚在身侧,戟尖的寒光偶尔闪过,映得他眉眼间英气更盛;江夏王李道宗按着腰间的金龙八宝点钢枪,枪杆上的金龙纹饰在光下栩栩如生,他身姿挺拔,脸上带着几分生擒敌首的自豪;尉迟恭站在一旁,双手拢在袖中,紫金双鞭的轮廓隐约可见,他性子急,此刻却耐着性子等着封赏,只偶尔转动一下手腕,让鞭梢在袖中发出轻微的响动。
“此次北伐突厥,历时半载,终擒颉利,复我故地,扬我国威于漠北,”李世民的声音沉稳有力,如同撞钟般在大殿内回荡,“将士们浴血奋战,当论功行赏,以励天下忠臣义士!”
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从内侍手中接过封赏名册,展开时纸页轻响。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江夏王李道宗,于白道坡设伏,生擒颉利可汗,居功甚伟,特封司空,加食邑三千户!”
李道宗跨步出列,单膝跪地,声音如洪钟般响亮:“臣谢陛下隆恩!愿为大唐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他起身。长孙无忌继续念道:“英国公李积,率军破碛口关,截断突厥退路,使颉利首尾不能相顾,特加食邑二千户,赏锦缎五百匹!”
李积躬身领旨,神色淡然,仿佛这封赏于他不过是寻常事。他征战多年,早已将功名利禄看得通透,唯有家国安宁,才是他心之所向。
“苏定方!”
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明显的赞许。
苏定方闻言,跨步向前,甲叶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方天画戟的戟尾在地面轻轻一点,溅起细小的石屑。他单膝跪地,朗声道:“末将在!”
“你夜率二百轻骑,奔袭定襄,破突厥牙帐,惊走颉利;后又勇夺贺兰关,断敌粮草要道,为大军合围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眼中含笑,语气里满是欣赏,“此等胆识与战功,当受重赏!特封你为邢国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赐黄金百两,锦缎千匹,另赏良田千亩,奴仆二十人!”
“谢陛下!”苏定方叩首谢恩,额头触地时,能感受到大殿地面的冰凉。殿外忽然传来禁军士兵的欢呼,声音隔着宫墙都清晰可闻——这些日子,他“二百骑破牙帐”的故事早已随着捷报传遍长安,连街头巷尾的孩童都在传唱“银戟白袍苏将军,突厥闻之皆丧魂”,此刻得知他封公,禁军将士们哪能按捺住激动。
长孙无忌继续宣读封赏:秦琼率军镇守侧翼,击退突厥援兵,封护国公,食邑二千户;尉迟恭勇闯敌阵,斩杀突厥大将数名,封鄂国公,食邑二千户;程咬金在碛口关之战中身先士卒,大破敌阵,封卢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张士贵率军护送粮草,保障大军供给无虞,封虢国公,食邑一千二百户;牛进达、史大奈、契苾何力等将也各有封赏,或封郡公,或加食邑,一时间殿内谢恩声此起彼伏,掌声雷动。
散朝后,苏定方刚走出承天门,就被几个熟悉的身影围住。程咬金大步流星地走上前,一把拍在他的肩上,笑得满脸褶子都挤到了一起:“好你个小苏!真是好样的!这才多久,就从个折冲都尉封了国公,比俺老程当年还风光!可得请咱们喝庆功酒,不然这事没完!”
秦琼站在一旁,笑着点头:“咬金说得是。明日你若得空,便来我府中,咱们兄弟几个好好聊聊漠北的战事,也为你庆贺。”他看着苏定方,眼中满是欣慰。当年在瓦岗寨时,他就看出苏定方是个可塑之才,如今果然成了大唐的栋梁。
牛进达、张公瑾也围了上来,纷纷道贺。牛进达拍着苏定方的胳膊:“苏兄弟,你这‘长胜将军’的名号,如今在长安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连我家那小子,都天天拿着木戟学你练武呢!”
苏定方笑着一一应下,目光却不自觉地望向城外的方向,那里是唐军的军营。他转头对众人道:“各位哥哥的心意,定方记下了。庆功酒一定请,但眼下还有件要紧事——高慧英还在营中,我得先去接她。”
话音未落,就见一骑红影从远处奔来,马蹄踏过石板路,溅起一串火星。马上的女子一身红袍,腰间悬着龙泉剑,剑穗上的红丝绦在风中飘动,正是高慧英。她看到苏定方,眼中一亮,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我在营中听说你封了邢国公,就赶紧赶来了。恭喜你,苏将军。”
苏定方看着她,银甲映着夕阳的余晖,红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两人并肩而立,成了长安街头一道亮眼的风景。周围的百姓见了,纷纷驻足观望,不少人低声赞叹:“这就是苏将军和他的夫人吧?真是英雄配美人!”
程咬金在一旁打趣道:“瞧瞧这郎才女貌的,俺老程都快羡慕坏了!小苏,你可别光顾着陪夫人,庆功酒的事可别忘了!”
苏定方笑着点头:“放心吧程大哥,过几日我在府中设宴,到时一定请各位哥哥前来,不醉不归!”
众人说笑了几句,便各自散去。苏定方牵过高慧英的马,与她并肩走在朱雀大街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青石板路上,随着脚步轻轻晃动。
“漠北的战事,苦了你了,”苏定方轻声道,想起高慧英在营中不仅要照顾伤员,还要协助处理军务,心中便有些愧疚。
高慧英摇摇头,眼中带着笑意:“能与你并肩作战,我一点也不苦。再说,看到你立下大功,看到大唐扬眉吐气,一切都值了。”她转头望向远处飘扬的大唐旗帜,旗帜在夕阳下猎猎作响,“你看,这长安的天,因为这场胜利,都显得格外蓝呢。”
苏定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换来的。而他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既是荣耀,更是责任。他握紧了高慧英的手,轻声道:“以后,我会陪你一起,守护这大唐的江山,守护这长安的太平。”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银甲与红袍染成了温暖的金色。远处的军营里,士兵们还在欢呼,长安的街头,百姓们的笑声此起彼伏,这胜利的喜悦,如同春日的细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而邢国公苏定方的名字,也如同这夕阳一般,在大唐的天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名震朝野,流传千古。
喜欢苏定方演义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苏定方演义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