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崛起1892我是正统我怕谁去大明扶贫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三国:东归志!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2章 南凉奠基者秃发思复鞬:河西苟王二十年与乱世生存指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序幕:河西走廊的风滚草

公元365年,河西走廊的风,那可不是一般的风。它裹着祁连山的雪沫子,卷着戈壁滩的沙子,还时不时捎带点隔壁前秦苻坚大帝练兵扬起的尘土、前凉张氏宫廷阴谋的酸腐气,以及南方吐谷浑骑兵跑马圈地的汗味儿。就在这“风味”十足的大舞台上,秃发鲜卑的老首领秃发推斤同志,很不讲究地撂挑子了,把一个烫手山芋——哦不,一个在夹缝里求生存、在刀尖上跳踢踏舞的部落,塞给了儿子秃发思复鞬。

新官上任的秃发思复鞬,环顾四周:东边,前秦苻坚磨刀霍霍,气势汹汹,一副“我要打十个”的架势;西边,前凉虽然有点日薄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架子还在;南边,吐谷浑的骑兵像草原上的土拨鼠,神出鬼没。自家这点地盘,活像一张被一群饿狼盯着的肉饼,还是不太肥的那种。这位新首领深吸一口混合着马粪和沙尘的空气,没有发表什么“三年赶超前秦,五年统一河西”的豪迈宣言,只是淡定地对身边一脸紧张的亲信嘀咕:“瞅见没?这世道,硬刚是莽夫,咱得学那风滚草,风来了咱就趴下,等风过去了,赶紧把根扎深点!活着,才有输出!”

第一幕:膝盖的艺术——论如何在七大“老板”间优雅地反复横跳

“啥?称臣?!”年轻的部将拓跋烈(咱虚构个热血青年当捧哏)一听这话,差点把刚喝下去的马奶酒喷出来,眼珠子瞪得比铜铃还大,“头儿!咱鲜卑勇士的膝盖,那是有原则的!除了跪长生天和……和咱自己手里的弯刀,还能跪谁?这不是丢祖宗的脸嘛!”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思复鞬那张写满“你太年轻”的脸。他不慌不忙,捡起一根枯树枝,“啪嗒”,轻松折断。“瞧见没?硬邦邦的,风一大,咔嚓,完犊子。” 他又拿起一根更有韧性的草茎,随风摇了摇,“再看这个,风来了它弯腰,风走了它站直。这叫策略,懂不?” 他指向东方前秦大军扬起的遮天蔽日的烟尘,“咱这膝盖一弯,换的是部族老老少少喘口气的机会,是用一个虚名,保咱实实在在的牛羊马匹和人口!这不叫怂,这叫战略性隐蔽!” 拓跋烈张了张嘴,看着首领手里那根迎风摇曳、生命力顽强的草茎,再看看远处那令人窒息的烟尘,最终把话咽了回去,默默坐下烤火——嗯,真香。

秃发思复鞬同志的膝盖,那绝对是安装了十六国时代最顶级的“自适应液压缓冲系统”。老爹秃发推斤临终前拉着他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儿啊,记住,抱紧苻坚的大腿,能苟则苟!” 思复鞬同志是个大孝子,老爹的遗训贯彻得那叫一个彻底。前秦的使者刚露个脸,秃发部表示归顺的文书和“土特产”(主要是牛羊)就已经在快马加鞭送去的路上了,效率高得让使者都怀疑人生:“这……这就成了?我还没开始表演(威胁)呢!”

但这绝不是秃发思复鞬外交生涯的孤例。前凉张家的使者带着点“瘦死骆驼”的傲娇来了?秃发首领立刻笑容可掬,言辞谦卑得像春天里融化的雪水,顺便把自家儿子打包送过去当“友好交流生”(人质),服务态度五星好评!后赵那位人送外号“人形凶兽”的石虎大哥的威名传到河西?思复鞬二话不说,立刻精选最肥美的牛羊,配上最诚挚(至少看起来是)的效忠誓言,火速奉上,求生欲直接拉满!

史书翻一翻,你会惊奇地发现,在秃发思复鞬同志担任cEo的约二十年(365-385)里,秃发部这颗“墙头草”,不对,是“灵活就业标兵”,其名字如同走马灯一样,频繁出现在前赵、后赵、前凉、前秦、后秦等至少七家“大公司”(政权)的“优秀员工(附庸)光荣榜”上。后世一些端着架子写史书的老学究,可能用“朝秦暮楚”这种略带贬义的词来形容他。拜托!在那个今天称王明天就可能被做成“人肉刺身”的疯狂年代,一个弱小部族的首领,每一次精准的“膝盖弯曲”,每一次及时的“老板换人喊”,那都是在“降维打击”的阴影下玩命地给整个部族续命啊!这哪是没骨气?这是顶级生存智慧!

最经典的案例发生在公元383年。那场惊天动地的“淝水之战”消息传来,曾经不可一世的前秦苻坚大帝,瞬间从“我要打十个”变成了“十个在打我”,帝国稀里哗啦碎了一地。消息传到秃发部营地时,思复鞬正和部下们愉快地啃着羊腿喝着马奶酒,庆祝又一个平安年(毕竟苟住了)。他放下酒碗,动作只停顿了大概……嗯,相当于现代人刷完一条震惊体新闻的时间。随即,他抹了抹嘴上的油,淡定地召唤文书官:“别吃了!赶紧的,把库房里压箱底的好东西都翻出来,备上厚礼,派最机灵的使者,给我日夜兼程,直奔后秦姚苌那儿去!前秦这棵大树倒了,咱得赶紧找棵新树乘凉!” 这份刻在dNA里的“老板跑路我跳槽”的危机反应速度和市场判断力,让帐中那些还在消化“苻坚败了”这个爆炸新闻的部将们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正是这份“苟住就是胜利”的本能,让秃发部在西部鲜卑残酷的“吃鸡大赛”(竞争对手主要是乞伏部、吐谷浑部)中,硬生生熬成了“最长待机王”,笑到了(相对)最后。

第二幕:种田养马两手抓——毡帐里的“闷声发大财”计划

和平,哪怕是靠膝盖换来的、摇摇晃晃的和平,对秃发部来说,那也是久旱逢甘霖,沙漠见绿洲。思复鞬同志心里门儿清:依附大佬,就跟借钱过日子一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打铁还需自身硬,部族真正的脊梁骨,必须自己练出来!于是,这位首领脱下象征身份、可能还镶着点宝石(如果有的话)的袍子,换上方便下地干活的粗布短打,亲自骑着马,像个兢兢业业的生产大队长,巡视起秃发部广阔的牧场和湟水流域那一片片新开垦的、还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田地。

“首领啊!” 一位满脸风霜、胡子拉碴的老牧人贺兰浑(再虚构个保守派代表当逗哏)看着田里绿油油的禾苗,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痛心疾首地指着那些弯腰劳作的族人(其中不少是聘请或收留的汉人流民),“咱们鲜卑人,天生就是马背上的雄鹰!生在马背,死也要在马背!这弯腰撅腚地刨土,那是汉人干的活计!咱们学这个,祖宗的脸往哪搁?雄鹰的翅膀还要不要啦?”

思复鞬同志一点儿也不恼,他乐呵呵地蹲下身,抓起一把黝黑肥沃的泥土,在手里掂了掂,又指向远方地平线上如同移动云朵般的庞大羊群:“贺兰大叔,您老说得对,咱是马背上的民族,这没错!” 他话锋一转,“可是大叔您看,草原上的牧草,那是老天爷赏饭吃。老天爷高兴了,风调雨顺,草长得好,牛羊就肥;老天爷要是不高兴,闹个旱灾雪灾啥的,草枯了,牛羊就得饿肚子,咱就得挨饿,就得看别人脸色,甚至去抢,去流血!” 他用力攥紧手里的泥土,仿佛握住了部族的命脉,“但这脚下的土地不一样!只要咱肯下力气,引好水(湟水),用好农具(引进的),种下种子,它就能长出金灿灿的粮食!这粮食,是咱自己能把控的命根子!一手紧紧握着咱的套马杆(畜牧业老本行不能丢),一手牢牢攥住这锄头把(发展农耕新产业),咱秃发人的腰杆子,才能真正挺起来,不用总看老天爷和那些‘老板’的脸色吃饭!这叫‘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首领的强力推动(可能还有点威逼利诱)下,秃发部展现出了惊人的“双轨制”经济活力,堪称十六国版的“改革开放”。

草原深处: “畜牧业基本盘”稳中有升。牛羊马驼的种群数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尤其是战马,那膘肥体壮、油光水滑的劲儿,跑起来蹄声如雷,尘土飞扬。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未来让南凉政权扬名立万的“秃发铁骑”预备役!这可是思复鞬留给子孙最硬核的“固定资产”之一。

湟水谷地: “农业新增长点”蓬勃发展。思复鞬同志绝对是“人才引进”的高手,他开出优厚条件(可能是包吃包住还给地种),吸引那些因战乱从中原流亡而来的汉族农民。这些“技术移民”带来了当时先进的耕作工具(铁犁、耧车啥的)、精耕细作的方法,还有耐寒抗旱的作物品种(粟、麦等)。于是乎,古老的草甸被锋利的铁犁第一次划开,沉睡千年的土地被唤醒。曾经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如今翻滚起一片片青翠欲滴、生机勃勃的麦浪粟海!粮食囤满了新修的仓库,部族定居点像雨后春笋般在河谷地带冒出来,人口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下蹭蹭往上涨。史书《晋书》用“务农桑,修邻好”六个字,高度概括了思复鞬这“对内搞建设,对外搞关系”的英明国策。一个融合了游牧民族彪悍血性与农耕文明坚韧务实特质的“新秃发部”,正在河西走廊南部(大致相当于今天甘肃武威到青海湖以东这片区域)强势崛起,画风清奇,潜力无限!

钱包鼓了,腰杆子自然就硬了(至少比从前硬不少)。思复鞬同志的外交手腕,也从最初的“卑微求生式”,悄然升级为“主动经营式”,他玩起了“合纵连横”的高级操作,手法相当娴熟。

联姻大法好: 瞅准了哪个羌族部落的酋长实力不错、闺女待嫁?没问题!思复鞬大手一挥,替自家儿子(或者自己?)提亲去!一场婚礼,几车聘礼(牛羊布帛少不了),换来一个强大的姻亲盟友,这买卖划算!

歃血为盟兄弟情: 遇到脾气相投(或者利益一致)的氐族首领?来来来,摆上香案,杀只白公鸡(或者黑羊?),把血滴进酒碗里,大家伙儿一起干了这碗“结义酒”!从此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有福同享,有难……嗯,尽量同当!

靠着这一套“婚姻+结义”的组合拳,思复鞬像一块人形磁铁,把河西走廊南部那些零零散散、各自为政的羌、氐部落,一点点地吸附、整合到了秃发部这架越来越大的战车周围。当秃发部的势力范围稳稳当当地覆盖了凉州南部广袤的土地时,它早已悄然完成了从需要看人脸色、瑟瑟发抖的“小透明”,到西部鲜卑三巨头(秃发、乞伏、吐谷浑)中实力最雄厚、潜力最被看好的“扛把子”的华丽转身!站在高处,望着部族营地炊烟袅袅、牧场牛羊成群、田间禾苗茁壮的盛世(相对而言)景象,思复鞬同志拍了拍身边儿子秃发乌孤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儿啊,看到了吗?依附别人,就像藤蔓缠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今天咱秃发部埋头苦干,积蓄力量,将来……咱自己也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这饼画的,又大又圆,关键他还真给打好地基了!

第三幕:隐忍的馈赠——南凉王朝的“沉默奠基人”

公元385年,秃发思复鞬同志功成身退(或者说,鞠躬尽瘁),结束了他隐忍务实、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生。他没有给自己加冕什么“大单于”、“天王”之类的炫酷头衔,史书上也没记载他有过什么“七进七出”、“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拉风战绩。看上去,似乎有点平平无奇?但是!他留给儿子秃发乌孤的“遗产”,那可真是沉甸甸、金灿灿,足以闪瞎后凉吕光的钛合金眼。

一个人口兴旺(种田养马效果显着)、经济稳固(农牧双丰收,家有余粮心不慌)、军力可观(战马成群,勇士如云)、在河西走廊跺跺脚地面也得颤三颤的强大部族集团!

一份深深融入秃发部骨髓的祖传秘方——“务实求生,猥琐发育,伺机而动” 的超级政治生存智慧!

这份“遗产”的价值,在他死后立刻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后凉的开国皇帝吕光,这位曾经在西域横着走、眼睛长在头顶上的猛人,面对河西地区剪不断理还乱的民族“毛线团”,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正视秃发部这个庞然大物。他郑重其事地派出豪华使团,捧着一顶金光闪闪(也可能是铜的)、象征着巨大权力的官帽——“河西鲜卑大都统”——送到了秃发乌孤面前。

当使者在营地里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宣读诏书时,秃发乌孤手抚着那方沉甸甸的金印(或铜印?),心里跟明镜似的:“吕光老儿给我这顶高帽子,哪里是他的恩赐?这分明是我老爹秃发思复鞬,用整整二十年的装孙子、种地、养马、搞联姻、拉人头,一点点攒下来的赫赫威名和如山实力换来的‘认证’!是市场(实力)选择了我!” 《晋书》里轻描淡写的一句“乌孤嗣位,吕光遣使署为……河西鲜卑大都统”,背后藏着的,正是思复鞬同志二十年如一日“积谷练兵,修好诸部”打下的、比钢筋混凝土还结实的地基!这个“大都统”的名号,就像一面官方认证的“河西鲜卑扛把子”旗帜,让秃发部在法理上拥有了号令河西地区其他鲜卑小弟的正当性。这为十二年后(公元397年),秃发乌孤正式掀桌子不跟吕光玩了,在广武(今甘肃永登)意气风发地亮出“南凉”国号,铺就了一条最宽敞、最体面的红地毯!思复鞬,这位从未称王的“苟王”,才是南凉政权真正的、无形的“总设计师”和“首席工程师”。

历史有时候喜欢用反差来证明智慧。思复鞬去世几十年后,他的儿子秃发傉檀坐上了南凉的王位。傉檀同志,那绝对是位猛男!勇武善战,开疆拓土的心比天还大。然而,他似乎把爷爷那本“稳字诀”生存宝典给当厕纸用了,或者干脆忘在了哪个犄角旮旯。他热血上头,屡屡主动出击,跟北凉、后秦、夏国(赫连勃勃那个狠人)等周边强邻玩命死磕。结果呢?宝贵的国力(他爷爷和爸爸攒下的家底)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哗哗流走。最终,南凉在傉檀手中悲壮落幕。公元414年,当都城乐都(今青海乐都)陷落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沦为丧家之犬的秃发傉檀在逃亡路上,望着残阳如血,或许才痛彻心扉地领悟到爷爷思复鞬那看似“保守”、“怂包”的生存哲学里,蕴藏着怎样的大智慧——在十六国这个吞噬了无数英雄豪杰、堪称“帝王绞肉机”的恐怖年代里,能活下来,并且让部族持续壮大,这本身就是一种最高段位的胜利,一门最考验耐心的艺术!

后世史家评价思复鞬“深谋远虑”,真是再精准不过了。他精准地把脉了乱世生存的核心法则:克制冲动,往往比挥舞刀剑需要更大的勇气;隐忍蓄力,常常比盲目扩张需要更高的智慧。 他并非没有逐鹿中原、称王称霸的野心,只是他选择将这份野心深深地、小心翼翼地埋藏在“生存第一”的坚实土壤之下,耐心地等待它生根、发芽、破土而出。他的野心,是可持续的野心。

尾声:生存大师的永恒启示

秃发思复鞬的二十年首领生涯,堪称一部在帝国夹缝中求存图强的“非典型”创业宝典。他手里没有传国玉玺那种bling bling闪瞎眼的顶级装备,但他却牢牢握住了让一个部族活下去、强起来的核心密码——务实、隐忍、变通、以及埋头苦干搞建设。

他的舞台是河西走廊的风沙、草场与河谷;他的道具是适时弯曲的膝盖、深耕土地的犁铧、精心照料的牛羊和不断增长的人口。他以二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在周边强权的阴影下,像一位最高明的棋手,悄无声息地布局落子,为秃发部的未来编织着一张牢固的大网。

当他的儿子秃发乌孤最终将“南凉”的旗帜高高插在河西大地时,那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的声音,仿佛就是他父亲秃发思复鞬以隐忍、务实和深谋远虑写就的传奇史诗在回荡——一部关于弱者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身、积蓄力量、最终赢得入场券的终极生存指南。这无声的史诗向历史宣告:聚光灯固然偏爱那些开疆拓土、光芒万丈的帝王将相,但人类文明那顽强的韧性,一个民族在绝境中延续的火种,同样深深铭刻着那些在黑暗和压迫下,默默无闻却无比坚韧地筑牢根基的“生存大师”的名字。 秃发思复鞬,这个名字或许不够响亮,事迹不够轰轰烈烈,但它如同一个永恒的烙印,深深刻在十六国那纷乱血腥的史册上,成为一个关于“活着,然后才有机会强大”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的鲜活注脚。他用二十年“苟王”生涯证明:有时候,退一步,不是为了海阔天空,而是为了蹲下,然后跳得更高、更远。 这,就是秃发思复鞬留给后世的,最诙谐也最厚重的历史课。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风擎大纛立西疆,暂寄强藩晦智光。

廿载深培根柢固,终成霸业峙河湟。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神驾到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雷裂苍穹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极品妖孽兵王三国:东归志!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小鲜肉从军记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颜语最新小说神权之上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糜汉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猎谍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皇道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神剑无敌系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
经典收藏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郭嘉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三国第一狠人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大宋祖王爷护国驸马爷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绝色冷妃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大宋说书人从伍千里开始
最近更新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锦衣血诏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穿越古代异界争霸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大明辽国公衣冠谋冢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大乾风云起苍穹水浒之往事随风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唐代秘史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