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首页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宋少年志之传说中的零斋春回大明朝大明第一臣骗了康熙大唐:吃货将军崛起1892郭嘉调教大宋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我是正统我怕谁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9章 南凉宗室秃发文支:乱世河湟的“带城投名状”玩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序幕:高难度的“带城跳槽”游戏

话说在中国历史最热闹的“大乱炖”时期——十六国,河西走廊这地方堪称“诸侯争霸”的真人秀现场。在“五凉”这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有一位名叫秃发文支的鲜卑贵族老哥,他的职业生涯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职场生存指南。今天还是南凉王室的顶梁柱,明天就成了北凉公司的封疆大吏。史书上给他贴了个“叛臣”的小标签,但仔细瞧瞧,这位老兄在乱世中的操作,更像是在玩一场高难度的“带城跳槽”游戏,目的嘛,除了自保,似乎还想着保一方平安。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位“跳槽”高手的传奇人生。

第一幕:根正苗红,南凉“绩优股”的崛起之路

秃发文支,听这姓就知道,根正苗红的南凉王室秃发鲜卑家的人。南凉开国老大秃发乌孤,带着族人从草原南下,在青海湟水流域扎下根,397年正式挂牌成立“南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创始家族的VIp成员,文支小老弟一毕业(成年)就被委以重任——湟河太守(大概管今天青海化隆一带)。这可是南凉的核心粮仓兼战略缓冲区,相当于把公司的金库和保险柜钥匙都交给他了。

这位年轻的“官N代”还真有两把刷子!他不搞苛捐杂税那一套,专心鼓励大家种地养羊搞生产,把湟河郡治理得井井有条,仓库堆满了粮食,老百姓也懂规矩了,社会相当和谐。用现在的话说,KpI完成得相当漂亮!

老板(南凉第二任国主秃发利鹿孤)一看,这小伙子是个人才啊,得加担子!于是提拔他为镇南将军。当时南凉南边老有羌族部落来“串门”(其实是抢东西),烦得很。文支将军二话不说,亲自带着三千精锐骑兵,深入羌人地盘,上演了一出“七进七出”(夸张了点,但确实打了好几个漂亮仗),把闹事的羌人赶得远远的。刚喘口气,西边(可能是匈奴别部)又趁火打劫。文支将军立马调转马头,一顿操作猛如虎,“砍瓜切菜”般收拾了来犯之敌,缴获的牛羊多得数不过来。河西走廊的老百姓都传开了:“有文支将军在,胡人马队别想过湟水!”妥妥的南凉“定海神针”兼“国民男神”。

第二幕:国都守门员与“肉袒面缚”的跳槽名场面

公元402年,南凉把“总公司”搬到了更繁华、更重要的凉州核心城市——姑臧(今甘肃武威)。这可是丝绸之路上的“钻石地段”,自然成了周边“友商”(西秦、北凉、后秦等)眼红的对象。南凉第三任老板秃发傉檀把守城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最信任的文支,握着他的手深情款款(脑补):“兄弟,姑臧能不能保住,全看你了!你可是咱家的千里马啊!”

文支守城,那真是把“智谋”点满了。有一次,西秦的乞伏炽磐带着大队人马来“拜访”(砸场子)。文支不慌不忙,晚上让士兵把稻草人穿上军服,插满火把放在城墙上,搞得灯火通明,好像守军密密麻麻。实际上呢?他亲自带着精锐部队,悄咪咪溜出城,给睡梦中的西秦大营来了个“午夜惊喜套餐”!等西秦军惊醒,乱成一锅粥时,姑臧城门突然大开,埋伏好的南凉骑兵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冲出来,把西秦军打得哭爹喊娘,一口气追出去上百里。这场“草人借势”+“中心开花”的防守反击战,打得漂亮!老板傉檀高兴坏了,立刻封文支为“兴城侯”,相当于发了块纯金大勋章,再次认证“吾家千里驹”!

可惜啊,个人能力再强,也架不住“公司”整体经营不善。到了公元414年,南凉摊上大事了——闹饥荒!而且是毁灭性的那种,“路上饿死的人都能把道儿堵了,惨到人吃人”的地步。隔壁“友商”西秦一看,哟,机会来了!趁你病,要你命,发兵猛攻。南凉主力部队在岭南(青海湖以南)被打得大败,老板秃发傉檀自己都扛不住,向西秦投降了。

消息传到还在湟河郡苦苦支撑的文支耳朵里,他瞬间懵了:老板都投了,我这还守个啥劲儿?更要命的是,北凉的大老板沮渠蒙逊,正带着数万大军(史书没说十万,但肯定不少)兵临城下,虎视眈眈。湟河郡内,粮食早吃光了,士兵饿得都快把对方当口粮了(“易子而食”),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于是,历史性的一幕上演了:秃发文支同志,脱掉盔甲,光着膀子(肉袒),把自己绑起来(面缚),打开城门,亲自出城向沮渠蒙逊投降。这“肉袒面缚”的姿势,在古代是投降的标准礼仪,讲究的就是一个卑微认怂。但文支这波操作,与其说是狼狈投降,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带城跳槽面试”——我秃发文支,带着整个湟河郡和我的管理经验、军事能力,来贵公司(北凉)求职了!面试官沮渠蒙逊,您看着办吧!

第三幕:北凉新天地,“带资进组”的封疆大吏

沮渠蒙逊,那可是十六国时期出了名的枭雄,眼光毒辣得很。一看文支这架势,再想想他过往的辉煌战绩,心里乐开了花:人才啊!还是自带地盘和资源(湟河郡)的超级人才!这波收购(受降)血赚!赶紧亲自上前给文支松绑,估计嘴里还念叨着:“哎呀呀,文支将军快快请起!得将军一人,胜过给我十座城池啊!”(“得文支,胜得十城!”)

蒙逊老板立刻展现了什么叫“知人善任”和“千金买马骨”。他没有把文支当降将冷处理,反而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广武太守。广武在哪?就在今天的甘肃永登附近,守着黄河渡口,是防御西秦、控制河湟地区的绝对战略要冲!相当于把公司最重要的边防分公司交给了“新入职”的文支。

文支也没让新老板失望。在北凉这个大平台上,他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公元417年,他率军痛击西秦的南安守军,抢回了大批宝贵的粮草物资,缓解了北凉的补给压力。第二年,他更是在湟水汇入黄河的关键河口处修筑要塞,成功切断了西秦和另一个邻居吐谷浑之间的联络通道,相当于给西秦的“朋友圈”拉了个大闸!这两招,招招打在竞争对手西秦的痛处。

蒙逊老板一看业绩报表,乐得合不拢嘴,立刻大手笔封赏:加封文支为镇东大将军、振武侯!这下,文支在北凉军界的地位火箭般蹿升,成了举足轻重的军方大佬。

他的价值还不止于打仗。《晋书》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片段:北凉要派使者杜恒出使大夏国(赫连勃勃的地盘),临行前,大老板沮渠蒙逊特意叮嘱杜恒:“兄弟,你到了那边,关于西秦的军情动向,一定要先问问文支将军的意见再行事!”(“凡西秦军情,当咨文支而后行”)。杜恒很听话,真去找文支请教。文支将军也不含糊,对着地图就是一顿分析:“老板(蒙逊)你看,西秦的乞伏炽磐要是想打我们北凉,他肯定得走乐都那条路;反过来,我们要是想揍西秦,最优路线就是从我的地盘广武出击!乐都和广武这两个地方,谁占了,谁就捏住了对方的命门,关乎国运啊!”(“乞伏炽磐若攻北凉,必走乐都;我若伐秦,当出广武。此两地得失,关乎国运。”)这番精准的战略分析,听得杜恒使者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连感叹:“将军您胸中藏着百万雄兵啊!”(“将军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这段对话,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文支在北凉对西秦战略中,那绝对是核心智囊兼执行总监的角色,地位杠杠的!

第四幕:忠奸难辨?一场关于“跳槽”的历史辩论赛

秃发文支这个名字,在历史教科书和史学家嘴里,一直挺有争议。就像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赛。

正方(批评派): 代表选手司马光(《资治通鉴》主笔):“秃发文支!你身为南凉王室宗亲,吃着王室的饭,拿着高官厚禄(受国厚恩),最后居然带着整个郡投降敌人(举郡降敌)!你你你…你节操掉了一地啊!(大节有亏!)” 明代学者王夫之更狠,直接把他比作三国那位着名的“三姓家奴”:“文支这操作,跟吕布有啥区别?”(“其行径与吕布何异?”)在他们看来,文支就是个不忠不义的投机分子。

反方(理解\/辩护派): 别急着拍砖!咱们得看看当时的实际情况。文支“跳槽”前,湟河郡是什么光景?史书写得明明白白:“仓库比脸还干净,士兵饿得要把儿子跟别人交换了吃”(“仓廪尽空,士卒易子而食”)。这已经不是能不能守的问题,是下一秒就要人吃人集体完蛋的问题!文支投降不是拍拍屁股走人,他是带着“投名状”和“附加条款”的!他跟沮渠蒙逊谈判,约法三章:第一,不能杀投降的士兵(不杀降卒);第二,不准抢劫老百姓(不掠百姓);第三,不能破坏南凉的王室宗庙(不毁宗庙)。结果呢?北凉军进城后,“市场照常营业,老百姓都没感觉到打仗”(“市不易肆,民不知兵”)。文支用一场“带城跳槽”,保住了满城军民的身家性命和南凉王室的最后一点体面。这份“保境安民”的功劳,难道不值几个点赞?

当代史学家冯培红教授(《五凉史探》作者)的观点比较折中又务实:“在那个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十六国乱世,政权像走马灯一样换,文支的选择体现了一种‘实用主义生存智慧’。他没死抱着对一家一姓(南凉秃发氏)的‘愚忠’不放,却实实在在地守护了万千普通百姓。在那种人命如草芥的环境下,这种务实精神,反而是最珍贵、最稀缺的品质。” 更接地气的评价来自河西走廊的老百姓,当地至今流传着一句谚语:“文支献城,万家生佛”——文支献出城池,等于救活了万家百姓,是活菩萨啊!这来自民间的朴素评判,或许比史官的笔墨更有温度。

尾声:河西风沙中的生存哲学

当我们站在武威(古姑臧)或永登(古广武)的古城遗址上,迎着河西走廊亘古不变的风沙,秃发文支的身影早已模糊。但他的人生轨迹,就像一部生动的十六国生存教科书,揭示着那个时代的残酷法则。

胡汉大熔炉: 什么鲜卑、汉、羌、匈奴……在生存面前,族群标签可以先放放,现实利益才是硬道理。

跳槽是常态: 政权更迭比翻书还快,今天效忠这个老板,明天可能就得给新老板打工。个人选择常常陷于“忠义”(旧主)和“存续”(自己和百姓的活路)的夹缝中,左右为难。

秃发文支的“带城跳槽”,表面看是“政治投机”,实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高难度生存策略。就像行走在河西走廊的商队,为了穿越致命的沙暴,必须灵活改变路线。文支在旧政权(南凉)这艘大船即将沉没时,选择带着自己负责的“救生艇”(湟河郡)和船上的“乘客”(军民),投靠了新的大船(北凉),既保住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客观上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过渡期和治理者。这种务实到近乎冷酷的选择,让他在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舞台上,硬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充满争议却也颇有成效的生存之道。

夕阳西下,风沙依旧。秃发文支没有留下什么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却用他充满争议的务实选择,在厚重的史册上刻下了一道独特的印记。他背负着“贰臣”的名声,却在血色黄昏中守护了一方百姓短暂的安宁。在他这位鲜卑贵族的命运图谱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辱浮沉,更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众多民族在剧烈碰撞与艰难融合中的挣扎、蜕变与新生——这,或许正是十六国那段纷乱历史,留给我们最深刻、也最耐人寻味的思考。凉州古谣有云:“乱世求生难,守节亦枉然。能护一方土,便是地上仙。” 文支其人其行,庶几近之?

仙乡樵主读史至此,有诗咏曰:

束蒿疑帜惊胡骑,袒背开城涌法泉。

古戍河湟孤月冷,千秋功过笑青编。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青灯鬼语一品侍卫二次元日常物语兵锋王座大仙官九十年代小奋斗十龙夺嫡我的神通有技术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我成了六零后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亲亲总裁,先上后爱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覆手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大明第一臣大唐:吃货将军旧金山往事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
经典收藏贤王传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秦有锐士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初唐峥嵘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绝色冷妃三国之黄巾天下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我于历史中长生湛湛露斯卿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镇国二公子蛇蝎女配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糜汉战国野心家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最近更新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三藏还俗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衣冠谋冢高门庶子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仙乡樵主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txt下载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最新章节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