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醉清风明月

首页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神话版三国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史上最贪崇祯北明不南渡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崇祯聊天群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醉清风明月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全文阅读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txt下载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8章 他还走在路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那光芒组成的六个大字——忠恕行天下,就这样在讲理坡的上空悬了整整三夜。

头一夜,村民们是敬畏,跪在地上磕头不止;第二夜,是好奇,胆大的开始凑在坡下,对着那字迹指指点点,猜测是哪路神仙显灵;到了第三夜,便只剩下一种近乎麻木的习惯,人们照常过活,只是偶尔抬头看一眼,仿佛那字迹本就是挂在天上的另一轮月亮。

第四日的凌晨,天还没亮透,那持续了三夜的萤火微光,便如被人一口吹熄的烛火,悄无声息地隐去了。

几乎就在字迹消失的同一刻,天空被一道惨白的闪电撕开,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砸了下来。

起初是噼里啪啦的鼓点,很快就连成一片哗啦啦的水幕,仿佛天河决了口,要将这三日来积攒的惊奇与议论全部冲刷干净。

暴雨倾盆,讲理坡下那条平日里温顺如带的溪流,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黄龙。

浑浊的溪水疯涨,冲撞着脆弱的堤坝。

终于,靠近村口的一段老土堤在轰然一声闷响后,垮塌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洪水裹挟着泥沙,眼看就要灌进田里。

“快!堵口子去!”阿耕第一个冲出屋子,声音被狂暴的雨声压得有些嘶哑。

他年事已高,背也驼了,可在雨里奔跑的身影,却比任何一个年轻人都更像一杆不倒的标枪。

村民们被他一嗓子喊醒,纷纷扛着锄头、拎着麻袋冲进雨幕。

人们在齐腰深的泥水里奋力抢修,用身体去堵,用麻袋去填。

就在一个后生用锄头奋力挖掘缺口旁的淤泥,想加固根基时,锄头尖“当”的一声脆响,像是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

他愣了一下,又挖了几下,那东西在浑浊的水下露出一角,质地是青灰色的石头。

“阿耕叔!这底下有东西!”

几个人合力往下深挖,在没过膝盖的淤泥深处,终于拖出了一块半人高的残碑。

碑身被冲断了,上半截不知所踪,只剩下半截。

雨水冲刷掉碑上的泥浆,露出几行深刻的字迹。

借着远处屋檐下灯笼的微光,有人辨认出来,念道:“……义在民间,不在封诰。”

这八个字像一道惊雷,在每个人的心头炸响。

封诰,那是朝廷的事,是皇帝的事。

可这碑文却说,真正的“义”,不在那里,而在他们这些泥腿子中间。

“背面!背面还有东西!”

众人七手八脚将石碑翻了过来。

背面没有字,只有一幅磨损严重的浅浮雕。

一个看不清面容的男人,一手扶着犁,赤着脚,正一步步向前走。

他的身后是已经翻耕好的土地,整齐得如同翻开的书页,似乎能闻到泥土的芬芳;而他的前方,仍是一望无际的荒原。

这画面有一种沉默而倔强的力量,看得人心头发紧。

有人提议:“快,抬回去,找个庙堂供起来,这可是关老爷留下的圣物!”

阿耕却摇了摇头。

他走上前,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石碑上扶犁人的轮廓。

然后,他指挥着几个年轻人,就在这被洪水冲垮的堤坝边上,将这块残碑重新立了起来。

没有遮蔽,没有香火,就那么直挺挺地立在风雨里,任由狂风吹拂,暴雨洗刷。

“阿耕叔,这……这怎么行?会淋坏的!”

阿耕的目光从残碑上移开,望向远处被雨水浇灌的无边田野,声音平静却坚定:“用不着遮。雨水洗得越干净,才越看得清。这,才是他的碑。”

雨,渐渐停了。

那块残碑就立在那里,仿佛是这片土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部分。

转眼又是一年春耕。

阿耕的身子骨愈发不如从前,腰弯得更低了,像一张蓄满了力的弓。

但他每日巡视田地的习惯雷打不动。

清晨看田垄里的水位,午后检查各家灶火是否安全,傍晚时分,他总会习惯性地在自家灶台边的小凳上,多摆上一副碗筷。

村里的年轻人看着他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有人忍不住好奇地问:“阿耕爷,您到底见过那位关老爷没有?他真长得跟庙里画上的一样,红脸长须,提着大刀吗?”

阿耕正弯腰检查一株麦苗的根须,闻言缓缓直起身,摇了摇头,浑浊的眼睛里透着一丝笑意:“我这把老骨头,哪有那福分。我没见过。”他顿了顿,指了指脚下的土地,“但我爹见过,我爷爷也见过。他们跟我说,最像关老爷的人,不是庙里画的那个神仙,而是那些天还没亮就扛着锄头下地,下着大雨还要跑来巡田,宁肯自己吃亏也不肯撒谎骗人的普通人。”

老人的话像一阵风,吹遍了整个讲理坡。

于是,村里开始流传一句谁也说不清源头的话:“你不认得他,但他认得你。”

讲理坡的异象和那块古怪的石碑,终究还是传到了京城。

朝廷对此事极为敏感,既不能承认这“民间之义”,又不敢公然镇压这股已成气候的民心。

几番商议后,他们派出了当今圣上最器重的一位皇子,以“体察民情,绘制圣迹”为名,浩浩荡荡地进驻了讲理坡。

皇子带来了京城最好的工匠画师,宣称要将“关帝显圣”的奇景绘制成一幅惊世骇俗的全图,并上报朝廷,将讲理坡正式列为受皇家供奉的国祀遗产。

这是釜底抽薪之计,一旦成功,关公的解释权就将重新回到朝廷手中,“义在民间”也就成了一句笑话。

面对皇子带来的仪仗和画师,村民们有些不知所措。

阿耕却不阻拦,也不争辩,只是在皇子安顿下来的第一天,恭敬地对他提出一个请求:“殿下远道而来,想必也想尝尝我们这乡野的饭食。草民不敢劳烦殿下,只恳请殿下能亲手为自己烧一顿饭,也算体察我等农人不易。”

皇子自幼锦衣玉食,闻言只觉好笑,但为了显示亲民,便欣然应允。

他走到灶台前,学着下人的样子,笨拙地将引火的茅草塞进灶膛,划着了火折子。

可那火苗舔了舔茅草,冒出一股呛人的黑烟,便熄灭了。

他一连试了几次,不是被烟熏得直流眼泪,就是火星溅到手上,弄得狼狈不堪。

就在皇子耐心将尽,准备发怒时,阿耕默默地递过来一把颜色深黑、看起来又干又旧的柴火。

那柴上甚至还带着些许干透的泥土。

“殿下,用这个试试。”

皇子将信将疑地接过,丢进灶膛。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火折子刚一靠近,那把旧柴竟“呼”的一下腾起一股明亮的火焰,瞬间将整个灶膛照得通红,没有一丝黑烟。

更让他惊骇的是,锅底被火光映照,竟浮现出千军万马在沙场奔腾砍杀的幻影,金戈铁马,血流成河。

他吓得后退一步,可那幻影又倏尔一变,化为了一幅春日耕种的画卷,农人扶犁,妇人插秧,孩童在田埂上奔跑嬉戏,一片祥和。

皇子怔在原地,直到锅里的水烧干了也毫无察觉。

那一夜,他做了一个无比清晰的梦。

梦里,他不再是皇子,而是穿着一身粗布衣裳的农夫,在无垠的田野里艰难地扶着犁。

汗水湿透了衣背,脚下的泥土又湿又黏,每一步都耗尽全身力气。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耳边响起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嗓音:“成仁不在杀场,在每一寸不愿低头的土里。”

三日后,在所有画师和官员惊愕的目光中,皇子亲手将那些已经勾勒出轮廓的画稿,全部投入火盆。

他随即上书父皇,奏折上只有寥寥九字:“儿见真神矣,其形不可绘。”

皇子悄然离去,讲理坡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某个起了寒霜的清晨,阿耕像往常一样醒来,习惯性地走向灶屋。

可当他走到灶台边时,却愣住了。

那张矮凳上空空如也——那双他每日擦拭的草鞋不见了,那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碗筷也不见了。

灶台像是瞬间失去了某种灵魂,变得冰冷而陌生。

阿耕的心沉了一下,却没有惊慌。

他静静地站了许久,然后转身走进里屋,从一个尘封多年的木箱底,取出另一双同样陈旧,但保存得很好的草鞋,轻轻地放在了那张小凳上。

他没有再摆碗筷,只是静静地看着那双鞋,仿佛在完成一场无声的交接。

当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

梦里,他看到了那个常在他梦中出现的、面容英毅的年轻将军。

这一次,将军对他微笑着转过身,手中的兵符在他掌心缓缓融化,最终化作一把金色的种子,随风洒落在大地上。

而后,一个红脸长须、身形魁梧的男人最后一次出现。

他不再是威风凛凛的武将,而是背着蓑衣,戴着斗笠,手里牵着一匹瘦马,像个即将远行的老农。

他缓缓走向地平线,在即将消失的刹那,回头深深地看了阿耕一眼。

他的嘴唇没有动,但一个清晰的声音却直接在阿耕的心底响起:“平儿走了,你接着走。”

阿耕猛地醒来,脸上已是泪流满面。

但他坐在黑暗中,嘴角却慢慢地,慢慢地,绽开一个释然的笑容。

许多年过去了,讲理坡变成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庄。

再也没有什么神迹异象,村民们也渐渐不再提起当年的奇事,仿佛那只是一场久远的集体梦境。

唯有一个习俗,雷打不动地流传了下来:几乎每家的灶台旁,都设着一个矮几或小凳。

每逢节气,必会往灶里添一把新柴;每日饭熟之后,第一勺饭、第一口菜,总要先盛在一个小碗里,恭敬地置于其上。

这日黄昏,一个背着书箱、风尘仆仆的少年路过村子,想借宿一晚。

热情的主人家很快为他备好了饭菜。

少年看到主人家将第一碗饭供在灶边的小凳上,好奇地问道:“老丈,这是何故?是祭拜灶神吗?”

主人家闻言,憨厚地笑了笑,一边给少年添饭一边说道:“不是灶神。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说是留给一个走路很慢的人。”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夜里,他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沉沉睡去。

睡梦中,他仿佛来到了一片辽阔无垠的田野之上,看到天边有一个孤独的剪影,一人一马,踽踽独行。

那身影十分模糊,看不清样貌,却自有一股气吞山河、厚重如岳的气势。

少年心中一动,拔腿便想追上去看个究竟,却被身后一声若有若无的轻唤止住了脚步。

他猛地回头看去——那声音似乎来自他借宿的屋子。

目光穿透了墙壁,落在了那温暖的灶台边。

小凳上,那碗早已冷却的米饭,此刻正缓缓升起一缕极淡、极细的青烟,盘旋而上,如同一声满足的叹息。

喜欢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穿进少女漫后被全员团宠了魔法史记苏泽列传大清之祸害纯情校医一世之尊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大唐:吃货将军永恒剑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快穿:总裁攻略手册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浴火焚神我的神通有技术神剑无敌系统肌肉影帝和离后王爷真香了一觉醒来我隐婚了
经典收藏浪子列国历险记人在三国也修真三国之献帝兴汉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极品妖孽兵王湛湛露斯卿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帝国联盟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大唐房二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春秋发明家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战国野心家我在水浒开了个挂绝对荣誉秦时韩公子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最近更新高门庶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玉符传奇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唐代秘史大宋伏魔司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三藏还俗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大明辽国公英烈传奇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笔架叉将军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 醉清风明月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txt下载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最新章节 - 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