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上班苦

首页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天命靡常谍海孤雁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大唐双龙传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骗了康熙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上班苦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全文阅读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txt下载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4章 春祭释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邯郸太庙,这座承载赵国百年信仰与荣耀的神圣之地,青铜兽首香炉中,艾蒿青烟丝丝缕缕地升腾而起,仿若灵动的游蛇,在空气中肆意游走、弥漫。那青烟裹挟着独特的苦香,萦绕在太庙的每一处角落,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的气息。赵括,身为肩负赵国变革重任的相邦,身着玄色祭服,稳步拾级而上。每一步落下,他衣摆上精心绣制的狼头刺绣,都会与台阶边缘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螭虎纹轻轻触碰,似在无声诉说着胡汉文化交融的故事。今日,对赵国而言,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 —— 赵括即将在此主持首次胡汉合祭仪式,这一创举,无疑将在赵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太庙东庑,一尊高大的胡族 “祭天金人” 静静伫立,尚未开光。那金人通体鎏金,在熹微晨光的映照下,散发出夺目的光芒。这光芒如同一支支画笔,将殿内三十六根玄鸟纹立柱染成了迷人的琥珀色,立柱上雕刻的玄鸟仿佛瞬间有了生命,振翅欲飞。“相邦大人,太庙令说金人不可与玄鸟旗并置。” 墨玄的声音,裹挟着柏木的清香,悄然传来。墨玄手中,捧着那本记录着赵国祭祀典章的《祭典》竹简,在 “胡汉一体诏” 四字旁,朱砂批注鲜艳夺目,而在批注的边缘,还留着昨夜他与匈奴巫祝彻夜核对仪轨时,不慎沾染的墨迹,那是他们为这场合祭仪式精心筹备的见证。

赵括听闻,目光缓缓扫过殿前广场。广场之上,胡族骑士们个个身姿矫健,正神情专注地用狼头旗丈量祭坛方位。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对祭祀仪式的虔诚,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与自信。而一旁,汉地礼官们身着庄重礼服,双手捧着玄鸟旗,旗杆底部新缠的胡族绒绳,质地柔软,色泽鲜艳,此刻尚未干透,散发着淡淡的湿气,仿佛在诉说着胡汉文化初次交融时的那份青涩与新鲜。

太庙令公孙弘,身着华丽官服,头戴十二旒冕冠,迈着庄重的步伐走来。他手中的玉笏重重地磕在青铜门槛上,发出清脆声响,那十二旒冕冠上的玉珠相互碰撞,叮当作响,却也遮挡住了他望向金人的视线。“自武王定鼎,赵国太庙传承至今,从未供奉过胡族神像。” 公孙弘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对传统礼制的坚守。他一边说着,袍袖轻轻拂过廊柱上的玄鸟浮雕,那浮雕线条流畅,工艺精湛,承载着赵国古老的文化记忆。“去年修缮时,胡族工匠竟偷偷在这彩绘上添了几缕狼鬃纹饰,实在是有违祖制。” 公孙弘微微皱眉,眼中满是不满,“即便当年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那般重大变革,也未曾更改宗庙礼制,相邦此举,怕是不妥。”

赵括神色平静,手中断云剑的剑穗轻轻扫过香案上的商鞅方升复制品。那方升复制品制作精良,上面的刻度在袅袅青烟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秦国律法的严谨与公正。“当年,武灵王在邯郸城门外,第一次穿上胡服之时,” 赵括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那些固执己见、坚称‘不合礼制’的老臣,如今皆已化作胡服骑射的石像,静静立在丛台广场,成为赵国变革历史的见证者。” 赵括一边说着,手指轻轻划过方升上的秦式铭文,似在追寻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突然,他话锋一转,伸手指向金人胸前那独特的玄鸟纹项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豪,“这玄鸟纹项圈,是我昨夜亲自设计的融合纹饰。诸位不妨想想,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军队战斗力大增,国家得以强盛,这难道不是最大的礼制?” 赵括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太庙内久久回荡。

此时,殿外传来胡族巫祝那高亢激昂的呼号声,如同一股神秘力量,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只见八个身形魁梧的楼烦少年,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抬着一尊青铜狼首鼎缓缓走来。那鼎造型古朴,狼首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会发出震天怒吼。与此同时,汉地礼官们双手捧着玄鸟纹酒器,与楼烦少年并肩而行。这一幕,恰似胡汉文化并肩前行、相互交融的生动写照。公孙弘见状,手中的玉笏在方升旁猛地顿住,他的目光被鼎腹内侧刻着的赵武灵王《胡服令》片段所吸引。仔细看去,那片段与方升外侧的秦制铭文,一内一外,形成奇妙的镜像,似乎在暗示着赵国在变革之路上对不同文化的借鉴与融合。“边郡胡族可在当地祭天,” 赵括的声音,混合着艾蒿的苦香,再次响起,“但在中央举行的祭典,胡汉必须共尊一个天,这是赵国一统天下的根基所在。”

就在这时,幼主嬴丹的车舆缓缓碾过三牲血祭留下的暗红色痕迹,车舆之上,嬴丹头戴冕旒,那冕旒上的玉珠在阳光与金人的映照下,第一次同时映出金人的狼首与玄鸟旗的尾羽,这一画面寓意深远,象征着胡汉两族在赵国这片土地上的初步融合。赵括见状,神情庄重地展开《胡汉一体诏》竹简,那竹简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记录着赵国迈向新征程的重要决策。他拿起狼毫笔,新蘸了朱砂,在 “守边子民” 四字上重重落下,鲜艳的朱砂缓缓洇开,恰好覆盖了竹简原有的 “诸夏贵胄” 旧刻。“从今日起,” 赵括目光坚定,缓缓扫过殿内胡汉杂处的群臣,只见匈奴左谷蠡王的豹皮护腕与代郡太守的玉珏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声响,“胡族的毡帐与汉人的里巷,皆为赵国子民,同享太庙的香火庇佑。” 赵括的话语,如同一道明亮的曙光,照亮了赵国胡汉融合的前行之路。

公孙弘听了赵括的话,心中虽仍有疑虑,但看着眼前的种种迹象,也深知变革已不可阻挡。他微微低头,手中的玉笏终于缓缓垂落。此时,他才注意到金人脚下的玄鸟纹台座,那竟是用当年武灵王胡服骑射时的阅兵台残石砌成。这一发现,让他心中不禁一动,仿佛看到了赵国历史的传承与延续。“可依边郡胡俗,” 公孙弘的声音不自觉地低了几分,“在云中、九原等边郡,设独立祭天金人,以尊重胡族的信仰习俗,不知相邦意下如何?” 公孙弘试探着问道。赵括听闻,微微点头表示认可。就在这时,赵括手中的断云剑恰好指向殿角的蔺相如《商君书》批注本,那泛黄的纸页上,“过刚易折” 四个朱批大字格外醒目,与金人项圈的玄鸟纹相互呼应,似乎在提醒着众人,变革需刚柔并济,胡汉融合亦需循序渐进。

祭祀仪式在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中继续进行,终于,礼成的钟声悠扬响起。幼主嬴丹亲手将断云剑递还给赵括,这把断云剑,跟随赵括历经无数风雨,见证了赵国的变革与发展。此刻,剑鞘上,胡族工匠精心镶嵌的蓝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狼头与玄鸟相互交织的奇妙叠影。那蓝宝石质地晶莹剔透,散发着迷人的光泽,乃是楼烦部用十匹珍贵的汗血马换来的阗玉,这一交换,不仅体现了胡族对赵括的敬重,更象征着胡汉之间珍贵的友谊。“相父的剑,” 嬴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手中鹿卢剑的剑穗轻轻扫过金人台座的武灵王刻石,“如今赵国胡汉融合,此剑也该刻上胡汉双籍的印记,以彰显赵国新的气象。”

赵括双手接过断云剑,轻轻抚过剑鞘上的新纹饰,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十年前。那时,他在河套地区初见匈奴祭天金人,金人头戴纯狼首冠,散发着浓郁的胡族气息。而如今,眼前这尊金人胸前,已戴上了象征赵国的玄鸟纹项圈,这一变化,恰似赵国胡汉融合的生动缩影。赵括望向殿外,只见胡族骑士与汉地礼官们正井然有序地用赵制量器丈量祭肉分配,他们的神情专注而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祭祀仪式的尊重。狼头旗与玄鸟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它们的影子,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充满寓意的纹章,仿佛在预示着赵国胡汉融合后的美好未来。

祭祀仪式结束后,太庙令公孙弘在整理祭器时,偶然发现商鞅方升旁多了一块匈奴文木牍。他好奇地拿起木牍,仔细端详,只见上面用赵制算筹刻着 “胡汉同量” 四个大字。看到这四个字,公孙弘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赵括昨夜说的话:“礼制并非仅仅是玉笏上那些刻板的纹路,真正的礼制,是要让胡族的牛羊与汉人的粟米,在同一个量器里,称出公平与公正。” 公孙弘又看了看木牍边缘,那里还留着赵括修改过的算筹痕迹,那是赵括将匈奴计数的羊角纹,巧妙地融入赵制十进制的大胆尝试,这一尝试,无疑为胡汉文化在计量领域的融合,开辟了新的道路。

暮色如轻纱般,悄然笼罩了整个太庙。金人台座的残石,在朦胧的暮色中,泛着温润柔和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赵括将蔺相如的批注本与商鞅方升并置在一起,仔细研读。突然,他发现批注本中 “过刚易折” 四字旁,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胡汉如钢与火,相淬才能成器。” 赵括微微一愣,随即认出,这正是幼主嬴丹的笔迹。那字迹虽带着少年的生涩与稚嫩,笔画间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力量,仿佛在宣示着赵国胡汉融合的决心与信念。

是夜,万籁俱寂,太庙的守庙人在巡视时,看见胡族巫祝与汉地礼官们围坐在金人台座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庄重与虔诚。众人手中,皆捧着赵制量器,正有条不紊地分食祭肉。狼头旗与玄鸟旗被郑重其事地插在台座两侧,在轻柔春风的吹拂下,两杆旗帜轻轻摆动,它们的影子在青铜方升上交错重叠,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独特图案。这个图案,并非刻在玉笏之上,也非绘制在帛书之中,而是实实在在地刻在共同使用的量器里,融入共享的香火之中,它是胡汉双籍的真正印记,是赵国胡汉融合的生动象征。

赵括独自一人,静静地站在太庙门前,目光远眺,望向东南方的丛台方向。那里,武灵王的石像巍峨耸立,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巨人,默默注视着城中胡汉杂居的街巷。此刻,在那街巷之中,胡族商队正用赵制量器进行公平交易,汉地少年们则偷偷模仿胡族的狼头刺绣,这些场景,无一不展示着赵国胡汉融合的美好画面。赵括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豁然开朗。他忽然深刻地明白,所谓礼制,并非一成不变、僵化刻板的规条,它更像是手中的断云剑,在岁月的长河中,需要不断融入新的纹路,吸纳新的元素,才能始终保持锋利的锋芒,引领赵国在历史的浪潮中奋勇前行。

当第一颗星子在夜空中悄然亮起,仿若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黑暗的苍穹。太庙的金人台座方向,传来阵阵凿刻声。赵括知道,那是胡族工匠们正在精心补刻玄鸟纹,而汉地礼官们也在认真校定祭典仪轨,他们正将胡族独特的祭天呼号,郑重地写入赵国的《祀典》竹简。春风轻柔地掠过赵括的衣摆,他衣摆上的狼头刺绣与玄鸟纹在夜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轻声诉说着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个开始,并非胡汉之争的简单结束,而是胡汉一体真正的开端。

喜欢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网游之最强房东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丹道仙途搬空奇葩养母家,下乡替嫁养崽崽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原配宝典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万界永仙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拔魔随风漫步新书三国:东归志!不是,让你跟校花分手,你真分?大唐极品帝婿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二次元日常物语大神驾到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
经典收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人在三国也修真大宋祖王爷三国第一狠人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战国野心家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春秋发明家凤霸天下女皇威武大明匹夫浪子列国历险记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秦有锐士三国之献帝兴汉大明群英传人在大唐本想低调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最近更新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大漠群英传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穿越大宋:逆转靖康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风雪战火大乾贵公子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胤商枭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上班苦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txt下载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最新章节 -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