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在塞纳河畔米其林餐厅的晚餐,终究成了镌刻在三人音乐生涯里的重要注脚。
秦诗诗摇晃着杯中的勃艮第红酒,目光落在对面两位音乐人身上:
“往后的路,咱们一起走。”
张木摩挲着粗糙的指腹,那里还残留着吉他弦的触感,他重重点头。
张玲珑则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里闪烁着炽热的光。
谁也未曾想,这席伴着大提琴背景音乐的闲谈,竟为日后席卷国际乐坛的“华夏三人组”埋下了伏笔。
自那以后,秦诗诗的每一场海外音乐会,嘉宾名单上永远少不了张木与张玲珑的名字。
当聚光灯穿透体育馆的黑暗,秦诗诗率先登场,一身白纱裙如月光凝结,《光年之外》的前奏响起,她空灵婉转的流行唱腔便如丝绸般缠绕全场,高音处似夜莺啼鸣,低音时若清泉流淌,让观众瞬间沉浸在浪漫的氛围里。
紧接着,舞台一侧的升降台缓缓升起,张木抱着一把老吉他,深色牛仔服衬得他愈发沉稳,《take me to Your heart》的旋律带着民谣独有的质朴与深情,他沧桑醇厚的嗓音里藏着山川湖海的故事,每一个尾音的颤栗都像是在叩击人心。
正当观众沉浸在温柔的乡愁中时,舞台灯光骤然转为炽热的红,鼓点与电吉他的轰鸣震耳欲聋,张玲珑身着黑色连衣裙,走上台来。
《God is a Girl》电子流行乐在场上响起,张玲珑的高音穿透力十足,歌词里的倔强与力量让台下观众忍不住起身尖叫、挥舞荧光棒。
三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在舞台上碰撞、交融,却又形成奇妙的和谐。
流行的细腻、民谣的厚重、摇滚的炽热,编织成一场密不透风的听觉盛宴,让观众时而屏息凝神,时而热血沸腾。
散场后,社交媒体上瞬间被这场音乐会刷屏。有网友晒出演唱会门票,配文调侃:
“花一份钱,解锁三种顶级听觉体验,这波血赚不亏!建议主办方直接改名为‘一站式音乐狂欢’!”
还有海外网友用蹩脚的中文激动留言:“哦,我的天!这三位华夏歌手太厉害了!歌声里有魔法,我循环了他们的歌一整晚都不腻!”
更有音乐媒体盛赞:“秦诗诗、张木、张玲珑的组合,打破了音乐风格的边界,让华夏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独特光芒。”
随着一场场音乐会的圆满落幕,三人的名气如坐火箭般攀升。
秦诗诗本就有着扎实的演唱功底和超高的知名度,在张木与张玲珑的互补下,她的演唱愈发兼具温度与力量,从国内流行乐坛的实力派唱将,稳步向着国际级音乐人的高度迈进。
张木与张玲珑也借势打开了海外市场,那些曾只在小众圈子里流传的作品,如今通过秦诗诗的舞台,被更多人听见、喜爱,他们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国际音乐榜单上。
这一晚,Y国首都的体育馆内刚刚结束一场座无虚席的音乐会,退场时的欢呼声与掌声仿佛还萦绕在场馆上空,久久不散。
秦诗诗、张木、张玲珑坐在宽敞的保姆车里,疲惫却难掩兴奋。
车内弥漫着淡淡的香水味与汗味混合的气息,张木正翻看着手机里观众的现场返图,时不时发出几声感慨;张玲珑则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指尖还在无意识地打着节拍,回味着刚才舞台上的热血瞬间。
突然,秦诗诗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车内的宁静,屏幕上跳动着“星文学弟”四个字。
“诗诗学姐,最近你和张木歌王、玲珑姐在Y国可太火了!”
电话那头,李星文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活力,还夹杂着一丝难掩的敬佩,
“我在国内刷新闻,满屏都是你们的演出报道,媒体都称赞你们是‘华夏之光’,为国争光呢!”
张木闻言立刻放下手机,张玲珑也瞬间睁开眼睛,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秦诗诗,车内原本微弱的讨论声戛然而止,只剩下电话里清晰的话音在车厢内回荡。
秦诗诗嘴角噙着笑意,语气诚恳而谦逊:“星文学弟,你太客气了。我们三人能有今天的成绩,全靠你写的那些好作品打底。你的词曲既有华夏韵味,又能契合国际审美,没有你的创作,就没有我们在舞台上的发光发热。”
“学姐这话可就见外了!”李星文笑着反驳,语气里满是真诚,“是你们的演唱赋予了歌曲生命,我的词和曲只有在你们嗓子里,才能绽放出这么大的能量。
对了,今天你们艺人部的张经理特意找到我,说你们现在在国外发展势头正猛,人气和口碑都处于巅峰期,想让我趁热打铁,再给你们创作几首新歌,帮你们稳固市场、实现新的突破。我先问问你们的想法,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尝试的方向,或者有什么具体的需求?”
喜欢悠闲生活,从作曲开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悠闲生活,从作曲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