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东林先生

首页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女帝:别闹,朕怀孕了!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明末:乱世崛起春回大明朝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东林先生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全文阅读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txt下载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煤球生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年叔和仓头善叔一边盘点,一边念:“东家,这次从黄老爷家搬来的纹银三千两、碎银一百多两,麦米有六百石,棉布五十匹,盐两百四十斤,还有腌菜腌肉,耕牛、猪等牲畜。”

善叔是周老爹的三弟,他看了看周怀民,欲言又止。

周怀民看着仓窑里米面布匹和银两,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如今做工的人不少,有了这笔意外之财,又能撑上两三个月。

但这种也只能解一时之急,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煤球生意铺开,就有了长稳的进项。

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

而钱,就是一个市场内,经济运转的媒介。

所谓市场,大明是一个市场,河南府是一个市场,一个周家沟,也是一个市场。

一个市场内,物资流通速度越快,在货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财富即生产总值就越多。

前些日制作的煤球已晾晒好,周怀民及李升、刘掌柜、禹叔、年叔把煤炉煤球装上板车,来到纺织坊。

“各位,给大家送温暖来了。”周怀民喊出工坊的女工。

众女工看着李升从板车上卸下的煤球,好奇道:“这是什么东西?”

周怀民笑道,“昌润家的,你一家是五口人,用煤饼一天大约耗费多少?”

“民叔,我家有当家的,公婆,还有一个毛孩,共五人。早饭、晚饭各用煤有五六斤。”

“也就是说,一天下来只做饭耗煤十斤左右。”

“嗯,还要备一些引火柴草,火石。”

“大家家里用煤几乎差不太多吧?”周怀民对众人问道。

众人点头。

“我给大家算笔账。”周怀民朗朗上口,“咱周家的煤窑,售价是百斤煤五十文,比其他村里还要低一些。”

“也就是说,每家每月做饭只煤钱就需一百五十文。这也是一个短工两三天的工钱。我算的可对?”

“差不多,挣钱比吃屎都难,花钱比漱口都快。”众人附和道。

“李升!”李升已经等了半天了,赶紧搬来煤炉和蜂窝煤。

众人看着这奇怪的东西,七嘴八舌问道。

“这个是什么,煤做的,能烧火?”

“正是,这个叫煤炉,大家看这个炉子怎么生火的。”周怀民负责介绍,李升负责演示。

“这炉子生火真快,比火盆快多了!”一妇女已观察到不同之处。

“而且还省柴草!”又一妇女眼尖。

其实这就是煤炉的妙处,封闭又通风。周怀民暗道。

李升放入一个煤球,从下面进风口处扇风,不一会就火红起来。然后掏出剩余的柴草,把红煤球放到最下面,上面加上三个生煤球。

“这个叫做蜂窝煤,又叫煤球,做饭时把风盖打开,这煤球上面的一块就会烧热,做五口之家的饭,只需一块即可。”

“这个不是放入四块吗?”

“这个是刚引燃,才需放入四块,后续无需引燃。”

“什么意思?意思是不用每次都引火?”

“正是。这就是煤炉和煤球最大的妙处。火石省了许多,这也是笔开销呢。”

“二民哥,我还是不懂,不引火怎么烧热呢?”

“每次做完饭,用这个东西,叫做火钳。把上面三个夹出来,把最后一个扔掉。然后把上面三个放进去,上面再加一个生煤球,盖上这个封火铁盖即可。次日早上把封盖打开,封火盖夹起来,即可生火做饭,如此循环。”

李升拿起火钳,演示起来。

昌润媳妇问道:“也就是说,一天两个生煤球即可,也不用柴草引火。”

“正是,每天两三块即够用。我周记煤球坊今日也同日创办,李升为主事,正式出售煤炉和煤球。”周怀民拉着李升,向大家介绍定价。

李升冲大家拱手示意:“咱周家沟村民,可享特殊待遇,只需预定五百个煤球,煤炉免费送给大家使用。”

众人皆不相信,还有这等好事。

周怀民走上一步,笑道:“有了这个煤炉,大家每日做饭就无需引火,弄的满脸乌黑,这皮肤沾了灰烟,时间长了,就会渗入皮肤。未过门时个个都是白白嫩嫩,这结婚生子后,引火做饭久了灰头土脸。”

众人互相看了看,还真是如此。

“我订一个!”昌润婆娘大声道。她心里暗想,只要跟着二民叔做,总是能得来好处。

“我也订!”

“我订!”

……

年叔收钱,李升捡货。也就一会的功夫,二十个煤炉竟被订完了。你有我也要有,人群效应。

有不少年纪大的媳妇、婆子,都没买,省着点银子贴补家用。

禹叔和年叔,对视一眼,各自暗笑。

李升动手在两个坊内安装煤炉和通风陶管。

这是特制的陶管,璧薄,可嵌套,有单独的弯节,把未充分燃烧的煤气及硫化物从管道抽走,通过管道延长散热。

这栈房本就低矮简陋,不一会的功夫,屋里就明显有了热气。

“这可比火盆强多了,火盆的火是挺大,但烧不了一会,非常耗煤。屋里很快就冷下去。”众妇女围观看着这新颖的煤炉用法。

“这设计真是精妙。”禹叔来回踱步观看,惊讶不已。

“每处仿佛都蕴含着极致的道理。把热气利用到了极致。”禹叔小心摸着发热的陶管,又跑出门外,看到从窗户纸透出的陶管口正排出缕缕煤烟,“这同时又能做到省煤和排毒,极致。”

“整个结构浑然一体。”禹叔连连赞叹,又拿着火钳颇有兴致的夹着煤球和封火盖。“精妙,精妙,各部件无一处多余。”

“这个东西,若是推广开来,用于民生,这严冬又能少冻死多少百姓。”年叔在旁也是捋着胡须,医者仁心。

“没错,若是推广开来,万家万户都离不开这煤炉,我周记的生意岂不是货通天下?”刘掌柜早看出这煤炉的价值所在。

又道:“自今日起,咱平安堂、食堂及各办公厢房都装上煤炉供暖,日用耗费,皆从公出。”

其实众人平时在家里并不烧煤取暖,做饭还能省则省,哪有闲钱去取暖。每天都是这样冷嗖嗖过。

但现在这寒冬里,享受了屋内温暖如春,之前年年冬天冻的像狗一样,白活了。

自己每月能挣二两银子,多花个几文,自己在家也体面。

又听到众人如此夸赞这煤炉,二民自己家里都在用,便心动也要购买几套。

有几人家里稍宽裕的,便要购买这取暖陶管。李升和年叔又开始忙活起来。

周怀民又累又渴,待忙完,喊上昌润家的和大嫂,几人回食堂喝茶吃饭。

猛灌了几口热茶,直呼爽快。

“东家,这出了栈房,再来到食堂,感觉这食堂比之前就冷多了。”年叔笑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禹叔也是打了一个寒颤,忙喝热茶。

“民哥,现在煤炉这工艺及安装我都已掌握熟练,咱今天是开门红,前几日咱制作的这批样货也已卖完,是不是该增产了?”李升现在激动万分,他年纪轻轻,前几天还在生死线上挣扎,今天就做了这煤球坊主事,一定要把自己的煤球坊给办好。

“先不急。”周怀民看到大嫂、昌润婆娘、允贞坐的另外一桌,便道,“把这两个方桌拼起来。”

忙活间,又喊来了禹允贞、谭向和周怀祺三人。

待众人俱在,拼桌坐定。

“今日择日不如撞日,就在这食堂,咱便召开周记首次主事大会。虽然大家有的非常熟识,但有的并不相识。我为诸位按年龄一一做介绍。”周怀民说道。

喜欢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仙官神权之上我成了六零后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万界永仙皇道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一品侍卫太子妃必须骄养悍明猎谍十龙夺嫡将军不容易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
经典收藏坏坏相公好难缠:女人,敢不要我【完结】秦时韩公子糜汉人在大唐本想低调盛世第一妾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绝色冷妃终极潜伏大明群英传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白话历史兴衰演义我于历史中长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三国纵横之凉州辞朱门华章录
最近更新真理铁拳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史上最强县令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英烈传奇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万浪孤舟,沧海一粟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东林先生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txt下载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