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
政历十八年二月十九临近傍晚,大皇子骑上九儿的那匹进贡的汗血宝马,威风凛凛的前往蔡府迎亲,陪同大皇子迎亲的是十三岁的曲筑、十四岁的二皇子和齐靖的长子,同行的还有宫中派出的司礼太监、嬷嬷、侍卫等,队伍浩浩汤汤。
因身份摆在那里,没有被为难的环节,很顺利的接到新娘。
出门之前,大皇子只与蔡丰交谈了几句,至于蔡繁之的父母,大皇子一句话也不想说,碍于亲王的身份,没人敢说大皇子不懂礼仪,能进府亲迎,已是给蔡家面子了。
嫁妆连同聘礼一同随着迎亲队伍回到稔亲王府,眼皮子薄的蔡母原本想扣下一部分的,被蔡丰骂了一顿,再不敢有小动作。
肖政和皇后没有出宫,但肖政特旨,让敏贤妃出宫参加大皇子婚礼,因此拜高堂环节是拜的敏贤妃。
最后,送入洞房,在司礼嬷嬷的主持下掀了盖头、喝了合卺酒,结发同心,等一切流程走完,嬷嬷和丫鬟领了赏钱出去,门关上的一瞬间,大皇子再也不装了,呈大字型躺在床上。
“太累了,幸好一辈子只结一次婚。”
折腾了一天,蔡繁之也累得不行,但她知事情没结束,拉了一下大皇子:“别躺了,该出去招呼宾客了。”
闻言,大皇子发出一声长叹,本想耍赖不起来,却在蔡繁之喊了第二次,脸色开始暗沉下来之际,大皇子快速地坐起身,“起起起,我马上起不行吗,繁之,亲我一下好不好。”
说着,把脸凑到蔡繁之面前。
突然怼上来的脸,蔡繁之害羞的同时无奈的紧,她清楚今天不满足他,大皇子不知要拖多久才能出这道门,认命的蜻蜓点水般在脸颊上亲了一下。
然后连忙将人推开,“别贫了,快出去。”
大皇子摸了摸被亲的地方,笑得一脸灿烂,离开前嘱咐:“婚服穿着累,换回常服舒服些,饿了让人传膳,在府里,不必太守着规矩,王府里的人随便使唤。我很快就回来了,等我。”
大皇子离开,蔡繁之望着大皇子的背影露出一抹笑容,这人看着粗枝大叶的,实际很细心,对她很好。
今日出嫁,离开了生活十八年的地方,没有伤心,反而有种奔赴新生活的喜悦。
赐婚圣旨下达后,大皇子总找各种理由接她出去玩,为她做了很多事,她不是铁石心肠,一年半的时间,让她早已对大皇子有了很深感情。
能遇到大皇子,是她的福气。
蔡繁之没换下婚服,只让婢女卸下头饰和妆面,传了几道清淡的小食,慢慢享用。
突然,窗外传来响动声,似乎是有人在说话,不像是下人,蔡繁之听不清,放下筷子,欲要走出去看个究竟。
刚走到门口,看见两个女孩子半蹲在墙角,年纪稍大些那个想拉着年纪小的那个离开,小的那个一脸不愿意,“姐姐,我们看一眼,看一眼新娘子好不好,放心,我不捣乱。”
大的明显不信,“三年前七皇叔成婚时你也说不捣乱,最后你躲在了新房的衣柜里,父皇差点调御林军围了七皇叔府邸,后来曲母妃如何罚你的你忘了吗?”
“这次我改了,就看一眼,看一眼就离开,好不好嘛?”
“不行,马车在府外了,我们该回宫了。”
“不,我不回去。”
……
就在俩人僵持之际,蔡繁之走了过去,“敬和、敬懿,二位妹妹进来吧。”
躲在墙角的正是十五岁的大公主和十岁小九儿。
看到蔡繁之,大公主略带歉意的喊了一声“大嫂”,唯独脸皮厚的九儿,听到喊她进去,叫了‘大嫂’后,拉着大公主进到新房。
然后,看完新房,更不客气的说道:“大嫂,我和姐姐也饿了,能和你一起吃吗?”
刚才光顾着看热闹了,没用两口饭,现在看到饭菜,肚子里的饥饿感就上来了。
大公主站在九儿身后拉了拉她的衣角,想催她离开,奈何九儿当没感受到,眼巴巴的盯着蔡繁之。
蔡繁之没觉得九儿是调皮,反而觉得九儿是率真可爱,连忙招呼大公主和小九儿坐下。
“好,两位妹妹想吃什么,我让厨房做。”
问清饮食喜好,仔细交代婢女去准备膳食。
“大嫂,你好漂亮啊。”小九儿双手撑住下巴,真心实意的夸赞蔡繁之。
大嫂就是母妃口中的清冷美人,别有一番韵味,九儿不禁暗想:大嫂人漂亮,诗书又好,不知大嫂是怎么看上学渣大哥的。
可能就是母妃说的一个猴一个拴法,看对眼了吧。
蔡繁之被九儿直白的夸赞弄得有几分不好意思,微红着脸回道:“二妹妹也很漂亮。”
敬懿公主多得皇上喜爱,她很清楚,但相处时,敬懿公主对她很和善,没有半点天之骄女的高傲。
怪不得大皇子和大公主每次提起敬懿公主,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有个这样的妹妹,她也喜欢。
用膳结束,蔡繁之与大公主和九儿说话,说着说着,成了蔡繁之与大公主说话,九儿仔细听,发现她完全听不懂了。
看着越说兴致越高的俩人,九儿适时打断,“姐姐,我们该回宫了。”再听下去,她该在大哥的婚房睡着了。
九儿的声音打断二人的谈话,蔡繁之歉意的看向九儿,“是我不好,忽略妹妹了,妹妹不要见怪。”
九儿豪气的小手一挥,“大嫂不必说这些客气的话,我的水平我知道,听不懂又不关你们的事,你和姐姐是同窗,谈得来很正常,姐姐同性别的朋友太少了,有大嫂当朋友我为她高兴。”
在宫里能和姐姐旗鼓相当的就只有小舅舅和小满了,可都是男孩子,相处起来总要顾忌些,大嫂可以和姐姐成为好朋友,是件好事。
“能与大妹妹当朋友,我很高兴。”
告别离开,回去的马车上,大公主感动的摸了摸九儿的脑袋,“九儿,你不止是我的妹妹,更是我最好的朋友。”
九儿眼珠子一转,紧紧抱住大公主的胳膊,“我当然是姐姐最好的朋友了,姐姐,是不是很感动啊,那明日师傅留的功课你帮我写好不好,太难了,我不会。”
从九儿问出“是不是很感动”时大公主就猜到会有事等着他,果然,又是不想写功课,大公主抽出被抱住的胳膊,“代写不行,但我可以教你。”
“好吧……”九儿失望的垂下小脑袋。
——
大皇子送走宾客,带有醉意的回到新房,蔡繁之见状连忙让人准备醒酒汤,喂大皇子喝下,又亲自服侍大皇子洗漱,一番折腾,大皇子身上的醉意消散了许多。
“你还好吧?怎么喝了这么多酒。”蔡繁之问坐在床上的大皇子。
大皇子揉了揉眉,故意压低声音道,“他们非要灌我,不喝不行啊,繁之,我好难受。”
“难受就睡一觉吧,以前我祖父喝醉了,喝碗醒酒汤睡一觉便好了。”
“啊,睡一觉。”大皇子惊讶的抬起头,怎么不按预想的走,他难受繁之不该安慰他抱抱他吗?
“对,睡一觉。”
蔡繁之神色太过于正常,以至于大皇子看不出繁之到底有没有看出他是装的了。
看蔡繁之真的准备就这样睡了,大皇子装不下去了,一把将人拉入怀中,“繁之,骗你的,我没醉,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没完成,我们还不能睡。”
再熟悉,到了这个时候,是个女孩子都会害羞,蔡繁之条件反射的想挣脱大皇子的怀抱,奈何男女力气相差过大,没挣脱不说,反而是衣裳落了一地。
坦诚相待的二人都不好意了,大皇子房里没有试婚宫女,所有的经验全靠婚前嬷嬷教的,蔡繁之更不用说了,俩人半斤八两。
幸好男人在某些方面无师自通,最终还是成了事,大皇子一个愣头小子,初尝男女之事的美好。
一边心疼妻子,一边不想偃旗息鼓,最后在蔡繁之‘再来一次以后分房睡’的威胁下才不得不罢休,简单清洗后,抱着人美美的睡去。
婚后第二日,大皇子带着蔡繁之进宫,先去清和殿拜见了肖政,然后去凤倾殿拜见了皇后和后宫嫔妃,结束后在翠微宫用午膳。
没有了外人,敏贤妃推开大皇子,握住蔡繁之的手,关心道:“繁之,读书累不累啊,压力不要太大,今年没考上,三年后继续,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蔡繁之回握住敏贤妃的手,扶着敏贤妃坐下,“母妃放心,儿臣不累。”
蔡繁之耐心的与敏贤妃说话,无论敏贤妃说什么,蔡繁之都认真的接上,没有一丝不耐烦和敷衍。
对大皇子及他的亲人,尤其是敏贤妃,蔡繁之心中眼中,是满满的真诚实意。因为人与人之间,多是真心换真心,在大皇子一家身上,她感受到了真正的好。
前年,皇上下旨开放女子科举,她喜极而泣,她学的一切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祖父支持她参加科举,可是招来父亲母亲的反对,他们认为,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稔王妃,就该安心的嫁给稔王,早日生儿育女,坐稳稔王妃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心太大。
父亲母亲一直看不到她的努力,就算有祖父的支持,母亲的干扰也让她心烦意乱。
最后是大皇子亲自出面和父母交涉,她们才不反对的。
母妃知道一切后,不但没有像母亲一样怪她心大,而是赞美她读书好、聪明,更是经常关心她累不累,怕她压力大,时不时宽慰她。
大皇子不止支持她参加科举,还送她去最好的书院,给她提供最好最实际的帮助。
令她最感动的是,大皇子居然主动提出暂时不要孩子,等明年会试之后再说。
所以,亲与不亲,好与不好,哪是血缘关系能定的。
陪了敏贤妃一下午,大皇子和蔡繁之回府。
学院只准了三天假,蔡繁之学业忙,大皇子没有打扰她,在书房看农书,经常陪着她挑灯夜读。
次年二月,蔡繁之不负众望,中在二甲第七名,蔡繁之正式学习迟,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蔡繁之进了六部之首的吏部,官位不高,正八品吏部主事,蔡繁之却很满足。
随着相处的时间越久,大皇子和蔡繁之的感情愈发好了。
蔡繁之身上少了一份清冷,多了温情,对大皇子更温柔,更有耐心。
大皇子在成婚后,贪玩的脾性还在,经常和九儿等人打打闹闹,与肖政顶嘴,气敏贤妃。
但也开始认真办事,专研农书,耐心的与蔡丰学习经验,经常亲自出现在地里田间。
政历二十年秋,在稔王府的一颗橘子树上,竟真的结出了五种不同的橘子,一时,引来无数人观看。
也是同年腊月初十,蔡繁之于稔王府内诞下大皇子的嫡长女,大皇子高兴的恨不得天下皆知,在拒绝了父皇赐名后,深思熟虑了一个月,取了一个‘媛’字,蔡繁之问其有何重要意义,要想一个月,大皇子抱着女儿一脸痴笑的回道:“没重要意义,就字面上的意思,心爱之女”。
政历二十七年,蔡繁之升任正四品吏部侍郎,大皇子接替了蔡丰的位置,成为了新一任司农卿。
大皇子在司农卿的位置上坐了整整二十年,此二十年间,定安的粮食逐年增加,司农司多了许多农桑方面的人才,大皇子带领这些人,不断实验,不止研究出一大批实用的新型农具,还成功培育出了多种高产的农作物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不易生病,大大提高了产量。
大皇子成为肖政所有皇子中,做的实事最多的一位。
大皇子的功绩,同样得到小满的肯定,大皇子已是亲王,不可再封,所以在文琮五年,小满下旨,升大皇子母妃敏贵太妃为敏皇贵太妃,同时,封大皇子长女为公主。
大皇子一生顺遂,幼时父母疼爱,长大后夫妻和睦,与王妃一生只育有一儿一女,后院干净,一人一心到白首。
大皇子天生心性纯良,疼爱手足,每个弟弟妹妹都得过他的关照,包括后来是皇帝的小满,小时候大皇子也照顾他的不少。
稔王府,成了皇子公主们最爱去的地方,隔三差五会选在稔王府聚一场。
就算后面小满退位,依旧记着这个大哥,嘱咐新帝,逢年过节,千万别忘了稔王府。
——大皇子故事完
喜欢贵妃软糯,牵动帝王心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贵妃软糯,牵动帝王心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