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心底里,李闻溪是不愿意接触宋临川这个人的。
自己身边的这些人,她上一世至少知道他们的生平履历,大体了解他们的脾气秉性,知道哪些是坏人,哪些是好人。
比如纪氏那一大家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贴上毛比猴都精的,自己心眼子不够多,对他们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远离,静静吃瓜看笑话。
比如林泳思,自己上一世确实不曾认识他,但也从纪凌云的嘴里听说过,知道他是个谦谦君子,不是那起子会背地里暗算的阴险小人。
比如薛家父子,从头到尾都忠诚得让人心疼,上一世最后,更为了救自己而死,这份情意,她无以为报。
从骨子里,李闻溪一直缺乏安全感,她拼命地想要抓住一点温暖,一点安慰,哪怕不喜与人打交道,还是愿意在府署里跟着林泳思一起干,只不过是想要牢牢握住哪怕一丁点活下去的希望罢了。
她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哪怕重活八百次,估计也还是个心思单纯的正常人,只适合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比如当个验尸官,享受被林泳思护在羽翼之下的安稳生活。
宋临川是个绝对的变数,他先是笼络了方士祺,又一步步走到了纪无涯的面前,更有甚者,李闻溪有理由怀疑,那两个假公主的莫名出现,也与他脱不了干系。
不然怎么解释,方士祺摇身一变,又重复了上一世的命运,再次成为前朝公主的外祖呢?
有些人有些事,真的会想办法恶心你。
她拼命挣扎逃离,希望身边对她好的人,这一世也能平安活着。可往往事与愿违,她想要的,与别人想要的,根本是两回事。
既然如此,那便各自安好,老死不相往来便最好了。
宋临川为毛一定要时不时跳出来呢?明明淮安城那么大,他们还从未真正意义上地碰过面呢。
此次送亲之行,到底是福是祸?
李闻溪满腹心事地离开了林泳思的办公室,思考着方士祺出卖自己的可能性,宋临川会不会早就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对自己了如指掌,自己对他一无所知,就太被动了。
她越想越觉得心惊,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几分,只想缩回自己的办公室里。
她不知道这场送亲之行等待她的究竟是什么,但宋临川这个名字,已经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她的心里,让她片刻不得安宁。
与李闻溪一样,内心十分不平静的,还有我们的新嫁娘。
日子一天天滑过,离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纪羡鱼没哭没闹,只留一个彩玉做陪嫁丫鬟,其余的仆从,这几日已经断断续续的都另谋去处了,菡萏院空落落的,也寂静了不少。
家里其他还未到及笄之龄的妹妹也假模假样地来看过她,美其名曰送新婚礼物,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纪羡鱼明镜似的。
且看她们那一张张还未经世事,根本藏不住心事的脸就知道,她们不知道怎么幸灾乐祸呢。
自己不就是年长了几岁吗?凭什么她要用自己的人生来为父亲的宏图霸业买单呢?
纪羡鱼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铜镜里那张依旧明艳却难掩落寞的脸,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妆奁上精致的雕花。
窗外的风带着夏日的闷热,吹动了窗棂上悬挂的纱幔,也吹散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对娘家的眷恋。
她想起姨娘握着她的手,泪眼婆娑,叮嘱她千万不能忤逆父王,不然她们娘俩都不会有活路。
她心里冷笑,面上便明明白白地挂着不耐烦。
姨娘还是那个胆小的姨娘,自己唯一的女儿是死是活不重要,嫁给谁也不重要,只要她能在王府后宅里锦衣玉食地生活,就够了。
纪羡鱼的嘴唇动了动,用尽了全部的力气,才压下那句,想要冲动地问问姨娘,为什么她自己不去嫁崇王世子,用自己的一生去维系所谓的家族荣耀。
没有必要。因为改变不了任何结局。
她轻轻叹了口气,拿起一支素银簪子,慢慢地绾起长发,动作间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仿佛即将嫁为人妇的不是她自己,而是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彩玉端着一碗刚炖好的银耳羹走进来,见她这副模样,不由眼神一黯,轻声劝道:“小姐,喝口羹吧,身子要紧,明日还要早起赶路呢。”
纪羡鱼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
彩玉将银耳羹放在梳妆台上,默默地退到一旁。
小姐好歹还顶着个中山王府出女的名头,更该担心的是自己才对。陪嫁丫鬟岂是那么好当的,她原本也是求了干娘,想要离了小姐身边的,但奈何小姐开了口,王妃不可能不应。
一个马上就要出门子的便宜女儿,王妃自不会在不相干的小事上为难于她,尤其是在嫁妆上已经很对不起她了。
彩玉明显就是属于不相干那一列的。
师燕栖接过下人递来的给纪羡鱼准备的嫁妆单子,眉头狠狠一皱。
在置办嫁妆一事上,她与王爷意见相左,索性便不去费那个心,直接交给王爷的心腹处理,她只要看个结果就行了。
原本她以为,中山王府也是累世的勋贵了,王爷自己也是个挺要脸的人,说话办事别管私底下如何,大面总要过得去。
这是纪无涯当上王爷以来,王府头一次嫁女儿,于情于理,嫁妆上怎么也得凑够一百零八抬,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好生将女儿送出门去才好。
奈何前些时日军饷不济一事,让中山王穷怕了,千方百计想要省钱,又觉得纪羡鱼原本就是为了两股势力联合才送出去的礼物,日后双方说不得必有一战,不能以寻常嫁女论。
带的嫁妆太多了,那与资敌无异,是以嫁妆只装了六十八抬,且这其中还多是虚抬,并不值什么银钱。
除了摆在明面上的前几抬之外,剩下的都是从各个库房里打扫出来的边角料,有些绸缎都变色了,连赏人都觉得丢人。
就更别提压箱银了。见过勋贵之家,父亲给亲闺女一百两压箱银的吗?
《溪午未闻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溪午未闻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溪午未闻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