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窗外的万家灯火温暖明亮,透过窗户洒进来,映在四人身上,满是团圆的温馨。
正说着话,院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熟悉的呼喊:“海涛?海涛是不是回来了!”
话音未落,一个壮实的身影就闯了进来,是发小柱子。
两人从小一起爬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参军前还约定要一起闯出个样子来。
柱子一眼就看到了穿着军装的海涛,脸上瞬间乐开了花,大步上前抱住他。
“好你个小子!回来居然不提前说一声,要不是我路过你家看到灯亮着打听了下,我还被你蒙在鼓里呢!”
海涛拍着他的后背,笑着回应:“柱子,我爸妈都不知道我今天回来。”
“你小子当兵变得有个性了,回家探亲竟然没有告诉爸爸妈妈,我就是想给他们一个惊喜!”
柱子的目光落在桌上的军功章上,眼睛一下子亮了,伸手想去碰又赶紧缩了回来,一脸崇拜。
“我去!三等功!海涛你也太牛了!还记得咱小时候说要当英雄,你真做到了!”
柱子好像又想起什么似的,拽着海涛的胳膊追问:“听说你还要提干?以后就是军官了啊!太给咱这个村子长脸了!”
红玉看着两个年轻人热络的样子,笑着起身去泡茶。
春花也端来一盘刚切好的水果,念叨着:“柱子也常来家里问海涛的消息,知道你在部队表现好,他比谁都高兴。”
海涛看着发小眼里的真诚与骄傲,心里暖暖的,把抗洪抢险时的惊险、训练时的坚持,还有拿到军功章时的激动,捡着能说的跟柱子细细道来。
柱子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拍着大腿叫好,连说“海涛,我太佩服你了,不愧是我兄弟”。
夜渐渐深了,柱子才恋恋不舍地告辞,临走前还反复叮嘱海涛:“在家多待几天,咱哥俩好好聚聚,我得把你立军功、提干的事儿,跟老同学们好好说道说道!”
海涛笑着答应,送他到大门口,看着发小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心里满是踏实的喜悦。
回到屋里,父母还坐在沙发上等他,灯光下,两人的笑容格外温暖。
海涛看着眼前熟悉的亲人,想着部队里并肩作战的战友,还有发小脸上的骄傲,忽然明白,这枚军功章不仅刻着自己的汗水,更映着家人的期盼、战友的情谊与祖国的山河。
他暗暗握紧拳头,未来的路,一定要带着这份荣光与牵挂,在军营里续写更滚烫的人生,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不辜负部队的培养,更不辜负这身军装赋予的使命。
此时,海涛回想起了高中时期的李老师。
当年在学校,他成绩不算拔尖,却总爱围着李老师听军旅故事,李老师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军营是磨意志的好地方”,正是这番话,在他心里种下了参军的种子。
海涛凑到妈妈面前,“妈妈,我明天想去看看我高中李老师。”
春花心想,海涛回来难得孩子有这份爱心。
于是她满口答应了海涛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海涛特意换上军装,把军功章别在胸前,去探望高中时的班主任李老师。
上午10点多,海涛来到了学校。
学校的大门还是记忆中的模样,操场边的白杨树又长高了不少。
海涛沿着熟悉的走廊走到办公室门口,正好看到李老师坐在桌前批改作业,鬓角添了些白发,却依旧精神矍铄。
“李老师,我来看您了。”
李老师抬头,愣了几秒,随即认出了他,脸上立刻绽开笑容:“海涛?真是你!这身军装穿得真精神!”
他起身拉着海涛坐下,目光落在那枚军功章上,眼神瞬间亮了:“这是……三等功军功章?你小子,真给老师长脸!海涛能不能给我说说立功的过程呀!”
海涛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老师,我是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立了功。”
“海涛,老师就知道你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关键时刻能扛事。”
海涛听了老师的话,语气里满是感激:“老师,多亏你以前总教诲我,你鼓励我参军,说男人要有担当,经得住磨练,这些年我一直记着您的话。在军事演习中,我始终记住了你的话,才稳住了神。我想第一时间告诉你,让你替我高兴。”
李老师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眶有些湿润。
“好,好啊!我就知道你是个有韧劲的学生。在部队里吃苦受累,没白熬!看了你的军功章,老师比自己得奖还开心!这份荣誉是你用勇气和担当换来的,往后更要保持这份初心,踏踏实实做事。不过也别骄傲,人生的路还长,继续加油啊!”
“老师,我记住了!”海涛用力点头,眼里闪着坚定的光。
他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递给海涛:“这是你高中一年级时写的作文,里面有篇《我的军人梦》,我一直留着。你看,当年的梦想,你真的实现了。”
海涛接过笔记本,指尖抚过熟悉的字迹,那些年少时的憧憬与热血仿佛就在眼前。
他抬头望着李老师,认真地说:“老师,谢谢您当年的指引。以后我在部队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正巧下课铃响,几个学生好奇地趴在办公室门口张望,李老师笑着招手让他们进来。
“孩子们,这位是你们的学长,他叫杨海涛,现在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去了部队两年立了三等功,以后就要提干当军官了!你们要向他学习,有理想、敢担当!”
孩子们眼里满是崇拜,围着杨海涛问东问西。
“学长,当兵是不是很辛苦?”
“军功章是怎么拿到的?”
海涛耐心地解答着,把军营里的故事讲给他们听,看着孩子们眼里燃起的光芒,忽然觉得这份荣光又多了一层意义——或许能在更多少年心里,种下保家卫国的种子。
离开学校时,李老师送他到门口,反复叮嘱:“在部队照顾好自己,常给家里报平安,也常回来看看。”
海涛重重点头,向李老师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转身踏上归途。
阳光洒在军装上,军功章的光芒愈发耀眼,映着身后的校园与远方的山河,也映着他愈发坚定的初心。
《他是一个潜力股》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他是一个潜力股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他是一个潜力股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