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年二月末,肆虐三月有余的疫病终是在药方推行下敛了凶焰。
各地衙门前的施药点渐渐冷清,可街巷间仍不时见白幡飘动,素色孝布在风里打着旋,像极了那些没能熬过来的魂灵。
药香尚未散尽,幸存的人们已扛起锄头、拿起针线——日子再难,也得往前挪步,坟头的新土未干,灶台上的烟火已先升起。
京城作为首善之地,宫墙的封锁比民间早解三日。
朱漆宫门次第开启,洒扫的太监宫女脚步声渐密,只是空气里除了松烟香,总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艾草味,提醒着那场刚退去的劫难。
“娘娘您瞧,御花园的桃花都打苞了。”
碎玉轩里,槿汐扶着甄嬛在廊下散步,指着远处的粉白花苞笑道,“解封了就是好,连风里都带着暖意。”
甄嬛扶着沉甸甸的孕肚,望着宫道上往来的宫人,轻轻“嗯”了一声:“只是这宫里,怕是比从前更热闹了。”
她月份已足,太医嘱咐少出门,每日也只在院中走两圈,心思全在腹中孩子身上。
储秀宫的暖阁里,安陵容正由乳母抱着弘礼喂奶,听小海子回禀宫外情形。
指尖抚过孩子柔软的胎发:“知道了,告诉下头,不必特意打听别处的事,把六阿哥照顾好最要紧。”
月子里的规矩重,她本就不便外出,如今更是大门不出,只守着这方寸天地。
景仁宫却透着不同寻常的凝重,静悄悄的,连一旁烛火燃烧的噼啪声都听得真切。
皇后斜倚在软榻上,太医院的章院判刚把过脉,正低声嘱咐:“娘娘这胎气本就不稳,前几日动了胎像,更需静养,万万不可劳心费神,更别提外出了。”
“本宫知道。”皇后声音发虚,手紧紧按着小腹,“天坛还愿的事,让皇上独自去吧。”
“本宫……顾不上了。”她眼下只有一个念头,便是保住腹中龙嗣,其他的事,哪怕是祭天祈福这等大典,也得往后排。
三月初一这天,宫中的动静终究大了起来。
銮仪卫的队伍从太和殿一路排到午门,明黄色的龙旗在风里舒展,胤禛要亲自去天坛还愿,为大清百姓祈福。
“皇后娘娘身子不适,今日的大典便由朕代劳。”
临行前,皇上去景仁宫看了一眼,见皇后脸色苍白,终是叹了口气,“你安心养胎,其他事不必挂怀。”
皇后挣扎着要起身行礼,被胤禛按住:“躺着吧,这才是给朕省心。”
銮驾缓缓驶出宫门时,各宫的目光都追着那明黄的身影。
碎玉轩的窗后,甄嬛望着远去的仪仗,轻轻抚摸孕肚:“孩子,等你出来,也该见见这大清朝的天日了。”
储秀宫的檐下,安陵容听着远处的鼓乐声,对林秀笑道:“皇上心里,终究是装着百姓的。”
风拂过宫墙,卷起几片未落的残雪,桃花的清香混着淡淡的药味,在空气中交织。
疫病虽去,留下的印记却未消散,而这深宫之中,各人的心思早已随着解封的宫门,悄然活络起来。
只是此刻,谁也没说破——这暂时的风平浪静下,正酝酿着新的波澜
皇后因凤体违和,一心只念着腹中龙嗣,六宫权柄于她而言,此刻皆可暂搁一旁。
故于皇上去往天坛祈福前数日,她便陈情,请将宫务暂交他人协理。
循例,这掌理六宫之权,便大多落在了华妃肩上。
这等消息传到翊坤宫时,华妃正斜倚在铺着白狐皮垫的宝座上,把玩着手中的赤金点翠步摇,听着颂芝眉飞色舞地回话,嘴角勾起一抹明艳的笑意。
“娘娘,皇后娘娘特意传了懿旨,让您协理六宫呢!”
“如今皇上离宫祭天,皇后又闭门静养,这宫里可不就是您说了算?”
颂芝语气里满是谄媚,“连每日各宫请安,都改到咱们翊坤宫来了!”
华妃轻哼一声,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却难掩得意:“皇后身子不适,本宫身为妃嫔,替她分担些也是应当的。”
她话锋一转,眼底闪过一丝算计,“既掌了权,总得立立规矩。”
“传本宫的话,今日未时三刻(下午一点四十五分),各宫妃嫔除谨妃与皇后外,都来翊坤宫议事。”
颂芝一愣:“主子,谨妃娘娘还在储秀宫坐月子,按宫规本就不必前来,可皇后娘娘……”
“皇后身子金贵,自然不必挪动。”
华妃打断她的话,指尖敲击着桌面,“至于其他人,谁敢托故不来?”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她们认认清楚,如今这后宫谁说了算。”
“再者,那安陵容刚封了谨妃,诞了皇子,风光无两。”
“可惜月子里不能出门,不然一定一并叫她前来,正好让其他妃嫔瞧瞧,到底跟着谁,才有好日子过!”
颂芝连忙应道:“娘娘英明!奴才这就去传旨,让各宫都准备着,不得有误。”
另一边,碎玉轩内,甄嬛正由槿汐扶着在殿内散步,听闻华妃传召,脚步顿了顿。
“小主,华妃娘娘传旨,今日未时三刻让各宫妃嫔去翊坤宫议事呢。”
槿汐低声回禀,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如今皇上不在宫,皇后又不便理事,华妃娘娘这是要借机立威啊。”
甄嬛轻抚隆起的小腹,眼底神色平静:“皇上离宫,皇后静养,华妃协理六宫,传召议事本是分内之事,咱们没有不去的道理。”
她顿了顿,又道,“只是华妃素来张扬,今日议事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替我预备一身素净些的旗装,首饰也不必多带,低调些总是好的。”
槿汐应道:“是,奴才这就去办。只是主子您如今足月在即,去翊坤宫来回走动,会不会太劳顿了?”
“要不要让人回禀华妃娘娘,请个安便回来?”
“不必了。”甄嬛摇了摇头,“宫规不可违,华妃此刻正是得意之时,咱们若是托故,反倒落了话柄。”
“放心,我会多加留意,不会让自己累着的。”
储秀宫内,安陵容正靠在软榻上休息,听着锦绣回禀宫外之事,眼底闪过一丝复杂。
“娘娘,华妃娘娘传召各宫妃嫔去翊坤宫议事,您在月子里,便不必去了。”锦绣轻声说道。
安陵容点了点头:“我知晓了。”
“如今皇上不在宫,华妃协理六宫,正是出风头的时候。”
“咱们安心坐好月子,照顾好阿哥,便是头等大事。”
她顿了顿,又道,“让人备份薄礼,送到翊坤宫去,就说我身子不便,未能亲自前往,还望华妃娘娘海涵。”
锦绣应道:“是,娘娘考虑得周全。”
未时三刻,翊坤宫的朱漆宫门已次第迎来各宫妃嫔。
暖阁内,紫檀木的八仙桌旁按位分摆好了锦垫,底下的宫女太监屏息侍立,连炭火烧裂的轻响都显得格外清晰。
最惹眼的是那尊鎏金熏炉,平日里华妃总说欢宜香金贵,只在皇上驾临时略烧些。
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特地位,此刻却燃得枉极了,甜腻的香气漫得满殿都是,浓得几乎化不开。
各宫妃嫔按品级依次落座,惠贵人、敬嫔等都已到齐,人人面带拘谨,目光时不时瞟向主位上的华妃。
华妃身着一身玫红色织金旗装,头戴赤金镶东珠凤钗,妆容明艳,气势逼人。
她扫了一眼殿内的妃嫔,缓缓开口:“今日召各位妹妹前来,一来是奉皇后懿旨,商议近期宫中事宜;
“二来,也是想让大家聚一聚,增进些情谊。”
她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惠贵人身上:“惠贵人,你如今也有了格格,往后更要谨守宫规,为后宫做个表率。”
惠贵人连忙起身行礼:“臣妾遵旨,谢华妃娘娘教诲。”
华妃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如今疫病刚过,宫中诸事都要重新规整。”
“各宫的用度、下人的管理,都要严格按规制来,若是有谁敢徇私舞弊、偷奸耍滑,可别怪本宫不留情面。”
殿内妃嫔纷纷起身应道:“臣妾等遵旨。”
甄嬛静坐在席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细密的缠枝绣花,眸光落在华妃凌厉的眉眼间,心中早已透亮。
皇上离宫祭天,皇后称病静养,华妃借着协理六宫的名头揽权,今日这场议事,分明是她立威的开场锣鼓。
这后宫的风平浪静,原就只是暴风雨前的片刻安宁罢了。
《安陵容重生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安陵容重生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安陵容重生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