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首页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女帝太监最风流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郭嘉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华夏先祖屹巅峰大唐极品帝婿天命靡常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章 南京条约订国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1842年6月),长江口的梅雨季笼罩着连绵阴雨,吴淞口的炮台群在雨雾中若隐若现,67岁的江南提督陈化成帅部严阵以待。远处,英国舰队正在驶来——璞鼎查的“长江战略”正式启动,这支由25艘战舰、名士兵组成的侵略军,目标直指长江下游的咽喉要地。三个月后,当英国旗舰“皋华丽号”停泊在南京下关江面时,清王朝的“天朝上国”幻象彻底崩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1842年6月16日黎明,吴淞口的雨停了,江面泛起薄雾。陈化成登上西炮台,望着逼近的英舰,对身边的士兵说:“我从军数十年,今日当以死报国。”(《清史稿·陈化成传》)吴淞口是长江门户,分为东、西两炮台,共配备大炮170余门,由陈化成亲自驻守西炮台,两江总督牛鉴驻守宝山城。

清晨7时,英军“威里士厘号”率先开炮,炮弹呼啸着砸向炮台。陈化成下令还击,西炮台的“红衣大炮”怒吼起来,一发炮弹击中英军“布朗底号”,打死舰长以下20余人。激战中,陈化成“身先士卒,自执旗指挥”,手臂被弹片划伤仍坚持督战,士兵们“见老帅如此,无不奋勇”,连续击退英军三次进攻。

然而,驻守东炮台的参将崔吉瑞未战先溃,英军趁机登陆,从侧后方包抄西炮台。更令人无语的是,两江总督牛鉴听闻“初战获胜”,竟率仪仗队前来“督战”,被英军发现后一顿炮轰,牛鉴吓得“丢冠弃靴,混入溃兵中逃窜”,导致宝山城不战而陷。

英军前后夹击西炮台,炮弹如雨点般落下。陈化成的亲兵劝他撤退,他怒斥:“奉命守台,死而后已!”最终,一发炮弹击中他的胸膛,老将轰然倒地,临终前仍高呼“开炮”。守卫炮台的800余名士兵“无一人投降”,全部战死,西炮台陷落。

吴淞口失陷后,英军沿黄浦江而上,6月19日占领上海。英军在上海“劫掠道库银50万两,焚烧县衙”,甚至将城隍庙的神像推倒,当作射击靶子(《上海县志》)。陈化成的死成为长江战役的缩影——清军虽有忠勇之士,却挡不住整个体系的腐朽,正如时人感叹:“一将忠勇,难挽万军溃散。”

占领上海后,英军休整十日,继续沿长江西进。璞鼎查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控制长江航运,切断江南漕运(当时北京80%的粮食依赖江南漕运),迫使清廷彻底屈服。

7月13日,英军进攻江阴,守将尤渤率2000清军抵抗,因“大炮射程不及英舰,士兵多为新兵”,激战半日后退守无锡。7月21日,英军抵达镇江江面,这里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一旦失守,漕运将完全中断。

此时的清廷已无可用之兵。道光帝调往江南的“援军”多是“从各省强征的壮丁,未受训练,手持木棍者过半”;两江总督牛鉴逃亡后,江南官场“人心惶惶,官员争相携家眷出逃”。道光帝在谕旨中哀叹:“江南兵勇,无一可用,奈何?”(《筹办夷务始末》卷二十七)英军则凭借蒸汽战舰的机动性,在长江中如入无人之境,甚至“派小船测量水道,清军竟不敢过问”。

镇江之战是鸦片战争中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镇江城周长九里,仅有清军1600人(其中八旗兵1100人,绿营兵500人),由副都统海龄(满族)指挥。海龄深知兵力悬殊,战前将家眷安置在衙署,誓言“城亡与亡”。

1842年7月21日清晨,英军分三路攻城:一路攻北门,一路攻西门,一路佯攻南门牵制。海龄亲自在北门督战,八旗兵“登城死守,以石块、滚木击敌”,甚至“绑缚炸药包冲向英军”。激战至中午,英军炸开北门城墙,涌入城内。

巷战随即展开。八旗兵“依托民房,与英军逐屋争夺”,海龄的亲兵在衙署周围组成防线,“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海龄的儿子战死,他本人“身被数创,仍挥刀斩杀数夷”,最终自焚殉国(一说战死)。英军占领镇江后,为报复抵抗,纵兵屠城:“烧杀三日,死者万余,妇女投江者不可计数”(《京口(镇江)见闻录》),繁华的镇江城沦为废墟。

此战,英军付出“死亡39人,受伤130人”的代价(远超此前历次战役),是鸦片战争中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恩格斯在《英人对华的新远征》中评价:“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1842年8月4日,英军舰队抵达南京下关江面,“炮口直指南京城”。此时的南京城内一片恐慌,两江总督牛鉴早已逃到安徽,江宁将军德珠布(满族)召集官员商议,结论是“无兵可战,唯有求和”。

道光帝接到镇江失陷的奏报后,彻底绝望。他在8月2日密谕耆英(钦差大臣)、伊里布(协办大学士):“不惜一切代价,务求息战。”(《清宣宗实录》卷三百五十六)8月8日,耆英、伊里布抵达南京,与璞鼎查开始谈判。

璞鼎查拿出早已拟定的条约草案,态度傲慢:“条款一字不能改,三日内答复,否则开炮攻城。”(《英国外交部档案》)草案包括割地、赔款、通商等12条,核心内容是:割让香港岛;赔偿鸦片烟价、军费等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英国享有“协定关税”(中国海关税率需与英国协商)、“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华犯罪,由英国领事审判)等特权。

耆英、伊里布不敢反驳,甚至不敢向道光帝如实汇报“割地”条款。他们在奏折中谎称“英夷只求通商,稍作让步即可”,实则在璞鼎查的威逼下全盘接受。8月29日,南京下关江面的“皋华丽号”上,耆英、伊里布代表清廷,璞鼎查代表英国,签署了《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当耆英颤抖着盖上钦差大臣关防时,英国士兵鸣炮庆祝,炮声在长江上空回荡,像是对清王朝的无情嘲讽。

《南京条约》的13条条款,字字浸透着屈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中外关系格局:

领土主权的丧失首当其冲。香港岛被永久割让给英国,成为其在远东的殖民据点。英国通过香港控制了珠江口,为后续扩大侵略提供了基地。道光帝直到签约后才得知“割让香港”,气得吐血,却已无力回天。

巨额赔款加剧了民生危机。2100万银元(约合白银1470万两)相当于清廷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清廷不得不通过“加征赋税”转嫁负担,“百姓怨声载道,各地起义渐起”(《清通鉴》)。

五口通商打开了中国市场。广州、厦门等五口成为通商口岸,英国货物(尤其是棉纺织品)大量涌入,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业(如江南纺织业“纱锭停转,机户破产”),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不平等特权破坏了中国主权。“协定关税”使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无法保护本国产业;“领事裁判权”践踏了中国司法主权,英国人在华可肆意违法而不受制裁;“片面最惠国待遇”(后续补充条款)则为其他列强攫取特权提供了依据。

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开端,中国社会开始从独立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

《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开后,朝野震动,反应却各不相同: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痛斥“战和不定,文武皆误”,呼吁“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战舰、火器、养兵之法;林则徐在流放伊犁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仍心系海防;姚莹在台湾组织抗英后,着《康輶纪行》,呼吁“知己知彼,方能御侮”。这些思想虽未形成主流,却标志着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开端。

广州民众自发张贴告示:“不与英夷交易,不卖给粮食”,甚至“夜间袭扰英商馆”;江浙一带的“反夷会”提出“杀尽英夷,夺回失地”。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感,成为后来反侵略斗争的基础。

清廷的麻木却令人痛心。道光帝在签约后“罢朝三日”,但很快恢复了“天朝上国”的虚骄,认为“英夷不过求通商,已安抚了事”;耆英、伊里布等主和派因“促成和议”被加官晋爵,反而成为“功臣”。整个统治集团仍未认识到战争的本质,更未推行任何改革,错失了觉醒的机会,只能一步步走向灭亡,同时把中华民族拖入了长达百年的苦难泥潭。

喜欢中国野史大甩卖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中国野史大甩卖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兰亭雅集神剑无敌系统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糜汉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九州我为王猎谍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亲亲总裁,先上后爱三国:东归志!浴火焚神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剑道至尊剑无双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一品侍卫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
经典收藏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凤霸天下女皇威武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初唐峥嵘我在水浒开了个挂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白话历史兴衰演义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糜汉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坏坏相公好难缠:女人,敢不要我【完结】战国野心家大宋祖王爷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三国之极品富二代被女帝退婚后,我捡走了她妹妹朱门华章录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
最近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玉符传奇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穿越之原始之路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北宋第一狠人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冰临谷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 中国野史大甩卖txt下载 - 中国野史大甩卖最新章节 - 中国野史大甩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