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首页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农场混异界护花大国士我的姑父叫朱棣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大明第一臣汉末之全面开战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我是正统我怕谁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文阅读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txt下载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72章 谁在织这张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顾承砚捏着纸条的手微微发颤,三轮车铃铛声渐远时,他突然注意到纸条边缘沾着的泥渍里混着几点焦黑。

苏若雪凑过来,发间银簪轻碰他手背:\"承砚,这纸......像是从灶膛里抢出来的。\"

他指尖一凛,顺着纸边撕开半寸,果然从夹层里抖出片指甲盖大小的绣片。

焦黑的丝线间,半枚北斗图案若隐若现,星芒处还泛着极淡的幽光——是夜光丝。

\"若雪。\"他声音发紧,\"你母亲十七年前在北线实验的夜光丝,是不是这种质地?\"

苏若雪的指尖刚触到绣片,便像被烫到般缩回。

她记得母亲临终前攥着半匹残布,说那是用蚕吃了掺荧光草的桑叶后吐的丝,\"能在黑夜里给赶路的人指方向\"。

可实验记录早被大火烧了,连最后一批蚕种都没留下。

\"是。\"她喉咙发涩,\"当年作坊走水,我在火场里跪了三天,就捡回半块烧剩的帕子。\"

顾承砚把绣片对着油灯。

幽光在焦痕里流转,像极了暗夜中挣扎的星子。

他突然想起最近三个月收到的匿名信——先是苏州绣娘在绸缎里织进\"保厂\"二字,接着无锡染坊的蓝布上浮出\"勿降\"暗纹,前天闸北织工送来的被面,竟用金线绣了缩小版的淞沪地图。

\"不是个人。\"他低笑一声,指节叩了叩桌面,\"是那群被我们忽略的老织工。

他们不会舞刀弄枪,却能把消息织进经纬里,缝在针脚间。\"

苏若雪突然转身翻出樟木匣。

她母亲的笔记都在里面,每本都用蓝布包着,边角磨得发白。

顾承砚记得她总说这些纸页比命还金贵,此刻却见她扯断捆书的棉线,纸页\"哗啦啦\"散了半桌。

\"找什么?\"他按住她发颤的手。

\"驿站。\"苏若雪的指甲掐进掌心,\"母亲说过要建'织语驿站',用各地绣娘的手艺做联络暗号。

可我翻遍所有笔记,只找到'待启'两个字......\"

话音未落,她的指尖停在一页虫蛀的纸页上。

泛黄的纸背鼓起个小包,她用银簪轻轻挑开,一张薄如蝉翼的地图飘落下来。

七个红点像串烧红的炭,沿着津浦线、平汉线依次排开——天津、济南、郑州、合肥、南昌、长沙、武汉。

每个红点旁都有极小的字:\"织语驿站·待启\"。

\"承砚!\"她抓住他的手腕,力气大得惊人,\"上个月南京传来消息,秦淮河畔的绣坊突然开始教《百子图》;前两日汉口的布商说,码头上的粗布都多了道锁边暗纹......这些,是不是对应地图上的点?\"

顾承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想起半月前收到的《纺织业近况简报》——天津的绒花铺、济南的土布庄、郑州的染坊,近三个月来突然出现大量\"自发\"的传统工艺培训班。

当时他只当是民族情绪高涨,现在看来......

\"青鸟。\"他提高声音。

里屋传来动静,青鸟掀开门帘,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酒酿圆子:\"东家。\"

\"带两个人,伪装成药材商去北平。\"顾承砚从袖中摸出张房契推过去,\"西直门粮栈,第三地窖。\"他指了指桌上的地图,\"如果找到东西,原样带回来。\"

青鸟把房契折成小块塞进衣领,转身要走,又回头看了眼苏若雪手里的地图:\"需要带枪吗?\"

\"带套针灸铜人。\"顾承砚扯松领结,\"药材商给大户人家看病,总要有个由头。\"

三日后的深夜,顾承砚在阁楼听见楼下传来敲窗声。

他摸黑推开窗,青鸟的脸裹在粗布围巾里,只露出一双亮得惊人的眼睛:\"找到了。\"

铜壳录音装置摆在八仙桌上,表面蒙着层灰,齿轮却擦得发亮。

青鸟拧动发条,脚踏发电机发出\"吱呀\"声,蜡筒开始转动。

先是电流杂音,接着是一声苍老的哼唱——《归络调》第四段。

顾承砚记得苏若雪说过,这是江浙一带织娘哄孩子的调子,每段对应不同的节气,第四段该唱\"芒种忙,蚕上蔟\"。

可接下来的声音让他血液凝固。

苍老的嗓音里,混进了此起彼伏的童声。

有的脆生生,有的带着奶音,有的稍显沙哑,像是七八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跟唱。

更奇的是,这些童声的间距忽远忽近,有时像在同个屋檐下,有时又像隔着半条街。

\"录的时候,地窖里只有我一个人。\"青鸟压低声音,\"但那些孩子......\"他指了指蜡筒,\"像是从四面八方飘进来的。\"

苏若雪的手按在蜡筒上,温度透过金属传来:\"这是母亲教我的'回声织法'——用不同距离的人同时发声,织娘能根据声波的快慢判断方位。\"她突然顿住,\"可这些孩子......\"

顾承砚关掉发电机,蜡筒缓缓停下。

最后一个尾音消散时,他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

那些童声的位置,分明对应着地图上的六个红点——天津、济南、郑州、合肥、南昌、长沙。

\"还差武汉。\"他喃喃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角那片焦黑绣片。

窗外起风了,吹得烛火摇晃,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张正在展开的网。

顾承砚捏着纸条的手在三轮车铃铛声里微微收紧,纸角的焦痕刺得掌心发疼。

他望着线人消失的弄堂口,直到那串脆响被黄包车的木轮声、茶馆的说书声、隔壁米铺的算盘声淹没,才转身扣上阁楼的雕花窗。

\"若雪。\"他喊了一声,声音比预想中轻。

苏若雪正蹲在樟木匣前,指尖还沾着旧纸页的霉味。

她抬头时,发间那支银簪在烛光里晃了晃,映得眼尾的泪痣像粒被揉碎的星子:\"刚在母亲笔记里翻到,当年实验夜光丝时,她曾试着用蚕茧振动频率记录声音——说织机震颤能传十里地,比电报机还结实。\"

顾承砚的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三天前青鸟带着铜人针灸盒离开时,自己站在门廊下看对方背影融入晨雾,心里还揣着七分疑虑。

此刻阁楼里飘着苏若雪惯用的茉莉香粉味,混着旧书纸的苦,他突然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去把地窖那台留声机搬上来。\"

\"现在?\"苏若雪的手腕在他掌心轻轻挣了挣,却没抽走。

\"现在。\"他的拇指摩挲她腕骨上那道淡疤——是去年冬天她为抢回染坊账本,被碎玻璃划的。\"青鸟说地窖里的东西沾着土腥气,我闻得出,那是北平城墙根下的土。\"

留声机搬上来时,青铜外壳还带着地窖的潮气。

顾承砚用软布擦去表面浮尘,齿轮咬合的\"咔嗒\"声在静夜里格外清晰。

苏若雪蹲在他脚边,将蜡筒轻轻按进卡槽,发梢扫过他手背:\"要我转发条吗?\"

\"你转。\"他说。

铜钥匙在发条孔里转了七圈,是苏若雪数的。

第一声电流杂音响起时,顾承砚的后背贴上了身后的檀木书架。

他想起三个月前收到的第一封匿名信,是苏州绣娘用并蒂莲暗纹裹着的,信里只有两个字:\"保厂\";想起上个月在闸北织工宿舍,老周头把被面往他怀里一塞,说\"东家您摸摸这针脚\",结果摸到金线绣的淞沪铁路图;想起昨天清晨,他在绸庄柜台后打盹,有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塞给他半块烤红薯,红薯皮底下压着张纸条,墨迹未干:\"虹口仓库今夜有货\"。

电流杂音突然裂成细碎的蜂鸣,接着是那声苍老的哼唱——《归络调》第四段,\"芒种忙,蚕上蔟\"。

顾承砚的指甲掐进掌心,苏若雪的手突然覆上来,凉得像块玉:\"是陈阿婆的声音,她去年腊月还来绸庄讨过蚕种。\"

但接下来的童声让他呼吸一滞。

先是左边窗沿传来脆生生的\"蚕上蔟\",接着右边墙角响起带着奶音的跟唱,再然后,阁楼梁上、门框后、甚至他身后的书堆里,此起彼伏的童声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这儿一声,那儿一声,明明近在咫尺,却又远得像是从黄浦江对岸飘来的。

苏若雪的指尖在留声机上轻轻颤抖:\"这是......回声织法的扩音版?\"她突然抬头,眼睛亮得惊人,\"承砚,你记不记得上个月去无锡染坊,那些染缸排列的间距?

我当时数过,每口缸相隔九尺三寸——正好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半秒的距离!\"

顾承砚的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想起苏若雪半年前在《纺织学报》上发表的论文《触听转化:织机振动与区域共振研究》,里面提到\"当百台织机以相同频率运作,震动会通过地基、河流、甚至地下水位层形成共振网络\"。

他当时还笑她\"把养蚕织绸写成物理报告\",此刻却觉得后颈发凉——那些他以为的\"自发\"培训班、\"偶然\"暗纹、\"巧合\"的工艺复兴,根本不是偶然。

\"济南的土布庄。\"他突然开口,声音发哑,\"上个月我去考察,他们新置的木织机都是老匠人手工打制,每台机轴的榫卯间隙......\"

\"差半分。\"苏若雪接口,\"我量过,正好是声波在夯土地基里的衰减阈值。\"她的手指抚过留声机上跳动的蜡纹,\"所以这些孩子的声音,根本不是录在同一张蜡筒上。

是陈阿婆在北平唱,天津的孩子们听到地基传来的震动跟着唱,震动再传到济南、郑州......每个地方的孩子都在跟着本地的共振波唱,最后这些声音又通过某种方式汇聚到这张蜡筒上。\"

顾承砚突然站起身,阁楼的木楼板被他踩得\"吱呀\"响。

他走到窗前,推开半扇窗,夜风卷着江腥味灌进来,吹得烛火左右摇晃。

楼下绸庄前的灯笼在风里晃,光晕里飘着细雪——竟是入春后的第一场倒春寒。

\"你一直以为是我们在点火。\"苏若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轻得像片雪,\"可现在看来,是你娘、我娘,还有那些在灶膛里藏纸条的老织工、在染缸边算间距的染匠、在织机前教孩子唱《归络调》的阿婆,他们早把火种埋进了地里。

我们不过是刚好踩中了那片土。\"

顾承砚转身时,看见她坐在留声机前,银簪上的流苏在风里荡,映得她眼尾的泪痣泛着水光。

他突然想起十七年前苏夫人在火场里跪了三天,捡回半块烧剩的帕子;想起顾老爷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绸庄的根不在账房,在织机\";想起第一次见苏若雪,她蹲在染坊里数靛蓝染缸,抬头时眼睛亮得像星子。

\"明日起,顾苏保育社改名叫'织脉观察站'。\"他说,声音比窗外的风还轻,\"停止派往各地的督导员,撤回所有暗中提供的蚕种和染料。

我们只记录,不引导。\"

苏若雪的睫毛颤了颤:\"你是说......\"

\"他们不需要我们当领路人。\"顾承砚走到她身边,弯腰捡起地上半张母亲的笔记,\"你看,这页边角的焦痕——和纸条上的泥渍里的焦黑是同一种。

十七年前的火没烧尽,十七年后的风又把火星吹起来了。\"他把笔记轻轻放进樟木匣,\"我们能做的,是别让这风停了。\"

黄浦江的黄昏来得早。

运煤船\"哐当\"一声撞上岸桩时,船工老陈正蹲在甲板上啃冷馒头。

他抄起竹篙去顶船,脚底下突然\"骨碌\"一声——不知哪个缺德鬼把麻袋口没系紧,几卷粗布骨碌碌滚到了码头上。

\"他娘的!\"老陈骂骂咧咧去捡,最上面那卷粗布被他扯得展开,满布的凸纹硌得掌心发疼。\"这啥玩意儿?\"他嘟囔着,刚要卷回去,脚边突然响起细细的童声:\"东边亮了,梭子该翻身了。\"

老陈抬头,看见个穿补丁棉袄的流浪儿正蹲在粗布前,小脏手摸着凸纹,嘴里念念有词。\"小赤佬!\"他挥了挥竹篙,\"滚远点!\"

流浪儿缩了缩脖子,跑开两步又回头看。

老陈弯腰去捡粗布,指尖刚碰到布角,就听见江风里传来\"簌簌\"的响动,像极了千万根丝线同时绷紧的声音。

他抬头望向江面,夕阳把江水染成金红色,浪头拍在岸石上,溅起的水花里仿佛飘着无数细亮的星子。

等老陈再低头,那卷粗布已经不见了。

他愣了愣,抬头看见两个穿灰布长衫的男人正往码头外走,其中一个怀里抱着卷粗布,边角的凸纹在夕阳下闪了闪,像道没写完的暗号。

苏若雪正对着地图标注新发现的\"织语驿站\"。

她刚在武汉位置点了个红点,就听见楼下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负责码头巡查的伙计,手里攥着半片从粗布上撕下的凸纹样本。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大仙官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快穿:总裁攻略手册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一键修炼在线变强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九十年代小奋斗宋成祖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肌肉影帝恶鬼训练营九州我为王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
经典收藏总有大小姐想对我图谋不轨贤王传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万界之我是演员大明,我以族谱变法南唐晚来风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浪子列国历险记吕布有扇穿越门糜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枌榆草木长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贞观第一婿朱门华章录三国之献帝兴汉从伍千里开始染谷君的异常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最近更新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冰临谷大唐躺平王大楚武信君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穿越之原始之路大明辽国公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衣冠谋冢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txt下载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