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首页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风入邺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带着农场混异界大唐:吃货将军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我在明朝当国公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锦衣御明谍海孤雁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9章 七伤拳(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由校面沉似水地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收回对读书人的优待政策。此语犹如一道惊雷,瞬间在朝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整个朝堂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与喧嚣之中。就连早已心灰意冷、准备辞去官职并放弃竞选第二届内阁阁臣之位的叶向高和孙承宗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也被惊得满脸惊愕之色。

面对满朝文武此起彼伏的激烈反对和声讨之声,朱由校却显得格外淡定从容。他那深邃的目光扫视着众人,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显然,他心中早已有了充分的理由和借口来推行这项重大变革。

就在此时,一直紧跟在朱由校身旁的狗腿子魏忠贤眼见局面逐渐失控,不禁心头大怒。只见他阴沉着脸,恶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些喧闹不休的大臣们,然后挺身而出,用尖锐而刺耳的声音高声喊道:“成何体统!如此吵吵闹闹,不知礼数,难道这里是菜市场不成?”

魏忠贤这一嗓子如同平地一声雷,震得在场众人皆是一愣。原本嘈杂不堪的朝堂渐渐安静下来,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众多大臣纷纷停下口中的争辩,转而将愤怒的目光投向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由校。他们那喷火的眼神似乎在警告这位年轻的皇帝,如果他今日不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那么这场风波绝对不会轻易平息。

朱由校见众臣终于安静下来,这才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想必都知道,我大明开国之初,太祖皇帝曾立下《皇明祖训》。其中明确规定,进士可享受两千亩土地的免税待遇,举人则能享有四百亩,至于秀才亦有八十亩之多。此事在座各位应该都是清楚无误的吧。”说到此处,朱由校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扫过台下的群臣,观察着他们的反应。然而此刻,群臣皆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话语。

他接着说道:“根据全国普查小组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有近百万读书人享受到了朝廷的免税政策,免税田亩为三亿六千万亩。但是!”说到这里,他目光突然变得犀利起来。“可真正属于他们个人的实际田产数量只有五千万亩,那么请问各位,那多出来的三亿一千万亩田产是哪来的?需要朕再说的更加详细吗?”

群臣......

这不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事儿嘛!哪有哪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会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呢?又有谁会连自己的宗族亲眷都没有呢?

再者说了,想当年朝廷在制定相关规定的时候,可并没有把话说得那么细致入微呀,压根就没明确表示只能是读书人本人名下所拥有的田产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

确实,这恰恰就是当初明太祖朱元璋他老人家始料未及的情况,任谁能想到这些个精明过人的读书人竟然如此善于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呢?

通过宗族亲眷之间的这种挂靠行为,使得每一层级的读书人原本应该免税的田亩数量被填得满满当当的。就这样,经过大明两百多年来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这么一条虽未明文规定,但大家却都心照不宣的潜在规矩。

今天,朱由校此番正是打算要打破这条已经根深蒂固的潜规则!

不得不说,明朝对于读书人的优待实在是有些过头了。要晓得,哪怕是向来有着“皇帝与读书人共治天下”之称的宋朝,在对待读书人的优厚程度方面,都远远比不上大明朝。

先说秀才吧。他们有见官不跪拜特权、穿戴特权、免刑特权、使用奴婢的特权、免劳役和赋税特权、礼法特权。

再说举人,秀才有的特权他们都有,除此之外举人社会地位极高,直接进入上流社会的阶层,在本县具有一定的话语权,称为本县名流,出入接有人迎奉。甚至有些举人还能提前进入官场担任县令的辅助官员。

进士,有机会成为状元、榜样、探花,有机会进翰林院成为京官。成了进士就可以做官了,最差也是一县主薄,也就是说一县的二把手就是他们的下限。

国家给了读书人如此大的优待政策,最后国家得到了什么?一大群读书人因为不纳税不交粮逐渐演变成了新的地主阶级。更夸张的说,一些地主老财因为攀上了读书人的关系,也成了不纳税不交粮的国家蛀虫。

因为这些蛀虫的存在,国家的税收、劳役任务全部落入到了贫苦百姓头上,沉重的赋税逼得百姓只能铤而走险,全国多少百姓为此躲入深山老林落草为寇,多少人成了流民为害一方?他们的罪孽简直罄竹难书。

打破这条潜规则,朱由校并不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要知道,如果从统治天下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疯子才会打破这条潜规则。王朝统治的基础是全天下大大小小的士绅阶级,只要这些人能拥护王朝,王朝就能迎来盛世。

可朱由校是谁?他是来自人人纳税的现代人,对于这种吸食国家和老百姓血肉的特权阶级,他是从来没有任何好感的。

国家要想长治久安,一个公平的税收制度是必须要有的,只有做到了大家都纳税,国家才会有健康的稳定的财政收入。国家有了健康稳定的财政收入,才能更好的赈济欠收的地区,才能武装更多的军队保护国家的安全。

朱由校不怕官员们作妖,因为免税只是他们众多特权中的一项而已,相比起能给他们带来更高的社会地位,免税可以说并不是最需要的。

朱由校的提案没有通过,这是他早就有的心理准备,也做好了长期抗争的心理准备。

但是,对于废除这条优待政策的结果,他是看好的,因为他还有更多的后手还没有发动起来。

古话说的好: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民主政治不能取缔冲突,但是可以化解冲突,变恶性冲突为良性冲突。民主政治正是妥协中炼成的,以冲突始,以妥协终。

喜欢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亲亲总裁,先上后爱大清之祸害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魔法史记苏泽列传我的神通有技术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一觉醒来我隐婚了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锦衣御明万界永仙我家娘子在修仙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一品侍卫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大唐:吃货将军嫚嫚长途
经典收藏我于历史中长生春秋发明家万界之我是演员贞观第一婿大明,我以族谱变法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坏坏相公好难缠:女人,敢不要我【完结】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献帝兴汉凤霸天下女皇威武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大唐房二汉朝至上大明匹夫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从伍千里开始
最近更新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宋伏魔司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明朝的名义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北宋第一狠人唐代秘史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txt下载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最新章节 -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