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鱼又夏

首页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糜汉将军好凶猛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天命靡常去大明扶贫极品妖孽兵王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锦衣御明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鱼又夏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全文阅读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txt下载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7章 建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众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惊喜不已。

春深时节,北地的田野彻底变了模样。

往年此时,各村还在为争牛抢犁吵得面红耳赤,如今却见黄牛拖着轻巧的曲辕犁往来如梭。耧车经过处,总有孩童追着数种子,老人们在田埂上吧嗒着旱烟算账:“省下的人工,够再开两亩荒地哩!”

芒种前夜,姜淮微服巡至李家村。

月光下,他看见白日里领到新犁的老汉,正就着油灯往犁辕上系红布。老伴儿絮叨着“官府的东西也敢乱动”,老汉却嘿嘿一笑:“你懂啥?这是给姜青天祈福的!”

夜风送来泥土的腥气,混着远处打谷场上新麦的清香。

姜淮站在阴影里,忽然想起前世博物馆玻璃柜中那些蒙尘的农具。

它们此刻正在这片土地上,焕发出灼灼生机。

如今有了土豆,北地百姓不再受饥饿之扰。

次年,粮食大丰收。

粮食解决,就该给北地的百姓寻挣钱的路子。

姜淮本打算教北地的百姓酿酒,名字他都想好了,酿出来的酒就叫“塞北烧春!”

但是他觉得开一个面粉厂更好,工具只需要石磨,更便捷。

……

之后他开始找厂址。

暮春的北地,风里仍裹着未散的寒意。姜淮勒马停在一处缓坡上,青灰色的官袍下摆被吹得猎猎作响。

他眯眼望向远处麦田新绿尚未连成片,零星的农舍点缀其间,更远处一道银线蜿蜒,正是白浪河。

“大人,这一带是十里八乡最平坦的地界了。”

随行的本地老农王老汉指着河岸东侧,“那里建厂子稳当着哩!”

姜淮颔首,袖中手指无声掐算。

水源是首要考量,若用水力驱动石磨,至少需三尺落差的急流。”

他翻身下马,靴底碾过泥土:“带我去看看河道。”

一行人沿坡而下。

河畔芦苇惊起几只野鸭,扑棱棱的振翅声惊碎了水面。

姜淮蹲身掬一捧水,指节被冰得微微发红,“水流倒是急。”他盯着掌心迅速漏尽的清水,想了想,唇角浮起一丝笑。

东南风盛行,若将磨坊建在西岸,烟尘便不会飘向村落。

姜淮想了想,若用水,他得再设计一个龙骨水车。

.......

这日,暮色渐沉,白浪河的水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姜淮站在河滩上,脚下踩着松软的泥沙,目光凝望着湍急的水流。

随行的老工匠赵铁头蹲在一旁,粗糙的手指在沙地上划了几道沟壑,摇头叹气:“大人,旱季水浅,寻常水车怕是转不动啊。”

姜淮没有立即回应,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图纸,缓缓展开。纸上墨迹尚新,勾勒出一架奇特的木轮结构龙骨水车。

“这是……”赵铁头眯起昏花的眼睛,凑近细看。

“江南水田灌溉所用。”姜淮指尖点着图纸,“以木链串联刮板,低处的水也能被带上来,不似传统水车依赖急流。”

赵铁头眉头紧锁,粗糙的手指摩挲着图纸边缘:“大人,这玩意儿精细,咱们北地可没人会造。”

姜淮唇角微扬,从袖中取出一只小巧的木制模型。

这是他昨夜亲手雕琢的雏形。

他蹲下身,将模型置于浅水处,轻轻拨动木轮。

“咔、咔、咔……”木链转动,刮板带起一串水珠,虽不连贯,却已见雏形。

赵铁头瞪大了眼:“这……真能成?”

姜淮点头:“江南匠人称之为‘翻车’,若以硬木打造,再配以铁轴加固,即便旱季水流微弱,也能运转。”

“可这得费多少木料?工钱又怎么算?”赵铁头搓着手,显然对陌生事物心存顾虑。

姜淮站起身,目光扫向远处那里,三五成群的百姓正搬运石料,衣衫褴褛却干劲十足。

“工钱照旧,木料从官仓调拨。”他语气沉稳。

之后姜淮去考察麦源与改良磨坊技术。

这时,清晨的麦市已人声鼎沸。

粮贩的吆喝声混着骡马的响鼻,空气里飘荡着干燥的麦壳气味。

姜淮一身布衣,转变了装扮,手持折扇,慢悠悠地穿行在摊位间,时不时停下,指尖捻起几粒麦子,在掌心搓了搓。

“客官,新收的春麦,粒粒饱满!”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农堆着笑凑过来,看来是还不认识他。

姜淮含笑点头:“老丈,今年收成如何?”

“好,比去年多了至少五成,还得感谢官府寻到的土豆啊。”

姜淮眸光微动,从袖中摸出几枚铜钱,买下半袋麦子作样,又似随意问道:“官府征粮价几何?”

老农左右看看,压低声音:“一石麦子官价六百文,可衙役来收时,总要压个五十文……”

姜淮指尖轻轻敲着扇骨,心中已有了盘算,北地麦价浮动大,可直接与农户收购。

........

之后就是找石磨的事。

午后,姜淮带着梁远来到城西的老磨坊。

坊主是个粗壮汉子,正吆喝着两头蒙眼的毛驴拉磨,石盘吱呀转动,麦粒被碾成粗糙的褐粉。

“客官要磨面?”坊主抹了把汗。

姜淮摇头,指了指石磨:“这磨盘一日能出多少面粉?”

“两头牲口轮换,一天最多五石麦子。”坊主苦笑,“若是水力磨坊,能快上三倍可咱们这儿旱季水浅,建了也白搭。”

姜淮蹲下身,指尖抚过石磨上的沟槽已磨损得近乎平滑。他忽然问道:“若将这磨齿改成斜纹,再加深半寸,能否出粉更细?”

坊主一愣:“客官懂行?可这老法子传了几十年,谁敢乱改……”

姜淮笑而不语,从怀中取出一张草图改良的石磨纹路,竟与后世“八槽磨”有七分相似。

姜淮想了想,他要招募工匠,改良工具。

三日后,姜淮在府衙偏厅召见了三名匠人,石匠刘大锤世代凿磨。

木匠鲁五曾参与修建水闸,熟悉水利。

铁匠张黑炭擅锻农具,对齿轮传动颇有心得。

姜淮将改良图纸铺在案上,指尖点着关键处:

石磨:加深磨齿,斜纹排列,提高碾磨效率。

水力驱动:加装木制齿轮组,即便水流微弱,仍可带动石盘。

筛粉装置:以细绢代替粗麻布,面粉更精细。

“这……真能成?”刘大锤盯着图纸,手微微发抖。

姜淮推过一袋银子:“诸位按图试制,成了,每人再加十两;不成,工钱照付。”

鲁五突然抬头:“大人,若官府追究私改工器……”

“本官乃通判。”姜淮轻笑一声,袖中官印在桌角一按,“要追究,也是追究那些囤粮抬价的蛀虫。”

之后姜淮召集三匠议改良, 此刻磨坊后院的临时工棚。

暮色沉沉,工棚里一盏桐油灯晃着昏黄的光。

姜淮撩开草帘进来时,石匠刘大锤正用粗陶碗喝着黍米酒,木匠鲁五蹲在地上拿炭笔画着什么,铁匠张黑炭则抱臂靠在墙边,铁塔似的身影投在土墙上,像一尊门神。

三人见姜淮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姜淮摆摆手,从怀中取出那张改良石磨的草图,平铺在木墩上。

“诸位看看这个。”他指尖点着图纸上斜纹交错的磨齿,“传统的直槽磨粉粗,麸皮难分离。若改成这样的斜纹,麦粒入磨后,会先被刮开麸皮,再细碾胚乳。出粉更白,损耗更低。”

......

石匠刘大锤眯着老花眼凑近图纸,粗糙的手指顺着纹路摸,突然“咦”了一声:“这纹路……有点像俺爹当年给道观凿的‘八卦碾’!可那是炼丹用的,大人怎会……”

姜淮笑而不语那本就是他参考古籍《天工开物》中丹药碾的记载所改。

木匠鲁五却盯着磨盘中心的轴孔:“斜纹吃劲怪,木轴得加个‘蟹爪扣’。”他捡起炭笔,在图纸边补了几道弧线,“这样卡住磨盘,转起来不偏芯。”

铁匠张黑炭突然闷声道:“铁包轴。”他黑乎乎的手掌啪地按在图纸上,“木轴包铁皮,磨十年不晃。”

姜淮眼底闪过一丝赞赏,却故意叹息:“可惜啊……这磨盘要凿成,至少费十两银的工料。”

“五两足矣!”刘大锤突然红了脸,“用青石山阴面的料子,俺带徒弟连夜凿……”

鲁五却冷笑:“老刘头,你那破凿子能刻出弧线?得先用‘蜈蚣锯’开槽!”说着从腰间抽出一把锯齿如钩的怪刀。

张黑炭突然一把攥住鲁五手腕:“铁砂。”他另一手摊开,掌心躺着几粒蓝莹莹的矿砂,“磨齿喷这个,利如新磨三十年。”

三人吵作一团,姜淮忽然轻咳一声。

“ 咳咳,别吵了。”

几人霎时止住争吵。

都是为了建造出更高效率的水磨,有争执很正常,

“此磨若成,本官定会向赵知府禀明各位的功劳。”

几人终究没再说什么。

......

当夜,姜淮在灯下核算麦源按目前市价,之后就是办官府手续,类似备案登记。

接下来就是督建面粉厂。

此刻,白浪河西岸。

晨雾未散,河岸上已人声鼎沸。三十余名流民在监工的指挥下,挥锹铲土,夯实地基。姜淮站在半坡上,衣袍下摆沾满泥点,手里攥着一张工事图,不时抬头对照地形。

“磨坊地基再深三尺!”他指向河畔一处,“底下铺一层碎石,防潮。”

工头老赵抹了把汗:“大人,这比寻常磨坊多费三成料啊……”

姜淮目光扫过远处低洼的农田,“这些时多雨,若麦子受潮霉变,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之后就是建防潮仓储。

仓储区建在坡地高处,工匠们正用蒸煮过的松木搭建梁柱。姜淮弯腰抓起一把石灰混着粗盐的防虫料,撒在墙基缝隙中。

“粮仓地板架空一尺。”他敲了敲图纸,“四壁夹层填谷壳,门轴用铜皮包边老鼠牙再利也啃不穿。”

一个瘦小的流民少年蹲在角落,突然怯生生开口:“大人……俺爹说过,粮仓梁上挂刺藤,黄鼠狼都不敢爬。”

姜淮眉梢一动,解下腰间荷包扔给少年:“赏你的。去采十捆野棘,今夜加钉到所有檐角。”

“是。”

此刻流民工棚。

河滩东侧,二十座芦苇棚已搭出雏形。姜淮掀开草帘检查,见棚内以竹篾编床,每床间隔三尺,床头竟还挖了排水浅沟。

随行书吏低声道:“大人,给他们住这么好,日后怕不肯走……”

“走?”姜淮轻笑,从怀中掏出一叠契纸,“今早签的工约做满三年,分半亩河滩地。”他指尖在某行字上重重一划,“但必须学会水磨维护手艺。”

书吏倒吸凉气这哪是招工,分明是培植匠户!

突然,下游传来一阵吵嚷。只见龙骨水车的基架歪斜,河水冲垮了临时堤坝。工匠们惊慌四散,唯有铁匠张黑炭死死抱住齿轮主轴,双腿已被水流冲得悬空。

姜淮箭步冲下河滩,夺过麻绳在腰间一缠,纵身跳入激流。

“拉紧!”

众人拼命拽绳,终于将两人拖上岸。姜淮浑身滴水,却先检查那根铁轴:“齿轮榫卯松了……张师傅,今晚重锻一根,加两道箍。”

张黑炭盯着他血肉模糊的掌心,突然跪地磕头:“大人为救小人……”

“你死了谁调齿轮?”姜淮甩了甩手,“明日我要看见水车转起来。”

之后就是收麦了,姜淮打算再次访一下农户。

这天,暮色四合,姜淮褪去官袍,换了一身粗布短打,骑马穿行在麦浪翻滚的田间小径。远处,几个佝偻的身影正在田埂边歇息,正是附近村里的老农。

他勒马停在一户农家院前,土墙上晒着的麦穗金黄饱满,但屋檐下却堆着半腐的旧麦是之前没卖出去的陈粮。

“老丈,今年的麦子可有人订了?”姜淮翻身下马,语气平和。

院里的老农警惕地抬头,见来人面生,手里还捏着账本,以为是粮商来压价的,闷声道:“李员外家早放了话,一石麦给五百文……”

李员外是北地豪绅,粮行东家。

姜淮从怀中取出一袋铜钱,哗啦倒在磨盘上:“我出六百文,今日先付三成定金。”

老农瞪大眼睛这比市价高了两成,还预付银钱!他粗糙的手指拨了拨铜钱,突然压低声音:“可李员外派了护院盯着,谁敢卖别家,就砸谁家的碾子……”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仙农宗我的神通有技术离婚女人图鉴恶鬼训练营朝阳警事九州我为王凌天狂婿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剑道至尊剑无双猎谍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一世之尊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悍明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覆手将军不容易
经典收藏岭南宗师大明,我以族谱变法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朱门华章录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秦时韩公子特种兵之一夫当关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战国野心家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七十年代那场战争糜汉穿越三国,匡扶汉室!
最近更新道藏辑要衣冠谋冢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水浒之往事随风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真理铁拳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清宫秘史十二章三藏还俗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鱼又夏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txt下载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最新章节 -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