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首页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农家福宝有空间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34号妖管所重生:红色仕途大神驾到温家有娘子塞外江南开局穿书:我竟是反派高富帅壹佰章龙头至尊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554集:桑苗渐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河西春深

河西的春日来得快,风里还带着几分料峭,田埂上的冻土就已化开,冒出湿润的泥土气息。不过半月,赵满田里的麦苗已冒出三寸高,嫩绿的叶片像刚睡醒的娃娃,在风里舒展着身子,连叶尖上的露珠都透着生气。

赵满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扛着小锄头往田里去。他蹲在田垄间,手指轻轻拨开麦苗周围的土粒,把杂草连根拔起——这些杂草抢养分,若是不除,麦苗就要长得瘦弱。遇上连续几日没下雨,土垄有些发干,他就快步跑到渠边,提起闸门的木杆。清水顺着垄沟缓缓流进田里,漫过麦苗的根部,泥土吸饱了水,泛起淡淡的光泽。赵满站在渠边看着,直到每一株麦苗都喝足了水,才把闸门落下。

“满哥,你快来看看!”这天清晨,王二柱的喊声从隔壁田传来,带着几分焦急。赵满放下锄头跑过去,只见王二柱的麦田里,麦苗长得密密麻麻,却都细细瘦瘦,叶片还泛着点黄。“我之前播种时没数清,播得太密了,这可咋整?”王二柱搓着手,脸上满是愁容。

赵满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麦苗的间距,心里有了数:“二柱,别慌,咱得间苗。把密处的弱苗拔掉,留下壮苗,每株之间留两指宽的距离,这样养分够了,苗就能长壮。”说着,他拿起小锄头,小心翼翼地把长得瘦弱的麦苗连根挖起,只留下茎秆粗壮、叶片翠绿的壮苗。王二柱赶紧跟着学,两人蹲在田里,一垄一垄地间苗,忙活了大半天,才把三亩麦田都打理完。

太阳升到头顶时,王二柱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着田里变得稀疏却壮实的麦苗,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对着赵满连连道谢:“满哥,你这手艺真是没说的!要不是你,我这田今年怕是要减产了。”赵满笑着摆手:“这不是我的手艺,都是农桑官在关中教的法子,咱只要照着做,庄稼定能长好。”

正说着,远处传来农桑官的吆喝声,声音顺着风飘过来:“各家农户注意了!今日午后在村头桑树苗圃集合,教大家种桑、养蚕的法子!”赵满一听,心里顿时欢喜起来——他家屋前种了十棵桑苗,正愁不知道怎么打理,农桑官来得正好。

吃过午饭,赵满早早地来到村头的桑树苗圃。苗圃里挤满了农户,大家都围着农桑官,眼里满是期待。农桑官手里拿着一把剪刀,站在一棵桑苗前,先指了指桑苗的枝干:“大家看,这桑苗长得杂乱,旁枝太多,会分走主枝的养分。咱们要把旁枝剪掉,只留三个主枝,这样养分能集中,叶子长得大、长得厚,蚕吃了才长得快。”说着,他举起剪刀,“咔嚓”几声,就把桑苗上的旁枝剪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三根粗壮的主枝,桑苗顿时显得精神多了。

农桑官剪完,又教大家怎么分辨桑苗的病害,怎么给桑苗施肥:“桑苗喜欢草木灰和腐熟的秸秆,把这些撒在根部,既能防虫害,又能当肥料。”赵满听得格外认真,还在心里默默记着要点,时不时还伸手摸一摸桑苗的叶片,感受叶片的厚度。

回到家,赵满赶紧找出家里的剪刀,对着屋前的桑苗修剪起来。他先仔细辨认主枝和旁枝,然后小心翼翼地举起剪刀,把旁枝一根根剪掉,生怕剪错了主枝。剪到第五棵时,妻子李氏端着一碗水走过来,递到他手里:“歇会儿再剪,别累着了。”赵满接过水喝了一口,指着修剪好的桑苗说:“你看,剪完旁枝,这桑苗是不是精神多了?农桑官说,这样叶子能长得又大又厚,来年就能养两箔蚕,到时候织帛的原料就不愁了。”李氏看着桑苗,笑着点了点头:“要是能自己养蚕,咱织的帛就更好了,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

接下来的日子,赵满更忙了。白天,他去田里照料麦苗,拔草、松土、浇水,把麦田打理得井井有条;傍晚,他就拿着草木灰和腐熟的秸秆,往桑苗根部撒,还不忘给桑苗浇水。草木灰是他特意从灶膛里攒的,腐熟的秸秆则是官府统一发放的,都是养桑苗的好肥料。没过几日,桑苗就冒出了新的嫩叶,嫩绿嫩绿的,在阳光下闪着光,摸起来还软软的,看着就让人欢喜。

赵穗放学回家后,也会帮着照料桑苗。她拿着小水壶,给每一棵桑苗浇水,还会把落在地上的枯叶捡起来,说要留着当柴烧。有一次,她发现一棵桑苗的叶片上有几个小洞,赶紧跑去告诉赵满:“爹,桑苗的叶子被虫子咬了!”赵满赶紧跑过去看,发现是几只小蚜虫,他想起农桑官说的法子,赶紧去灶膛里取了些草木灰,撒在叶片上。没过两天,蚜虫就不见了,桑苗的叶片又恢复了翠绿。

除了照料庄稼和桑苗,赵满还没忘了织布。他从关中带来的织布机,如今就架在院子里,每天晚上,等忙完了田里和家里的活,他就坐在织布机前,借着油灯的光织布。农桑官教的新织布法,他已经练得很熟练了——把经线的密度调密,用双梭交替着织,织出的帛又厚又密,比老法子织的帛好多了。

一日午后,赵满正在院子里织布,“咔嗒咔嗒”的机声在院子里回荡。忽然,院外传来一阵熟悉的喊声:“赵满兄弟在家吗?”赵满停下梭子,抬头一看,只见布商张老板手里提着一个布包,笑容满面地走进来。张老板是咸阳城里的布商,上次赵满去咸阳卖帛时认识的,当时张老板就很喜欢他织的帛,说要常来收。

“张老板,快请进!”赵满赶紧起身,把张老板让进屋里,还让李氏端来茶水。张老板喝了一口茶,从布包里拿出一匹褐帛,正是上次赵满卖给她的:“满哥,你这帛织得好,质地厚实,花色也匀,咸阳城里的布庄都抢着要。我这次来,是想多收些,你看每月给我送十匹,行不行?”

赵满一听,心里顿时乐开了花。他赶紧从里屋拿出刚织好的几匹褐帛,递给张老板:“张老板,你看这几匹怎么样?都是按新法子织的,比上次的还好。”张老板接过褐帛,用手摸了摸布面,又对着光看了看,连连点头:“好!太好了!比上次的还要厚实细密!这样,我给你每匹加五十钱,就这么定了,每月十匹,我派人来取。”

“好!好!”赵满忙答应下来,声音都有些激动。每月十匹帛,每匹比原来多五十钱,再加上地里的麦子,往后家里的收入能翻一倍。他想着,等攒够了钱,就给赵穗添几件新衣裳,再给家里添一头牛,这样春耕时就不用再靠人力拉犁了。

送走张老板,赵满回到织布机前,心里的欢喜劲儿还没过去。他坐在织布机前,双手灵活地操控着梭子,梭子在经线间飞快地穿梭,“咔嗒咔嗒”的机声比往常更响亮了,每一声都透着他心里的喜悦。李氏看着他的模样,也忍不住笑了:“看你高兴的,晚上给你做粟米饼吃。”

傍晚时分,夕阳把河西的田野染成了金红色。赵满惦记着田里的麦苗,又扛着锄头往田里去。刚走到田埂上,就看到远处有几个人在走动,走近一看,是农桑官带着几个陌生的农户,正在查看田地。那几个农户手里拿着田契,脸上满是期待,围着农桑官问个不停:“大人,这田要怎么起垄啊?”“渠水怎么引到田里?”农桑官耐心地回答着,还时不时蹲下身,给他们示范怎么松土、怎么分辨麦苗的长势。

赵满看着他们,忽然想起自己刚到河西时的模样——那时他也是这样,对这片土地既陌生又期待,围着农桑官问东问西,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种庄稼的要点。如今,他已经能熟练地照料麦田和桑苗,还能帮着王二柱解决播种的问题,甚至还和张老板定下了每月十匹帛的生意。

风轻轻吹过,带来桑苗叶子“沙沙”的声响。赵满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村落里亮起的灯火,一盏盏灯火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河西的田野上。他忽然觉得,这河西的春天,比关中的春天更暖、更有希望。这片土地上,有官府挖好的灌渠,有农桑官教的新农技,有一起劳作的邻里,还有他亲手种下的麦苗和桑苗,更有他对未来的期盼。

赵满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麦苗的叶片,叶片上还带着夕阳的温度,软软的、暖暖的。他想起农桑官说的“耕织兴,则秦国兴”,以前他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如今他明白了——无数个像他这样的农户,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种出粮食,织出帛布,秦国的根基就会越来越稳,往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

夜色渐渐浓了,赵满扛起锄头往家走。路上,他遇到了王二柱,王二柱手里拿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刚从自家菜园里摘的青菜:“满哥,刚摘的青菜,你拿些回去,给嫂子和穗儿尝尝。”赵满接过青菜,心里暖暖的:“谢了二柱,明天我给你拿些刚织好的布,你给弟妹做件新衣裳。”

回到家,李氏已经做好了晚饭,粟米饼的香气弥漫在屋里。赵穗坐在桌边,手里拿着一根桑枝,正在练习编草绳。看到赵满回来,她赶紧跑过去:“爹,今天农桑官说,等桑苗再长大些,就给我们发蚕种,到时候我来养蚕!”赵满摸了摸女儿的头,笑着说:“好,到时候穗儿就是家里的养蚕能手。”

一家人坐在桌边,吃着香喷喷的粟米饼,聊着田里的庄稼和桑苗,屋里的笑声不断。窗外,桑苗的叶子在夜风里轻轻晃动,织机静静地立在院子里,仿佛也在期待着明天的忙碌。赵满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踏实感——他知道,只要他好好照料这片土地,好好织布,家里的日子就会像这河西的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希望,一步步朝着好日子走去。

接下来的日子,赵满更加用心地照料麦田和桑苗。麦苗长得越来越壮,叶片也越来越宽,开始抽穗了;桑苗的叶子也长得又大又厚,绿油油的,一眼望去,满是生机。农桑官如约给农户们发了蚕种,赵穗果然成了家里的养蚕能手,每天都仔细地给蚕宝宝换桑叶,清理蚕沙,看着蚕宝宝一天天长大,从白白胖胖的幼虫变成一个个金黄的蚕茧,她的脸上满是欢喜。

到了初夏,麦田里一片金黄,麦穗沉甸甸的,风一吹,就掀起层层麦浪,空气中满是麦香。赵满和王二柱互相帮忙,收割麦子、脱粒、晾晒,忙得不亦乐乎。新打的麦子装在麻袋里,堆在屋里的角落,看着那满满的粮食,赵满心里满是成就感——这是他在河西的第一茬收成,一亩地收了三石多麦子,比在关中时多收了近一石。

卖麦子的钱还没焐热,张老板就派人来取帛了。看到赵满织的帛,来取货的伙计连连称赞:“赵大哥,你织的帛越来越好了,张老板说,下次还要给你涨价钱。”赵满听了,心里更欢喜了,他知道,只要他继续努力,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夏日的河西,格外热闹。农户们有的在田里种粟米,有的在屋前养蚕,有的在院子里织布,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新迁来的农户也越来越多,村落里盖起了更多的土坯房,还开了一家小铺子,卖些油盐酱醋和日常用品,农户们不用再跑远路去镇上买东西了。

赵满家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他用卖粮和卖帛的钱,买了一头黄牛,还添了一张新的织布机,李氏和赵穗也能一起织布了。王二柱家的日子也不错,他种的粟米收成很好,还学着赵满的样子,种了几棵桑苗,准备来年也养蚕织布。

秋日里,粟米成熟了,河西的田野又迎来了一次丰收。农户们的粮仓都装得满满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赵满家的蚕茧也缫了丝,用自家蚕丝织的帛,比用买的丝线织的帛更好,张老板看了,直接把每月的定货量增加到了十五匹,还把价钱又涨了一些。

冬日的河西下起了雪,雪花落在田垄上,给土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赵满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雪景,手里织着帛,梭子在经线间穿梭,“咔嗒”的机声在安静的冬日里格外清晰。赵穗坐在旁边,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给赵满做一双新的布鞋。李氏在厨房里忙活,锅里炖着粟米粥,还煮了几个鸡蛋,那是家里的母鸡下的,往常舍不得吃,今天特意煮了给家人补身子。

“爹,等开春了,我们再多种些桑苗吧,这样就能养更多的蚕,织更多的帛了。”赵穗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赵满停下手里的活,笑着说:“好啊,到时候咱们把屋前的空地都种上桑苗,再请农桑官来教我们新的养蚕法子,争取明年的帛产量再翻一倍。”

李氏端着煮好的鸡蛋走过来,笑着说:“你们父女俩啊,满脑子都是桑苗和帛。不过也好,日子就是要这样,有盼头才过得有劲儿。”赵满接过鸡蛋,递给赵穗一个,又给李氏一个,自己也拿起一个,剥开蛋壳,咬了一口,鸡蛋的香味在嘴里散开,暖暖的,像这冬日里的阳光。

赵满看着窗外的雪景,心里忽然想起了刚到河西时的情景。那时,他还是一个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农户,如今,他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有了自己的田地、桑苗和织布机,还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家。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商君的变法,离不开官府的支持,更离不开自己的辛勤劳作。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雪后的清新气息。赵满重新拿起梭子,继续织布,机声“咔嗒”,织出的褐帛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知道,只要他和家人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日子就会像这织出的帛一样,越来越厚实、越来越温暖,河西的春天也会一年比一年更美好,秦国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光明。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历代风云五千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魔法史记苏泽列传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覆手锦衣御明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我家娘子在修仙朝阳警事甜宠贴身辣妻妖妃其实是药引快穿之盈满嫚嫚长途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英雄联盟:我的时代九州我为王重生90:辣妻要翻天一键修炼在线变强
经典收藏真千金被读心后,五个哥哥宠上天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民国鞋王最佳女配我的愿望就是你!亡国后,我在娱乐圈杀疯了盛世田园:拐个将军,忙种田!慕葵兮重生归来的她们护花冷少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王磊住进我房子的那个美女我的修仙游戏,开局氪金成仙!聿先生,结婚吧!和离前我重生了妻子的隐私御姐师父带我赛博抓鬼贴身妖孽保镖我能修改加分穿越女配的重生
最近更新渣男兼祧吃绝户?改嫁皇叔他急了指尖酥穿成替身女配,女主鱼塘被我炸了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我是废雌?可哥哥们是大佬大小姐挺孕肚随军,被家属院团宠恶女娇软,五个疯批大佬窥视已久大人,入赘了!渡我十年梦白月光太颠,所有人都慌了六零换嫁,大小姐随军西北赢麻了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腰软娇娇超会撩,禁欲世子沦陷了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引朱鸾重生后,黑莲花权臣宠妻杀疯了古代末世生存日常汴京手作娘都市古仙医2:大医镇世无人区:开局肉身点满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