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首页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异界有座城玄幻之神级帝皇系统穿成年代文里的极品女配神算四岁半,六个侄子全网争宠最强万岁爷周翦秦怀柔风水师秘记我家娘子,不对劲温家有娘子农女艾丁香东邪物语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403章 岐仁堂里解“溏”事:岐大夫治八类泄泻的市井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初夏的晨雾像一层薄纱,裹着老城巷弄里的青石板路,露水滴在岐仁堂的青布幌子上,“岐仁堂”三个烫金大字被浸得愈发温润。年过五旬的岐大夫正坐在案前碾药,铜臼里的白术被他碾得细细的,药粉簌簌落在竹筛上,混着檐角滴落的露水气息,在空气中漫开淡淡的药香。药童小药蹲在旁边,正用纱布包着刚晒好的陈皮,见岐大夫筛药的手稳得很,忍不住问:“师傅,您这碾药的手艺,啥时候能教我呀?”岐大夫笑了笑,刚要开口,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带着哭腔的呼喊:“岐大夫,您快救救我家男人!”

掀帘进来的是快递员小李的妻子,她头发凌乱,围裙上还沾着面粉——显然是刚在厨房忙活就被急事拽了出来。紧随其后的小李一手捂着肚子,额头冒冷汗,弯腰弓背地挪进来,裤脚还沾着泥点,刚到门槛就忍不住痛呼一声:“哎哟!肚子里跟有刀子搅似的!”小药赶紧搬过一张凳子,小李刚坐下又猛地站起来,捂着肚子往后院茅厕跑,妻子在后面急得直跺脚:“昨儿个暴雨,他说客户催件急,非得骑电动车去送,雨衣都没穿,回来就说肚子凉飕飕的,今晨起就开始拉,全是清水,肚子里‘咕噜咕噜’跟打雷似的,刚才在路上还拉了一裤子,丢人不说,疼得直冒冷汗!”

等小李蔫头耷脑地从后院回来,岐大夫已经把脉枕摆好了。他让小李伸出手,指尖搭在他的腕脉上,眉头微微蹙起:“脉沉紧,舌淡苔白,这是寒邪直中胃肠了。”他又让小李张开嘴,看了看舌苔:“你是不是还觉得怕冷,手脚摸着凉冰冰的?”小李连连点头:“可不是嘛!刚才在门口等的时候,风一吹浑身打哆嗦,手心脚心都凉。”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寒主收引’,寒气钻进你胃肠里,就像冬天把水管冻住了似的——水管一冻,水就流得不畅快,甚至堵着疼;你这胃肠被寒气一裹,气血就凝滞住了,自然腹痛如刺,还来得突然。”岐大夫一边解释,一边拿起毛笔在处方笺上写,“脾胃是‘后天之本’,管着运化水湿,你这脾胃被寒气伤了,没法把水湿运化掉,水湿跟着粪便下来,就成了清水样的泄泻,严重了还会吃啥拉啥,因为脾胃根本没力气消化食物。”

小李妻子凑过来看处方,见上面写着“理中丸”,急着问:“岐大夫,这药管用不?昨儿个我去药店,人家给拿了盒止泻药,吃了两顿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更疼了。”岐大夫放下笔,耐心道:“药店的止泻药多是收涩的,你这是寒邪没散,光堵着不行,得先把寒气赶出去。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得明白,‘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你男人刚才说有点渴,小便也少,这是寒邪夹着点湿,水湿堵在里头排不出去,单用理中丸不够。”

他顿了顿,在处方笺上又添了“五苓散化水送服香连丸”几个字:“五苓散里有茯苓、猪苓利水,桂枝通阳,能把你肚子里的水湿顺着小便排出去;香连丸清湿热,虽然你这主要是寒,但久泄必夹湿,少量用点清湿热的,正好平衡。你回去按方子抓药,理中丸早晚各服一丸,五苓散煎水,送服香连丸,记住别吃生冷的,多喝温热水,最好煮点生姜红糖水喝,暖暖脾胃。”小李夫妇连声道谢,小李接过处方,虽然还捂着肚子,但脸上的愁容淡了不少。

送走小李夫妇,巷口修鞋的老王挑着工具箱进来了。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愁容,放下工具箱时,能看见箱底沾着的泥水印——这几天下雨,地下室入口的积水还没退。“岐大夫,您可得给我好好瞧瞧,我这拉肚子快俩月了,每天要跑七八趟茅厕,粪便粘在马桶上,冲三四遍都冲不掉,浑身乏力得连锥子都拿不稳,昨天给人修鞋,差点把人家的鞋跟钉歪了。”老王一边说,一边搓着粗糙的手,指缝里还嵌着修鞋时沾上的鞋油。

岐大夫让他坐下,指尖搭在他的腕脉上,又示意他伸出舌头。“舌苔白腻,边缘还有齿痕,脉濡缓,这是湿泄没跑了。”岐大夫收回手,问道,“你那修鞋摊是不是还在地下室入口?我前几天路过,见那地方墙根都长霉了。”老王叹了口气:“可不是嘛!本来想挪个地方,可别处租金贵,我这小本生意,实在承担不起。梅雨季那阵,摊子里潮得能拧出水来,我又舍不得开风扇,怕费电,就这么熬着,没想到把身子熬坏了。”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里说‘湿胜则濡泄’,你长期待在那湿地方,湿气就像潮气浸木头似的,慢慢钻进你身体里,伤了脾。”岐大夫拿起桌上的茶杯,指着杯壁上的水珠说,“你看这杯子,刚倒完热水,杯壁就凝了一层水,要是一直放在潮湿的地方,杯底迟早会发霉。你这脾就像这杯子,本来是管运化水湿的,被湿气浸久了,功能就弱了,挡不住水邪,水湿混着粪便下来,自然挂厕难冲——就像你往马桶里倒了油,清水哪那么容易冲干净?”

老王听得连连点头:“您说得太对了!我这肚子总觉得沉甸甸的,像装了一兜水。那该吃啥药呀?”岐大夫提笔写方:“用除湿汤送服戊己丸。除湿汤里有苍术、厚朴健脾祛湿,藿香、陈皮理气和胃,能把你身体里的湿气赶出去;戊己丸是黄连、吴茱萸、白芍,调和肝脾——湿气久了容易影响肝气,肝气不舒又会反过来伤脾,这方子正好能兼顾。”

他顿了顿,又添了“佐以胃苓汤”几个字:“胃苓汤是平胃散合五苓散,《金匮要略》里常用它治湿邪困脾的病症,既能健脾和胃,又能利水渗湿,你先按这个方子吃一周。要是还不见好,就换术附汤,附子温阳,白术健脾,湿气这东西,得靠阳气‘烘’才能散,附子就像给脾生了把火,把湿气烤干了,泄泻自然就停了。”

岐大夫又叮嘱道:“你回去先把修鞋摊挪到巷口那棵老槐树下,虽然晒点,但至少通风干燥。每天晚上用生姜水泡脚,泡到膝盖以下,能祛祛湿气。别吃西瓜、黄瓜那些生冷瓜果,多吃点薏米、红豆,煮粥喝,健脾祛湿的效果好。”老王连声道谢,小心翼翼地把处方折好,放进工具箱的夹层里,挑着担子慢慢走了出去——这次他走得比平时稳当,大概是心里有了底。

正午时分,日头渐渐烈了起来,岐仁堂的药香混着隔壁包子铺飘来的热气,在巷子里漫开。做餐饮生意的张阿姨捂着胸口进来了,她穿着一身碎花围裙,围裙上还沾着几滴油渍,一坐下就叹气:“岐大夫,都怪我嘴馋,又怪我太节俭,把身子搞坏了。”

原来,前天是张阿姨孙子的生日,一家人在外面吃了烤鸭,剩下半只没吃完。张阿姨总说“一粒米都不能浪费”,硬是把半只烤鸭打包带回家,昨天中午趁儿子儿媳上班,热了热全吃了。结果当晚就开始拉肚子,“肚子胀得像鼓,嗳气时带着烤鸭的油腻味,拉出来的大便臭得像坏鸡蛋,熏得我自己都受不了,今天早上起来,连走路都觉得肚子坠得慌。”张阿姨说着,脸上露出懊悔的神色。

岐大夫号脉后,忍不住笑了:“你这是伤食泄,《难经·四十九难》里说‘饮食劳倦则伤脾’,你一下子吃了那么多油腻的烤鸭,脾就像个小推车,本来只能装五十斤东西,你硬塞了一百斤,它哪运化得过来?食物积在肚子里,就像夏天的剩饭没放冰箱,搁久了就发酵变臭,拉出来的大便自然像败卵。”

他提笔写下治中汤的方子,又在后面加了“砂仁半钱”:“治中汤里有人参、白术健脾,干姜、甘草温胃,能帮着脾消化积滞。加半钱砂仁,是因为砂仁能理气和胃,就像给堵着的小推车搭了把手,让它能顺畅地把积滞运出去。《本草纲目》里说砂仁‘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正好对你的症。”

张阿姨皱了皱眉:“我这几天忙着给店里备菜,煎药怕是没时间。”岐大夫笑道:“那也简单,你要是嫌煎药麻烦,吞服感应丸也行。那药是中成药,里面有丁香、木香、肉豆蔻,都是消食导滞的药,《本草纲目》说它‘治饮食积滞,心腹满痛,泄泻不止’,效果很稳。你回去按说明书吃,记得这几天别吃油腻、辛辣的,多喝小米粥,让脾歇一歇。”张阿姨连声道谢,说以后再也不敢贪嘴吃剩菜了,转身往店里去了——她还得回去给中午的客人备菜呢。

傍晚时分,夕阳把巷子里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中学的陈老师扶着门框走进来,脸色苍白如纸,眼镜滑到了鼻尖上,他扶了扶眼镜,声音虚弱:“岐大夫,我这怪病折磨我三年了,一吃饭就肠鸣拉肚子,非得把吃的全拉干净才舒服,不吃就没事,同事都笑我是‘饭桶泻’,我这身体,怕是撑不到学生高考了。”

岐大夫记得他去年来调理过脾胃,当时就说过要少熬夜备课,看来是没听进去。“你去年是不是开了四君子汤,喝了三副就停了?”岐大夫问道。陈老师红了脸:“您还记得呢……当时觉得喝药麻烦,又赶上学生模考,就忘了。”岐大夫叹了口气:“你这叫气虚泄,俗称禄食泻,《黄帝内经·灵枢·脉度》里说‘脾气虚则运化失司’,你是毕业班班主任,每天批改作业到深夜,吃外卖应付,脾早就被你耗得亏虚了。”

他拿起陈老师的手,指了指他的虎口:“你看你这手,虎口都凹陷了,这是脾气虚的征兆。脾就像家里的厨师,本来该把食材做成可口的饭菜,可厨师没力气了,做出来的饭菜都是生的,身体自然不接受,只能把‘生食材’全排出去——这就是你一吃饭就拉的原因。”

陈老师听得眼眶发红:“那该怎么办呀?还有三个月学生就高考了,我总不能天天不吃饭吧。”岐大夫提笔写下快脾丸的方子:“快脾丸最适合你,这里面的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陈皮、半夏理气和胃,能帮你把脾气补起来。我给你开两周的量,做成小蜜丸,你装在口袋里,早晚各服一丸,不耽误你备课。”

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几个穴位图:“这是足三里的穴位图,你每天晚上备课累了,就按揉几分钟,足三里是健脾的要穴,《黄帝内经》里说‘肚腹三里留’,按揉它能帮着脾恢复力气。还有,别再吃外卖了,让你爱人给你做些小米粥、山药粥,哪怕每天喝一碗,也比外卖强。”陈老师接过方子和穴位图,重重地点了点头,说这次一定听医嘱,转身往学校去了——他还得回去盯晚自习。

刚送走陈老师,做建材生意的老周摇摇晃晃进来了,一身酒气扑面而来。他穿着西装,领带歪在脖子上,皮鞋上沾着泥点,显然是刚从酒局上下来。“岐大夫,我每天早上起来必拉肚子,拉完才算舒坦,这半年喝坏了三副药罐子都没好。”老周揉着太阳穴说,他常年应酬喝酒,每天不喝半斤白酒睡不着觉,“昨天陪客户喝到半夜,回来吐了一地,今晨起拉得更厉害了,现在浑身发软,连开车的力气都没有。”

岐大夫皱着眉,让他坐下:“你这是酒泄,酒性湿热,就像你往锅里倒了油,又加了水,一烧就冒热气——这热气就是湿热,长期喝下去,脾和肝都被伤了。脾伤了运化不了水湿,肝伤了疏泄功能差,湿热夹着水湿往下走,就成了泄泻。”他顿了顿,又问:“你是不是每天早上五点左右必醒,一醒就得上茅厕,拉完之后浑身无力,吃点东西才能缓过来?”老周连连点头:“可不是嘛!跟您亲眼看见似的。”

“《本草纲目》里说葛根能‘升阳止泻’,你这情况,用理中汤加葛根正好。”岐大夫提笔写方,“理中汤温脾散寒,葛根升阳生津,既能把你脾胃里的寒气赶出去,又能把阳气提起来,阳气足了,泄泻自然就停了。”老周皱了皱眉:“我这天天应酬,煎药怕是没时间。”岐大夫笑道:“那也简单,你要是嫌煎药麻烦,就把黄连丸用酒煮了吞服。”

“用酒煮?那不是越喝越糟吗?”老周不解地问。岐大夫解释道:“用黄酒煮,黄酒性温,能引药入经,把黄连的药性带到脾和肝那里。黄连能清湿热,《神农本草经》说它‘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正好清你酒积的湿热。你回去买一瓶黄酒,取三十粒黄连丸,用黄酒煮到药丸化开,温服,每天一次,连服一周。”他又逼着老周保证:“你要是想彻底好,就得少喝酒——实在推不掉,就喝半杯,别再往死里灌了,身体垮了,生意再好有啥用?”老周红着脸点头,说下次来一定带着空酒壶当见证,扶着墙慢慢走了出去。

老周刚走,租住在巷尾的北方汉子老赵就进来了。他穿着一身蓝色工装,裤脚挽着,露出沾着水泥的小腿,操着浓重的北方口音说:“岐大夫,我一来南方就拉肚子,特别是吃了馒头面条后更厉害,昨天工地食堂吃炸酱面,我吃了两碗,结果拉了一下午,肚子还疼得直冒汗,今天早上连馒头都不敢碰了。”

老赵在工地做瓦工,来南方快半年了,顿顿离不开面食。“我从小就吃馒头长大,觉得米饭不顶饿,工地食堂的面食都是重油重盐,我吃得香,可肚子不答应。”老赵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前几天我媳妇从老家寄了袋面粉,我自己蒸了馒头,结果吃了更严重,现在浑身没力气,搬砖都搬不动了。”

岐大夫让他坐下,号了脉:“你这是面泄,面食滋腻,就像你往墙上抹水泥,抹薄了能粘住,抹厚了就会往下掉。你脾胃本来就不算强,来南方后,这里湿气重,面食在潮湿环境下更难消化,就像水泥遇水会变软,自然容易成泄泻。”他提笔写下养胃汤的方子,又在后面加了“萝卜籽一钱”:“养胃汤里有茯苓、白术健脾,藿香、砂仁理气,能帮着你消化面食。加一钱萝卜籽,是因为萝卜籽能消食除胀,《本草纲目》说它‘治食积腹胀,痰嗽失音’,正好消你面食的积滞。”

他又问:“你是不是腹痛得厉害?要是疼得受不了,就加一钱木香,木香能理气止痛;要是泄泻得重,就把方子里的藿香去掉,加半钱炮姜,炮姜温脾止泻,比藿香更对症。”老赵听得认真,把岐大夫的话记在心里。岐大夫又叮嘱:“你先停几天面食,多吃些小米粥,煮的时候加几块山药、几颗红枣,健脾养胃的效果好。我给你开代煎服务,每天让小药给你送药到工地,你按时喝就行。”老赵连声道谢,说等病好了,一定给岐大夫送袋自己蒸的白面馒头。

这天刚交子时,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声狗吠。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岐大夫从睡梦中惊醒。他披上衣裳,点亮油灯,开门一看,是退休工人刘大爷,由儿子搀扶着,冻得瑟瑟发抖。刘大爷穿着厚外套,却还是缩着脖子,嘴唇发紫:“岐大夫,我每天凌晨三四点必拉肚子,拉完就没事,白天好好的,吃了多少止泻药都没用,蒙脱石散、泻立停,全试过了,一点效果都没有。我儿子带我去医院检查,啥毛病都没查出来,您说我这到底是啥怪病?”

刘大爷的儿子接过话茬:“我爸退休后帮我带孙子,晚上起夜次数多,有时候一晚上要起三四次,我总劝他别太累,他不听,说孙子离不开他。这半年来,就开始闹这毛病,每天凌晨准时醒,拉完之后浑身发冷,得裹着被子坐半小时才能缓过来。”

岐大夫把老人让进屋里,让他坐在火炉边,又给父子俩倒了杯热水。“您这是五更泄,又叫脾肾泄,不是怪病,就是得从根上调理。”岐大夫指尖搭在刘大爷的腕脉上,“脉沉细无力,舌淡苔白,这是肾阳虚的征兆。《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里说‘肾司二便’,您这病根子在肾。五更时分是阳气最弱的时候,就像冬天的凌晨,天最冷,您肾阳虚,没法温养脾,脾就像没了柴火的锅,没法运化水湿,水湿往下走,就成了泄泻。”

刘大爷听得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以为是肚子里长了啥不好的东西呢。那该吃啥药呀?”岐大夫提笔开方:“用米汤送服五味丸,米汤能养胃,五味子收敛止泻,《神农本草经》说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既能止泻,又能补益气阴。要是嫌麻烦,直接用五味子煎水喝也行,简单方便。”

他又补充道:“另外,二神丸、椒朴丸也管用。二神丸是补骨脂、肉豆蔻,补骨脂温肾阳,肉豆蔻温脾止泻,专门治脾肾两虚的泄泻;椒朴丸里有花椒、厚朴,花椒温阳散寒,厚朴理气祛湿,也对症。或者用平胃散送服小茴香丸,平胃散健脾祛湿,小茴香丸温肾散寒,双管齐下。”

见刘大爷神色萎靡,眼窝深陷,岐大夫又道:“您这病程长,身子虚得厉害,要是拉得久了,怕会伤了元气。要是吃了上面的药还不见好,就喝椒附汤,附子温肾阳,花椒散寒,就像给您的肾和脾各生了把火,把阳气补起来,泄泻自然就停了。”他又叮嘱刘大爷:“晚上起夜别着凉,睡前用热水泡脚,平时多吃点核桃、黑芝麻,都是温肾的食物。带孙子别太累,该歇就歇,身体养好了,才能帮衬儿子。”刘大爷连连点头,接过处方,父子俩谢过岐大夫,慢慢走了出去——此时天已蒙蒙亮,巷子里传来了第一声鸡鸣。

入伏那天,日头毒得很,地面被晒得发烫,空气里像冒着热气。工地的小吴被工友抬着进来了,满脸通红,浑身是汗,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岐大夫,我中午在太阳下干活,突然头晕眼花,接着就开始拉肚子,拉的全是稀水,还口渴得厉害,喝了两瓶矿泉水都不管用。我这会浑身发软,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小吴说着,头一歪,差点晕过去。

工友赶紧解释:“今天中午太阳太毒了,我们让他歇会儿,他说要多赚点钱,给家里寄回去,硬是顶着太阳干了一中午。他还喝了冰镇啤酒解渴,说冰啤酒凉快,结果没多会儿就开始闹肚子,头晕得站不稳,我们赶紧把他抬过来了。”

岐大夫摸了摸小吴的额头,滚烫滚烫的,又看了看他的舌苔:“舌黄苔腻,脉浮数,是暑泄没错了。夏天暑气重,就像蒸笼里的热气,夹着湿气,一起钻进你身体里,侵入脾胃,脾胃被暑湿伤了,就成了泄泻。你又喝了冰镇啤酒,寒邪裹着暑湿,更难散了,所以又头晕又腹泻。”

小吴虚弱地问:“那该怎么办呀?我还得干活呢,家里等着我寄钱回去呢。”岐大夫一边开方一边说:“别着急,《温热条辨·上焦篇》里说暑湿泄泻要用利水渗湿的方子,胃苓汤或五苓散都行。胃苓汤健脾和胃,五苓散通阳化气,都能把你身体里的暑湿排出去。加少许车前子效果更好,《神农本草经》说车前子‘主气癃,止痛,利水道,通小便,除湿痹’,能把暑湿顺着小便排出去,比单用止泻药管用。”

他让小药赶紧去抓药,又对工友说:“你先给小吴喝些淡盐水,别喝矿泉水了,淡盐水能补充他流失的津液,防止脱水。这药我让小药给你煎好,你给小吴带回工地,让他按时喝,喝完歇两天,别再顶着太阳干活了。”他又从抽屉里拿出几盒藿香正气水,递给工友:“这个让他带在身上,以后要是觉得头晕、恶心,就喝一支,能预防中暑。”工友连声道谢,等小药把煎好的药装在保温壶里,便抬着小吴往工地去了。

过了几日,邻县的王大夫来拜访。他是岐大夫的旧识,也是个老中医,这次来是想跟岐大夫交流些临床经验。看到岐大夫案头的医案,王大夫拿起翻了翻,感慨道:“现在好多年轻大夫治泄泻,就知道用收涩药止泻,不管啥病因,先堵上再说,可往往越治越重。前几天我遇到个湿泄的病人,之前在别的地方用了诃子、罂粟壳,结果越拉越厉害,还肿了腿,后来我给他用了除湿汤,调了半个月才好。”

岐大夫点点头,给王大夫倒了杯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里说得好,泄泻日久体虚,用收涩药还行,就像家里的墙裂了缝,要是墙本身结实,堵上就行;可要是刚发病,邪气还没排出去,就像墙缝里还塞着脏东西,光堵着不清理,脏东西迟早会把墙蛀得更坏,反而会变生他病。”

他指着医案里老王的案例说:“你看这个湿泄的病人,要是一开始用了收涩药,湿气排不出去,留在身体里,轻则水肿,重则伤肾,那麻烦就大了。寒泄要温寒,湿泄要祛湿,伤食泄要消食,气虚泄要补气,酒泄、面泄要对症调饮食,五更泄要温脾肾,暑泄要清暑湿,每类泄泻的病机不同,治法方药也得跟着变。《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病因病机,要是见泄止泻,不分病因,那就是庸医了。”

王大夫连连称是,拿起笔,把医案里的几个案例抄了下来:“我回去要把这些案例给学生们当教材,让他们好好学学辨证施治的重要性。现在的年轻人,总想着走捷径,却忘了中医的根在于‘辨证’二字。”

这时,之前来治寒泄的小李提着一篮水果进来了。他穿着干净的快递服,脸上带着笑容:“岐大夫,您的药太神了!吃了三天就好了,现在送件跑一天都没事,昨天还送了个远单,来回二十公里,一点都不觉得累。这是我媳妇刚买的桃子,您尝尝。”他把水果放在桌上,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这是诊费,上次走得急,忘了给您。”

岐大夫笑着把红包推回去:“诊费上次你媳妇已经给过了,水果我收下,红包你拿回去。以后注意保暖,下雨天别再淋着了,要是觉得肚子不舒服,就先煮点生姜红糖水喝,别等严重了再来。”小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以后一定注意,又跟王大夫打了个招呼,转身送件去了——巷口的快递车还等着他呢。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岐仁堂的药柜上,“当归”“白术”“茯苓”的标签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药童小药正蹲在地上整理药材,把晒干的陈皮装进罐子里,嘴里还哼着小曲。岐大夫望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行人,有提着菜篮子回家的大妈,有背着书包放学的孩子,有推着自行车卖豆腐的小贩,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生活的烟火气。

他拿起铜臼,继续碾药,白术粉簌簌落下,药香袅袅。“师傅,您说为啥同样是拉肚子,用药差这么多呀?”小药抬起头问。岐大夫笑了笑:“因为每个人的病因不一样,就像同样是地里的庄稼蔫了,有的是缺水,有的是缺肥,有的是生了虫,得先弄明白为啥蔫,才能对症下药。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浇水,缺肥的庄稼照样长不好。”

小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整理药材。这时,巷口传来老王的声音:“岐大夫,我把修鞋摊挪到老槐树下了,今天生意不错,修了五双鞋呢!”岐大夫探出头,笑着挥手:“好!记得多晒晒太阳!”老王的笑声在巷子里回荡,伴着药香,飘向了老城的每个角落。

岐大夫知道,泄泻虽小,却是百姓的大事——拉得浑身乏力,就没法干活;拉得食不下咽,就没法照顾家人。他能做的,就是守着这小小的岐仁堂,仔细辨证,对症用药,用手里的毛笔和药材,为百姓解除病痛。这“悬壶济世”四个字,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藏在每一次诊脉、每一张处方、每一句叮嘱里,藏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生活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岐大夫的悬壶故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一品侍卫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九十年代小奋斗亲亲总裁,先上后爱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我的姑父叫朱棣诸天:从云岚宗开始显圣错嫁成婚:总裁的私宠甜妻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嫚嫚长途纯情校医
经典收藏贴身妖孽保镖重生之影后的宠夫日常夫人,顾总又在求复婚了!修仙归来,我无敌你随意人道至尊重生之锦绣美人谋九零炮灰她被迫暴富穿越女配的重生系统摆烂,抓个系统做宠物灾厄乐章摄政王怀里的团宠美人娇又软我成了女生宿舍一只猫惊!暴君的团宠崽崽是天道亲闺女和离前我重生了惊婚失色,老婆跟我回家浪子不浪震惊:这个植物系领主太妖孽妖尾:开局捕捉妖精女王艾露莎护花冷少Oh~我的法医老婆
最近更新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沪上大小姐下乡,闪婚糙汉被宠哭离婚后,我权势滔天,你哭什么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炽吻失氧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雾色迷津系统迟来三年,太后躺平成咸鱼了腰软娇娇超会撩,禁欲世子沦陷了掌家婢重生后,黑莲花权臣宠妻杀疯了绑定预知梦,我靠演戏救偏执对头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狂龙战枭太子妃为何不侍寝救命!咸鱼闯进宅斗剧本!凤隐锦杀易家的年代生活被星际直播了乡村花香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txt下载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最新章节 -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