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首页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郭嘉十龙夺嫡汉末之全面开战神级英雄霸天武魂兵锋王座抗日之兵魂传说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风入邺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章 福临继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叔叔,你好意思和我争皇位,要脸不要脸!”豪格脾气很暴躁,直接回怼道。

“豪格,别忘了祖制,能者居之!”多尔衮以长者口气训斥豪格。

双方谈不拢,于是带着各自卫队来到了议政大厅。

“今天咱们就说清楚,否则谁也别想出这个门!”豪格性如烈火,根本没把多尔衮当长辈。

豪格坚持“父死子继”,多尔衮一派则强调能者居之,毫不退让地推举多尔衮。

两黄旗大臣索尼、鳌拜全副武装,佩剑闯入会场,放言若不立先帝之子,他们将不惜一死。

说着话,双方“仓啷啷”抽出了宝剑。一时间,会场内争吵声、叫骂声此起彼伏,大有兵戎相见之势。

面对这种场景,多尔衮心里不是滋味,他考虑周全和长远,他具有政治家的头脑,豪格则是一位莽夫而已。

多尔衮心想:我虽然实力强劲,但想要顺利登上皇位绝非易事。

皇太极的儿子们众多,除了豪格外,其他最大的不过17岁,皆没有资历,没有战功。

多尔衮暗自思忖:自己作为先皇的弟弟,在“父死子继”的传统观念下,继位的正统性难免遭人质疑。

豪格一派实力强大,若强行争夺,势必引发八旗内乱,让大清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尤其是将要挺进中原之时,内斗岂不让大明朝得到了喘息机会?

多尔衮猛然想起范先生说的一句话“以国家大事为重”。说是哥哥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莫非哥哥料到有这一天了?

想到此,多尔衮建议大家都冷静些,考虑周全后天再商议。

双方各自回了旗营,

到了晚上,多尔衮失眠了,思来想去,总觉得哪里不对,“看架势,我可能当不了皇上,”

既然做不了皇帝,那就做一个控制皇帝的人也不错,豪格我控制不了,他不能当皇帝。

多尔衮不愧是被皇太极一手培养出来的政治高手。

她开始分析皇太极的儿子们。这些侄子们,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这无可置疑,可也正因如此,无论谁被拥立,都会遭到其他势力的猛烈攻击。

豪格虽有长子身份和部分势力支持,但我坚决反对;其他皇子也各有拥护者与反对者,争权的人越多越混乱,总比集中一个人要好。

当皇帝的几率被分散开来,这是多尔衮乐见的事情,

想到了天亮,最终多尔衮想出了一条妙计。

转眼到了第三天议事的时间,多尔衮突然一反常态,大声说道:

“各位贝勒大臣,我多尔衮为了顾全大局,决定退出竞争,希望大家以国事为重,相互体谅。”

多尔衮几句话把豪格搞懵了,“噫!叔叔风格咋一下子这么高了?”

豪格头脑简单性格暴躁,这种人见不得一点好,他为了表现自己宽宏大量,当即表示也不争了。

多尔衮怕豪格反悔,马上提议拥立福临继承皇位。福临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当时只有6岁。

多尔衮为何拥立庄妃的儿子福临呢?前天晚上,庄妃直接找到了多尔衮,为他分析了各位皇子继位对他的好处和短处,

总体归纳一句话,豪格继位对多尔衮不利,最后庄妃说:与其立其他皇子,不如立我的儿子福临,他年纪小,你这当叔叔的不就是摄政王吗?

多尔衮当即表示可以考虑和。

回到话题,豪格不由自主道:“六岁的小孩子能治理国家吗?

”多尔衮马上宣布,由自己和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豪格主持军务。

两黄旗的人一看,不管豪格还是福临,都是皇太极的儿子,谁当都一样,也就不再言语。

代善老谋深算,他谁也不得罪,他的儿子岳讬最早怂恿父亲继位,代善觉得自己年岁大了,

与其不能得逞,不如静观其变,谁胜出几率大就支持谁,为以后的荣华富贵做准备。

既然多尔衮提议福临,代善表示支持。

济尔哈朗没有野心,如今被多尔衮拉上当摄政王,他也不言语了。

如今大家都有了一个不错的职位,豪格已经把不争皇位的话说出去了,其他弟兄更没资格争了,就默认了多尔衮的这种安排。

到了傍晚,继位的事就定了下来,多尔衮很会来事,招呼大家杀牛摆宴吃喝了一场,大家表面都团结了起来。

1643年8月26日,年仅6岁的福临在盛京继承皇位,奉哲哲皇后和母亲庄妃为皇太后,注意!从此庄妃成了孝庄皇太后,升了一级。

次年改年号顺治,福临因此成了历史上的顺治皇帝。

这个看似毫无政治经验的孩子,却因为各方势力相互妥协,意外地被推上了皇位。

这真是两强相争,最弱的福临得利。从皇太极去世到福临确立为皇帝,仅仅用了10天的时间,虽然过程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却超乎想象。

另外在民间,流传着福临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母亲庄妃和多尔衮二人合作的结果。

据说多尔衮与庄妃早年就相识,二人感情深厚,如果不是皇太极的出现,二人就成了夫妻。

命运弄人,恋人变成了嫂子,虽然二人没成正果,但是彼此深爱着对方。

皇太极去世后,庄妃为了儿子福临能够登上皇位,与多尔衮达成了某种默契。

有人说他们暗中相恋,多尔衮之所以支持福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庄妃的感情。

有人说庄妃改嫁多尔衮了,并且附上一首诗作证:

上寿觞为合卺尊,

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

大礼恭逢太后婚。

这首诗是南明反清儒将张煌言写的,被认为影射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事。

张煌言仇恨清朝,写诗讽刺大清皇太后和摄政王糗事,本身就存在着偏见和污蔑的意思。

认为太后下嫁有其事的理由是,福临年纪这么小,多尔衮不念在与他母亲有暧昧关系上,怎么会立一个小孩子呢?自己当皇帝不好吗?

还有福临入驻北京后,称多尔衮为皇叔父,等于改口认父了。

关于太后是否真的下嫁,史学界存在争议。因此,“太后下嫁”成了清初的一个未解之谜。

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福临当上皇帝,庄妃的娘家人,蒙古科尔沁部落首领,庄妃的哥哥吴克善出了力。

福临被拥立皇帝后,他亲自带着护卫来为外甥撑腰站台,从崇德宫护卫回到了永福宫,

这就向各方势力传递了一个这样的信号,娘家人不会袖手旁观的。

清朝确定皇位继承人之后,迅速集中精力筹备进军中原。

而此时的明朝,内部早已是风雨飘摇。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北京。

崇祯皇帝惊慌失措,急忙敲钟召集大臣商议保卫京城的对策,然而,大臣们对崇祯早已失去了信心,在家里关上门谁也不上朝。

崇祯失去权威不能都怪臣子们,他那臭脾气没有人能接受。明末的崇祯张疯子一样,既胆小怕事又疑神疑鬼,让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

比如崇祯频繁更换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等重要官员,据统计,他共任用内阁大学士50人,六部尚书等九卿官员,更是更换频繁,兵部尚书换了14人。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清宫秘史十二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大唐:吃货将军青灯鬼语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六宫无妃,独宠金牌赌后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剑道至尊剑无双万界永仙我成了六零后小鲜肉从军记丹道仙途家族崛起,从灵植夫开始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太子妃必须骄养覆手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诸天无限基地将军不容易朝阳警事
经典收藏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春秋发明家秦有锐士大宋第一太子战国野心家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白话历史兴衰演义特种兵之一夫当关大宋说书人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歃血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大明,我以族谱变法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枌榆草木长绝色冷妃
最近更新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逆宋:穿到水浒当战神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命理探源【译注】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史上第一祸害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王伦逆天改命称帝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巨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乾元盛世系统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