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首页 >> 清宫秘史十二章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大唐极品帝婿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大夏第一皇子大清之祸害雄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修罗武神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1章 慈禧西逃(2)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后来胡同里的人说,那天之后,德军确实收敛了许多。

还有人看见赛金花骑着马,跟在瓦德西的卫队后面,用德语呵斥那些想抢东西的士兵。

也有人说,她把自己的宅子改成了避难所,门口插着面用红布缝的德国国旗。

再后来,仪鸾殿失了场大火,瓦德西搬去了颐和园。

有人在深夜看见,昆明湖边停着艘画舫,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德语和琵琶声。

没人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情话,人们只知道德军杀老百姓少了,

当时,京城百姓十分感谢赛金花,他用不干净的身体救了北京百姓,

时人感叹,宫里有一个女人,很高贵,却常常祸国殃民。

城外有一个女人,身份低微,却义薄云天。

不用问,宫里的女人就是慈禧,宫外的女人就是赛金花。

赛金花去世后,她住过的怡香院,是八大胡同唯一保存完好的宅院。

“……”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向漫漫西逃路。

慈禧带着光绪“西狩”的一路上,堪称晚清最荒诞的“皇家囧途”——

昔日养尊处优的太后、皇帝,突然跌落到民间疾苦里,

闹出不少既滑稽又心酸的笑话,处处透着“落架凤凰不如鸡”的窘迫。

……

1900年8月15日凌晨,慈禧一夜没睡好,匆匆洗了把脸,李莲英拿来一身蓝布农妇装,

“太后,路上兵荒马乱的,穿老百姓的衣服稳妥。”

“李总管,还是你想的周到。”慈禧说着把兰布衣服穿上。

光绪穿着旧棉袍,从厨房揣上几个馒头,一行人就从紫禁城后门跑了。

他们坐的是骡子车,车夫是宫里打杂的,赶车技术稀烂,一路颠簸得慈禧直骂“混账”。

一路往西。

“太后,前面就是昌平,眼看晌午了,大家吃点东西吧。”

负责保护的荣禄小心翼翼问道。

“荣大人,本宫怎么看不到一个老百姓呢?”

“回太后,老百姓躲了起来,怕触怒太后天威!”

荣禄真会整词,老百姓害怕洋人和二鬼子,怕你皇太后个球!

“昌平地方官干什么去了?”

“回太后,估计县令也跑了!”刚毅有点不满回道。“这些人不迎接太后,实在该死!”

“刚大人,现在忍着,等事过去了,给这些人算账!”慈禧恶狠狠道。

太监们好不容易在破庙里找到几个发霉的窝头,

慈禧这辈子没见过这东西,闻着馊味直皱眉,

可实在饿极了,也只能掰着吃,噎得她直翻白眼。

光绪更惨,出来揣的那几个馒头,不知什么时候掉落了。

手里捧着的发霉馒头,掉在泥里,捡起来擦擦继续啃——

这要是在宫里,御膳房的人早被拖去打板子了。

总算吃了点垫底的,继续逃。

逃到怀来县时,知县吴永赶来迎接,这家伙想趁此机会捞个一官半职,

他赶紧把自己的官服让给光绪,又煮了锅小米粥,端给慈禧。

慈禧喝着粥,眼泪都快下来了,说“你是忠臣”,当场把他升了官。

可吴永哪有那么多钱粮供着这伙人?

只能硬着头皮向百姓摊派,结果抓了几只鸡,被太监们骂“小气”。

八月的天,阴雨不断,拉车的骡子窜稀一病不起,这时一行人来到了河北宣化地界,

“老佛爷,这可咋办?骡子死了。”

“哭什么,前边这不有个老农赶着驴车吗?去,给他点银子,买来他的驴不就行了?”

李莲英带着几个太监,上去就抢,老农急得哭喊“这是俺家活命的本钱!”

慈禧在一旁听见,掀开帘子说“给你二两银子,驴留下”。老农哪敢要太后的钱,抱着驴脖子哭。

最后被太监推搡着赶走。

这事传开后,当地百姓编了段顺口溜:

“太后逃难没车坐,强抢百姓拉磨驴,二两银子买驴命,不如乡下老母鸡。”

后来到了山西,地方官想拍马屁,谎称做了“燕窝汤”,结果端上来的是用银耳冒充的。

慈禧吃了一口就识破了,却没发作——

她知道现在不是摆谱的时候,只能捏着鼻子咽下去。

倒是光绪,见路边有卖烧饼的,偷偷买了一个,吃得津津有味,说“比御膳房的点心都香”。

主子们都夹起尾巴做人,毕竟逃难离不开与百姓打交道。随行的太监们却改不了作威作福的毛病。

有次在一个小镇,太监向百姓要绸缎做衣服,人家不给,太监就动手打人。

结果镇上的乡勇看不下去,抄起扁担把太监揍了一顿,骂道:“都逃难了,还当自己是主子?”

慈禧听说了,气得发抖,却只能让太监“自认倒霉”——

她怕把百姓惹急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更可笑的是,有个小太监偷了百姓的鸡,被抓住捆在树上。

慈禧为了“收买人心”,让随从打了他二十大板,还喊来百姓说“替你们出气了”。

可转头,她就让人把鸡炖了,自己吃了大半——

饥饿面前,“圣母皇太后”的体面早就碎成了渣。

一路向西,挨饿避免不了,你还别说,有一弊,必有一利,

光绪倒有了点“自由”。他不用再天天窝在房间了。

可能是共患难的原因吧,光绪偶尔还能和手下聊几句。

有次看到路边农民在犁地,他停下来看了半天,问“这马一天能耕多少地?”

随从说“皇上,这叫驴”,光绪愣了愣,没再说话——深宫长大的皇帝,连马和驴都分不清。

路过山西大同府时,一行人住到乡绅家里。

中午光绪饿得慌,听见院外有卖“碗坨”(当地小吃,类似凉粉)的吆喝声,

于是偷偷让小太监去买,结果刚吃两口,就被慈禧撞见。

慈禧骂他“失了体统”,却也忍不住尝了尝,发现酸辣爽口,居然让太监再买两碗——

后来回到北京,御膳房学着做,却总做不出那股“逃难时的美味”。

慈禧在山西祁县时,口中清淡,想吃口热汤面,太监们找不到像样的锅,

只能在村口借了个老百姓的黑铁锅,用柴火煮。

面煮好后,慈禧看见碗沿有黑灰,皱眉不敢吃,可实在饿极了,闭着眼吃了半碗,居然觉得比宫里的山珍海味香。

后来这口铁锅被村民当“宝贝”收着,说“太后用过的锅,能避邪”,逢年过节还拿出来擦一擦。

慈禧则一边逃难,一边盘算着怎么“善后”。

她让荣禄偷偷给李鸿章发电报,说“剿匪(指义和团)之事,全听你们的”,

又让人给各省督抚传话“赶紧送钱送粮”。

到了西安,总算有了像样的住处,她第一件事就是让人重新布置行宫,

摆上鸦片烟枪——哪怕国难当头,这口“享受”是断不了的。

这一路,从北京到西安,走了两个多月。

昔日的皇家仪仗变成了狼狈的逃难队伍,山珍海味换成了粗粮杂饭。

百姓们看着这群“贵人”的窘态,背后偷偷议论,“原来太后皇上,吃起窝头也很香啊”。

逃到西安的当天,慈禧就变了脸,她给李鸿章发电报:

“义和团实为匪类,着各路官兵痛加剿除,务净根诛!”

慈禧转而开始讨洋人的欢喜,想借此早日返回京城。

卧靠!慈禧都一把年纪了,咋办的事像18岁的大姑娘,一会哭一会笑,

前一会还要与洋人决一死战,后一会就量中华之物力,结洋人之欢心。

这老妖婆的心思,着实让人捉摸不透!

怪不得李鸿章,张之洞发动东南互保,早就知道慈禧反复无常。

如今从利用义和团,到转变剿灭义和团,慈禧的转变不带过渡的。

一场针对义和团的屠杀开始了。

曾经的“义民”,成了“替罪羊”。

刚才,义和团还与清军联手对付洋人,如今清军拿着义和团的名册,在京津、直隶的村子里挨家搜捕,

抓到就砍头,连带着同情过拳民的百姓也遭了殃。

北京菜市口,每天都有上百个拳民被砍头,鲜血顺着石板缝流进排水沟,染红了护城河。

天津卫的城墙下,被枪毙的拳民尸体堆成了小山,野狗啃食到天亮。

直隶乡下,只要家里搜出一张义和团的符咒,全家都得被“连坐”,烧村的火光连烧了半个月。

有个曾经在颐和园表演“刀枪不入”的拳民头目,被清军抓住时哭着喊:“是太后让我们干的!”

刽子手冷笑一声:“现在太后让我杀你。”

刀落头断,他到死都没明白,自己从头到尾,不过是慈禧权力游戏里的一颗棋子——

有用时捧上天,没用时碾成泥。

喜欢清宫秘史十二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清宫秘史十二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清之祸害旧金山往事大明第一臣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我靠穿书拯救世界颜语最新小说一世之尊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斗罗:在史莱克稳健变强浴火焚神一觉醒来我隐婚了今天大佬也不想开门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淑女本色,鬼王的新妃糜汉魔法史记苏泽列传极品妖孽兵王恶鬼训练营青灯鬼语大神驾到
经典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极品妖孽兵王三国之献帝兴汉枌榆草木长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大宋祖王爷秦有锐士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汉朝至上大明群英传大宋第一太子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水浒,我在梁山开网吧!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万界之我是演员大唐房二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最近更新英烈传奇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水浒之往事随风寒门状元路史上最强县令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穿越古代异界争霸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清宫秘史十二章 马踏飞花 - 清宫秘史十二章txt下载 - 清宫秘史十二章最新章节 - 清宫秘史十二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