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二年(公元568 年,戊子年)
春季正月,己亥日,安成王陈顼升职当太傅,还兼任司徒,享受特别待遇。
辛丑日,北周皇帝去南郊祭祀。
癸亥日,北齐皇帝派兼散骑常侍郑大护来访问。
湘东忠肃公徐度去世。
二月丁卯日,北周皇帝去武功。
木杆可汗对北周变心,又答应和北齐联姻,把陈公宇文纯等人留了好几年不让回去。结果赶上大雷大风,把他的帐篷都吹坏了,十几天都不停。木杆可汗害怕了,觉得是上天怪罪,赶紧备好礼物,把女儿送去北周,宇文纯等人护送着新娘回朝。三月,癸卯日,到了长安,北周皇帝举行亲迎大礼。甲辰日,北周大赦天下。
乙巳日,北齐任命东平王高俨为大将军,南阳王高绰为司徒,开府仪同三司徐显秀为司空,广宁王高孝珩为尚书令。
戊午日,北周的燕文公于谨去世。于谨功劳大地位高,但对皇上更加恭敬,每次上朝,跟着他的也就两三个人。朝廷有大事,大多会和于谨商量。于谨忠心耿耿,对朝廷很有帮助,在功臣里特别受皇上信任,待遇也特别好,自始至终都没间隙。他教育儿子们,要保持低调退让,结果子孙繁衍,大多都很有出息。
吴明彻乘胜攻打江陵,用水淹城,梁国君主出城到纪南躲避。北周总管田弘跟着梁国君主,副总管高琳和梁国仆射王操守卫江陵三座城,日夜抵抗了一百天。梁国将领马武、吉彻攻打吴明彻,把他打败了。吴明彻退守公安,梁国君主才得以回城。四月辛巳日,北周任命达奚武为太傅,尉迟迥为太保,齐公宇文宪为大司马。
北齐太上皇去晋阳。
北齐尚书左仆射徐之才医术好,太上皇生病,徐之才给治好了。中书监和士开想升职,就把徐之才弄去当兖州刺史。五月癸卯日,任命尚书右仆射胡长仁为左仆射,和士开为右仆射。胡长仁是太上皇后的哥哥。
五月庚戌日,北周皇帝祭祀太庙;庚申日,去醴泉宫。
壬戌日,北齐太上皇回邺城。
秋季七月壬寅日,北周随桓公杨忠去世,儿子杨坚继承爵位。杨坚当时是开府仪同三司、小宫伯,晋公宇文护想拉他当自己人。杨坚跟杨忠说了这事,杨忠说:“两边婆婆不好伺候,你别去!”杨坚就拒绝了宇文护。
丙午日,陈朝皇帝祭祀太庙。
戊午日,北周皇帝回长安。
壬戌日,陈朝封皇弟陈伯智为永阳王,陈伯谋为桂阳王。
八月,北齐向北周求和,北周派军司马陆程等人去北齐访问;九月丙申日,北齐派侍中斛斯文略回访。
冬季十月癸亥日,北周皇帝祭祀太庙。
庚午日,陈朝皇帝祭祀太庙。
辛巳日,北齐任命广宁王高孝珩为录尚书事,左仆射胡长仁为尚书令,右仆射和士开为左仆射,中书监唐邕为右仆射。
十一月壬辰朔日,发生日食。
北齐派兼散骑常侍李谐来访问。
甲辰日,北周皇帝去岐阳。
北周派开府仪同三司崔彦等人去北齐访问。
始兴王陈伯茂对安成王陈顼专权很不爽,经常说坏话。甲寅日,以太皇太后的命令,诬陷陈废帝,说他和刘师知、华皎等人密谋。还说:“文帝看儿子很准,就像尧帝一样;传位给弟弟的心意,又像太伯。现在应该实现以前的想法,立贤能的君主。”于是就把陈废帝降为临海王,让安成王继位。又下令,把陈伯茂降为温麻侯,关在别的地方。安成王派人在路上截杀陈伯茂,在车里把他弄死了。
北齐太上皇生病,派人快马加鞭去追徐之才,还没赶到。辛未日,太上皇病情危急,把后事托付给和士开,拉着他的手说:“别辜负我啊!”然后就在和士开手里去世了。第二天,徐之才到了,又被打发回兖州。
和士开把太上皇去世的消息瞒了三天没公布。黄门侍郎冯子琮问为啥,和士开说:“当年神武、文襄去世,都没马上公布。现在皇上年轻,我怕王公大臣里有二心的,想把他们都召集到凉风堂,再跟您商量。”和士开一直忌惮太尉录尚书事赵郡王高睿和领军娄定远,冯子琮怕和士开假传遗诏把高睿弄出去,夺了娄定远的兵权,就劝他说:“太上皇已经传位给现在的皇上了,群臣能富贵,都是皇上父子的恩情,只要宫里的贵臣都不变动,王公大臣肯定没别的想法。时代不同情况不一样,哪能跟以前称霸的时候比!而且您都好几天没出宫门了,太上皇去世的事,路上人都知道了,拖久了不公布,怕出乱子。”和士开这才公布丧事。
丙子日,北齐大赦天下。戊寅日,尊太上皇后为皇太后。
侍中尚书左仆射元文遥,因为冯子琮是胡太后的妹夫,怕他帮着太后干涉朝政,就和赵郡王高睿、和士开商量,把冯子琮弄去当郑州刺史。
北齐世祖又骄纵又奢侈,干活的事多,收的税也重,官员和百姓都苦不堪言。甲申日,下诏书说:“各地那些精细的小手工活都停了。邺城、晋阳、中山宫里的宫女、奴仆,老的病的都挑出来放走。各家因为受牵连被流放的,允许回来。”
北周梁州恒棱的獠人叛乱,总管长史南郑人赵文表去讨伐。将领们想四面进攻,赵文表说:“四面围攻,獠人没活路,肯定拼死抵抗,不好打下来。现在咱们恩威并施,做坏事的就杀,从善的就安抚。善恶分清了,打败他们就容易了。”然后把这意思传达给全军。当时有熟悉情况的獠人跟着军队,就把这情况如实告诉了恒棱的獠人。恒棱的獠人犹豫不定,赵文表的军队已经到了他们地盘。獠人那边本来有两条路,一条平路一条险路,有几个獠人首领来请求当向导。赵文表说:“这条路又宽又平,不用你们带。你们先去好好劝劝你们的子弟,让他们来投降。”就把他们打发走了。赵文表跟将领们说:“獠人首领觉得咱们会走宽路,肯定设下埋伏等咱们,咱们要出其不意。”于是带兵从窄路进去,登高一看,果然有伏兵。獠人计谋没得逞,就争着带着人来投降。赵文表都安抚了他们,还征收他们的租税,没人敢违抗。北周就任命赵文表为蓬州刺史。
【内核解读】
这段关于光大二年(公元568年)的历史记载,如同展开一幅南北朝后期的政治军事画卷,其中的权力博弈、外交折冲与人物命运,折射出乱世中王朝更迭的底层逻辑,值得从多个维度解读:
权力场的暗流:帝王与权臣的角力
这一年的政治舞台上,“权力”是核心关键词,而围绕权力的争夺呈现出多重张力:
--南朝陈的“废立之争”:安成王陈顼以“专政”姿态清除异己,先是借太皇太后之令废黜小皇帝,将其贬为临海王,又暗杀对自己不满的始兴王陈伯茂。这场政变看似是“崇立贤君”的合理化操作,实则是皇族内部权力洗牌的赤裸裸体现——陈顼通过否定前任合法性,为自己的统治铺路,暴露了南朝皇权“兄终弟及”传统下的脆弱性。
--北齐的“权臣专断”:和士开为争夺相位,排挤名医徐之才;胡长仁凭借外戚身份跻身中枢,形成“外戚+宠臣”的权力组合。更耐人寻味的是齐上皇高湛临终前对和士开的托孤——“勿负我也”,既体现对亲信的依赖,也暗示北齐皇权已难以摆脱权臣掣肘。而和士开“秘丧三日”的操作,更是权臣试图掌控后事、稳定权力的典型手段。
--北周的“平衡术”:晋公宇文护试图拉拢杨坚为心腹,却被杨坚以“两姑之间难为妇”为由拒绝。这一细节揭示了北周内部“皇权与宗室”“主政者与潜在挑战者”的微妙平衡——杨坚之父杨忠的提醒,本质是告诫儿子在权力漩涡中保持中立,避免成为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外交与军事:乱世中的生存逻辑
南北朝对峙格局下,各国的外交与军事行动始终围绕“利益最大化”展开:
--突厥的“摇摆外交”:木杆可汗起初背弃与北周的婚约,转而亲近北齐,却因“大雷风坏穹庐”的自然现象心生恐惧,最终履约送女于周。这种“因天谴而改弦更张”的行为,表面是迷信作祟,实则暴露了游牧政权在与中原王朝博弈时的实用主义——既想利用联姻获取利益,又不敢彻底得罪任何一方,天气不过是妥协的借口。
--周、齐、陈的三角拉锯:吴明彻率军攻江陵,引水灌城,却被梁军击败;北周则以田弘、高琳助梁守城,形成“陈攻、周援、梁守”的僵局。这场战役背后,是南朝陈试图扩张、北周维护附庸国(后梁)、后梁自保的多重诉求。最终吴明彻退保公安,说明南北朝后期各方实力趋于均衡,难以轻易打破对峙格局。
--周齐的“短暂和解”:北齐主动向周请和,双方互派使者,看似缓和,实则是暂时的休战。此时北齐因内部权力动荡需稳定外部,北周则忙于处理突厥关系与内部事务,这种“和平”本质是力量对等下的无奈选择,并未改变两国长期对立的底色。
人物群像:乱世中的选择与命运
历史的细节往往藏在人物的决策中,他们的选择既塑造了时代,也被时代裹挟:
--于谨的“功高不震主”:作为北周勋臣,于谨位高权重却“事上益恭”,朝参仅带二三骑,临终前还告诫子孙“静退”。这种低调恰恰是乱世中功臣的生存智慧——既避免触犯皇权忌讳,又为家族延续铺路,其子孙“率皆显达”印证了这种智慧的价值。
--杨忠的“政治清醒”:面对宇文护的拉拢,杨忠以“两姑之间难为妇”劝诫儿子杨坚保持距离。这短短一句话,道破了权臣与皇族之间的凶险关系:依附任何一方都可能成为牺牲品,唯有中立才能自保。杨坚后来的崛起,或许正源于这种早期的政治历练。
--徐之才的“医者之困”:作为能治愈皇帝的名医,徐之才却因和士开的权力欲被排挤出朝。这一事件揭示了乱世中“专业能力”的局限性——即便医术高超,在权力斗争面前也不过是可被随意摆弄的棋子,反映出南北朝时期“权大于能”的畸形生态。
历史的隐喻:传统与变革的交织
这段记载中,诸多细节暗含着时代变迁的密码:
--“天谴”与政治:突厥可汗因天灾履约,北齐、北周君主频繁“享太庙”“祀南郊”,体现了古代“天人感应”思想对政治决策的影响——统治者既借神权巩固统治,又不得不受限于对“天意”的解读,这种迷信与实用主义的结合,是传统政治的典型特征。
--制度与现实的背离:北齐、北周虽设有尚书省、三司等官僚机构,看似形成制度化运作,但实际权力往往被外戚(如胡长仁)、宠臣(如和士开)掌控,说明中古时期的官僚制度尚未完全成熟,“人治”仍凌驾于“法治”之上。
--王朝更替的伏笔:杨坚的登场虽只是寥寥数笔,但其拒绝依附宇文护的选择,已暗示这位未来隋朝开国皇帝的政治远见。而北齐的“役繁赋重”、陈朝的皇族内斗,也为后来的统一埋下伏笔——当政权因内部腐朽耗尽力量时,便注定会被更具生命力的势力取代。
总之,光大二年的历史,是南北朝后期的一个缩影:权力的游戏无休无止,外交的博弈反复无常,个体在时代洪流中挣扎却也悄然塑造着未来。每一次废立、每一场战争、每一次妥协,都在为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积蓄力量,而那些在乱世中坚守清醒与智慧的人物,最终会成为历史转折的关键推手。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