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传奇

爱笑的花猫

首页 >> 英烈传奇 >> 英烈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紫鸾记铁血宏图护花大国士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史上最贪崇祯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十龙夺嫡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英烈传奇 爱笑的花猫 - 英烈传奇全文阅读 - 英烈传奇txt下载 - 英烈传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93章 永熙二年夏,渤海湾头是归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熙元年的喧嚣与忙碌,终于在一场春雨后,渐渐沉淀下来。神都洛阳的皇宫里,十三岁的秦烈已经能熟练地处理朝政,虽然依旧需要龙天策等老臣辅佐,但眉宇间的沉稳与决断,已隐隐有了帝王气象。

一百零二岁的龙天策,站在太极殿的丹陛旁,看着御座上那个侃侃而谈、指点江山的少年天子,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也掠过一丝疲惫。

他知道,自己是时候离开了。

归意萌生:百岁老臣的最后牵挂

永熙元年年底,秦烈成功处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藩镇摩擦——河东节度使借口“军饷不足”,意图囤积粮草,秦烈在龙天策的暗中指点下,一边调拨粮草安抚,一边派御史巡查其账目,恩威并施,轻松化解了危机。

事后,秦烈在御书房召见龙天策,兴奋地说:“秦爷爷,您看,朕做到了!”

龙天策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像看到了当年初登帝位的秦武,也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笑着点头:“陛下做得很好,比老臣当年,还要沉稳几分。”

那一夜,龙天策失眠了。

他躺在秦王府(神都分院)的床榻上,听着窗外的虫鸣,脑海里像过电影一样,闪过自己的一生:少年从军,驰骋沙场;中年辅政,整顿吏治;晚年退隐,却又因秦武驾崩、新帝年幼,再度出山……

一百零二载风雨,他为大唐耗尽了心血,也见证了王朝的起起落落。如今,新帝已立,朝政渐稳,龙家的后辈(龙问天已任刑部尚书)也能在朝堂上独当一面,他心中最后一丝牵挂,终于落了地。

“该回去了。” 他对身边的玉倾城说,声音平静得像渤海湾的秋水,“神都虽好,终究不是我的归宿。渤海湾的风,才是我这把老骨头,最熟悉的味道。”

玉倾城握着他枯瘦的手,这双手曾握过刀、执过笔、指点过江山,如今却只剩下温暖的褶皱。她轻声道:“你想回去,我们就回去。这里的事,有陛下,有问天,我们放心

朝堂辞行:卸下重负的躬身一拜

永熙二年正月,朝会结束后,龙天策独自留在了太极殿。

秦烈看着他,有些疑惑:“秦爷爷,您还有事?”

龙天策走到殿中,对着秦烈,缓缓跪下。

“秦爷爷!您这是做什么?” 秦烈大惊,连忙起身想去扶他。

“陛下,” 龙天策的声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郑重,“老臣有一事,恳请陛下恩准。”

“您说,朕都准。”

“老臣年逾百岁,精力不济,恐难再为陛下分忧。恳请陛下恩准,老臣辞去所有职务,返回渤海封地,颐养天年。”

秦烈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这位像定海神针一样的老王爷,会提出“辞官”。

“秦爷爷,您不能走!” 他急了,“朕还需要您,大唐还需要您!”

“陛下长大了。” 龙天策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慈爱与信任,“朝中之事,有吏部尚书、刑部尚书(龙问天)等人辅佐;边疆之事,有老将镇守;民生之事,陛下仁厚,自有考量。老臣留在神都,不过是个摆设,反而会碍了陛下的手脚。”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恳切:“老臣这一生,戎马倥偬,辅佐过四位帝王,如今心愿已了,只想回到渤海,看看那里的海,种种那里的田,安安静静地,走完最后一程。”

秦烈看着他花白的须发,看着他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绝,终于明白了——这位百岁老臣,是真的累了,也真的放心了。

他眼圈一红,声音哽咽:“秦爷爷……朕准了。但您要答应朕,常回神都看看,朕……朕会想您的。”

“陛下放心,” 龙天策笑了,“若神都有事,老臣虽老,也会尽绵薄之力。”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象征“辅政大臣”身份的玉牌,双手奉上:“此牌,交还陛下。老臣从此,只是渤海一老民。”

秦烈接过玉牌,那玉牌上,还残留着老王爷的体温。他看着龙天策缓缓起身,看着他佝偻却依旧挺拔的背影,忽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许多。

彻底卸任:不留一丝牵绊

龙天策的“辞官”,在朝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有人惋惜,有人不舍,也有人暗自松了口气(老王爷的威望太高,多少让人有些敬畏)。

但龙天策去意已决。

他没有像寻常官员那样,留下“后路”,而是做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

他将秦武赐给他的府邸、田产、财物,除了少量日常用品,其余全部上交国库,只留下渤海的祖宅和田地。

他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奏稿、手札、兵法心得,整理成册,全部送给了龙问天,嘱咐他:“这些东西,或有可取之处,你留着,或许有用。”

他亲自拜访了几位老同僚,一一辞行,言语间,只谈家常,不谈朝政,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老者,要回故乡养老。

连龙问天想派几个亲兵护送,都被他拒绝了:“我回自己家,不用这么兴师动众。”

临行前,他最后一次去了太庙。

对着太祖高皇帝、高祖武皇帝、太宗文皇帝、明宗孝文皇帝、庄宗文烈皇帝的灵位,他深深一拜:“老臣龙天策,护我大唐数十年,如今力竭,请辞归乡。愿列祖列宗保佑,我大唐江山永固,陛下圣明,万民安康。”

拜完,他转身离开,没有回头。

玉倾城早已收拾好行囊,安静地等在王府门口。看到他出来,她微微一笑:“都准备好了。”

“走,回家。” 龙天策握住她的手,那双手,与他一样苍老,却温暖如初。

他们的车驾,依旧简单朴素,没有前呼后拥,只有几个忠心的老仆和侍女跟随。车驾驶出神都城门时,龙天策掀开窗帘,最后看了一眼那座他生活了数十年、奋斗了数十年的城市,眼中没有留恋,只有一种释然。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朝堂的急报、百官的争论、边疆的烽火,都与他无关了。

渤海归帆:熟悉的海风与新生的田园

永熙二年夏,渤海湾的风,带着熟悉的咸湿气息,吹拂在龙天策的脸上。

他的车驾,驶入了阔别已久的渤海王府。

王府还是老样子:青砖黛瓦,朱漆大门,门前的石狮子,历经风雨,却依旧威严。不同的是,庭院里的那棵老槐树,比他离开时,又粗壮了几分,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

“王爷!夫人!你们回来了!” 留守的老管家,带着王府上下,跪在门口迎接,一个个泪流满面。

龙天策看着他们,笑着挥手:“都起来吧,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回到渤海的第一件事,他便让人撤去了书房里所有关于朝政的书籍、地图、奏报,只留下一些农书、医书、诗词和他自己的手札。

他不再穿官服,只穿最普通的棉布衣衫;不再处理任何公文,每日的事情,就是在庭院里散步,看看花草,和玉倾城聊聊天,或者坐在老槐树下,晒晒太阳,闭目养神。

他把王府的大部分田产,都分给了族中和附近的贫苦百姓,只留下一小片菜园,自己耕种。

一百零二岁的老人,拿起锄头,在菜园里劳作。动作缓慢,却每一下都很认真。他种了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都是些寻常的蔬菜。

玉倾城劝他:“年纪大了,别累着。”

他笑着说:“不累。种地比看奏折,轻松多了。你看这土,多实在,种下去,就有收成,不像朝堂上的事,弯弯绕绕的。”

安澜和安雅(当年跟随他回渤海的安氏姐妹,如今也已年近四十),依旧负责他的膳食。她们知道老王爷喜欢清淡,便每日用菜园里的新鲜蔬菜,做些简单的饭菜:凉拌黄瓜、清炒豆角、西红柿鸡蛋汤……

龙天策吃得津津有味,常常笑着说:“还是家里的菜香。”

他不再关心长安的消息,有人从神都来,他只问秦烈的身体好不好,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至于朝堂上的争斗、官员的任免,他一概不听。

“那些事,有陛下和问天呢。” 他总是这样说,然后继续打理他的菜园。

不问世事:海风吹拂的晚年新篇章

渤海的日子,平静而悠长。

龙天策的生活,像渤海湾的海水,波澜不惊。

清晨,他会和玉倾城一起,去海边散步。看日出从海平面升起,染红半边天;看渔船扬帆出海,带着希望驶向远方;看海鸥在天空翱翔,自由而惬意。

“你看,” 他指着远处的渔船,对玉倾城说,“这才是日子。男人们出海打鱼,女人们在家织布做饭,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多好。”

上午,他会在菜园里忙碌一阵,或者坐在书房,整理自己的手札。他不再写那些关于兵法、权谋的内容,只写些对生活的感悟,对岁月的感叹,甚至会写一些关于种庄稼、做菜肴的心得。

下午,他会和王府里的老人下棋、喝茶,听他们讲些渤海的趣闻。谁家庄稼丰收了,谁家娶媳妇了,谁家生了大胖小子……这些琐碎的小事,却让他听得津津有味。

傍晚,他会看着夕阳沉入大海,然后和家人一起,吃晚饭,聊家常。

他的孙辈、曾孙辈,常常来看他。他会把自己种的蔬菜分给他们,听他们讲学校里的事,讲外面的新鲜事,脸上的笑容,像个孩子一样纯真。

有人不解,问他:“王爷,您当年叱咤风云,如今就这样过着,不觉得可惜吗?”

龙天策总是笑着摇头:“不可惜。年轻时,为了家国,拼过,闯过,够了。现在,能这样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百姓们安居乐业,就是最大的福气。”

他的“新篇章”,没有金戈铁马的壮阔,没有运筹帷幄的智慧,只有柴米油盐的琐碎,只有岁月静好的平淡。

但这份平淡,却比任何辉煌,都更让他心安。

永熙二年的秋天,渤海湾迎来了一场丰收。

龙天策种的菜园,也收获了满满的蔬菜。他让安澜和安雅,把蔬菜分给了附近的邻居。

邻居们捧着新鲜的蔬菜,感激地说:“谢谢老王爷!您种的菜,就是好吃!”

龙天策站在门口,看着他们的笑脸,听着他们的道谢,心中一片温暖。

他知道,自己的“续写新篇章”,不是在朝堂上,不是在史册里,而是在这片生他养他的渤海土地上,在这些淳朴的百姓笑容里,在这份不问世事、安然自得的晚年生活里。

海风吹过,带着收获的喜悦,也带着岁月的温柔。

龙天策的晚年,就在这渤海湾的涛声里,在菜园的绿意里,在家人的陪伴里,缓缓铺展,成为他漫长人生中,最宁静、也最动人的一章。这一章,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有着对生命最本真的尊重,对生活最质朴的热爱,一如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大唐江山,最终归于百姓的安宁与幸福。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英烈传奇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原配宝典太子妃必须骄养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神权之上尸王噬宠:妖女要翻墙女配在年代文里做万人迷龙族:我路明非不是没人要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上门龙婿什么时候更新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婚婚欲睡:腹黑老公请节制大唐:吃货将军大神驾到大清之祸害宋成祖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拔魔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经典收藏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大明,我以族谱变法终极潜伏人在三国也修真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秦有锐士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人在大唐本想低调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极品妖孽兵王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大宋第一太子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汉朝至上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大明群英传三国之极品富二代帝国联盟万界之我是演员
最近更新寒门状元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唐代秘史巨宋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我在北宋教数学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高门庶子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北宋第一狠人穿越之原始之路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笔架叉将军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
英烈传奇 爱笑的花猫 - 英烈传奇txt下载 - 英烈传奇最新章节 - 英烈传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