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了几秒,屏幕上的训练报告已经归档完毕。房间里很安静,只有设备运转的轻微声响。他没有起身,也没有关闭系统界面,而是将光标移向了日志区域。
那里有一条标记为灰色的数据流,之前从未注意过。他点开记录,发现这是一段加密信息,指向一个名为“行为建模子系统”的模块。系统提示需要Ψ级权限才能解锁。
他输入绑定密钥,界面跳转出认证流程。几秒钟后,弹窗显示:“用户已完成基础任务链,满足‘深度认知’条件,功能开启。”
主界面左侧多出一个新的选项——“对手心理状态模拟分析”。
林悦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你还没休息?”
“刚发现点东西。”他说,“可能有用。”
她没再问,只是留在频道里等他下一步动作。
沈逸点击新功能入口,页面加载出一段说明:该模块可基于历史战斗数据,构建对手的心理模型,预测其在不同局势下的决策倾向与情绪波动节点。使用条件是目标人物至少有三场完整对战记录可供分析。
他立刻调取陈宇的五场公开比赛数据导入系统。进度条缓慢推进,二十秒后,三维模型生成完成。界面上出现一条动态曲线,标注着“攻击欲望”“风险容忍度”“压力阈值”等参数的变化趋势。
第一场模拟测试开始。
系统还原了其中一次关键团战。当时比分接近,敌方资源略占优。模型显示,在己方发起突袭前十七秒,陈宇的情绪值突然上升,攻击冲动增强,但反应精度下降。这个节点,正是他提前释放大招导致空档被破的时刻。
沈逸回放原始录像,时间轴对齐,误差不超过半秒。
功能有效。
他切换到团队共享界面,把结果整理成可视化图表,叠加在战斗回放画面上。热力图显示红色区域集中在逆风局中后期,说明对方在劣势时更容易做出激进选择。
“这不是运气。”他对林悦说,“他的操作习惯和情绪有关。”
“你是说,我们可以预判他什么时候会犯错?”她问。
“不只是犯错。”他说,“是知道他会在哪一秒想反打。”
林悦沉默了一会儿,“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不只是比技术了。”
“现在我们要比谁先看懂对方的心。”
他打开教学模式,将整个分析流程拆解成四步:数据导入、权重设定、模型校准、实战映射。每一步都配上简明图示,上传至团队学习库。
第二天上午,全员接入系统进行首次实操演练。
辅助位队员尝试调取另一名对手的数据,但模型生成失败。系统提示样本不足,需补充至少一场完整对局录像。
“不能只靠别人的比赛视频。”沈逸说,“以后每次对抗训练,都要记录全过程。我们自己也要积累数据。”
输出位队员皱眉,“分析这些真的有用吗?我觉得打游戏还是得靠手速。”
“手速决定你能打出什么。”沈逸说,“但知道对方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打出的每一招都命中。”
林悦点头,“就像上次我走位失误,其实是因为判断错了对方会不会追击。如果有这个模型,也许就能看出他其实已经快撑不住了。”
“对。”沈逸调出她的那次失误片段,重新运行模拟。结果显示,敌方追击角色在那一刻的风险容忍度低于正常值百分之四十,实际选择撤退的概率高达八成。
“你看,他根本不会追。”
队员间响起一阵低语。
有人开始主动尝试调整参数,观察模型变化。一名队员发现,当把“荣誉动机”权重拉高时,某些选手在领先情况下的进攻倾向明显增强。
“这些人越顺越爱压。”他说。
“那就让他们以为自己很顺。”沈逸说,“然后等他们冲出来的时候,收网。”
当天下午,他启动“策略模拟空间”,设定敌方指挥官为人格类型A:高傲、偏好压制、情绪随局势波动明显。系统进行百次推演,最终输出一组高频战术路径。
结果显示,在己方故意暴露视野缺口后,对方有七十三次选择了正面强攻,十六次派侧翼包抄,十一次选择暂避。
最强攻击窗口出现在第十八秒到第二十四秒之间。
沈逸据此设计了一套新战术框架:诱压反击。核心思路是制造局部劣势假象,诱导对手提前发力,再利用双线协同实施反包围。
方案录入训练模板,命名为“陷阱序列一”。
晚上八点,全队进入模拟战场测试新战术。
环境设定为复杂地形,视野受限,信号干扰频繁。沈逸坐在主控台前监控全局,同时开启心理模型同步投影。
战斗开始后,己方佯装争夺中部资源点,故意露出阵型缝隙。三秒后,模型提示敌方攻击欲望快速攀升。
第九秒,对方主力开始移动。
第十七秒,模型红线亮起——决策临界点到来。
沈逸发出指令:“准备收束。”
两支预备队悄然绕后,封锁退路。
第二十三秒,敌方全面压进。
第二十五秒,陷阱闭合。
一轮集火打击落下,对方三人瞬间脱战。剩余两人试图突围,但已被完全包围。
首轮回合结束,用时不到一分钟。
复盘阶段,所有人都看到了心理模型的预测曲线与实际行为的高度重合。
“原来我们一直是在盲打。”输出位低声说。
“从今天起不用了。”沈逸说,“他们的每一个念头,都会提前出现在这里。”
林悦看着自己的操作记录,“如果以后每场都能这样分析,我们是不是能少犯很多错?”
“不是少犯错。”沈逸说,“是要让对手犯错。”
他关闭模拟界面,回到系统底层,继续查看其他未激活模块。光标滑过一连串隐藏条目,其中一项标注着“群体情绪共振识别”,权限要求更高,暂时无法开启。
他记下编号,准备后续研究。
房间里的终端依旧亮着,所有人的训练数据正在自动上传备份。沈逸重新调出陈宇的心理模型,修改参数,加入最新一场切磋赛的数据。
曲线微微颤动,更新完成。
下一秒,模型自动生成一条预警提示:当比分差距小于百分之五时,目标人物出现极端决策的概率提升至六成八。
沈逸盯着这条信息,手指落在键盘上,准备将它纳入明日战术预案。
喜欢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