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手指离开加密存储界面,屏幕暗了一瞬又亮起。他没有起身,也没有说话,只是将光标移向团队协同平台的主控面板,新建了一个任务组。
标题写着:赛前最终复查-全员响应。
林悦从旁边走过来,手里端着一杯水。她看见那行字,停下脚步。“这么晚了还要复查?”
“不是晚不晚的问题。”沈逸点开设备管理模块,“我们不能留任何空子。”
系统提示音响起,所有队员的在线状态被自动拉入任务列表。沈逸调出“碎片收集兑换”功能,选中一段高精度校准程序,启动全队外设扫描。
三套备用键盘鼠标组合很快标红。数据显示输入响应存在微小波动,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极限操作时可能影响节奏。
“这批设备换掉。”沈逸直接标记为优先处理项,通知后勤人员启用最新定制外设,“明天比赛用的每一件东西,都必须是最佳状态。”
林悦点头,打开自己的终端记录更改日志。她忽然发现战术文档的同步状态异常——两名队员仍在使用三天前的旧版策略图。
“他们没收到更新?”她问。
“收到了,但没确认。”沈逸调出日志记录,“有人看了,但没细看。”
他立刻发起语音会议,召集所有人上线。屏幕上依次弹出六个人的头像,包括他自己。
“现在开始十分钟校准。”他说,“主攻路线是双线诱敌加侧翼穿插,不是单线强推。有谁理解不一样?”
沉默了几秒,一个队员举手。“我之前记成佯攻牵制了……最近训练多,笔记没跟上。”
另一个也承认自己复盘时走神,没能完全记住变化节点。
沈逸没批评,而是打开“策略模拟空间”,导入当前对手常用的反制手段,生成一段九十秒的动态推演视频。画面中,一支队伍按错误路线推进,被对方迅速包围,三秒内团灭。
正确的打法则成功分割战场,打出致命一击。
“区别就在这几秒。”沈逸关掉视频,“明天我们面对的不会给我们重来的机会。”
他要求每人用一句话说出关键节点的行动逻辑。有两人表述模糊,被当场列入强化训练名单。
林悦主动接下辅导任务。“我可以一对一讲一遍,确保他们真正明白。”
沈逸同意,并将最终确认版战术图设为唯一官方版本,强制推送到所有终端,禁止手动更改。
做完这些,他切换到生理监测系统。一行低级别预警提示引起他的注意:一名队员连续三天睡眠周期缩短,心率变异性下降,身体疲劳值正在累积。
那人还在训练频道里说自己没问题,能坚持到最后。
沈逸没有公开提这件事。他私信发送了一张图表,上面是近三次模拟赛的操作精度曲线。可以看到,在比赛进行到第二十五分钟时,反应速度明显下滑。
“你看这里。”他在消息里写,“不是意志力的问题,是身体已经在报警。”
几分钟后,对方回复:“我以为还能撑。”
他们达成协议:今天暂停对抗训练,改为观看己方视角录像并实时语音解说战术决策过程,计入有效训练时长。
同时,沈逸为他兑换了一段十五分钟的深度冥想引导音频,设为每日必修项目。
林悦看到这一幕,轻声说:“其实大家都很拼,只是有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
“拼是对的。”沈逸说,“但我们要聪明地拼。”
他重新检查应急预案签署情况,所有人已完成确认。体能评估报告全部达标。心理抗干扰训练完成率百分之百。
系统自动生成《赛前准备复查报告》,显示整体达标率98.6%。剩余1.4%为空调温控系统的偶发波动记录,不影响比赛。
沈逸没有点击提交。
他手动追加三项人工核查项:耳麦隔音效果实测、应急电源切换响应时间、选手通道照明稳定性。
林悦看着新增条目,皱眉。“这些不在标准清单里。”
“但他们会在观众席制造闪光。”沈逸说,“我们不能只防明处。”
技术人员接到指令,立即测试耳麦在突发强光下的降噪表现。结果不够理想,部分型号无法完全屏蔽干扰噪音。
新一批具备主动屏蔽功能的耳麦被紧急调用,替换原有设备。
UpS断电应急演练同步展开。测试结果显示电源切换时间为0.18秒,低于安全阈值,符合要求。
最后,沈逸亲自走了一遍选手入场动线。他注意到第三通道拐角处灯光偏暗,若现场光线突变,可能影响视线判断。
他建议组委会增加两处补光灯,并将建议连同动线图一并发送。
所有整改项目完成,系统再次生成报告,这次显示达标率100%。
沈逸关闭页面,手指悬停在社交平台后台草稿箱上方。他已经准备好发布内容,只等最后确认。
林悦站在副控位,轻声问:“要不要我帮你写回应粉丝的话?”
“不用。”他说,“我自己来。”
他点开编辑框,输入第一句话。
就在按下发布的前一秒,通讯提示音响起。
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消息跳了出来。
沈逸盯着那行字,手指停在半空。
喜欢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