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杨远信睡的早或者晚,太阳还是按点儿升了起来。
今儿早上是刘翠芬做早饭。
看着公公有些发青的眼袋,心里偷偷在笑。
副主任啊,家里这也算出了个正经的官职了,不知道跟当初的胡保长比起来,谁的官儿大。
想到这儿,刘翠芬赶紧摇摇脑袋,大好的日子,居然想到了胡保长这个坏种,都怪福平,不是他昨儿晚上提起来,自己也想不到这点儿呢。
在厨房里搜罗了一圈儿,鸡蛋还有几个,早上干脆一锅给炒了。
李水仙看着明显摞的比平时高的炒鸡蛋盘子,伸手夹了第一筷子给杨远信。
杨副主任受宠若惊:“这还没上任呐,待遇就上来啦?”
李水仙瞪他一眼,说的跟平时待遇不好似的。
吃完早饭,福平拍拍车子:“爹,你在家等会儿,我送完孩子再回来送你。
组织部的同志到了区里再下到,估计时间也不会早。”
杨远信乐呵呵的在院儿里推着小车逗俩孙女:“这感情好,今儿还有专车!”
送完孩子,福平不紧不慢的骑着车子送他爹去上班。
街道办在羊市口附近,离小学不远。
杨福平已经盘算好了,下雨下雪啥的,完全可以让爷爷捎着孩子回家。
想来领导们也不会给个老同志加多重的担子。
晃晃悠悠快九点到了街道办门口。
福平陪着他爹等组织部的同志。
没多会儿,就看见一辆小吉普车喷着黑烟动静挺大的停到了街道办门口。
只见小胡干事从后座下来,赶紧的把副驾驶给打开。
街道办院儿里也快步走出来了三四个人。
副驾驶的领导同志在胡干事的提示下,略一打量,就冲着门旁的杨远信招呼道:“是老杨同志吧,
按理说,应该让你去组织部等着,我们给你领过来。
可一看你们家这地址,也别费这腿脚了。
我就让小胡通知你,咱们门口集合。
来来来,今天可是你的主场,咱们赶紧进去吧。”
福平看到这准备走,可老觉着街道办院儿里当头的那名女同志有些眼熟,都蹬上车子了,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这不是当初在北海公园自己被动按头认下的张大姐吗?(详见183章奉命盯梢)
嘿,假假也算半个熟人了。
看刚刚那眼神儿,人家应该也认了出来自个儿。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杨福平心里有了底儿,车轱辘踩出了风火轮。
不快不行啊,今儿板上钉钉的迟到!
到了粮店,不知道福安怎么给打的掩护,大家连问都没问一句。
老左因为儿子要回来了,心情不错。
没人打油的间隔,细心的拿着抹布擦自个儿那一亩三分地。
油桶上连块儿新鲜点儿的污渍都看不到。
干净的就跟仓库里的面袋子一样。
小孙打发走了一波儿来买白面的,愁容满面。
杨福平还没从张大姐带来的安全感里回过神,就听见小孙叹气道:“怎么咱们粮店里的精米白面儿还老断顿?”
杨福平想了想安慰小孙:“没事儿,外头也一样。”
小孙凑过来:“福平哥,下回来的白面,能不能给我留点儿,家里孩子嗓子眼儿细,玉米面窝头下不去啊,也不能见天儿的喝糊糊!”
老左一听,也凑近了两步:“我儿子战场上挨了一枪,打出来个窟窿眼儿的那种。
等回家得好好补补,不拘米面,我也想要点儿。”
二平······
杨福平举手投降:“行行行,我知道了,还不知道下回能补多少货呢。
别咱们自己都分完了!”
这话说的有点儿夸张了,但凡补货总也得给个千八百斤的精粮。
不过大家伙儿都想吃点儿好的,分到附近的街坊邻居嘴里,可就没几口了。
虽说店里的人也是原价买,可至少近水楼台先得月,能买的到啊。
福平本来今天来的就晚,两句闲话一说,上午就过了大半。
早上明朗的天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变的暗沉起来,还有小风呼啸着打着卷儿的从门口掠过。
杨福平眯着眼看着晃动的窗棂和门,脑子里想起来在区粮食供应站前几天开的会。
会上念了,10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收购标准和供应标准,收购价格和供应价格等,都必须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批准”。
说是从今年12月份开始,粮食的统销统购就开始实施。
紧跟着来的先探头的就是市里印的“面粉购买证”,预计近期下放到市里的各个国营粮店,分给辖区内的每户人家。
换而言之,从今往后,除了粮店,其他地方都买不到粮食了,买了犯法······
家里人口愈发的多了,粮食下的也快。
早年间存的粮食,一年年的新粮换旧粮吃下去,随着人口的增多,也消耗了大半。
杨福平前段时间又屯了一批粮食用棺材周转,石头不在家的时候,瞅机会往地窖里放了不少次。
地窖现如今存的粮食,跟粮店后院仓库可以媲美了。
老左没那么多心事儿,看着外面弯腰顶风走的行人,感慨了句:“这一起风,天儿就更凉了,说不定11月底12月初就该下雪了,也就个把月的时间了。”
小孙随口问道:“今儿是几号?”
后天孩子们放假,福安脱口而出:“30号,明儿星期六。”
店里这会儿没人,淡黄色的灯光已经亮了起来,福平问几个伙计:“这两天怎么换班商量好了吗?”
反正他跟二平,是记账,所以俩人不能安排到同一天。
小孙想了下:“我这边没事儿,按上个星期的轮就行。”
福平惦记着明儿下地窖的事儿,于是给自个儿安排了周六休息。
本来想着今儿就跟以往的每一天一样,不咸不淡的过去了。
可下午一上班的时候,风停了下来,区粮食供应站的干事按着帽子进了粮店:“杨站长,不对,现在得叫杨主任。
赶紧去站里领咱们片儿区的粮票跟购买证去。多带个人,我怕拿不完。”
杨福平心下一惊,这么快!
《活在民国当顺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活在民国当顺民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活在民国当顺民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