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铁拳

明一行者

首页 >> 真理铁拳 >> 真理铁拳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风入邺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水浒:梁山新寨主,好汉绝不招安修罗武神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奥特格斗传说雄霸三国护花大国士崛起1892
真理铁拳 明一行者 - 真理铁拳全文阅读 - 真理铁拳txt下载 - 真理铁拳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9章 摧枯拉朽,廓清寰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历史长河的漩涡,被一股沛然莫御的力量骤然搅动。刘正邦这三年,非是休养生息,而是以钢铁意志铸就的整合之期。他手握大梁初立之锐气,麾下猛将如云,精兵如雨,更兼新式火器之利与革新政策之仁,开始了对华夏大地上所有顽抗势力与潜在威胁的雷霆扫荡。其势如九天罡风,席卷之处,摧枯拉朽,涤荡寰宇!

* 西南定鼎:天兵裂山岳,降将慑蛮荒

* 巍峨的巴山蜀水,层峦叠嶂,自古便是割据者的温床。刘正邦的目光穿透云雾,直指西南。他启用归降的原方腊悍将吕师囊、杜微为前导,此二人熟悉西南山川地理、洞悉土司虚实,更兼一股悍不畏死的草莽锐气。帝国双刃出鞘:史文恭,冷面寒枪,统领云朔铁骑,携肃杀寒风;鲁智深,怒目金刚,率领甘肃劲卒,挟大漠狂沙。更有数千精锐,身着特制轻甲,背负强弩火铳,精擅攀岩越涧、丛林狙杀,乃是为这蛮荒之地量身打造的特战尖刀。

* 大军南下,并非寻常行军,而是山岳崩摧般的碾压!史文恭的铁骑在有限的平坝上展开冲锋,马蹄踏碎溪流,掀起泥浪,冰冷的枪锋轻易撕裂土司仓促集结的藤甲步兵,如热刀切牛油。而在更险峻的绝壁密林间,鲁智深身先士卒,巨斧开山裂石,特战士卒如猿猱般攀附而上,于夜色掩护下,火铳齐鸣,弩箭如雨,将自以为固若金汤的寨门轰成碎片,点燃烽火。火光映照着吕师囊狰狞而狂热的面孔,他操着土语厉声劝降,昔日同道的身份与眼前毁灭性的力量,瓦解着守军的意志。顽抗的土司头人被杜微精准的袖箭射落高台,头颅高悬,余者肝胆俱裂,纷纷匍匐。

* 战报如雪片飞向汴京:川蜀平!云贵定!兵锋所指,南诏王宫颤栗,大理国主连夜遣使,捧着传国玉玺与降表,匍匐于大梁军旗之下,口称“永世臣藩”。西南万里河山,在铁与火的洗礼与降将的精准指引下,不过数月,尘埃落定,尽归大梁版图。

* 东南归心:怒海卷狂澜,仁政抚疮痍

* 东南沿海,财富之地,亦是海盗渊薮、割据泥潭。刘正邦钦点“混江龙”李俊挂帅,这位水战无双的宿将,统御着大梁倾力打造的无敌舰队。千帆竞发,遮天蔽日!旗舰“青龙”巨舰犹如海上堡垒,高耸的桅杆刺破云层,黑洞洞的重炮炮口森然指向海岸线。岸上,精锐步骑如潮水般随舰推进,旌旗猎猎,铠甲在烈日下反射出刺眼寒光。

* 战斗在惊涛骇浪与硝烟弥漫中爆发。李俊立于舰首,令旗挥下。刹那间,雷霆震怒!舰炮齐鸣,沉重的炮弹撕裂空气,带着死亡的尖啸砸向海盗盘踞的岛屿和割据军阀固守的城砦。木石结构的堡垒在惊天动地的爆炸中如积木般崩塌,烈焰冲天,浓烟滚滚。海盗的舢板还未靠近大舰,便被密集如蝗的火箭和火铳扫射打得千疮百孔,沉入怒海。岸上,大梁铁甲步兵结成坚阵,如移动的钢铁丛林,长枪如林,火铳轮射,将试图顽抗的敌军冲击得七零八落。铁蹄踏过滩涂,踏过田野,踏碎一切抵抗的妄想。

* 摧枯拉朽!是的,唯有这个词能形容东南战局。昔日繁华的苏杭、闽粤重镇,在大梁水陆并进的绝对武力面前,守军或魂飞魄散,城门洞开,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或稍作抵抗,便在震耳欲聋的炮火与排山倒海的冲锋下土崩瓦解,守将授首。李俊深知王命,每克一地,迅即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均田免赋”之国策。饱受战乱与盘剥的百姓,眼见凶神恶煞的海盗军阀被碾为齑粉,又闻此等仁政,无不涕泪交加,箪食壶浆。东南膏腴之地,非但疆土归附,民心亦如百川归海,迅速凝聚于大梁赤帜之下。

* 草原慑服:铁骑镇北疆,智谋锁苍狼

* 辽阔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马蹄曾是中原永恒的梦魇。刘正邦深知其患,命“玉麒麟”卢俊义总督北疆军事。帝国最精锐的铁骑,如同黑色的钢铁洪流,陈兵于阴山脚下、长城之外。连绵的营寨望不到边际,刀枪如林,战马嘶鸣,一股冲霄的肃杀之气弥漫四野,让草原的风都带着铁锈的寒意。

* 年轻的铁木真,胸怀囊括草原之志,其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然而,当他派出的探马带回情报:那无边无际、甲胄精良、阵列森严的大梁铁骑;那依托山势、扼守要冲、布满了黑洞洞炮口的、前所未见的坚固堡垒链(融合了棱堡理念与火器防御体系,棱角分明,互为犄角);以及卢俊义那杆静立帅旗下、却仿佛能刺破苍穹的丈二点钢枪……铁木真紧握马鞭的手背上青筋暴起。强攻?那密集的火器喷射出的死亡金属风暴,足以让最勇猛的蒙古勇士在堡垒前流尽鲜血。奇袭?朱武统领的情报网络如同无形的天罗地网,早已渗透草原诸部。金银、茶叶等有限的边贸利诱,像香甜的毒饵,精准地投放到那些与铁木真不睦的部落首领手中,辅以朱武麾下谋士巧舌如簧的离间挑拨,草原诸部间的猜忌与旧怨如野草般疯长。铁木真整合草原的力量,被这无形的枷锁牢牢锁住,每一次试图凝聚的尝试,都在内部纷争与大梁边境堡垒那沉默而冰冷的威慑下化为泡影。

* 卢俊义的铁骑没有大规模越境,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叹息之墙。烽燧相望,斥候游弋。蒙古诸部只能在墙外互相撕咬、消耗。大梁的北疆,在铁骑的威压、堡垒的坚壁和智谋的锁链下,固若金汤。苍狼的利齿,被牢牢地限制在了草原深处。

天下一统,孤岛末路

三年!仅仅三年!

曾经纷乱如棋盘的华夏大地,在刘正邦这双翻云覆雨手和其麾下虎狼之师的征伐下,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被抹平、整合。帝国的疆域,西抵流沙,东临沧海,北御大漠,南抚烟瘴。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华南……所有曾经割据的豪强、肆虐的边患、不服王化的土司、啸聚海上的巨寇,统统如同烈日下的薄霜,在“大梁”这轮旭日喷薄而出的万丈光芒下,消融殆尽,无影无踪。

历史的画卷上,曾经庞大的赵宋疆域,如今被压缩得只剩下以汴梁为中心的一隅之地。它被大梁浩瀚如汪洋的领土从北、西、南三面紧紧包围,风雨飘摇,形同孤岛。汴京城头那面残破的“宋”字大纛,在来自四面八方的、裹挟着大梁铁血气息的劲风中,瑟瑟发抖。华夏一统的洪流已成定局,这最后的孤岛,还能在惊涛骇浪中支撑多久?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汴梁,投向了那即将到来的、无可避免的终局之战。

**孤岛汴梁,末路惶惶**

大梁的疆域如同不断收紧的铁箍,将曾经的天下中心——汴梁,死死箍成一座绝望的孤岛。城外的世界已是赤旗招展,生机勃勃;而城内,繁华的汴京早已褪尽了颜色,只剩下死灰般的沉寂与末日将至的、令人窒息的恐慌。

* 市井死寂,人心溃散:

* 昔日摩肩接踵的御街,如今行人稀疏,脚步匆匆,面带菜色。商铺十室九空,仅剩的几家也门可罗雀,货架上的陈米布满了灰尘。流言是唯一的“通货”:有人说大梁的“铁浮屠”已在城外列阵,马蹄声震得汴河起浪;有人说刘正邦是煞星转世,破城之日要屠尽赵氏宗亲;更有绝望的百姓,麻木地等待着“均田免赋”的甘霖能早日冲垮这腐朽的宫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腐烂的甜腥气,那是恐惧和绝望在无声发酵。

* 深宫惊魂,帝王心碎:

* 皇宫大内,昔日的仙乐飘飘、丹青墨香早已被愁云惨雾取代。瘦金体大家赵佶,这位曾经的风流天子,如今枯坐在冰冷的龙椅上,形销骨立。他面前的御案上,摆着的不再是心爱的字画奇石,而是大梁使节文焕章、吴用一次次呈上的“劝进表”和“归顺条款”。那白纸黑字,字字如刀:

* “保全赵佶及宗室性命富贵,封‘安乐公’,世居汴京…” —— 性命富贵?安乐公?这看似宽厚的施舍,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脸上。他赵佶,大宋天子,真龙血脉,竟要沦为一个被圈养的“公”?

* “宋室官员,量才录用…” —— 这是要将他的臣子,他赵家的臣子,尽数收编!祖宗基业,连最后的体面都要被剥得干干净净!

* “禅让…” —— 这两个字,如同烧红的烙铁,反复灼烫着他的神经。他颤抖着手,想提笔写点什么,笔尖却悬在半空,一滴浓墨落在雪白的宣纸上,晕开一片绝望的污迹。不甘啊!他想起太祖太宗横扫六合的雄姿,想起自己也曾梦想做个中兴之主… 可如今?恐惧更深!他仿佛看到史文恭冰冷的枪尖,鲁智深狰狞的怒目,李俊舰队炮口的火光… 那摧枯拉朽的力量,碾碎西南、荡平东南、慑服草原的画面,如同噩梦般在他脑中轮番上演。汴梁这孤城,如何抵挡?是玉石俱焚,身死国灭?还是屈膝投降,苟且偷生?这撕裂般的痛苦,日夜啃噬着他,让他寝食难安,形如槁木。一次深夜,他独自在空旷的御花园徘徊,对着凋零的牡丹喃喃自语:“朕…朕该如何是好?列祖列宗… 朕…愧对你们啊!” 声音嘶哑,带着哭腔,在寒风中消散,无人回应。

群魔乱舞,末路狂欢:

* 皇帝在痛苦挣扎,而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则在恐惧的驱使下,上演着一场场丑陋的自保闹剧。

* 蔡京: 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公相”,此刻眼袋浮肿,眼神闪烁。他一边在朝堂上慷慨陈词,痛斥大梁“狼子野心”,力劝官家“死社稷以全名节”,一边却暗中将搜刮了一辈子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悄悄打包,通过秘密渠道运往江南(自以为安全的地方)藏匿。他甚至暗中联络大梁使者吴用,送上重礼和“投名状”——一份他罗列的“顽固抗梁”官员名单,试图用同僚的血染红自己的进身之阶。他的府邸,日夜有精壮家丁护卫,戒备森严,唯恐清算提前到来。

* 童贯: 这位“媪相”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深知自己手上沾满了征梁山时的血腥,对梁山(早期)的围剿,刘正邦岂能饶他?他疯狂地调动着最后能掌控的禁军力量,名义上是拱卫京师,实则是在自己府邸周围构筑防线。他秘密召见心腹死士,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若…若事有不谐,官家欲降…尔等需…”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目标直指几位力主抵抗的宗室亲王和皇子!他要用皇室的血,向新朝证明自己的“价值”或制造混乱以求脱身。

* 其他官员: 有的如惊弓之鸟,四处钻营,试图搭上大梁使节的门路,送上家财美女,只求在未来的新朝保留一官半职;有的则彻底绝望,在家中醉生梦死,纵情声色,挥霍着最后的时光;还有少数如张叔夜、李纲等忠耿之臣,虽知大势已去,仍强撑着在朝堂上呼吁整军备战,联络四方(尽管已无“四方”可联),声音悲怆而无力,淹没在一片末日喧嚣之中。每一次朝会,都充斥着互相推诿、指责和绝望的哀鸣。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昔日的君臣大义、同僚之谊,在生存的本能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无形的绞索*

吴用和文焕章,如同最耐心的猎人,并不急于收紧绳索。他们依旧风度翩翩,言辞恳切,反复强调着刘正邦的“仁德”与“天命所归”。每一次入宫觐见,都像在赵佶和群臣溃烂的伤口上撒一把温柔的盐。他们带来的不是战书,却比战书更令人窒息。那温和的“劝降”,如同无形的绞索,在汴梁孤城的上空,在赵佶的心头,在每一个宋朝旧臣的脖颈间,一点点,一点点地收紧。

汴梁城,这座曾经承载着《清明上河图》般盛世景象的伟大都市,如今只剩下惶惶不可终日的末路帝王,和一群在末日阴影下疯狂扭动、试图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蛀虫。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东京梦华的脂粉香,而是恐惧的汗臭、绝望的腐朽和背叛的腥膻。大梁的旌旗,已在地平线上猎猎作响,这座孤岛最后的时刻,正伴随着深宫里的呜咽与权贵府邸中的密谋,一分一秒地走向无可挽回的终点。

然而,“禅让”二字,如同千斤巨石,压在赵佶心头。他既无勇气以残破江山、羸弱之兵对抗如日中天的大梁,又不甘就此放弃祖宗基业,沦为阶下囚公。

**三请三辞,天命昭昭**

在汴梁这座绝望孤岛之上,无形的压力已如实质。大梁的情报网络与舆论机器悄然运转,一场精心编排、符合儒家“天命转移”理论的禅让大戏,在惶恐不安的都城缓缓拉开帷幕。这并非简单的劝降,而是一场昭示天命、瓦解人心的政治仪式。

1. **首请:民意如潮,帝心初溃**

* **精心引导的“民意”:** 数日之间,以太学中早已被大梁渗透的“开明”学子为核心,串联起汴京部分富商巨贾(其产业命脉已与大梁新贵深度绑定)及一些渴望在新朝谋得出路的下层官吏,联名撰写了一份言辞恳切、却又暗藏锋芒的“万民书”。

* **泣血陈词,直指天命:** 书卷被恭敬地呈于紫宸殿。其上字字泣血,历数宋室失德:花石纲劳民伤财、联金灭辽引狼入室、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不绝于途……反观秦王刘正邦,则是“功盖寰宇,扫荡群丑,廓清宇内;泽被苍生,均田免赋,再造太平”。结论如重锤:“陛下欲挽天倾乎?唯有效法尧舜,顺天应人,禅位于秦王,方可安天下、慰民心、承天命!”

* **朝堂死寂,龙颜失色:** 赵佶颤抖着展开书卷,瘦金体写就的奏疏此刻却像烧红的烙铁。他面色瞬间惨白如纸,捧着书卷的手指抖如筛糠。阶下,蔡京等寥寥几个心腹,发出几声蚊蚋般的“陛下三思”、“此乃乱命,不可轻信”的劝阻,声音虚弱无力,更添殿中死寂。赵佶嘴唇翕动,最终在巨大的惶恐与一丝侥幸驱使下,嘶哑地吐出“不允”二字,并强撑着“嘉勉”士民“忠君爱国之心”,试图维系那摇摇欲坠的帝王尊严。然而,那“嘉勉”的诏书,字迹虚浮,毫无底气。

2. **再请:权贵倒戈,孤家寡人**

* **内部瓦解,釜底抽薪:** 首请的余波未平,更具杀伤力的第二波劝进已然袭来。这一次,联名上表者身份更显“致命”:领衔的竟是宦官之首童贯!这位“媪相”为了在新朝求得一线生机,不顾廉耻地奔走串联。紧随其后的是部分惶惶不可终日的宋室宗亲(其中赫然包括被严密监控的康王赵构,其签名意味深远),以及越来越多来自实际已被大梁掌控的“宋境”州府官员。他们的名字密密麻麻,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罩向龙椅上的孤家寡人。

* **言辞如刀,直斥其非:** 这份表章比“万民书”更为直接辛辣。它不再委婉暗示,而是赤裸裸地历数赵佶君臣的罪状:沉溺书画,荒废朝政;任用奸佞(蔡京等人在列),祸国殃民;畏敌如虎,丧权辱土……将大宋衰亡的责任,牢牢钉在赵佶君臣身上。表章继而盛赞刘正邦:“起于微末,而怀拯溺之心;提三尺剑,终成再造之功。拯生民于水火,复汉家之威仪!” 最后发出近乎威胁的呐喊:“天命在梁,民心在梁!陛下若再执迷,恐招天谴人怒,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 **深宫泪尽,孤臣死谏:** 当这份汇集了昔日心腹、宗室和“臣子”背叛的劝进表再次递到赵佶面前时,他彻底崩溃了。深宫之中,无人处,他放声痛哭,涕泪横流,仿佛要将一生的委屈、恐惧与不甘尽数倾泻。次日朝会,他形如枯槁,眼神涣散。面对这份表章,几个以耿直着称、对赵宋尚有愚忠的老臣,以头抢地,血染丹墀,声嘶力竭地哭谏:“陛下!祖宗基业,岂可轻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啊!” 在这最后的悲鸣与满朝文武的沉默中,赵佶的声音虚弱得几乎听不见:“朕…朕知道了…不允…尔等…退下吧…” 这道“不允”的诏书,已无半分力道,只剩下绝望的回音。

3. **三请:王师压境,天命终归**

* **煌煌使节,威压紫宸:** 三请之期,终至顶点。这一日,汴京城门洞开(守城将领已得密令),大梁秦王特使、枢密副使许冠中,手持象征王命的节钺,身着紫袍玉带,在一队盔明甲亮、气势如虹的玄甲扈从护卫下,昂然直入汴京!仪仗威严,步履铿锵,踏在御街的石板上,发出沉闷而富有压迫感的回响,宣告着新时代力量的降临。

* **万民拥戴,声震宫阙:** 紫宸殿外,景象更是惊人。不知是自发还是有意引导,数万汴京百姓汇聚于宫门广场,人头攒动,望之如海。他们并非静默,而是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浪,整齐划一,直冲云霄:

* **“请陛下禅位!”**

* **“迎秦王救民!”**

* **“天命在梁!万世太平!”**

* 这声浪如同实质的巨锤,反复撞击着古老的宫墙和殿内每个人的心防。

* **秦王亲笔,天命所归:** 许冠中步入紫宸殿,气度沉凝,不卑不亢。他无视殿内或匍匐、或惊惧、或麻木的宋朝旧臣,径直向御座上的赵佶深施一礼,随即展开一卷明黄帛书——秦王刘正邦亲笔手书!许冠中清朗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 追忆华夏百年离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痛。

* 痛斥宋室君臣苟安江南,不思进取,坐视生民涂炭之弊。

* 细数自身起兵以来,扫荡群魔(割据势力),驱逐胡虏(外部威胁),推行新政(均田免赋),终使北疆肃清、西南归化、东南富庶之功业。

* 最后,直指核心:“天下苦乱久矣,苍生盼治如渴!今寰宇廓清,天命昭昭。为解生民倒悬之危,为续华夏文明之脉,拯此陆沉之祸,冠中敢不奉王命,请陛下顺天应人,行尧舜禅让之圣举,以安社稷,以定人心?”

* **血印如山,大势已去:** 许冠中话音落下,两名玄甲武士恭敬地抬上一个巨大的漆盘。盘中所盛,并非珍宝,而是堆积如山的劝进表!每一份都密密麻麻盖满了新归附的北疆、西南、东南各州府的大印,更触目惊心的是,无数份表章上按着暗红色的百姓血指印!这无声的血色民意,比殿外的山呼海啸更具冲击力,如山岳般压向御座。

* **玉山倾颓,龙椅空悬:** 赵佶瘫坐在冰冷的龙椅上,如同被抽走了脊梁。他目光空洞地扫过空了大半的朝堂(许多官员早已“称病”避祸),耳中是殿外排山倒海的民意,眼前是许冠中平静却蕴含无上威严的目光,以及那盘象征着天下归心、血泪期盼的劝进表。最后一丝自欺欺人的幻想,彻底粉碎。巨大的恐惧、无尽的屈辱、还有一丝诡异的解脱感交织在一起,让他浑身冰冷。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抬起枯瘦如柴的手臂,指向身边面无人色的秉笔太监,声音嘶哑、断续,却清晰地传遍死寂的大殿:

“拟……拟旨……”

“朕……德薄能鲜……承祖宗基业……不能守……致……天下板荡……生民离乱……”

“幸……赖……秦王刘正邦……天纵神武……仁德布于四海……功高盖世……廓清寰宇……拯溺救焚……”

“今……天命……民心……皆归于秦……”

“朕……不敢……逆天违人……”

“愿……效法尧舜……禅……禅皇帝位于……秦王刘正邦……”

“惟愿……秦王……念……苍生……及……赵氏宗庙……”

最后一个字艰难吐出,赵佶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生气,整个人软倒在宽大的龙椅里,只剩下微弱的喘息。那象征着九五之尊的宝座,此刻在他身下,显得如此空旷而冰冷。

**尾声:时代的句点**

许冠中躬身,双手高举,接过那承载着三百年赵宋江山最终命运的禅位诏书。殿内残余的宋臣,无论心思如何,此刻皆匍匐在地,以额触砖。殿外,山呼“万岁”之声骤然响起,排山倒海,不再是“陛下”,而是新的天命所归。

紫宸殿内,一个时代结束了。殿外,一个新的帝国,正沐浴着天命昭昭的光芒,昂然崛起。汴梁这座孤岛,终于被历史的洪流彻底吞没,完成了它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使命——将天命,以最“体面”的方式,传递给新的主宰。

喜欢真理铁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真理铁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神权之上万界永仙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纯情校医大明第一臣九十年代小奋斗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太子妃必须骄养极品妖孽兵王兵锋王座旧金山往事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我家娘子在修仙李易陆璃混在皇宫假太监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一键修炼在线变强神剑无敌系统神医狂妻:国师大人,夫人又跑了(神医如倾)
经典收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汉朝至上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郭嘉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我在古代逃荒朱门华章录大宋说书人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绝色冷妃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隋唐八卦史【精华版】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终极潜伏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大明,我以族谱变法三国之极品富二代
最近更新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道藏辑要笔架叉将军真理铁拳穿越之原始之路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衣冠谋冢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云起惊鸿客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明辽国公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真理铁拳 明一行者 - 真理铁拳txt下载 - 真理铁拳最新章节 - 真理铁拳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