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浸透宁越府的青瓦白墙,柳致远拎着礼盒,背着书箱刚一进院里,就瞧见妻女趁着今日的天气好,提前将冬日里的被子拿出来在院子里晾晒。
他连忙放下手里的物件上前帮忙,吴幼兰只觉得抱在手上的厚实被子忽然一轻,被子“自动”搭在绳上,紧接着一张成熟却不乏帅气的面孔从被子后面冒了出来。
“回来了都不说一声的?”
吴幼兰说着,又瞧见他手边的锦盒,愣了愣问道,“你从咱家铺子那边走带回来的?”
吴幼兰还想说这冰皮月饼她已经拿回来一些,回头还打算分给阿才他们吃呢。
柳致远摇摇头,只说着“旁人送的”,之后将锦盒搁在桌上打开。
还真别说,自家这月饼礼盒有够漂亮的,上层六枚冰皮月饼莹白透亮,印着缠枝纹;下层铺着青绒,摆着玉兔的木头小摆件以及一小罐桂花酿,精巧好看。
柳致远感慨道:“我记得咱家这礼盒对外卖要二两银子一份吧?”
“是呢,就备了二十来个这样的礼盒。不过我回来前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不会就是买了送给你的吧?”
这点柳致远也不清楚,不过他道:“是三少爷苏昀送的,他似乎没认出我来。”
听见苏昀送,刚刚连屋子里的枕头都抱出来晒的柳闻莺也凑了过来,看向这礼盒,道:“我记得当初三少爷就想来丽泽书院读书,不过当时二太太生怕他一人在外吃苦受累说什么也不肯呢,今年看见他来的时候我还挺惊讶的。”
只是二太太虽然人不坏,但是当年管家时的抠门,让柳闻莺现在一想起韩氏,只觉得胃里现在依旧有那种因为粗粮无法消化的胃疼感。
这样子一盒要二两银子的礼盒,那柳闻莺敢确定二太太不在此地。
吴幼兰闻言叹了口气,又拿起地上的藤条对着晒着的被子敲敲打打,嘴里说道:“小孩子家家离乡求学本就不易。瞧他这样,怕是也是打算结识一些朋友。”
那说到这里,柳闻莺和吴幼兰还齐齐夸了夸柳致远,说他魅力不小,被人“一眼相中”,柳致远听了也是跟着忍不住轻笑起来。
他们家感慨归感慨,只是苏家除了苏媛,其余人多势利凉薄,他们为避是非,苏昀在这书院读书至今他们家也没有主动接触,如今这般往来,倒添了几分感慨。
“这事我回头写信的时候问问苏媛吧。咱家就暂时和苏昀保持这样的交际就好。”
想起苏媛和二房的合作,以及后面二太太为了苏媛倒是也没和老太太再多有亲近的样子,或许苏媛知道苏昀与自家交往也不会多说些什么。
柳致远听见女儿这么一说也是想起来了这事,他语气轻缓:“苏昀这孩子性子沉稳,虽然在苏府时我没怎么见过他,但是正因如此,在书院里读书这些日子我倒是发现这孩子心性不错。”
“心性不错归不错,只是我们家好不容易得来的这片刻安宁,别还没等你中了举去京城前就被破坏了,而且咱家最开始那样的身份,就像陈先生说的那样,多少会给你带来些不便。”
吴幼兰知道柳致远对苏昀的好感不低,柳闻莺这边按照她对苏媛的了解,苏媛应当也不会制止他们与苏昀的往来,只是保险起见会再写封信询问一二。
只是在此之前,吴幼兰稍后就将给苏昀的回礼准备好。
本是店里做好的月饼以及腌渍的青梅,她想了想又添了一副厚绒护膝、一双素面棉布手套,细细叠好,一起放进锦盒中。
隔壁周晁也备了回礼让阿才送去,倒是阿才机灵,听了一耳朵周晁说的,便先去了柳家询问要不要他顺道送去,吴幼兰还给阿才备了一小份糕点感谢他跑腿。
阿才笑嘻嘻地接过便礼物,便快步出门,暮色里脚步声渐远。
与此同时城东一处幽静雅致的二进宅院里,苏昀正对着京中和洋州寄来的物件出神。
小厮在旁整理物件,如今已经从贴身小厮升任成了苏昀管家的长寿正翻着账本,上面还有着他那不甚美观的字迹。
长寿侧过头见苏昀凝眸不语,还道:“公子,要今晚就回信么?”
苏昀颔首,指尖叩着桌面,正琢磨该如何回信。
苏昀自认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往日里除了读书,和娘亲姐姐们说话话语并不算多,后来回到老家之后每月书信也多是报平安为主,倒是母亲和姐姐的信里内容很多,苏昀明白,但是每次提笔又不知如何下手。
“还有沈郎君给您写的信。”
瞧着沈家那边附上的信笺,苏昀自然不会随意对待。
苏昀不得不承认因为姐姐与这位的亲事,他们二房在苏府本来还尴尬的地位这才彻底稳固起来。
毕竟等到自己真正考取功名还有几年,几年的冷眼与磋磨,哪怕娘亲和姐姐从来不在自己面前说,可是他也从别人的口中知道这些年来她们在后院的不易。
展开沈勉寄来的信,沈勉信中也是问候了苏昀近日的情况,沈勉还提到他打算中秋之后来宁越府这边小居几日,就住他这里,还说想给他画几幅画到时候随着沈家冬日节礼一起送去京城。
苏昀看着信,又是感动又有些紧张的眨眨眼,抬头看向长寿,在长寿疑惑地注视下这才开口:“过些日子沈兄回来,到时候厢房这边你好好收拾。”
“唉?哎!”
长寿听了很快便反应过来苏昀说的是谁,连声应是。
也就在这时,阿才也将周家和柳家的回礼送了过来,苏昀又看起了小厮捧来的礼物。
这还是苏昀头回收到本地同窗的节礼。
周家送来的除了点心,还有两支上等的紫毫笔。
柳家除了点心,里面还放着暖和的护膝与手套,指尖触到绒面暖意,苏昀的眼底添了几分讶异与感动。
刚才,京中送来的物价里,也有他阿娘亲手缝制的冬衣和姐姐缝制的披风。
这样一来,苏昀忍不住反省自己是不是他送的礼物不够那么的好,尽管那礼盒听长寿说价格不菲,可是比起他们随添的其他东西相比,自己送出去的似乎多少差了点意思。
苏昀摩挲着护膝纹路,转身去了书房,灯下提笔,在给母亲与姐姐的回信里原本只是些报平安的文字此刻却又添上几笔交友琐事。
“此处同窗和善,不必挂虑,只是担忧与友人交往之际往来赠与不知如何考量,还请母亲告知。”
长寿立在旁瞧着,眸底渐宽,知道公子这般写,想来京里的二太太和二小姐很是开心。
···
与此同时,京中苏府,苏媛屋里鎏金烛台燃着明烛,她的指尖拈着孔雀蓝绣线,绣针穿梭间,一朵牡丹渐次成型。
她的旁侧还坐着的苏媗也正垂眸挑着银线,绣着裙裾上的缠枝纹,两人皆是待嫁,一起安静地绣着自己出嫁需要的绣品,檐外桂香飘入,漫得满室清宁。
“姐姐明日要赴宫内中秋宴,对着满殿皇亲国戚,心里可会紧张?”
最后一针收线的时候苏媗这才抬眸,眸光落在苏媛素净眉眼间,语气带着好奇。
苏媛嫁的是太孙景弈,明日中秋宫宴苏媛自是要参加,只是整个苏府,这宫里却只提了苏媛一人可前去,哪怕是什么长辈跟随都被拂了。
这般打脸的行为,老太太本来好点的身子这段时间又“病了”。
苏媗好奇询问的时候免不得有些担心,担心苏媛会在宴会上被人小瞧了去。
苏媛绣针微顿,指尖捏着绣线轻捻,抬起脸,依旧含着淡笑,道:“自然是有的,殿内皆是权贵,我初入那般场合,难免拘谨……”
苏媗闻言,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亲事,像是感同身受似的轻声叹道:“我懂姐姐这种滋味。当初定下江南沈家的亲事,我虽然开心,但是时不时地还是心里惶恐。夜里还总睡不着,怕自己撑不起这份体面。”
说着,她想起这些年和沈勉的通信她又眼底亮了亮,抬眸安慰道:“可是姐姐,你的亲事是太孙殿下亲自求来的,他满心喜欢你,这便是最大的底气。”
苏媛听着,唇边笑意深了几分,颔首应道:“你说得在理,有他记挂,便是安心。”
不过面上苏媛回应着苏媗的话,心里想到明日宴上景幽设计的那些事情,她的眼底闪过一抹狠辣。
前些日子文府赏秋上他居然在自己外祖家下绊子。
那件事虽然有惊无险,但是也让苏媛觉得明日的事情可不能这样无声无息给了了……
? ?这章字数没绷住,多了哈哈哈哈哈哈
《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